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保健 美容】 > 保健/養生

    【E96】超級嬰兒通實作篇:天才保母的零到三歲E‧A‧S‧Y 育兒法_崔西‧霍格, 梅琳達‧貝樂, 蔡孟儒


    作者: 崔西‧霍格,梅琳達‧貝樂,蔡孟儒
    出版社: 如何
    ISBN: 9789861365282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全家付款取貨
      -運費 $55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329
    售價: 289
    商品數量:0
    商品編號: O_U102772366

    書況補充說明:D多處摺頁標籤、水痕、字跡、破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已售完

    加到找書小幫手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I5N】兒科護理學_蔣立琦
    作者:蔣立琦
    售價:679
    【DOL】守護臺灣 國家醫院 風華再現_王文彥
    作者:王文彥
    售價:1119
    【FMD】Letters from Nin_Weisberger, Eleanor
    作者:Weisberger,Eleanor
    售價:299
    【DIV】守護臺灣 國家醫院 風華再現_王文彥
    作者:王文彥
    售價:1119
    【OKB】準媽媽保健
    售價:149
    【DNW】Dr. Bernstein’s Diabetes Solution: The Complete Guide to Achievi
    作者:Bernstein,RichardK./Vinicor,Frank(FRW)
    售價:589
    【BBF】哺乳全書_瑪莎.席爾斯、威廉.席爾斯
    作者:瑪莎.席爾斯、威廉.席爾斯
    售價:249
    【D6R】Letters from Nin_Weisberger, Eleanor
    作者:Weisberger,Eleanor
    售價:339
    【BO9】Shopaholic & baby_SophieKinsella
    作者:SophieKinsella
    售價:389
    【EIM】The Tropical Spa: Asian Secrets of Health, Beauty and Relaxation
    作者:Benge,Sophie/Tettoni,LucaInvernizzi(PHT)
    售價:849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D多處摺頁標籤、水痕、字跡、破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772366

    [ISBN-13碼] 9789861365282

    [ISBN] 9861365281

    [作者] 崔西‧霍格, 梅琳達‧貝樂, 蔡孟儒

    [出版社] 如何

    [出版日期] 2019/03/01

    [裝訂/規格] 平裝 / 464頁 / 17 x 23 x 2.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目錄]
    <前言> 從了解兒語到解決問題──我的壓箱秘訣

    跟著我的思路,一起化身為寶寶萬事通 

    別太急躁,觀察肢體語言、仔細聽哭聲 

    當個有耐心、有覺察力的P·C爸媽 

    感覺沒用時,就是你需要改變了   

    學會更了解孩子的思考方式和看法 

    養育的過程再艱辛,也別忘記大笑 

     

    第一章 E‧A‧S‧Y不易執行,但絕對有效果!──確實建立寶寶的規律作息

    E‧A‧S‧Y是建立理想親子關係的法寶

    實行的第一步:記下來!

    E‧A‧S‧Y要根據寶寶狀況靈活運用

    新手入門:各個成長階段的執行要點 

    .零到六週:調整期 

    .六週到四個月:突然醒來   

    .四到六個月:「4.4法則」和預防意外教養  

    .六到九個月:新挑戰來了  

    .九個月大以上的E·A·E·A·S·Y作息   

    意外教養的補救對策:四個月大以上才執行E·A·S·Y  

    .調整作息訓練計畫  

     

    第二章 寶寶的情緒世界──掌握零歲寶寶的心情

    零歲寶寶也是有情緒的 

    寶寶的情緒世界

    .零到一歲寶寶的感受能力   

    孩子的「性情」是與生俱來的

    .常見的五種性情類型   

    .五種性情類型的日常生活   

    後天「教養」可以扭轉孩子的天性   

    為什麼父母會看不清孩子的情緒特質?  

    情緒適合度:父母與孩子的適配程度 

    信任是建立良好情緒適能的關鍵 

    .打破信任關係的案例分享   

    .十二個建立信任感的要訣   

    .失控的親密教養恐造成長期分離焦慮 

    獨自玩耍:情緒適能的基礎 

     

    第三章 寶寶的流質飲食──零到六個月的餵食煩惱

    吃飽喝足的寶寶也睡得甜

    寶寶吃夠了嗎?吃多少才正常? 

    餵飽飽

    零到六週:飲食管理問題

    避免(或矯正)錯誤的含乳姿勢和奶量不足  

    寶寶一直哭:常見的腸胃問題

    .脹氣

    .胃食道逆流   

    .腹絞痛   

    六週到四個月:猛長期 

    四到六個月:進食更穩定了 

    六到九個月以上:導正意外教養的惡果  

    從親餵改成瓶餵:斷奶的第一步 

    .「但是寶寶……」媽媽的斷奶失落感和罪惡感  

    .學習杯:我現在是大孩子了!   

     

    第四章 食物不只能補充營養──吃對副食品,大人小孩都開心

    從接受餵食到自己進食的偉大旅程   

    食物管理:你在穀倉長大的嗎? 

    四到六個月:做好準備 

    六到十二個月:救命!我們需要副食品專家!

    一到兩歲:食物管理不善與吃飯運動會  

    兩到三歲:偏食與其他麻煩特質 

     

    第五章 引導寶寶入睡──零到三個月教戰守則和六大成因

    睡覺是一項必須教會寶寶的技能 

    造成睡眠問題的六大成因

    .第一成因:缺乏規律作息   

    .第二成因:睡前儀式不足   

    .第三成因:意外教養   

    .第四成因:肚子餓 

    .第五成因:過度刺激   

    .第六成因:身體不適   

    處理六大成因的優先順序

    .什麼時候該放手,讓寶寶自行入睡? 

    .當父母的需求凌駕寶寶的需求時 

    .錯誤的介入方式:未滿三個月不要採取抱放法 

    .要緊事,首先辦   

    .胃食道逆流的惡性循環 

     

    第六章 抱起放下法──四到十二個月的睡眠訓練法寶

    意外教養造成的嚴重後果

    什麼是「抱放法」?

    三到四個月:調整作息 

    .改變白天作息,就能解決晚上的睡眠問題 

    .真實案例:適應四小時E·A·S·Y作息 

    四到六個月:剷除老問題

    .真實案例:抱太久 

    六到八個月:動如脫兔的寶寶

    .真實案例:公主徹生未眠   

    八個月到一歲:意外教養最嚴重的時候  

    .真實案例:多重問題,一次解決 

    小睡二三事

    .延長小睡有兩種方法   

    抱放法無效的十二個原因

     

    第七章 為何還是睡不飽?──一歲以後的睡眠問題

    小小孩睡不飽,全家人都不好過 

    一到兩歲幼兒的睡眠問題

    兩歲以後幼兒的睡眠問題

    幼兒睡眠問題的解決對策

    .特例1:惡夢般的幼兒  

    .特例2:全天親餵,晚上依賴奶睡

     

    第八章 幼兒教養──引導孩子學會情緒F‧I‧T

    小心名為「別讓孩子不開心」的傳染病  

    引發情緒失控的危險因素

    .孩子的天性與情緒/交際類型   

    .環境因素 

    .發展問題 

    .父母的行為   

    .檢視主觀父母的心態   

    .學習當個客觀父母 

    化解孩子的情緒和不當行為 

    .首先,蒐集證據   

    .解決對策:教孩子掌握F·I·T控制情緒   

    .情緒與交際里程碑:一到三歲的F·I·T執行說明   

    典型的幼兒不當行為

    如果孩子天生情況特殊,無法控制自己怎麼辦?  

     

    第九章 E‧E‧A‧S‧Y妙招──嬰幼兒的如廁訓練

    如廁訓練恐慌症

    九個月大作息改成E·E·A·S·Y

    如廁訓練的黃金時間:九到十五個月大  

    .錯過黃金時間怎麼辦? 

    如廁訓練的第二好時機:十六到二十三個月大

    如廁訓練的魔鬼時間:兩到三歲以上 

    如廁訓練的難題

    .一歲十個月還沒準備好 

    .兩歲半幼兒試了一年還沒成功   

    .所有方法都試過,三歲半仍未完成訓練   

    .兩歲兒突然很怕馬桶   

    .起先很順利,中途卻退步   

    .錯過黃金時間,現在天天都要角力   

    .三歲幼兒假裝上完廁所,最後才尿在尿布裡   

    .兒子把陰莖當成水管玩 

    .女兒想要站著尿尿 

    .一直坐在便器上不肯起來   

    如廁訓練的重點整理

     

    第十章 以為出師了,新挑戰馬上又來!──十二個基本教養問題和解決原則

    躲不了也避不掉的教養定律 

    十二個基本教養問題

    .問題一:不要輕忽發展階段的影響   

    .問題二:了解你的孩子 

    .問題三到八:不要打亂孩子的作息   

    .問題九、十:保護家庭環境 

    .問題十一、十二:將意外教養的傷害降到最低 

    策畫解決步驟:十二個解決問題的原則  

    一步一步解決困境:「突然處處跟爸媽作對」 

    病後復元重建秩序:「恢復正常好難」

    突如其來的恐懼:「孩子很怕浴缸」

    陌生人焦慮:「保母安撫不了孩子」

    要怪就怪水逆吧!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本書特色】

    ★超級暢銷&長銷育兒經典《超級嬰兒通》實作版!

    ★拯救無數理智瀕臨斷線的新手父母!亞馬遜讀者數百則好評,蜂擁推薦!

    ★針對育兒最常發生的所有問題,一一提出詳細解決及訓練方法,內容完整充實,帶你一步步養出好吃好睡的天使寶寶。

    【內容簡介】

    幫助寶寶建立規律作息,就靠這一本!

    「E˙A˙S˙Y 」育兒法實用又奏效,讓你照顧寶寶好EASY!

    聽得懂嬰兒心聲的兒語專家崔西,從照料數千個寶寶的經驗中,歸納出「E˙A˙S˙Y 」育兒法,幫無數新手父母(和已有小孩的父母)解決寶寶過度哭泣、頻繁餵食、無法好好睡覺的典型問題,為寶寶建立規律作息。

    什麼是「E˙A˙S˙Y 」?簡單來講,就是吃飯(E)、活動(A)、然後睡覺(S),拆卸睡覺前要吃奶的期望,父母就可以擁有自己的時間(Y)。這樣一來,寶寶能學會自我慰藉、不需要依賴媽媽的胸部或是奶瓶。

    ◎從尊重寶寶的角度出發,才能解決零到三歲寶寶的所有問題

    崔西教父母要仔細觀察寶寶、聆聽寶寶,才能判斷寶寶真正的需要,並建立相互信任的親子關係。全書分為10章,每一章都圍繞一個主題,以年齡爲順序,仔細講解餵食、睡眠、副食品、戒尿布等詳細步驟和方式,輔以大量實用案例及年齡較大的幼兒養育指南,讓父母懂得在什麽時間該做什麽事,不再焦慮和慌亂,輕鬆教出身體健康、作息規律、情感豐富的寶寶。

    ◎滿載保證有用的育兒祕訣:

    抱放法:延長寶寶過短小眠和自行入睡的利器

    噓拍法:安撫躁動和睡不安穩的寶寶入眠

    4S舒眠儀式:布置環境、裹包巾、安靜坐好、噓拍法

    情緒F˙I˙T:心情、介入、教導

    H˙E˙L˙P:按兵不動、鼓勵探索、適可而止、稱讚

    B˙A˙R˙N:行為、態度、規律作息、營養

    ◎數百位亞馬遜讀者感謝推薦

    ‧我的女兒十個月大,從未一覺到天亮。用了本書的方法後,她已經睡過夜三晚了,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本書救了我們!

    ‧我的寶寶只花了一週就適應了E˙A˙S˙Y 的規律,從此我再也不會誤會他哭鬧是因為肚子餓了!

    ‧如果你想當輕鬆愉快的父母,看這本書就對了!

    ‧非常實用,在每個階段提供循序漸進的解決方案!

    ‧真是相見恨晚!希望還來得及改正寶寶的壞習慣!

    ‧超級推薦!這本絕對是育兒聖經!

    ‧有豐富的案例可供比照,新手父母必讀!

    ‧大力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新手父母,我自己也買了很多本送人。
    崔西.霍格(Tracy Hogg)被客戶譽為「天才嬰兒保母」「兒語專家」「萬事通女士」的崔西,一生致力於發展嬰幼兒照護技能。在照料過數千名寶寶後,培養出「神奇魔法」般的力量,能夠藉由聆聽嬰兒的哭聲、觀察他們的肢體語言來了解嬰兒的需求。她的傳奇始於2001年與梅琳達‧貝樂合著,至今依然暢銷,被全球新手爸媽譽為唯一聖經的《超級嬰兒通》。於2004年逝世,本書可說是她個人的傳世經典。

    梅琳達‧貝樂(Melinda Blau)獲得許多獎項肯定的記者,出版過12本書籍,以關懷家庭及孩童的文章廣為人知。有兩個小孩,目前住在麻州北安普敦。

    【譯者簡介】

    蔡孟儒

    師大翻譯所碩士。譯有《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碧昂絲也在用!22天瘦身革命》《隨做隨用!全美第一主婦瑪莎史都華的美感養成DIY》《手作冰棒50款》等書。
    【前言】從了解兒語到解決問題──我的壓箱秘訣

    跟著我的思路,一起化身為寶寶萬事通

    親愛的爸爸媽媽,以及嬰幼兒們,我帶著喜悅和謙卑的心,要和你們分享我最重要的兒語秘訣:《超級嬰兒通實作篇:天才保母的零到三歲E.A.S.Y育兒法》。我對於能協助父母理解並照顧幼兒,向來感到自豪。每當有家庭願意邀請我進入他們的私生活,我都備感榮幸,而且每一趟都是非常親密又有成就感的旅程。自從二○○一年和二○○二年出版兩本書以後,我的人生開始了一連串的冒險和驚喜,且遠遠超過我的想像。躋身作家之列,搖身成為公眾人物,除了維持平常的私人諮詢時間外,我還多了廣播電台和電視訪談,更受邀飛往世界各地,認識了許多非常出色的父母與孩子,深入了解他們的居家生活和內心世界。

    不過別擔心,除了行程稍嫌繁忙,我還是原本的我,一樣在嬰幼兒領域埋頭耕耘。真要說的話,我確實有點改變。我不再只是兒語專家,多虧各位,現在還多了「萬事通女士」的稱號。

    許多父母將我的建議付諸實行之後,紛紛捎來感謝的信函。其中也有不少父母表示太晚看到我的第一本書《超級嬰兒通》,而著急地寄出求救信。或許你正按照我的建議,為寶寶建立規律作息,但寶寶已經八個月大了,你不確定書中針對新生兒的原則是否依然適用。也許你覺得奇怪,孩子怎麼和其他同齡幼兒不一樣?又或者你正深受寶寶睡眠、哺乳餵養,或行為問題之苦。更糟的是,三種狀況全都中獎。不論你現在深陷哪一種風暴,你最想問的問題一定是:「崔西,我要從哪裡開始?我該先做些什麼?」你也會想問,為什麼書中某些方法對我的寶寶不管用?

    這幾年,我一直努力解決這類問題,其中也遇過幾件棘手的案例:一對三個月大的雙胞胎之一,因胃食道逆流嚴重,無法正常吃一餐,而且不論白天黑夜,睡眠永遠沒辦法超過二十分鐘;一名一歲七個月大的女嬰不肯吃副食品,所以她每小時都會醒來討母奶喝;一名九個月大的女嬰分離焦慮十分嚴重,媽媽得一整天抱著她;一位兩歲的小霸王性格之暴烈,爸媽幾乎不敢踏出家門一步。在我把這些燙手山芋一一解決之後,不知不覺就多了個「萬事通女士」的稱號,而這也讓我體認到,比起前面兩本書的基礎對策,我必須再加強闡述育兒這回事。

    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將牽著你的手,撫平你的恐懼,告訴你如何掌握育兒訣竅。我要把這輩子的兒語經驗和所有常見的疑難問答傳授給你,領你進入我的思考模式。當然,就算我已盡力列出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每個寶寶和家庭還是會有些許差異。所以當父母帶著自家難題找上門,想弄清楚寶寶或幼兒怎麼了?我一定會針對孩子本身和父母的處理方式,提出一堆問題,接著再擬定解決方案。這本書的主旨是幫助你理解我的思考過程,養成自問自答的習慣。久而久之,你不但能成為兒語專家,還能變身萬事通先生/女士,讓問題迎刃而解。

    繼續閱讀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一個重點:

    問題不過是一件待處理的事情,或是需要發揮創意解決的狀況。只要問對問題,你就能得出正確答案。

    別太急躁,觀察肢體語言、仔細聽哭聲

    如果你讀過我的書,就知道兒語的起手式是觀察寶寶、尊重寶寶,以及和寶寶溝通。你必須看出寶寶真正的樣子,認識他的個性和一些小怪癖(沒什麼不好,人人都有怪癖),因材施教。

    有人說過,我是少數從寶寶觀點出發的育兒專家。我只能說,總該有人替寶寶發聲吧?!有一次我對著剛出生四天的小寶寶自我介紹,爸媽在旁邊露出一副看到瘋子的表情。還有一個案例是,父母突然自行決定不再跟八個月大的寶寶同床共眠,寶寶嚎啕大哭,我於是翻譯給他們聽:「嗨,媽咪爹地,當初不是你們決定要跟我睡在一起的嗎?我根本不知道嬰兒床是什麼,更何況現在身邊少了兩個溫暖的大身體,我完全睡不著,所以只能大哭了。」這對父母也是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

    我會替父母翻譯「寶寶語」,這樣爸媽才會記得他們懷裡的小東西,以及在房間裡東奔西跑的小朋友,實際上也有自己的情緒和意見。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只考慮大人的需求。我看過無數次類似的場景:一位母親對年幼的兒子說:「好了,比利,你又不想要亞當的卡車。」可憐的小比利還不會說話,如果他能開口,我打賭他會說:「我當然想要啊,媽咪,不然我幹嘛一開始要從亞當手中搶走呢?」但是媽咪不聽,她會自顧自拿走比利手中的卡車,或是哄比利交出卡車。「把卡車還給人家才乖喔。」此時我已經在心中默默倒數,看比利何時會崩潰失控!

    別誤會,我不是說媽媽應該縱容比利搶亞當的玩具,絕對不是這個意思。我討厭惡霸,但如果比利長大變成惡霸,那也不是他的錯(詳閱第八章)。我的意思是,我們應該認真聆聽孩子的聲音,就算不想聽也得聽。

    照顧嬰兒也該應用相同技巧:別太急躁,觀察肢體語言、仔細聽哭聲,認真釐清真相。這些技巧到寶寶長成幼兒,甚至年齡更大之後,仍然受用無窮。(別忘了,青少年只有身體長大,心智還跟幼兒一樣,所以最好早點學會讀懂幼兒的心思。)我整理出一些技巧,在書中時時提醒你,教你如何抽絲剝繭,慢慢來不急躁。我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我很喜歡用英文字首縮寫來取名,比如《超級嬰兒通》的「Eat, Activity, Sleep, and your time,簡稱E.A.S.Y.」(吃飯、活動、睡覺、留給自己的時間,後續皆以E.A.S.Y表示)和「Stop, Listen, Observe, and figure out What's Up,簡稱S.L.O.W.」(停、聽、看、釐清狀況,後續皆以S.L.O.W表示),以及第二本書的「Hold yourself back, Encourage exploration, Limit, and Praise,簡稱H.E.L.P.」(按兵不動、鼓勵探索、適可而止、讚美,後續皆以H.E.L.P表示)等。

    我想出這些縮寫不是在賣弄小聰明,也不覺得育兒會因此變得多輕鬆。我常常親上火線,所以很清楚當父母一點也不EASY,尤其新手爸媽很容易搞不清楚狀況,特別是睡眠不足的媽媽。不論你是哪一種角色,所有爸媽都需要協助。我只是提供一些實用工具,在你腦筋可能轉不過來的時候出場救援。比如E.A.S.Y(第一章主題)可以幫你記住一天規律作息的順序。

    我也知道,當寶寶長成幼兒,新的家庭成員報到,都會讓生活變得更複雜。我的目標是幫助寶寶順利成長,同時將你的生活維持在正常狀態,至少別讓寶寶打亂了你的生活。跟孩子纏鬥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忘記實用的建議,而落入窠臼。說實話,如果你發現兩歲的哥哥拿新買的彩色筆在妹妹臉上亂畫,不顧妹妹正嚎啕大哭,還在一旁得意洋洋地微笑,試問誰能保持理智?我不能親自到每個人家裡拜訪,但如果你能記住英文縮寫,那就會像是我本人站在你身邊,輕聲提醒你該怎麼做。

    好多父母都告訴我,這些英文縮寫大多時候確實能幫助他們集中精神,記住兒語技巧。那麼,各位不妨就再多記一個育兒法寶縮寫:「P.C」吧。

    當個有耐心、有覺察力的P.C爸媽

    P.C不是政治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的縮寫,而是耐心(patient)與覺察力(conscious)。不論孩子多大,這兩項特質都很受用。每次我和困擾中的父母見面,他們的擔憂不出三大問題:睡眠、餵養和行為,而我的解決方式也總是包含耐心或覺察力,缺一不可。父母不只面對問題需要耐心和覺察力,平常互動也該保持P.C。不論遊戲時間、逛超市、與其他孩子相處,以及日常大小事,秉持耐心和覺察力的父母通常更加得心應手。

    沒有人能一整天都有耐心又有覺察力,但是做得越多,就越能習慣成自然。勤加練習就會做得更好。本書會不斷提醒你要有耐心和覺察力,現在就讓我先解釋這兩個概念:

    ◎耐心:P

    為人父母是一條艱辛且沒有盡頭的長路。你必須把眼光放遠,而良好的教養都需要耐心。今天的大災難在一個月後,只是一場遙遠模糊的記憶,但身處當下時卻很容易忘掉這一點。親愛的,這種事我見多了:父母往往在盛怒之下選擇看似最快解決的途徑,事後才發現把自己逼進死巷,這就是「意外教養」的開端(之後詳述)。比如我最近遇到一位媽媽,習慣用親餵的方式安撫寶寶,結果一歲三個月大的寶寶一直無法獨自入睡,每晚都要媽媽親餵四到六次。這位累壞的可憐媽媽說她一直想讓寶寶斷奶,但是光想沒用,你必須有耐心撐完過渡期。

    有了小孩之後,生活會變得亂七八糟。面對東西亂丟、飲料打翻和髒髒的手印,你勢必得拿出耐心(和堅韌的心),否則很難熬過孩子的各種第一次。哪個幼兒第一次用杯子喝水就成功,不會一灘水流得到處都是?孩子一定是慢慢練習,從最初由嘴角流出一絲水,到最後終於成功喝到杯子裡大部分的水。這個過程並非一蹴可幾,途中肯定會遇到挫折。讓孩子逐漸熟悉用餐技巧,學會把水倒進杯子、學會自己洗澡,放手讓他在不那麼安全的客廳自己走,以上都需要爸媽付出耐心。

    缺乏這項重要特質的父母,可能會不自覺造成孩子的偏執行為,即使是年紀還小的幼兒也不例外。我在旅途中見到兩歲的塔拉,明顯受到超愛乾淨的母親辛西亞影響。走進她們家,我幾乎看不到兩歲女兒住在家裡的痕跡。辛西亞整天在家裡忙進忙出,拿著濕毛巾跟在女兒後頭,一下替她擦臉、一下擦乾灑出來的飲料。塔拉一放下玩具,下一秒辛西亞就收進玩具箱。有其母必有其女,塔拉牙牙學語的時候,就已經會說「髒髒」了。乍聽之下很可愛吧?但兩歲的塔拉不但不敢自己走太遠,一有其他孩子碰她,她就大哭。這只是很極端的特例嗎?或許吧。但如果不讓孩子像個孩子,身上沒半點髒汙,一點小錯壞事都不許犯,那就太說不過去了。一位厲害的P.C媽媽告訴我,她經常為孩子舉辦吃飯不拿餐具的「小豬之夜」。說來有趣,當我們允許孩子撒野時,他們反而不會做得太過火。

    想改掉孩子的壞習慣,父母耐心與否尤其關鍵。當然,孩子年紀越大,需要的時間越長。但是不管幾歲,你一定要先理解「改變需要時間」,過程是急不得的。奉勸各位:寧願現在花點耐心把孩子教好,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請想想看,叫兩歲的幼兒把玩具收乾淨,總是比叫叛逆期的青少年收拾房間容易吧?

    ◎覺察力:C

    從寶寶離開子宮,吸到第一口空氣,爸媽就應該發揮覺察力。永遠記住要從孩子的觀點出發,包括抽象和具體的觀點。蹲下來,從孩子的視角望出去,看看他們眼中的世界長什麼樣子。比如第一次帶孩子上教堂,你可以蹲低,想像從嬰兒座椅或手推車看出去的視野,聞一聞空氣中的味道。想像線香和蠟燭在敏感的寶寶鼻子裡是什麼氣味。仔細聽,人群的說話聲、唱詩班的歌聲和管風琴有多大聲?寶寶的耳朵會不會受不了?我不是要爸媽避開新環境,相反地,讓寶寶接觸新的景象、聲音和人群是件好事。但,假如寶寶每到陌生場所總會哭鬧,具有覺察力的爸媽就應該讀懂寶寶的意思:「進展太快了,請慢一點。」或者「過一個月再試試吧。」多運用覺察力,抽絲剝繭,你會逐漸了解寶寶,並培養出正確的直覺。

    覺察力也包括做事之前先想清楚、妥當規畫,別等到大事不妙才來收爛攤子,尤其是你早就知道後果的情況。比如你和好姊妹約好一起帶孩子玩,但是相處幾次下來,孩子們總是吵架,最後都以哭哭啼啼收場,那就替孩子換個玩伴吧,就算你跟另一位媽媽交情沒那麼好也得換。玩伴的意義就是要一起玩,與其強迫孩子跟沒那麼喜歡的人相處,不如直接請保母代班,讓你和好姊妹好好的聊天。

    覺察力是指有意識地注意自己說的話、跟孩子一起做的事、對孩子做的事,並且言行一致。說一套做一套會把孩子搞糊塗。假設你今天說:「在客廳不准吃東西。」隔天晚上兒子在沙發上吃洋芋片你卻不管,久而久之你說的話就失去公信力,兒子再也不聽你的話,這你難道能怪他嗎?

    最後,覺察力簡單說就是:有意識的言行,以及陪伴在孩子身邊。每次看到寶寶或幼兒大哭沒人理,我就痛苦萬分。哭泣是孩子學會的第一種語言。哭了沒人理,就像是父母對孩子說:「你不重要。」缺乏關心的寶寶最後會停止哭泣,同時也會停止成長。我看過父母以訓練孩子堅強為理由,放任孩子哭泣(「我不想把他寵壞」或「哭一下有好處」)。我也看過母親雙手一攤:「姊姊需要我,妹妹只好先等一下。」然後妹妹就一直等、一直等、一直等。父母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忽略孩子。

    我們必須陪在孩子身邊,展現堅強和智慧的一面,為他們指引方向。我們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他們零到三歲時唯一的老師。我們必須扮演好P.C爸媽的角色,這是我們欠孩子的。唯有如此,孩子才能發展出最好的一面。

    感覺沒用時,就是你需要改變了

    父母常問的問題之一就是:「為什麼沒用?」無論是想讓嬰兒睡滿兩小時、讓七個月大的寶寶吃副食品,或是教幼兒不要欺負其他小朋友,父母常常會回答:「對,但是……」「對,我知道你說過白天要叫醒她,晚上才睡得著,但是……」「對,我知道你說過要花一點時間,但是……」「對,我知道你說過他一展現攻擊性就要把他帶出房間,但是……」懂我的意思了吧。

    我的兒語技巧絕對有用。我自己就用在數千個寶寶身上,同時也傳授給全球各地的父母。我不會創造奇蹟,但我很了解自己在做什麼,也累積了多年經驗。我同意有些寶寶比一般人更難搞,這一點大人也一樣。有些成長階段也更難熬,比如長牙或滿兩歲時,甚至是染上意外疾病時(包括父母和孩子)。但是,只要回到基本原則,十之八九的問題都能解決。如果遲遲沒有改善,通常都是父母做了某件事,或是父母的態度要改。這麼說也許不中聽,但別忘了我是站在寶寶的角度來發聲。所以,如果你翻開本書是為了改掉某個不良習慣,恢復家庭和樂,但是用盡各種方法都不見效,連我的建議也沒用,那麼請捫心自問,你是否符合以下任一敘述?如果你想採用我的兒語技巧,但符合以下任何一項敘述,你就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或態度。

    ◎你沒有建立規律作息,反而被孩子牽著鼻子走。

    讀過《超級嬰兒通》的人就知道,我堅信寶寶必須建立規律作息(沒看過的讀者別擔心,我會在第一章溫故知新,說明E.A.S.Y概念)。最理想的狀況,是從醫院帶寶寶回家的第一天就要建立規律作息。當然,錯過第一天也可以從第八週、三個月或更晚才開始。但是很多爸媽都會遇到阻礙,尤其寶寶越大,越是困難重重。接著我就會接到語氣很絕望的電話或信件:

    我是一位新手媽媽,女兒蘇菲亞八週半大。我想建立她的規律作息,但是她的時間實在太不固定了。不論吃飯或睡覺時間都很亂,我好擔心。請給我一點建議。

    這就是被寶寶牽著鼻子走的典型案例。不是小蘇菲亞的時間不固定,她只是個嬰兒,嬰兒懂什麼呢?他們不過是才剛來到這世上。我敢說是媽媽的時間不固定,畢竟女兒才八週半大,連吃飯睡覺都還沒搞懂呢。嬰兒只知道我們教的一切。這位媽媽說她想建立規律作息,但她並沒有真正負起責任(第一章再詳述該怎麼做)。等寶寶長大一點,一直到幼兒階段,維持規律作息仍是很重要的一環。我們的責任是引導孩子,不是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孩子的晚餐時間、睡覺時間都應該由我們來訂立。

    ◎你一直在進行意外教養。

    外婆老是告訴我,做事情要瞻前顧後。可惜父母有時候在當下會不擇手段讓寶寶停止哭泣,或是讓幼兒冷靜下來。這個「不擇手段」通常會演變成必須改掉的壞習慣,這就是意外教養。比方說,媽媽錯過了午覺的入睡黃金時間,所以十週大的湯米現在睡不著,於是媽媽開始抱著湯米搖一搖、晃一晃,沒想到湯米就這樣在媽媽的懷裡睡著了。隔天午覺時間,湯米在嬰兒床鬧了一下,媽媽為了安撫他,又把他抱起來搖一搖。也許媽媽自己覺得這個睡前小儀式很療癒,把可愛的小寶貝抱在胸前依偎很甜蜜,但是最多三個月過後,我保證湯米媽媽會開始抓狂,搞不懂兒子為何「討厭嬰兒床」「除非我抱他,不然他不肯睡」。這不是湯米的錯,是媽媽無意間讓兒子將搖晃和溫暖體溫與睡覺聯想在一起。現在湯米已經習慣成自然,要是沒有這些睡前儀式,湯米就無法進入夢鄉。再者,沒有人教他如何在嬰兒床上安然入睡,他當然會討厭嬰兒床。

    ◎你沒讀懂孩子的暗示。

    有的媽媽會打給我求救:「他以前有按照規律作息,現在作息卻亂掉了。我要怎麼讓他恢復習慣?」每次出現「以前都……現在卻……」這種造句,不僅代表父母被寶寶牽制,通常也表示比起寶寶本身,父母更注意時間或自身需求(待後詳述)。父母沒讀懂寶寶的語言,沒仔細觀察寶寶哭的狀況。就算寶寶已經開始牙牙學語,我們還是要持續觀察寶寶的行為。比如侵略性較重的孩子不會一走進房間就開始打玩伴,他一定是慢慢累積,最後才爆發。聰明的父母就要注意徵兆,趁爆發前把孩子的精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

    ◎你沒考慮到孩子本來就經常在改變。

    有時候父母沒發現是時候改變了,才會說「以前都……」。假如寶寶滿四個月大還在實行零到三個月的作息(見第一章),他當然會不高興。寶寶原本睡得好好的,滿六個月之後,如果爸媽還沒開始餵副食品,寶寶就會夜醒。養小孩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孩子隨時都在變(待第十章詳述)。

    ◎你只想要速成特效藥。

    不論是半夜醒來討奶,或是不肯坐在兒童椅好好吃飯,孩子年紀越大,意外教養造成的壞習慣就越難戒除。但是大多父母都希望揮揮魔杖,問題就能解決。比如伊蓮為了親餵改成瓶餵而來請教我的建議,之後卻稱我的方法不管用。遇到這種狀況,我開頭一定會先問:「你試了多久?」伊蓮坦承:「早上餵奶試過一次,然後就放棄了。」為什麼一下子就放棄?正是因為伊蓮期望立刻見效。於是我提醒她P.C的P代表「耐心」。

    ◎你沒有下定決心改變。

    伊蓮的另一個問題是,她不願意堅持到底。她的理由是「我怕不立刻餵的話,小澤會餓到」。但各位應該也猜到了,這並不是整件事的全貌:她說希望先生也能餵五個月大的小澤,實際上她還是只想一個人餵奶。如果想解決問題,你必須是真心想解決才行,而且你要拿出決心和耐力堅持到底。擬定計畫,嚴格遵守。不要走回頭路,也不要一直換方法。只選定一種方式實行一定管用……前提是要持續照做,持之以恆。容我再三強調:實行新方法的態度要和舊方法一樣堅定,無論如何都要照做不誤。當然,有些孩子的脾氣比較抗拒改變(見第二章),人遇到改變總是會有點不甘願,大人也一樣!只要堅持下去,不要亂改規則,孩子終究會適應新方法。

    父母有時候會騙自己,聲稱新方法(比如第六章的「抱起放下法」)已經試兩週了,還是沒有效果。我一聽就知道不可能,因為不論是哪種性格的孩子,「抱起放下法」一定會在一週內見效。可想而知,在我細問之下,父母才說前三、四天試了有效,但幾天過後,寶寶又在半夜三點醒來,他們沒能繼續照做。氣惱之餘,他們試了別的方法。「我們決定放任他哭,有人推薦這樣做。」我可不推薦,因為寶寶會覺得被父母遺棄。現在可憐的寶寶不只被變來變去的規則搞糊塗,同時還被嚇壞。

    如果不打算堅持到底,那一開始就別做了。如果靠自己做不來,請找先生、媽媽、婆婆、好朋友等人支援。否則,你只是在折磨寶寶,害他哭得撕心裂肺,最後還是得抱回自己床上睡(詳見第五到七章)。

    ◎你選的方法不適合你們家或你的個性。

    每次我提出規律作息或其他戒掉壞習慣的技巧,通常都能判斷是爸爸還是媽媽比較能有效執行。其中一人會比較有紀律,另一個則是軟心腸,或是更糟糕的「可憐小寶貝症候群」患者。有些爸媽會歪著頭對我說:「我不希望寶寶哭。」事實上,我不贊成強迫寶寶,我不相信任由孩子大哭是好事。無論處罰時間多短,我也不贊成暫停隔離法(time out)。孩子需要成人的協助,而我們必須在孩子身邊才有辦法提供協助,尤其如果你想挽救意外教養的後果,更需要下苦功。如果無法接受某一項兒語技巧,你可以選擇完全不採取,或是想辦法找援軍,例如請意志比較堅定的另一半代勞,或是找媽媽、婆婆、好友等人幫忙。

    ◎你所謂的問題其實不是問題,所以不必解決。

    最近我收到一封信,詢問四個月大的寶寶「可以睡過夜,但他的奶量只有七一○毫升。你的書提到奶量應該介於九五○至一○六○毫升。我該如何增加他的奶量?」有多少母親不惜一切代價想讓寶寶睡過夜!這位媽媽所謂的問題只是寶寶的奶量與書中所述不符。也許這個寶寶體型比較嬌小,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姚明家的基因嘛。只要小兒科醫師不擔心寶寶的體重,我建議先不必輕舉妄動,只要好好觀察寶寶。也許再過幾個月,他就會半夜哭醒,這時媽媽就可以考慮白天多餵一點。

    ◎你抱著不切實際的期望

    有些爸媽對於育兒有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通常這些人事業成功,在職場是備受愛戴的上司,既聰明又有創意。他們把生兒育女視為人生的重大轉變,事實上確實也是如此。但生兒育女同時也代表踏上很不一樣的人生道路,因為父母必須承擔一項重責大任:照顧另一名人類。一旦成為父母,你就再也回不去從前的生活了。寶寶有時得半夜餵奶;管教幼兒也不像專案管理可以高效率進行。孩子不是任人設定程式的機械,他們需要關心、時時刻刻留意,以及很多很多的愛。就算有人幫忙帶孩子,你自己還是得花時間精力去好好了解兒女。還有,別忘了不論孩子現在處於好或壞的階段,現階段一定會過去。就像最後一章說的,「正當你以為出師時,新挑戰馬上又來。」

    學會更了解孩子的思考方式和看法

    這本書是為了回應各位的需求所寫。許多爸媽想要進一步釐清育兒策略的疑問,還有包羅萬象的問題需要解答。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人想要不同歲數的明確指南。我的讀者都知道,我不太喜歡按照寶寶年齡給建議,因為寶寶的問題並沒有那麼清楚的年齡分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