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C字跡、外圍磨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659347
[代售商品編號] 103999200159
[ISBN-13碼] 9789574693641
[ISBN] 9574693643
[作者] 鹽澤君夫,近藤哲生, 黃紹恆
[出版社] 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 2001/03/01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本書是希望在經濟史的研究上,在臺灣主流經濟學之分析架構及方法外,能夠提供另一種可稱為「馬克思經濟學」(或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分析架構與方法。 眾所周知,馬克思的理論核心為歷史唯物論,主張下層結構影響、改變上層結構,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互為作用,使得人類的文明/生產樣式隨著生產力水準的提升而不斷演進。在此理論架構下,現今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係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及背景下,只是人類文明/生產樣式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而非「超歷史」的存在。也因此在馬克思經濟學的理論分析中,雖然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作了極為深入與周延的觀察與探討,但是亦不失作為歷史研究的經濟學之功能。以歷史唯物史觀的邏輯與理論架構所建立的分析模型來說,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之前,人類歷經了原始共同體、亞細亞(納貢制)社會、古代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其後則推論將有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社會的到來。 本書作者鹽澤君夫、近藤哲生為日本馬克思經濟學研究的前輩,對馬克思經濟學與東亞(日本資本主義)關聯的研究,早為日本馬克思經濟學研究的重要遺產。)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