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休閒 嗜好】 > 餐飲

    【IT6】巷弄裡的台灣味:22道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_范僑芯(佐餐文字)


    作者: 范僑芯(佐餐文字)
    出版社: 時報出版
    ISBN: 9789571385334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239
    售價: 19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2334315

    書況補充說明: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BST】Espresso Book エスプレッソブック_門脇 洋之
    作者:門脇洋之
    售價:559
    【EAA】Lifestyle & Weight Management_Richard Thomas Cotton
    作者:RichardThomasCotton
    售價:559
    【EMV】The Complete America’s Test Kitchen TV Show Cookbook_Editors at
    作者:EditorsatAmerica’sTestKitchen(EDT)/Tremblay,Carl(PHT)/Keller+Keller(
    售價:879
    【OP7】中國家常菜
    售價:339
    【OP7】中國食譜_潘佩芝
    售價:339
    【E9A】Penfolds: The Rewards of Patience_Caillard, Andrew
    作者:Caillard,Andrew
    售價:649
    【ONF】ELIXIR'S tonics and teas
    售價:339
    【FMU】Practical Cookery
    售價:559
    【FMZ】Asian one step at a time : the ultimate step-by-step cookbook_Jo
    作者:JodyVassallo;photographybyCliveBozzard-Hill
    售價:399
    【J1U】Artisan Bread in Five Minutes a Day: The Discovery That Revoluti
    作者:Hertzberg,Jeff/Francois,Zoe/Francois,Zoe(PHT)
    售價:479
    【J7S】營養5餐-100道好料理_林茜主編
    作者:林茜主編
    售價:429
    【J8E】The Complete Book of Cocktails & Punches_Sue Michalski
    作者:SueMichalski
    售價:449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334315

    [ISBN-13碼] 9789571385334

    [ISBN] 9571385336

    [作者] 范僑芯(佐餐文字)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 2021/01/26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一場從台灣出發的美食之旅,

    陪你深入最日常的文化記憶,

    吃遍屬於台灣人的共同味道。

    當你穿梭在街頭巷尾,右手拿著一包剛出爐的鹽酥雞,左手握著一杯冰涼的綠豆沙牛奶,吃飽喝足後,一天下來的疲憊終於消除。日常的美食總是能像這樣,串起我們與台灣之間的美好回憶。

    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你是否有想過:

    為什麼蚵仔煎的醬汁是紅紅甜甜的?

    為什麼地瓜球會膨大?

    為什麼虱目魚肚是整片整片?

    ──百吃不膩的滷肉飯、任何天氣都能吃的小火鍋、獨步全球的台式早餐沙拉醬……每道看似尋常的料理,背後都連結了廣大多元的文化系譜,更藏著上百年的文化歷史和庶民智慧。

    // 一本蘊藏著生活細節和在地溫情的滋味書寫。

    我們因為「吃」得到療癒,而這些食物的文化和歷史,也影響著我們現在的生活。

    超商隨處可見的經典飲品「木瓜牛乳」,因為利樂包的製作技術,才得以將它的新鮮度與風味保存下來;使「手搖杯」大為興盛的飲料封口機,是不忍同梯弟兄打翻上級的蘿蔔湯而遭責罵,才靈機一動的發明。

    原屬於蔬菜邊角料的蘆筍皮,卻成為風行一時的「罐頭蘆筍汁」;蚵仔煎醬汁中的味噌與番茄醬,其實是跟隨日本政府而來的;在麵粉中意外混入的番薯粉,卻成為蛋餅Q彈的關鍵……

    擁有廚師背景的作者阿佐,因為被外國友人問到台灣有什麼好吃的食物,而開始思考台灣在各種文化脈絡的影響下,究竟何以與人不同?從最早期的台灣原住民飲食,到清治時期漢族閩南、客家文化移入,更經歷日治時期和國民政府播遷來台,融入了日本和中國各省的飲食……在百年歷史中逐漸落地生根的新世代,又如何發揮庶民精神,結合豐富且平價的物產,創造出今日多元又獨一無二的「台灣味」?

    本書收錄22篇飲食文化札記,透過廚師視角將我們的日常菜色仔細拆解,從時空背景、產業結構、口味習性、烹調技法,帶你一窺庶民美食的精髓,一點一滴拼湊出屬於我們的,台灣飲食故事。

    本書特色

    1. 一本專注於台灣在地的美食文化故事。

    2. 每篇皆繪製精美插畫,喚起我們對美食的溫暖記憶與想像。

    名人推薦

    呱吉|上班不要看首腦

    番紅花|作家

    毛奇|作家

    法呢|作家

    王君萍(亞歷媽)|作家

    ──貪吃推薦

    她受過專業廚藝訓練、見過世面,因工作經驗了解市場有價,更仔細爬梳了食物的歷史背景資訊,化成文字。但我特別獨愛她因為熟稔烹飪技巧與知識,展現對於台灣味道的分析……她挑選具有代表性的食物,不是為了告訴你多好吃,而是試圖告訴讀者這些食物存在的特別之處。這大概就是巷弄間,被她撿起、烹調、擺盤成一本書的台灣美味了。

    ──毛奇(摘自推薦序,全文收於書中)
    范僑芯(佐餐文字)

    不是很勤儉但卻很硬頸的客家人。

    畢業於法國巴黎斐杭狄高等廚藝學校,踏上想不開的廚藝之路。

    為了追尋台灣飲食文化的根本,秉持著以農為本的精神,在田野產地深蹲數年,卻陰錯陽差地開啟寫作人生,以粉絲專頁「佐餐文字」之名闖蕩江湖,分享各式珍饈,自此展開「執筆持刀」的寫作與料理生活。
    輯一熱帶島國的清涼風情

    1. 珍珠奶茶也得讓位的大前輩──木瓜牛乳

    2. 傲骨風霜的元老飲品──綠豆冰沙

    3. 一杯在手希望無窮──手搖杯

    4. 下腳料也有春天──蘆筍汁

    5. 拎起來酸V啊酸V──金桔檸檬輯二記憶中的經典小吃

    6. 台灣夜市經典之冠──蚵仔煎

    7. 老派又多變的國民美食──滷肉飯

    8. 南部正港ㄟ青春肉體──虱目魚

    9. 米食知音難尋?──米苔目輯三產業才是關鍵

    10. 捨生取義的最佳代言人──鹽水雞

    11. 都市人溫暖的港灣──百元熱炒店

    12. 釣蝦場的紅牌明星──泰國蝦

    13. 療癒系朋友代表──鹽酥雞

    14. 令人「難瘦」的抹醬──台式沙拉醬輯四跨越時間的歷史情仇

    15. 八德路上燃起的熊熊大火──台式牛排

    16. 天氣再熱也無法阻止的愛──台式小火鍋

    17. 海納百川的奇蹟──台式早餐店

    18. 遊子人人懷念的古早味──台式蛋餅輯五飯後解饞的小確幸

    19. 夏日的熱鬧序曲──台式冰品

    20. 道地的台式可麗餅──花生捲冰淇淋

    21. 難以抗拒的澱粉誘惑──地瓜球

    22. 解膩回甘的神祕配方──台式梅粉
    傲骨風霜的元老飲品──綠豆冰沙吹啊吹啊,台灣的驕傲放縱

    復古風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綠豆冰沙一直以來都很能滿足阿佐這般老人胃,曾經休閒小站五百西西的綠豆冰沙是我日常必須飲品,即便路過尋常人家的綠豆冰沙小攤,我也總是情不自禁。

    那種悠然豆香,尬上綿密細碎的冰晶口感,再後來一些的時光,倘若手頭寬裕,就再加價選購綠豆牛奶冰沙,一口飲下,眼瞧著暑熱那般悵然若失,心中喜不自勝。

    後來的手搖杯店即便再怎麼鬱鬱蔥蔥,也鮮少以綠豆冰沙為主打招牌,大約是製程相對麻煩,為求快速營利故而省略,就此沉寂在飲料汪洋之中吧!但有趣的是,近幾年又再次吹起綠豆冰沙專賣風氣,一路向北,讓綠豆冰沙又回到消暑飲品的戰場。請求正名:綠豆冰沙

    首先,我們必須說清楚,綠豆這玩意兒雖然早於日治時期就已有種植紀錄,但吃綠豆沙這樣的習慣絕對不是愛吃紅豆泥的日本人帶給我們的,畢竟你有閒時周遊日本國一圈,幾乎找不到綠豆的身影,頂多找到從中國進口至日本,再水耕生產的綠豆芽菜。

    綠豆沙當然不是台灣獨有,因為嚴格說起來,凡是經過地獄般直火洗禮的綠豆,都終究能成為「沙」,又廣義地來說,若指我們平時喝的綠豆沙,那廣東地區的糖水店也有;若泛指製作月餅內餡的綠豆沙,至於製作月餅的技術咱們可不能宣稱是台灣原創,搶了別人的風采呀!

    綠豆這般喜熱的植物,在印尼、緬甸等東南亞地區亦有大量產出,但他們食用綠豆大多輔以霸主椰奶調和;而廣東、香港等地則是煮成濃稠版的綠豆湯,且多數都熱食,有時候甚至會加入我們難以理解的海帶。不過既然綠豆沙作為廣東地區的一種飲食基礎,我們不可否認的,深受著廣東地區移民的影響,他們帶著自己家鄉的習慣來台,自然地,綠豆沙這樣的甜水飲食也就落地生根。

    爾後隨之演變成為「台灣特有風味」的「綠豆冰沙」,其歷史背景則是與木瓜牛奶一脈相傳。

    暑熱就像恐怖情人一樣,你想甩掉它,它就越是跟你認真纏鬥。台灣四季分明是騙人的噱頭,更遑論四季如春。我們擁有的,是綿長難耐的暑期與稍縱即逝的酷寒。因此,如何擺脫暑熱成為台灣人的人生重要課題,那也自然成為台灣人集各類冰品大成於一身的重要原因。

    雖然早期在日治時期我們就已經有食用冰品的痕跡,但早年製冰技術及冷藏設備並不普及,想讓大眾都能吃到冰品那可是不可能的任務。而自從一九七○年代展開家電普及之後,幾乎人手都有果汁機、冰箱,其後甚至還發展出大型冰沙攪拌機與研磨機具,這才鞏固綠豆冰沙在台灣的古早味寶座。手搖冰vs果汁機冰vs攪拌冰

    綠豆冰沙達人是也,必須孰知台灣綠豆冰沙分為幾種派系:其一:阿嬤等級的古早手工搖搖冰。搖搖冰是目前冰沙製程中最傳統,也是最耗時耗力,簡單來說就是吃力不討好的方式。將煮好的綠豆湯倒入單層內桶裡,再將其放進大口徑的雙層外桶中。外桶設計為雙層是為了隔絕熱傳原理。當然,我相信早年的隔絕技術並不如此發達,故將冰塊填充進兩桶之間縫隙時,還得加入大量的鹽,利用拉午耳定律,啊,等等,太難懂了,重來。總之就是利用小學時期老師說冰塊加鹽,冰塊會更冰,還可以用線釣起冰塊的簡單實驗,來降低桶內溫度。

    桶內溫度降低之後,貼近內桶層的綠豆湯就會開始結成細小冰晶,然後賣冰者就會拿著巨型鍋鏟,在邊上鏟啊鏟啊,將冰晶與液體稍微整頓整頓,蓋上桶蓋,再轉啊轉啊轉,內桶邊上又會開始有結晶,巨型鍋鏟又得出動。如此反反覆覆約莫幾個小時便能完成一桶冰,此時卡路里想必也是消耗不少。

    當然,這種方法最傳統,也是設備要求最低,卻結合先人大智慧的入門製程,且因手工鏟攪冰方式冰沙晶體較不均勻,口感自然也相對樸質,形成的冰晶也較易融化,常常冰水參半。次之:一機在手無煩無憂之果汁機冰。這容易理解多了。將煮好的綠豆湯及冰塊放進果汁機裡,ㄍㄥˊㄍㄥˊ作響,豆冰盡碎,一杯綠豆冰沙晃眼可成。這當然是拜家電普及化所賜的成果,無論小型果汁機或是更大型商用機型,不僅大幅讓業者節省人力,更徹底讓綠豆冰沙深入家家戶戶。

    不過果汁機有個特點,就是它始終沒能將內容物打至鉅細靡遺的狀態,倘若店家使用的是皮殼偏厚的油綠豆品種,那麼豆皮渣常常會發生黏在門牙上,造成約會失敗的窘境,口感實際比較接近豪放粗曠型,但對期望冰晶要有咀嚼口感的人來說,可是一大樂事。最後:魔鬼藏在研磨細節的攪拌冰。這可就繁複些了,也是現下綠豆冰沙專賣店較常見的手法。

    先將煮熟的綠豆放進研磨機裡,研磨出不見細粒的綠豆汁,再放入結合製冷系統的大型攪拌缸裡,其原理有點像手搖冰的概念:溫度控制在零下十八到二十度內,冰晶首先會在攪拌盆的邊上形成,而碩大螺旋狀的攪拌棒會同時運轉,將裡裡外外的綠豆冰沙與綠豆汁不斷充分拌勻融合,漸漸形成冰沙狀,又因攪拌棒能順勢將空氣打入,「空氣感」冰沙自然綿密柔滑。

    總之,依照現代人追求精緻口感的體驗來說,很是合適,我想這也是造就近期各路綠豆冰沙專門店爆紅的原因,這般堪比嬰兒肌膚般細緻的口感,再神來一筆地添上乳白色牛奶,此情此景此風味,比妻子的誘惑更難讓人拒絕。綠豆沙粉之戰

    工商時代,人人無不追求快而好的高效經濟模式。

    其實起初的綠豆粉運用是在於糕點上,例如綠豆椪、冰心月餅之類。但既然綠豆冰沙儼然成為平民消暑聖品,那麼如何讓零售商便於製作綠豆冰沙就成了供應商的課題,於是綠豆粉應用在綠豆冰沙上也自然合理。之後便開始有大量的飲料店家為節省人力與製作流程,使用綠豆粉代替原豆。

    可是民眾的味蕾也不是白養的,嘴刁的很,有一陣子媒體開始大肆蒐羅用粉泡的綠豆冰沙店家,企圖各個舉報殲滅,也造就民眾普遍對於粉泡綠豆冰沙有不好的印象,讓許多「原豆派」店家紛紛大舉旗幟標明「偶棉ㄅ4粉泡ㄉ!」,以表貞潔。

    阿佐身為食品界公道伯還是要替綠豆粉說句話:其實坊間的綠豆粉幾乎都是用純綠豆下去磨製,想來與「攪拌冰」的研磨階段相差不遠,並非什麼萬惡產物。民眾之所以會覺得難喝,主要是由於綠豆粉幾乎是用生豆下去研磨,缺乏熬煮的過程,自然就沒有綠豆香氣;再加上許多業者基於成本考量,粉水比例往往失衡,味道淡薄,不似真品,也使得消費者對於粉泡綠豆冰沙有諸多疑慮,降低消費欲望。

    至於為什麼粉要加那麼少?因為綠豆粉成本原比綠豆原豆貴上許多啊!省略製程,卻多了成本,為減成本,又失了風味、走了客人,加上生豆直接沖泡有衛生安全疑慮,這生意怎麼做都顯得滑稽!

    故此,許多連鎖手搖杯店就紛紛舉旗,毅然選擇讓如此草根代表的飲品漸漸在飲料市場中隱退,直至近日綠豆冰沙專賣店的再度崛起。

    這時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的綠豆冰沙幾乎是以「專賣店」的形式登場,這足以說明煮綠豆,真的不是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瀕臨危機的傲嬌台南五號

    咱們還是科普一下綠豆農業小知識。

    綠豆分為兩個常見的種類:油綠豆與粉綠豆。而人,恰巧也分為兩種:臉皮薄的跟臉皮厚的。

    很容易理解,我們並不喜歡成天貪小便宜、不知臉齒的臉皮厚之人。而偏偏油綠豆就是屬於那種外殼又厚又硬,又不容易煮軟,於是多利用於加工產業,例如:綠豆粉、綠豆沙餡、豆芽菜種植等等。反觀粉綠豆,豆殼薄,又親善易煮,口感也如其名,粉狀質地,因此深受一般民眾喜愛,許多店家還都會特別聲稱自家使用粉綠豆,借以拉攏買氣。

    上述兩者在熱帶地區皆廣泛種植,我們亦從各地進口大量油綠豆及少量粉綠豆以供市場所需。惟台灣主要推行自家品種「台南五號粉綠豆」,但由於農業人口流失,加上勞動生產成本提高,導致地狹無法大面積耕作的綠豆產業困頓不前,從高峰種植面積五千公頃,一路下落到兩百公頃,實為遺憾。

    不過產業現況如此,渺小市民如阿佐,實在也無法撼動整個綠豆江山,只好以行動多多支持本產粉質綠豆,以表心意。台灣綠豆冰沙的好,連對岸都知道。二○一三年福州曼酷實品推出的綠豆冰沙都還得特別標註「正宗台灣風味」呢!

    話已至此,想必大家已經了解綠豆冰沙這個看似俗氣,但卻十足傲骨的飲料,在我們生活中默默生存許久,又經歷許多大起大落,還能夠再次捲土重來,並代表台灣出征海外,此情此景,不頒發個「傲骨風霜」四字大匾額給它,實在有愧!)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