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藝術 設計】 > 廣告

    【EDM】文創20+,我們依然在路上!:6條從英國到臺灣的探索路徑 x 6套實驗與實踐心法 x 6道真實的成長風景_仲曉玲, 郭紀舟, 蔡


    作者: 仲曉玲,郭紀舟,蔡宜真,蘇于修,林慧美,劉華欣
    出版社: 木果文創有限公司
    ISBN: 9789869957618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279
    售價: 6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1892344

    書況補充說明: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1892344

    [ISBN-13碼] 9789869957618

    [ISBN] 9869957617

    [作者] 仲曉玲, 郭紀舟, 蔡宜真, 蘇于修, 林慧美, 劉華欣

    [出版社] 木果文創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1/04/01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英國華威大學校友

    文化創業+在地實踐六堂課

    歡迎入座!

    起心動念、起腳行動

    以文化創意為基石、各自在不同領域創業的六個故事;

    抱著將文化深耕於這塊土地、使我們更美好的期許,

    挑戰將看不見的內容轉換成經濟價值,

    開展出了六道真實的成長風景,

    唯一的不變堅持,是以人為本、以文化傳承的初衷,

    「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

    「本書將幫助你勘測地域、選擇同伴、了解自己與創意產業的生態系統。要不要從這裡選一條路走,由你決定。」

    ──克里斯.畢爾頓/英國華威大學「文化媒體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六個青壯耕耘文化產業創業的故事

    2002年為行政院文創政策白皮書操刀的郭紀舟,隱身於迪化街,在古老宅第間打造起水果藝廊,他如何用文創賣水果,四處尋找有哲學思想的小農,特別標榜職人的故事讓消費者感動?

    讓遊學不只是學語言和生活體驗,蔡宜真如何做到專屬客製化又深入文化的英國遊學培育服務?把服務做得細膩貼心,成功的經驗要如何複製到台灣?

    在板橋林家花園旁的「在一起」複合空間,蘇于修用溫暖的人情味黏著人氣,如何於巷弄間串聯在地創造者、藝術家,搭建創生橋梁,傳遞正向的能量?

    林慧美卸甲回鄉試驗,想把一支十元的筆,創造出有人願意花千元買的價值。她如何把內容轉化字句洋溢在紙上?出版還有哪些可能性?

    把自己打造成行銷創意品牌的劉華欣,如何成為文化藝術的整合者,如何將多元又抽象的文創計畫,用行銷的方式包裝推銷出去?

    仲曉玲以自身從實務業界轉往高等教育界的學習與歷練,將知識與經驗冶於一爐,融合成與多元專業及文化背景的學生,一同在校園內外、教學相長的實踐,想投入文創教育的你,這將是一堂可以自練心法與方法的課程。

    心法提醒與演練x方法分享與指引 x跨域素養培育與自助

    這六位耕耘文創夢田的創業家,在過去二十年間,也是從英國創意產業搖籃華威大學各自學成的校友,經由實踐自我價值而累積的養分,恰恰好孕育出這本書的創意。他們分別從時間的切面不斷地回溯、檢視,同時也與自己真實對話,透過梳理寫下的深刻體會,有挫折與轉化,還有展望未來而提煉的實用策略與心法,成為教科書外的六堂實務學習,分享給更多想從事文創的前仆後繼的接續者:起腳行動前參照演練,創業途中逢拐點時藉以警惕,避開地雷,短走冤枉路!

    「在文創產業生態系統裡,彼此依賴、連結,任誰也無法獨自穿越這座森林!」本書是他們人生篇章的難得一頁,記錄著共享,期盼共好,而一起共創!

    面對未來,仍要期許──文創20+,依然在路上……

    而你呢……,是否起心動念!?何妨起腳行動!

    本書特色

    1. 用說故事的筆法串寫案例,創業時間軸往前追溯至更早的素養培育期,看得到清晰的創業心路與養成,提供有心築夢者,除了理想之外的務實參照與提醒。

    2. 每一篇末,都有曉玲老師為創業者提問的Q&A設計,讀者可以從提問中借鏡,學習如何自問自答、來回檢視自己的創業藍圖,是本書著力的特色之一。

    3. 每位實踐者都附有一頁視覺化的商業圖表,說明事業結構與路徑,另有「真情分享」、「給自己出考題」等特別企劃,及學術、產業、創業相關圖表;除了感性的故事分享,也是一本創業行動指南。

    【專文推薦】

    文化與創意產業的核心仍舊是個人的創造力與社會連結,身為教育者、學生和文化創業家,找出連結並依此行動,是我們共同的使命。任誰也無法獨自穿越這座森林。

    ──克里斯.畢爾頓(Chris Bilton)/英國華威大學「文化媒體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ultural and Media Policy Studies)」教授

    透過這本書,讓我們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所進行的文化創意圖像,以及創作過程的細微巧思所帶來的感動,更令人相信「精緻生活的追求、初心真情的堅持,和美好事務的分享」可能才是文化創意的靈魂。

    ──吳思華/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前政治大學校長、前教育部長

    你可以看到他們反覆的喃喃自語、在微光中踽踽獨行……,但卻有飽滿的意志和堅定的韌性,這些能量從何而來?我想是內心的熱愛和一種相信,讓他們願意持續追尋。

    ──葉雲/天下雜誌總經理

    【各界熱情推薦】

    本書呈現了另一個觀點:文化創意產業並非刻板狹隘的商業操作,而是參與在文化事業的過程中,「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人生實踐。

    ——于國華/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本書讓讀者在臺灣文創產業發展的路徑上,透過創業者的寬闊視野與親身經歷,看到臺灣當代令人感動的可能性與生命力!

    ——林世傑/「Stay旅人書店」創辦人

    想跳出框架和枷鎖嗎,這本寶典將引導你踏上改變之路!

    林育正/「臺灣體驗地圖有限公司」執行長

    書中收集了許多創業者不藏私的思考觀點,帶著我們一起去發現創業如何不只是創業這回事……。

    ——高慶榮/「日日田職務所」創辦人

    這種源自於臺灣人生活的文化創意,讓感受與體驗更為深刻。

    ——張敬業/「鹿港囝仔文化事業」創辦人

    創新不是發明也不是創造,是將舊有的元素重新組合產生新的價值。想要感受文創產業的魅力和了解文創創業的眉角,一定要擁有這本絕佳的實戰指南!

    陳明輝/「臺灣工藝美術學校」創辦人

    期待精彩華威人的故事,能成為你敢夢、築夢、實踐夢想的原動力!

    ——黃月娥/「英揚留學顧問公司」主任

    隨著六位文創教練的生命歷程,找回自己創業的初心與感動。

    ——葉哲岳/「臺灣田野學校」工頭

    也許是角色的相似性吧,我在書中找到多處共鳴點,甚至忍不住拿起筆記,認真地將喜歡的文字記錄下來,沒有更多地目的,僅僅是覺得自己被這些文字所感動了??。

    ——廖怡雅/「藺子」共同創辦人

    六顆種子返鄉落地,夢想不死的精彩故事。

    ——蘭萱/中廣「蘭萱節目」主持人

    (以上依姓名筆畫排序)
    仲曉玲

    現任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

    英國華威大學創意產業博士、創意媒體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英語學系輔系教育學士。

    二十多年來致力於在創產實務與學術教育間搭橋對話。曾擔任英國華威大學進階研究中心研究員、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執秘、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講師,並於企業界負責誠品書店臺北敦南店、達豐公關管理顧問公司、臺灣袖珍藝術博物館等之整合行銷、品牌管理、策展企劃與媒體公關等工作。投入高等教育界後,透過教學課程及產學研究計畫等,推動文創跨域共創、創產人才培育,亦曾獲兩屆成功大學教學特優教師獎勵。

    郭紀舟

    英國華威大學歐洲文化政策與管理碩士,東海大學歷史碩士,東海大學歷史系。

    先在文化創意界打滾十年之後,開始賣農產品。曾任文建會政策幕僚,規劃文化創意產業專案,藝術村執行工作。臺北市雜誌公會任副祕書長,與各大出版社老闆共同企劃文化行銷課程。擔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經理,專職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募款行銷媒體,帶隊到各地演出!與朋友創設「七色一味文化公司」,專營文創行銷,主持各項民間與政府文化活動專案。現在創業「喜歡多元文化公司」,原企劃藝術經紀,卻轉作農產品經紀,設立「豐味果品」品牌,經紀臺灣各地小農果品。

    蔡宜真

    輔仁大學英文系學士,英國華威大學歐洲文化政策與管理碩士,合譯有『當藝術遇上經濟』。曾旅居過法國、英國、香港,熱愛旅行,喜歡美食與烹飪,醉心文化藝術,鍾情語言文字,熱衷教與學的對話。是老師,是媽媽,也是旺寶英國遊學的顧問。

    蘇于修

    煮飯也煮字,右手拿筆、左手玩行銷,是整合跨界工作者,也是媽媽。保送臺大中文系,並赴英國華威大學攻讀。曾任學學文創志業行銷長、天下雜誌群行銷主管,《微笑臺灣款款行》採訪副總編輯。個人暢銷書有《走吧,去捷克!》、《房子這樣買,完全解答購屋108問》等。2013年創立「寬璞有限公司」、2016年創立「在一起One & Together」實體空間、2017年發起「板橋文昌街生活學堂」!

    林慧美

    輔大大眾傳播系新聞組學士,英國華威大學創意媒體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長期從事媒體及文字工作,喜愛凡是以文字和圖像所創造之美,尋尋覓覓,終以為作者圓夢、共創彼此心中極致作品為職志。

    近二十年悠遊於出版領域,曾任日月文化出版集團總編輯,現為「木果文創有限公司」負責人暨總編輯。近年來,立基於文創核心的出版產業,如何階段性向外畫圓,以平臺結合地方智識,分享生活美學、跨域合作,持續走在創作道路上,是每日得以期盼的事。

    劉華欣

    社群上總自稱小劉。從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發展系畢業後,申請貸款到英國華威歐洲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取經。到新加坡藝術協會實習後,曾在臺北縣文化局、九歌兒童劇團、臺師大文創中心待過,2010年成立「聚思國際事業有限公司」,跌跌撞撞中成長,立志把生活中的感動,集結美好,帶給大家!
    【推薦序一】

    依然在路上

    克里斯.畢爾頓(Chris Bilton)╱英國華威大學「文化媒體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2021年1月15日

    二十年前,在二000年臺灣總統大選宣告在野數十年的民進黨上臺執政的一個月後,我應邀參與一個研討會,討論臺灣文化政策的未來。會場上有藝術家、政治人物、社運人士、學者及學生──洋溢著極其明顯的興奮感。一位臺灣原住民社群的代表慷慨激昂地談論臺灣迫切需要更多元的文化,其他人則說到文化民主、都市更新、臺灣與中國的文化外交。因為不懂華語,我對此了解極為有限;但我可以感受到那股氛圍。這是改變與希望的時刻。

    那不可避免呼應了一九九七年英國的情景:新的政黨、具群眾魅力的領導人承諾 「新的黎明」──以及藝術文化上的新投資。確實,臺灣的文化政策持續受到英國 文化政策的影響,特別是這樣的信念:新創的「創意產業」將是社會及經濟變革的火車頭。

    從二十年前的樂觀時刻到今日有發生了什麼嗎?當然,並非所有的希望都被實現,文創產業的變革力量被技術性的革命所超越,真正文化上的改變來自全球科技 公司的趨動力,而非來自政府部門。在西方,關於文化民主和文化多元的辯論重新浮上檯面,而後眾人恍然大悟:原來改變的事情並不多。儘管洋溢酷炫的平等主義風格,創意產業對許多勞動階級和少數族群而言,仍十分遙遠──不論是作為工作者或消費者。#MeToo提醒我們創意及媒體產業由來已久的性別不平等與剝削;對創意產業的投資已不敵撙節政策;COVID-19的危機讓這二十年來文化與創意產業政策仍未解決的結構不平等、不穩定與排外浮出檯面。現在我們面臨兩種可能,一是回歸「正常」(如果我們幸運的話),二是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試著發明「新的常態」(如果我們抱持希望的話)。

    在此同時,新一代年輕人仍努力尋找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生存及繁榮之道。他們就是這本書鎖定的對象。儘管創意產業的文化政策仍繞著熟悉的主題打轉(文化民主、都市再生、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文化外交等等)而沒有太多前衝的跡象,創意產業的實務卻繼續朝新的方向演化。臺灣的文化創業家,一如英國的文化創業家,正在適應新的技術、新的受眾行為、新的商業模式與平臺;這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正在探索、詮釋和適應的「生態系統」。

    這本書不是站在文化創意產業外面往內窺探,而是站在文化創意產業的中央向外展望。要航行於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要考量哪些現實呢?我們要怎麼將我們的創意夢想化為商業現實呢?

    文化政策有時會被簡化為政府的意向和行動,包括國家與地方政府。當然,真正的文化政策會不斷經由文創產業的公司、平臺、中介者與藝術家再造。這本書的六位作者思考了六個案例:實踐者與教育者在這座森林尋找蹊徑的六種經驗。生態和農業的比喻互相呼應;在這個生態系統裡,我們全都相互連結,彼此依賴。在人才培育「上游」發生的事,會透過教育與創造力影響在平臺、網路及中介者等「下游」發生的事,這些「下游」會將構想及才華轉變成事業與產品。再往下走,文化創意產業會由受眾體驗,而這些體驗會再透過教育影響我們,注入個人成長與社會轉型的新溪流。循環於焉展開,持續不歇。

    這本書將教育與學習置於創意及文化創業願景的核心,從這裡,有一條線可連結到我個人在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研究及教育人員的經驗。二十年前,我們在華威大學開設碩士學程,旨在為文創產業培育新一代的文化創業者;本書作者在前二十年從華威「文化媒體政策研究中心」畢業,現在他們是教師、研究員和創業家,都是這波東亞文化政策研究新浪潮的中堅分子,特別是在文化創意產業範疇──新的路線、新的領域、新的構想。教育可能是串起藝術實踐與商業體系、生產者與消費者、改變的夢想與實現的關鍵。

    這二十年來,我們很容易對文化政策的虛妄承諾感到懷疑;但當我們訴諸這本書記錄的文化創業家和教育家的經驗,改變、希望、理想,似乎仍有可能成真。文化與創意產業的核心仍舊是個人的創造力與社會連結,身為教育者、學生和文化創業 家,找出連結並依此行動,是我們共同的使命,任誰也無法獨自穿越這座森林。本 書將幫助你勘測地域、選擇同伴、了解自己與創意產業的生態系統。要不要從這裡 選一條路走,由你決定。

    【推薦序二】

    在日常文創中看見生命的意義

    吳思華╱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前政治大學校長、前教育部長

    過去多年,文化創意一直是政府的施政口號,希望透過文化創意產業化的過程,帶來更大的經濟產值、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種科技思維的類比學習,在某些國家確實看到一些成果。但是當科技產業製造邏輯主導文化創意後,我們所能看到的是只有少數頂尖的演員創作者,能夠在偌大的舞臺上展演發光。社會多了一些明星,讓人們在煩雜的工作外,增添幾許激情,但日常生活沒有因此而有甚麼改變。

    其實,文化創意從古至今都不是在封閉的體系中刻意增長的;它必須和真實的生活直接對話,才能找到永恆的生命。只是這些創作者能以敏銳的眼光、看見細微但真實的未來表徵,而以不同的形式加以詮釋表達,並將這些創作和同好分享,產生共鳴。今天我們所引以為傲的文化創意,其實都是過往精緻生活的累積;而今日文創的動力,更是建築在歷史的基礎上,追求幸福的日常生活。

    從歷史的角度觀察,文化的創作者很大一部分不是名門科班出身。他們只是執著於自己的興趣,將滿滿的熱情注入工作中,期盼打造出一件自己喜歡又讓人感動的作品。整個創作過程是煎熬且充滿挑戰的,但是創意人願意忍受這段痛苦的過程,讓我們看到那股令人尊敬的堅毅。

    最近院線片有一部口碑不錯的電影,描述一位音樂人因為一次意外、在瀕死昏迷 時,靈魂飛到天上,進入「投胎先修班」後所遭遇的種種情景。導演透過簡潔的對 話、深沈的隱喻,引導觀眾重新檢視生命的意義。讓人體會生命的價值,不在那些 終將散失的功名利祿和奢望榮華,而是透過真實的感受,探索生命的各種可能,讓 世界變得不一樣。

    「文創」是一本探索文化創意的小書。六位曾經在英國攻讀文化創意相關學位的年輕朋友,回到臺灣後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融入自己熱愛文化創意的初心,追求心中的夢想。他們實踐文化創意的場域都不是光鮮亮麗的舞臺,而是你我都熟悉不過的日常;但是,那份堅持創作理念、創造美好世界的心意並無二致。生活在他們周遭的讀者、顧客、學生、鄰居或友人,都能完全感受到那份充滿光與熱的溫暖。透過這本書,讓我們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所進行的文化創意圖像,以及創作過程的細微巧思所帶來的感動,更令人相信「精緻生活的追求、初心真情的堅持,和美好事物的分享」可能才是文化創意的靈魂。每一個人都堅持這樣的信念,那日常生活就會更美好,生命的意義也就自然浮現了。

    【推薦序三】

    一種相信,讓他們願意持續追尋

    葉雲╱天下雜誌總經理

    收到委託要撰寫本書序,是在一個非常忙亂的農曆年前。雖然知道自己完全抽不出空,但由於是于修的邀請,基於在天下雜誌工作的情誼以及她創業後我們頻繁互動的夥伴關係,我在LINE中幾乎是秒回的爽快答應。

    或許是因為行業相近,看完書稿後立刻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這些追夢者,在此刻的社會氛圍中是個多麼獨特的存在六個故事各自精彩,但都由一條隱型的軸線貫穿:他們經常仰望天空,尋找心中的那顆北極星。在書中你可以看到他們反覆的喃喃自語、在微光中踽踽獨行……,但卻有飽滿的意志和堅定的韌性,這些能量從何而來?我想是內心的熱愛和一種相信,讓他們願意持續追尋。

    隱身迪化街的水果行──豐味果品,想要把農民、土地與建築的美,翻轉成世界嚮往的臺灣印象;身在倫敦的宜真用她深刻的英倫體驗,讓孩子開始了世界的探

    索;于修在板橋的巷弄間,縫合了冷漠,用一種親切、共好的想望和香氣(可能是 柴燒奶茶)成為社區溫暖的一盞燈;木果的慧美,從成就顧客的初心做起,把自己 鍛鍊成全能的經營者;華欣的每個生命轉折和敏捷應變,是年輕創業者最值得參考的範本;曉玲天生的教育家氣息也從字裡行間,自然流散……。透過創意、透過體驗與文化生活的詮釋,他們讓社會有了美好的天際線。

    我期待這些主角們更多驚喜的人生故事,也期待這本不藏私的分享,能夠觸動更多年輕的心靈,一起探索──「在路上」。

    【作者序】

    文創20+ ,我們依然在路上

    創意或許就是那一瞬間的起心動念或靈光乍現!這是一本赴英國留學返臺校友們 的共同創作,集結六位畢業自「英國華威大學文化媒體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ultural and Media Policy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rwick ,UK」研究所的中生代臺灣校友,在過去二十年間,先後赴英國攻讀文化政策和創意媒體企業管理,學成返臺後各自在文創產業界的不同舞臺,持續積累著創業經歷、田野採編、跨域共學與育成的現場點滴,逐漸呈現出在文創這條路上的多道風景,而積累的養分恰恰好孕育出這本書的創意!

    點滴或許尚未成河,文創產業在全球的發展逾二十年,臺灣文創產業也歷經含苞待放、遍地開花、外來與原生品牌百家爭鳴、定義與價值紛亂的不同階段,如今亟待轉型再生之際,本書開展出青壯世代的六位校友們,在臺灣各自實踐成長的現實脈絡與樣貌。難得齊聚,共創搭橋,期盼透過這本書,為有興趣投入臺灣文創和創生領域的各界同好與青年學子,提供兼具文創實務心法和核心概念梳理,豐富自我學習、創意創業思考的路徑演練與對話參照。

    這一段與校友們相聚回首的共創旅程,濃縮成文創 裡的真誠篇章,期盼與讀者們一同開展出多樣的實踐與思維路徑,以更寬廣開闊的視野,前進下一個二十年。

    ──仲曉玲

    二十年前英國求學研讀,回臺開始定義文創範圍,創業自創招式,摸索荊棘蜿 蜒,一路二十年風景精彩,書寫時看每人舞得淋漓盡致,拍手叫好!

    ──郭紀舟

    回顧創業之路,一路走來有好多人的陪伴、鼓勵與支持,真的滿心感謝。這次與校友齊聚分享的經驗,更像是這條路上一道耀眼的陽光!

    ──蔡宜真

    書寫,是不斷回望與自我整理的過程。沒有偉大的道理,卻字字真心誠意,希望 或有三言兩語,可引你共鳴。

    ──蘇于修

    既是作者,也是出版人;第一次同時與五位創作型作者尋求協同,在異中共生共 創,為凝練精彩而共識,作品自身即是文創,更是一趟實驗性質頗高的創作旅程, 珍惜這分享的機緣,也謝謝一起努力的校友們。

    ──林慧美

    回首創業這條路,跌跌撞撞,會站起來是因為伴隨著很多的鼓勵與愛,希望能帶 著這份力量,透過文字將這條未完成的路與您分享。

    ──劉華欣

    【緒論】

    文創二十年,從「文創產業」、 「創意經濟」到「創意生態」

    仲曉玲╱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

    「創意產業」或臺灣所稱的「文化創意產業」(文創產業),近年來已經成為大眾熟悉的日常詞彙,出現在書店、創意市集與傳統市場、博物館、咖啡廳、建築策展空間,或者各式各樣的生活風格、設計新創或電商媒體平臺。的確,已過了青春期正式進入成人期的「創意產業」,於全球的發展至今已超過二十年。這個名詞的概念是源自一九九七年英國新工黨政府為了振興英國經濟,而擬定知識型經濟發展策略,跳脫傳統文化產業概念,改以創意命名並且界定產業範疇的;它泛指透過個人創意、技藝及才能,形成「智慧財產權」的開發運用,進而能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的行業,例如廣告、建築、藝術文化、工藝、設計、時尚、出版、影視產業等。

    回顧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文創產業)的發展,可追溯至一九九五年文建會宣示將「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作為社區總體營造施政理念,啟動臺灣地方特色產業化。二00二年有鑑於英國推動「創意產業」的成效,於是參照結合英國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分別對於「創意產業」與「文化產業」的定義,提出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概念,並於二0一0年公布施行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中明訂「指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之形成及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之潛力,並促進全民美學素養,使國民生活環境提升之產業」,包含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工藝產業、影視、創意生活產業等項目。

    不論是英國重視個人創意才賦的西方思維或臺灣強調集體性的文化積累,不同於過往的傳統或製造業,文創產業被視為以人才及其創意作為驅動、以文化內容保存與開發作為核心價值,透過高度的跨界連結來創造附加價值,因此,它被視為提升國家競爭力、城市品牌力、產業與地方轉型力的關鍵性資產。從二000年代開始,「創意產業」發展潛力更是隨著知識科技的創新發展,與新舊文化的激盪和積累,逐漸從初期以個別產業分類為發展的觀點,跳脫出來,轉而強調創意產業依賴網絡的特性(多元資源互相流動連結),來創造更廣泛的「創意經濟」,驅動創新及區域發展的競爭力。

    近十年來,隨著全球產業環境的高度變異和不確定性,「創意經濟」的產業連結網絡觀,也進一步延展深化為「創意生態學」的生態健全觀。創意經濟之父約翰.

    赫金斯(John Howkins)藉由《創意生態:思考產生好點子》(Creative Ecologies:Where Thinking Is a Proper Job)這本書,引用生態理論中的模仿、共生、協作和競爭,引申為:多樣、改變、學習與適應等這四項生態健康發展法則;創意生態強調即使具有創意人才和多元網絡化的現象,仍不足以發展創意經濟,政策制定者與產業實踐者都應該思考如何在特定的時空範圍內,與不同的人才、物產、場域,進行持續、開放及多樣化的互動,促進相互連結、適應轉變,培育以人為核心、健康的創意生態圈,這才是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也是目前文創產業仍待努力發展的方向。

    六位作者、多元連結,提供哪些思考面向?

    這本書以上述文創產業的概念演進脈絡為經(個別產業-多元網絡-群落生態),以在地六項╱六位實務個案為緯,呈現在地實踐者發展過程中的多元╱適應╱學習╱改變的發展座標。為了呈現文創產業根本的產業思維,我們將內容分為三大篇,每篇透過兩個實踐者親自撰筆分享,詮釋、也同時被檢視其中的發展歷程,分享方法與心法。

    第一篇:以從事產業上游端的農業與文化交流培育的教育事業作為起點,文創產業這株仍在向下扎根、向上開枝的大樹長成其最根源的土壤中的養分有哪些?第二篇:聚焦搭建橋梁與空間平臺,以「為人圓夢」為初心,如何透過共享空間和獨立

    出版運營,支持創意創業人才交流、對話、出版,創造社會與專業連結的網絡?第 三篇:以更多元的產官學研民跨界跨域整合,分享愈在地愈國際的實踐與實驗,如 何開展連結、如何回歸創業即教育、教育即創業的終身學習核心價值?

    希望透過書中六位青壯年校友的連結、對話、梳理,創造值得我們與更多人分享的意義:

    文創在地實踐路徑:分享與指引。國外取經後,在臺灣文創產業環境中的實踐歷 程,當中的轉換、轉化、適應,呈現自我價值、真實對話與指引。

    文創經營成長心法:提醒與演練。在文創產業環境快速變異的過程中,演練理性 與感性心法,培養創業紀律,成就自我風格,專業彈性學習的重要性、改善調節 之道。

    文創跨域素養的培育:幫助與自助。臺灣文創產業面臨轉型升級,價值紛亂,在資訊科技更發達的時代,同時需要更專注的投入、更寬廣的跨域,考驗學習者、創業者更堅實的素養基礎。透過青壯世代真實案例,提供教科書外的實務學習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