•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心理 人際關係】 > 心理

    【J8V】破梯效應-社會就是地位的階梯,比較的結果決定處境,我要跟誰比,才有實質效益而非打擊?_奇斯.裴恩


    作者: 奇斯.裴恩
    出版社: 大是文化
    ISBN: 9789579164252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229
    售價: 12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2310600

    書況補充說明: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KJ3】End-of-Life Issues, Grief, and Bereavement: What Clinicians Need
    作者:Qualls,SaraHonn(EDT)/Kasl-godley,JuliaE.(EDT)
    售價:1899
    【LE1】Developing Gestalt Counselling: A Field Theoretical and Relation
    作者:MacKewn,Jennifer
    售價:1979
    【MK5】波動を知って100歳を得よう_日文_日比孝吉
    作者:日比孝吉
    售價:539
    【J78】自殺危機處理:合作取向_大衛.賈伯斯
    作者:大衛.賈伯斯
    售價:229
    【KEU】The Creative Habit: Learn It and Use It for Life : A Practical G
    作者:Tharp,Twyla/Reiter,Mark
    售價:489
    【L3I】夢診 : 從夢境看疾病_左蕾, 席君, 馬淮作
    作者:左蕾,席君,馬淮作
    售價:199
    【L1E】瞬間成為冷讀術高手-實做版_陳光棻, 石井裕之
    作者:陳光棻,石井裕之
    售價:169
    【JSF】一分鐘驚艷簡報術_劉滄碩
    作者:劉滄碩
    售價:249
    【LVM】給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_樸豫眞,  梁如幸
    作者:樸豫眞,梁如幸
    售價:199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310600

    [代售商品編號] 103403700199

    [ISBN-13碼] 9789579164252

    [ISBN] 9579164258

    [作者] 奇斯.裴恩

    [出版社] 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 2018.03.01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賺得比某同事少」,才是多數人離職的主因,有人還為此放棄做得開心的工作。

    ◎有頭等艙的航班,經濟艙乘客失控行為的機率高四倍。

    ◎為什麼重金挖角來的人,反而會讓團隊的整體表現更糟糕?

    你知道嗎?光是換個社區住,居然可以讓一個家庭的收入多30%。

    我該搬去哪種社區?

    為什麼有些組織不該有地位階梯,有些組織反而一定要有層級?

    作者奇斯.裴恩(Keith Payne)是北卡羅來納大學知名心理學教授,

    他發現,人的內心(其實猴子也一樣)很在乎公不公平,甚至愛斤斤「比較」,

    因為這件事給大腦的感受,等同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偏偏,這世界已沒有你要求的公平,地位階梯上的不平等感越來越大。

    於是,這種對地位的比較──比收入、比居住、比消費,

    讓很多人變成有錢的窮人,產生沒必要的挫敗感,憂鬱或是暴怒,最糟糕的是

    導致不理性行為:孤注一擲、投機、先拿先贏、購物、奧客行徑,結果變窮、更窮。

    該如何打破這日益不公的地位階梯?

    在翻身不易的年頭,我得賺多少才感覺幸福?

    要跟誰比,才是激勵而非打擊?心理學家幫你找出了答案 :

    就從了解你內心的「破梯效應」開始。

    ◎人的優越感與生俱來,連重刑犯也自認比人善良

    .對地位的主觀知覺,預言個人命運

    心理學家已發現,不平等的感覺,會讓根本不窮的人,出現前述貧窮行為,

    而定位自己在低階,未來歲月就比較可能罹患憂鬱症、焦慮症與慢性病。

    多數人攀登社會地位階梯了,卻不感到幸福。怎麼會這樣?

    ◎乞丐不羨慕百萬富翁,卻嫉妒混更好的乞丐

    .感覺窮,比真的窮更真實:但,是貧還是富,永遠是相對當時、當地而言。

    在英國之類已開發國家,窮不是餓肚子,買不起智慧型手機就感覺窮。

    所以,人們不但時時都在比較,也在做微妙假設,判斷哪些事物比較重要。

    於是做了愚蠢投資、非理性消費,導致變窮,難以翻身。

    .人天生就很會目測社會地位

    你知道哪些特質,會無形中透露出階級差異?

    例如,越富有的人,聊天時會花更多時間玩弄手邊的筆。

    階級判斷、比較都是潛意識就形成,你如何表現得像個富足的人?讓人目測不出。

    ◎地位就是壓力,被人管比管人的壓力大,難怪總裁延長壽

    .你主觀認定的社會壓力,會縮短你壽命

    研究顯示,越窮、自覺地位越低的人,壓力荷爾蒙和發炎反應比他人多,

    光是階級排序、他人社會評價就能馬上影響你的生理反應。

    怎麼破梯?富人和窮人的壓力,到底差在哪裡?

    ◎所以,人要有多少錢就能擁有幸福?

    .和誰比,才能夠激勵我而非打擊我?

    有項調查發現,光是換個社區住,可以讓一個家庭的收入多30%,

    這也是破梯:善選「社會比較」。但如果你無法搬家、換工作或爭取調薪呢?

    作者也有方法。

    這本書道出人們內心最不願說出的心底話:

    重點不是多少,而是我不能「比你少」。

    不公平是社會議題?不!它會持續影響著你的生理、思考還有行為。
    奇斯.裴恩(Keith Payne)

    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教堂山(Chapel Hill)分校的心理學教授,在不平等與歧視心理學領域享有國際領導地位。

    《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與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都曾專題報導裴恩的研究,他也替《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 和《今日心理學》雜誌(Psychology Today)撰稿。

    李宛蓉

    主修新聞與傳播,曾任雜誌採訪編輯及報社編譯,現專事翻譯。

    譯有:《007真有其人,孤膽寫歷史的間諜之王》、《股神巴菲特的神諭》、《全球教養聖經》、《工匠之魂,讓口袋與腦袋同時富裕》、《英國的不打不罵鋼鐵管教》、《珍奧斯汀的神回與已讀不回》、《閒聊中的套話技術》、《壞公主寫歷史》《全世界最熱門的九十九個願望》(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等書。
    推薦者

    「我們都知道所得不平等,造成經濟和社會方面的後果。然而,這本書說明它也會對心理造成嚴重衝擊,影響我們做選擇、還影響我們的情緒與健康。」

    ――蘇珊.坎恩(Susan Cain),暢銷書《安靜,就是力量》(Quiet)作者「《破梯效應》檢討不平等的後果――實質貧窮與自覺貧窮的感受――它的內容深刻,也揭露多項不為人知的事實。本書將會改變你對周遭世界的思考方式。」

    ――索妮亞.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心理學教授作者集合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尖端研究成果,解釋不平等如何影響政治、宗教信念、我們在工作上的表現,以及如何應付壓力和實體威脅,又該如何對抗不平等對生活,所造成的最隱晦影響。」

    ――亞當.奧特(Adam Alter),紐約大學史登(Stern)商學院行銷學副教授,

    暢銷書《欲罷不能》(Irresistible)與《粉紅色牢房效應》(Drunk Tank Pink)作者「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書籍,討論過不平等對經濟產生的效果,然而本書提供十分吸引人的見解,揭示不平等對於另一個複雜系統的有害影響:人類心理。」

    ――麥克.諾頓(Michael Norton),《快樂錢》(Happy Money)的共同作者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臨床心理師╱方格正

    臺灣應用心理學會副理事長╱蔡宇哲

    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周慕姿
    推薦序一住在信義計畫區的兩年,是我覺得自己最窮的時候

    推薦序二透過知識之眼,看見當中隱晦不明的根源

    導言飛機上的頭等艙效應──使人行為失控第一章 人的優越感與生俱來,連重刑犯也自認比人善良

    1. 對地位的主觀知覺,預言個人命運

    2. 人窮未必不滿,不平等連猴子也暴怒

    3. 社會公不公平?財富不是評斷標準第二章 乞丐不羨慕百萬富翁,卻嫉妒混更好的乞丐

    1. 感覺窮,比真的窮更真實

    2. 人天生就很會目測社會地位

    3. 破梯效應:攀登社會階梯,卻不覺提升幸福第三章 不平等不只會扭曲行為,甚至改變體質

    1. 毒品經濟學助你看透貧者的邏輯

    2. 破梯效應:把握當下。生存邏輯不是幸福邏輯

    3. 個性愛冒險?大黃蜂的飛行告訴你不是這回事第四章 比較決定地位,地位改變理念,理念驟變毫無察覺

    1. 每個人的理念,就像燕八哥一樣

    2. 嫌惡弱勢的你和同情弱勢的你,都是堅定的你

    3. 你是自由派還是保守派?

    4. 破梯效應:拿自己跟別人比較,害你做出不理性選擇第五章 地位就是壓力,難怪總裁延長壽

    1. 地位影響壽命,所得影響有限

    2. 破梯效應:你主觀認定的社會壓力,縮短你壽命

    3. 領導者壓力大?被領導壓力才大第六章 社會不公讓信徒變多了,感恩、讚嘆

    1. 雲朵、麵包上出現神的臉!我看見了,你呢?

    2. 破梯效應:宗教信仰幫你腦補那一塊失去的公平

    3. 所得越不公,信仰越虔誠第七章 地位階梯的位置越高,越帶著內隱偏見

    1. 人種歧視、種族偏見,你能說你沒有嗎?

    2. 內隱偏見:即使意圖良善,一樣帶有歧視

    3. 領社會福利的人長什麼樣子?答案洩露你的偏見第八章 薪資不平等,真能刺激員工績效嗎?

    1. 所謂好工作──相對地位比薪酬更重要

    2. 薪資較低?還好;但不接受比隔座同事賺得少

    3. 盈利組織必須有階級,主管薪水多高算合理?第九章 人要有多少錢就能擁有幸福?

    1. 有的人就是不試著逃離困住自己的環境,為什麼?

    2. 破梯效應:加薪許多我也不快樂。為什麼?

    3. 和誰比,才能夠激勵我而非打擊我?

    4. 寫下你最重視的價值,有神奇實效
    導言飛機上的頭等艙效應

    設有頭等艙的班機,乘客行為失控的機會高出四倍最近心理學家凱瑟琳.戴索斯(Katherine Decelles)和麥可.諾頓(Michael Norton)的研究資料顯示,飛機上的地位階級,明顯左右乘客在飛行途中的行為,哪怕只是一股隱晦的力量。他們分析好幾百萬個航班,想要釐清有哪些變數,能預測出飛航途中發生乘客飆怒的事故。研究人員首先比較設有頭等艙,和沒設頭等艙的航班,假如地位不平等促使乘客行為失序,那麼設有頭等艙的航班,發生乘客飆怒事故的次數,便會高於不設頭等艙的航班。結果他們發現,在設有頭等艙的航班上,經濟艙乘客突然發飆的機會,比不設頭等艙的航班高出將近四倍。當然,其他變數也有關係,例如班機延誤,可是頭等艙觸發乘客飆怒的強度,竟然相當於班機延誤九個半小時。為了檢測這項假定,研究人員又採取另一條途徑,他們探討登機程序,如何彰顯乘客的地位。大多數設有頭等艙的航班,採用前方登機的方式,迫使經濟艙旅客,必須腳步艱辛的擠過機艙走道,努力拉著行李、路過頭等艙時,眼巴巴的看著那些有錢人已經舒服就座。不過,大約有15%的航班,採取由飛機中間或後側登機,如此一來,就免除經濟艙旅客的煎熬。不出所料,從前方登機的航班上,乘客飆怒的機率是從中間、後側登機航班的兩倍,等同於班機延誤六個小時的效果。這項研究結果十分露骨,不僅是說明不平等導致貧富階級之間的對立,更令我驚訝的是,即使飛機乘客並非真正的窮人,這些飆怒事件依然發生。由於普通的經濟艙機票要價好幾百美元,窮人家根本買不起,哪怕只是相對差異感,也能使平常備受尊敬的中產階級人士,在飛機上製造衝突和混亂。事實上,混亂不限於經濟艙,上述研究顯示,在前方登機的航班中,頭等艙乘客近距離面對自己所鄙夷的階層時,爆發怒氣的機會也增加好幾倍。當不平等的落差太大,再也無法視而不見時,每個人的行為都將開始走樣。不平等讓人感到貧窮,行為也很貧窮不平等其實遵循一套一再重複、有系統、可以預測的模式影響著行為與情感,讓人們忽然變得短視近利、傾向冒險行為,寧願為了當下的滿足而犧牲穩妥的未來。在這樣的影響下,我們更容易做出自毀長程的決定、相信詭異的事物,在迷信的趨使之下,揪著想要的世界不放,卻忽略現實世界根本不是這個樣子。不平等將人們一刀劈成不同陣營,不僅是不同所得水準的差別,不同意識形態和不同種族也壁壘分明。它還製造壓力,讓所有人的健康與快樂水準都跟著下滑。想像一下,假如你的街坊鄰居都像我剛剛形容的那樣:短視近利、不負責任、做決定不經大腦;被種族和意識型態分化,內心多疑;不可理喻、盲目迷信;為了應付日常生活的壓力和焦慮,淪落到自我毀滅……。這些都是談到貧窮時的典型刻板印象,適合套用在任何市中心的貧窮社區,或鄉村拖車園區。然而,讀者將會在本書章節中發現,即使是位處中產、富裕階級的人,不平等也可能在他們身上,引發前述的行為。有錢人有錢,與我何干?坊間早有許多關於經濟不平等的論述,焦點多半放在科技昌明、全球化貿易模式之類規模龐大的歷史趨勢,或是賦稅和支出優先順序等政策議題。本書不做這樣的分析,反之,要檢討的是不平等對我們這些「有血有肉的人」造成什麼影響,還要調查他人(最有錢的5%、1%、0.1%人口)的財富,如何改變我們在這個世界的生活經驗。為什麼有錢人的財富,會影響中產階級的生活?畢竟兩者之間並不存在直接的邏輯關係。說起來,我坐在火車上時,隔壁列車的行進方向和我的運動方向,也沒有邏輯關係,然而前者還是會影響後者,只不過我們沒辦法用火車的特性加以解釋,能夠解釋的反倒是人的心靈,亦即心理力量能把知覺(我們在動耶!)轉變成行動(抓緊扶手!)。舉個例子,為什麼自覺貧窮會讓人壽命減短,效果和真正的貧窮沒有兩樣?為什麼鄰居房子的大小,會影響你的壓力荷爾蒙?為什麼對財務沒有安全感,會導致人們做出自毀長城的決定,到頭來讓人更沒有安全感?為什麼你在財務上卓然有成,會使你看輕意見不同的人,視他們為白癡、智障,而不僅是意見相左而已?找出這些答案並不會改變所得分配,本書也不會提出改變稅率,或加強社會安全等新的政策提案,卻打算扛起另一個同樣重要的使命─解釋生活在現代化、全球化、高科技世界中的某些弔詭現象。平板電視價格低廉,卻無法讓我們有財務安全(按:financial security,此指對現在的財務狀況有信心,足以應對未來的生活支出與目標)的感覺;這個世界的平均住屋面積,是兩千六百平方公尺,可是住在裡面的人萬一碰到急難時,連四百美元的現金都湊不出來。評估不平等的整體成因,與其經濟後果固然重要,但是我的目標其實更具私人因素。我想將所得分配及普查數據的知識,聯結到此時、此地生活的真實樣貌,因為我們與身邊的親朋好友、同事,全都往同個未來前進,然而誰也搞不清那究竟是什麼樣的未來。了解財富分配如何塑造我們的思考方式,讓我們在這套體制下生活得更加如魚得水,如果接受這些觀念的人夠多,或許能減少不平等的程度。至於眼前,就先從發生騷亂的飛機、靜止的火車、別人家富麗堂皇的房子開始,體味箇中的人生經驗。雖然這些經驗都使人產生,自己好像一無是處的挫敗感。推薦序一

    住在信義計畫區的兩年,是我覺得自己最窮的時候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臨床心理師╱方格正當年我為了工作從基隆搬去臺北,房子找了好一陣子,幸好有朋友牽線,好不容易落腳到一處租金、大小都可接受的小窩。入住後才發現,原來我不小心住到全臺最貴的地段,這是我過去所不曾認識的臺灣。

    這裡的公園很大、樹很高、馬路寬敞筆直、舒適的人行道上沒有違停的機車,就連豪宅旁的保全,還會親切禮貌的向路人問好。白天可以欣賞從象山飛過來的鳥兒,包含拖著長尾巴的臺灣藍鵲;到了夜晚更是寧靜,一邊散步、一邊欣賞夜色裡的臺北101大樓,是每天的小確幸。我這才知道,寸土寸金的臺北,竟存在著這麼多豪宅,還有許多大得荒謬的歐風別墅。

    即便住了兩年,這裡始終沒有家的感覺,我覺得自己更像是觀光客,時常看見自己在經濟上的渺小,而且無能為力。別說房子了,路邊隨便一輛長得似比目魚的超級跑車,就超過我大半輩子的收入。如同貫穿本書的主旨,富裕與匱乏常是從比較來的。

    我的工作讓我知道,現代的年輕族群中,時常瀰漫著強烈的不安全感,害怕自己缺乏競爭力,淪為無法生存的「魯蛇」。然而現代人的生活,真的比較匱乏嗎?我的爸媽告訴我,在他們那一代(約一九五年代)的小孩,穿著麵粉袋做的褲子,大半時間裡不知肉味,便當中有荷包蛋就值得炫耀。

    現在的人均所得雖翻升好幾倍,貧富差距卻日益擴大,加上房價飆漲,買房成為受薪階級高不可攀的夢,我們也在生活與媒體中,見識到越來越多的名牌、超跑與豪宅。相比之下,自己變得好窮。

    我們的貧窮,並非源自物質的匱乏,而是心靈上的不平等。

    本書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讓讀者了解社會情境如何讓人「身不由己」的去比較,以及不平等感如何危害人的生活品質、生涯選擇,甚至是一輩子的幸福健康,因此從宏觀的角度來說,我們應該努力建構更平等的社會。

    然而,我們並非活在烏托邦,資本家設立的遊戲規則,注定了一去不復返的貧富落差,身為心理師,我所能做的就是幫助來諮商的當事人(以及我自己),在這不公平的世界裡安身立命。

    對「錢途」感到焦慮的人,我時常提出一個問題:「你一個月需要多少錢才夠花?」我驚訝的發現,許多人甚至從來都沒想過這個問題。我的提問幫助了他們察覺,自己的焦慮並非因為客觀上的匱乏,而是停不下來的比較;一旦察覺到自己在比較,我們也就有了「不比較」的可能。

    閱讀本書也有同樣的效果,能協助讀者從宏觀的角度,看見人類、乃至於自我的痴貪。在察覺自己「身不由己」的歷程中,改變正由此而生,這是心理諮商裡,一個可愛的悖論。推薦序二

    透過知識之眼,看見當中隱晦不明的根源臺灣應用心理學會副理事長╱蔡宇哲一本科普書該讓人獲得相當多的知識,而一本優異的科普書則是讓讀者用知識,洞悉到生活、社會的許多現象,其背後的可能原因。這本《破梯效應》就是屬於後者。

    有幾次跟老婆聊到社會少子化的問題,疑惑為什麼高社經地位者所生的小孩比較少,而低社經地位者反而生得比較多,這樣不是很不符合現實嗎?既然經濟能力有限,那就應該要生少一點才對,而經濟較佳者應該要多生一點。

    當時我們想到一些解釋,像是多生幾個可以增加人力資源、少生是因為想要過好的生活品質……這些都是屬於個人選擇、意識層面上的解釋。但閱讀《破梯效應》這本書後發現,原來除了個人有意識的選擇外,還有無意識的因素,那就是生物體的天性就會有這種傾向!

    另一個現象就是許多人為了要追求幸福,拚了命的賺更多錢、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但不管是現實生活也好、研究也好,都發現人們並不會因為賺的錢變多、物質享受變好,就覺得更幸福,甚至有時還會降低幸福感。這當中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相對剝奪感。也就是說,當你變有錢的時候,周遭互動的人也都是差不多物質水平,然後還會遇到更有錢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永遠有比自己有錢、更享受的人,因此也不會覺得所求有足夠的一天。讀了此書也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不幸福的根源,都來自於自身,因為人們天性就是會比較!從知覺到人際與自我價值、從意識到無意識的層面,大腦持續在對這個世界做比較,來讓我們更快速的因應變動。

    本書的每個章節都會給你如上的頓悟,透過描述生活情境與社會現象,勾起你平日所觀察與經歷的記憶,再透過知識之眼,去看見當中隱晦不明的根源問題。作者奇斯.裴恩的文筆深入淺出,將比較心態、公平以及控制感,這三者人們內建的行為態度,結合得相當好。看完本書之後,讓我有種醍醐灌頂的感受,對許多社會現象都有了更合理的解釋,而這都是透過心理學實驗與研究調查所推論出,有扎實的實證基礎,絕不是空口說白話。

    如果你想知道心理學,如何透過了解個體來洞見社會現象,那麼請不要錯過此書。內文試閱

    人總自覺高人一等──烏比岡湖效應我們在各種不同的場合,和各式各樣的人進行社會比較,神奇的是,不管對象,我們總是發現自己落在階梯的上半截,屢試不爽,畢竟那個位置的感覺最舒服。想想看,你在工作上的成就如何?你的智商有多高?道德情操如何?對朋友有多忠實?駕駛技術可好?你內心深處曉得,自己在上述方面都優於一般人──可是誰都清楚,那是不可能的。

    這項發現稱作「烏比岡湖效應」(Lake Wobegon effect),該名稱是美國作家蓋瑞森.凱羅爾(Garrison Keillor)虛構的小鎮,那裡「所有女子都強勢、所有男子都英俊、所有兒童都比普通小孩優秀。」西元1965年,一項針對車禍倖存者的研究,無意間發現到這個效應。

    研究人員花6個月的時間,訪談西雅圖市(Seattle)某家醫院,在這段期間收治的全部車禍傷患,被拿來和對照組做比較,兩組的年齡、性別、種族、教育程度全然相仿。

    訪談者要求病患回答問題,並請對方為自己的駕駛能力打分數。雖然這並非該研究的原本宗旨,但後來世人卻因此記住這項研究,因為住院傷患都評斷,自己的駕駛技術優於一般人。事實上,他們給自己打的分數和對照組並沒有不同,只是對照組成員未曾經歷過車禍。

    顯然出車禍住院這件事,並未動搖傷患自認是優良駕駛的想法。有沒有可能這些傷患並非車禍肇事人?研究人員仔細檢討每件車禍的警方紀錄,以釐清誰是案件中的肇事者和被害者,結果發現傷患裡頭的車禍肇事者,對自己的評價也和其他人一樣有過度的自信。

    主辦SAT大學入學考試的美國大學委員會(College Board),早就發現這種效應的另一個實例。某年約有100萬個學生,參加當年度SAT考試,大學委員會要求他們拿自己,和中等程度學生(成績落在全體的50%水準)相比,評比項目不僅止於SAT的表現,還包括個人特質,例如領導力和合群程度。結果70%學生自認領導能力優於中等學生,85%認為自己比中等學生更擅長與人相處。

    心理學家康絲坦汀.賽迪姬蒂絲(Constantine Sedikides)與同事做過另一項研究,要求受試者評估自己在好幾個方面的表現,結果他們自認比一般人更有道德感、更善良、更值得倚賴、更受到信任、更誠實。

    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只不過這些受試者,是在監獄中服刑的重刑犯。他們唯一自認不如的項目是「遵循法律」,即便是這一個項目,分數仍與普通人相當。有鑑於這些人自我評價的時機是坐監服刑期間,答案看起來似乎有欠客觀。

    這麼多年來,有數百項研究重現烏比岡湖效應,證明我們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的智商、毅力、責任感……甚至羽毛球技都優於一般人,事實上只要是涉及正面特質,結果都莫不如此。一個人越重視某項特質,就越容易在這方面自我膨脹。自我感覺貧窮,就會短視近利即使是短暫的富裕感或貧窮感,也會使得人們或多或少短視近利起來。前面的章節曾談到貧富的主觀意識,具有強大的效果,而那通常是根據我們和他人比較而得。

    心理學家米契.凱稜(Mitch Callan)與同事合併這兩項原則,預測人們若經過比較後,自我感覺貧窮,就會變得短視近利,不計後果搶奪眼前的收穫,對未來則漠不關心。反之,如果他們自覺富裕,就會把眼光放遠,做長久的打算。

    這項研究先請受試者回答一大串深入的問題,包括對方的財務狀況、支出習慣,甚至個人特質和品味。研究人員告訴受試者,需要這些詳細資訊的原因,是電腦程式將會拿這些資料,來計算個人化的「可自由支配所得比較指標」(Comparative Discretionary Income Index)。研究人員還告訴受試者,電腦會給每人一個分數,顯示此人與其他年齡、教育程度、人格特質等條件相仿的人相比之下,擁有多少錢。

    事實上,電腦程式根本沒有做這些事,只不過呈現一條細細的、閃爍的進度尺,旁邊寫著:「計算中,請稍等……」接著電腦會隨機提供回饋,對其中半數說他們比同類人有錢,再對另外一半說他們的錢比同類人少。

    接著研究人員又請受試者做些財務決策,從一系列選擇中,挑選提早獲得數額較少的報酬,或是延後拿到較多的報酬。舉例來說,研究人員可能問他們:「你寧願今天拿到100美元,還是下星期拿到120美元?寧願今天拿到100美元,還是下星期拿到150美元?」等到受試者回答許多類似的問題之後,研究人員就能夠計算受試者,對立即報酬的重視程度,以及有多願意等候比較長的時間,以便獲得更高的酬勞。

    這項研究發現,如果人們自覺貧窮,就會在快慢與利弊權衡之中,傾向選擇立即滿足,但若他們覺得自己相對富有,就會顧及比較長遠的利益。為了強調這項結果,並非受試者不顧真實世界後果,所做的抽象決定,因此研究人員又找第二組受試者,重新做一次實驗。

    這次不是提供假設性選項,而是真的發給受試者20美元,讓他們用這筆錢賭博。受試者可以拒絕賭博的邀請,把錢塞進口袋直接回家,但也可以和電腦賭一場牌局試手氣,若贏了獎金自然比20美元多很多,萬一輸了則一毛錢也拿不到。

    那些覺得自己相對富有的人當中,有60%選擇賭一把,而自覺貧窮的受試者當中,願意賭博的比率高達88%。由此可知,自覺貧窮使人們更願意孤注一擲。

    這些實驗令人吃驚之處,在於一個人短視近利的程度,不需要看整個童年生長環境,就可能產生變化。哪怕只是主觀感覺自己不如他人富有,也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態度。報酬與貢獻不成比率,人們會設法「恢復平衡」高階主管與時薪員工之間的薪資越不平等,產品的品質就越差。大部分產品是經過冗長而複雜的生產鏈才完成,牽涉到不同層級員工的數千次互動。所以說,工作場所越需要團隊合作,薪資不對等就越容易產生憎惡感,也抵銷本來的激勵作用。

    其實員工要的並非齊頭式平等,他們了解受過高等訓練、擁有技術和經驗的員工,薪資自然會高於低技術的新進員工。人們真正渴望的是貢獻與報酬之間的平衡,如果把它想成一個比數的話,最簡單的表達方式就是,每工作1小時的酬勞。當然,酬勞不僅包含金錢,而貢獻也不只是完成的工作量。

    當酬勞與貢獻比失去平衡,人們會設法恢復平衡。有趣的是,恢復平衡的辦法可以是增加酬勞,也可以是減少貢獻,兩者都會令當事人開心。以每小時酬勞這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是提高薪資(完成的工作量不變),或是減少工時(薪資不變)。

    當員工感覺自己的工作沒有得到適當酬勞,可以和雇主談判,以爭取更高的薪資或福利。萬一無法如願,他們往往能夠想出新穎的對策。

    例如,他們可以怠工,亞當(Adam)就是一個例子。亞當在一所大學擔任維修員,他解釋說:「無論什麼時候,我們看起來都像在幹活,可能是因為戴工作手套,開著大學校徽的卡車吧。大學校園延伸到整個紐澤西市,所以高興去哪裡就去哪裡,頂頭上司根本不會懷疑。這給了我們很大的自由、做一切想做的事。我們經常開卡車去某個同事家裡,在那裡小睡兩個鐘頭,再開車回去,打卡下班。」

    另一種改善平衡的辦法是監守自盜、增加收入,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