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心理 人際關係】 > 勵志/心靈成長

    【KJN】稻田裡的教室_林如貞


    作者: 林如貞
    出版社: 林如貞
    ISBN: 9789574327072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199
    售價: 5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2096204

    書況補充說明:C字跡、外圍磨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HYM】在轉角遇見你_張光斗
    作者:張光斗
    售價:229
    【INU】願我如花,綻放於你心_福智文化編輯室
    作者:福智文化編輯室
    售價:179
    【IS1】1日10秒マインドフルネス_日文_藤井英雄
    作者:藤井英雄
    售價:299
    【MKS】誰不是帶著傷,來到人世間療傷_黃子容
    作者:黃子容
    售價:219
    【KOG】撒播希望 : 青少年生命教育之教學_紀潔芳主編
    作者:紀潔芳主編
    售價:289
    【L4G】The Intellectual Devotional: Revive Your Mind, Complete Your E
    作者:Kidder,DavidS./Oppenheim,NoahD.
    售價:479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C字跡、外圍磨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096204

    [代售商品編號] 103334100179

    [ISBN-13碼] 9789574327072

    [ISBN] 9574327078

    [作者] 林如貞

    [出版社] 林如貞

    [出版日期] 2015/10/01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獲選文化部第38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獲選臺北市推動兒童深耕閱讀工作計畫

    105 年度「兒童閱讀優良媒材」 圖書類四到六年級優良推薦

    ◎文圖並茂,故事精彩,寓教於樂的教育推廣佳作

    插秧和割稻是否是好玩的腹肌運動?

    稻田魚和大肚魚為何會有「生存戰」?

    肥料下太多稻子會怎樣?

    地瓜糙米飯怎麼煮?

    教養小孩和栽種稻子有許多相通的道理。

    如果農夫對稻子過度照顧,放太多肥料,稻子外表看似豐美,然而莖幹柔軟、淺根,不僅容易感染病蟲害,結穗時遇到大雨,還會因為頭重腳輕,而發生倒伏,發生損失。反之,對稻子適度的斷水,用土壤的力量促進生長,讓稻子向下扎根,更能增加稻子對環境變化的因應能力。

    食材煮法不同,對人體影響真是不一樣。

    2006年,作者父親因胰臟發炎病危住院四個多月,鄰床病人的太太提醒作者:「你爸爸的病要從認識消化道和基本食材下功夫,了解哪些是當季食物、有哪些營養,如何清淡烹調。」

    這個提醒,讓作者學習逐漸增加吃糙米,搭配飲食調整,不僅因此幫助爸爸遠離病痛,也改善了自己多年的異位性皮膚炎。

    出身商學院的作者,於是抱著感恩的心,要來幫忙推廣農業,都會上班族開始學種稻,她以米為師,從洗米煮飯學起,開始認識米的營養,接著走進稻田,探索土壤的孕育能量。

    本書有促進和平、鄉土文化、親子互動、自然生態、預防醫學……等許多有趣的課程,就像培養強健的稻子一般,作者藉本書鼓勵親子們一起來「稻田裡的教室」,透過許多有趣的課程,大小手齊心創新米文化。

    作者如願將自家一塊田,延伸出無限多塊田,以及最重要的心田,期盼本書用孩童純真的心靈為社會帶來溫暖、正面的影響力:遍植自然心,稻香滿人間。
    林如貞臺灣大學農業技術學分班結業、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系畢業。二○一一年以「休耕田復耕」獲得經濟部「節能減碳用行動愛地球」競賽「影響力優選獎」,二○一二年以「稻田用鐵鍊及刷子除草臺灣經驗」獲得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第三屆綠集合計畫」的「美麗家園獎」。2016年<<稻田裡的教室>>

    總統農業和平獎謝順景老師、漫畫家、民俗畫家暨發明家劉興欽老師、心理學家鄭石岩老師、自然觀察作家劉克襄老師、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瑽寧醫生、鬍鬚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昌、財團法人技嘉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周麗華、財團法人研揚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楊煥晨、數十位校長、老師和多家公益團體共同推薦獲選臺北市推動兒童深耕閱讀計畫國小四到六年級優良推薦、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科學類、法蘭克福書展金石堂、誠品...等網路書局可以購買<<稻田裡的教室>>乙書遠流出版發行電子書,14個縣市圖書館台灣雲端書庫可以借閱,北美地區規模最大的中文報紙---世界日報,服務居住於海外之華人,也可以在台灣雲端書庫(a)世界日報借閱2017年辦理農委會補助「水田生態教育推廣」計畫,走讀關渡八仙圳、八堡圳、嘉南大圳、池上圳、柯林湧泉、竹北舊港圳、宜蘭美福大排

    2018年獲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人員認證,擔任「我愛竹北米」、「戀戀八仙圳守護關渡平原水源頭」、「竹蜻蜓綠市集米展刊物和野餐便當」活動規劃顧問以及講師

    2019年慈心綠保小學堂水田生態講師、新莊社大暨頭前國小食農教育講師、岡山文化中心圖書館暨岡山國中/前峰國小水田生態閱讀推廣講師

    2020年慈心台南菁寮/關渡稻田刷草暨節能新品種台南秈十八米食推廣講師、新莊社大暨頭前國小食農教育講師
    感謝推薦:

    總統農業和平獎謝順景老師

    漫畫家、民俗畫家暨發明家劉興欽老師

    心理學家鄭石岩老師

    自然觀察作家劉克襄老師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瑽寧醫生

    數十位校長、老師和多家公益團體共同推薦

    總統農業和平獎謝順景老師

    漫畫家、民俗畫家暨發明家劉興欽老師

    心理學家鄭石岩老師

    自然觀察作家劉克襄老師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瑽寧醫生

    數十位校長、老師和多家公益團體共同推薦(詳內頁)

    人和自然合一之美的人生圖畫我自己是農家子弟,八十年前的小時候,就習慣幫忙父親種稻、除草、割稻及曬穀等工作。忙不過來的時候鄰居們會來幫忙,鄰居的田工作太忙時,我們也會去幫忙,大家好像是一家人一樣,人與人之間關係非常好,是一種和諧、有次序的美麗世界。隨着時代改變,鄉村的人外移到都市工作,現代化機械取代人工種稻,從前的人和自然合一的生活環境已不存在。現代年輕人沉迷於電腦的虛擬世界,人與人之間互動愈來愈少,形成個性孤僻的人愈來愈多,造成社會之亂象。社會需要導正過來。如何做?是很重要的課題!

    我認為我們急需找回失去的過去在農業社會的和諧、綻放出馨香之氣的生活方式。我們要找回失去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我們也要找回已失去的與大自然之間的親密關係,我們也要在自然環境中找出創意,開拓實現自己夢想之道路。本書中開了解决這一些問題的處方箋。根據國際美育基金會的水野昌司博士,在日本多年來已在推動「農業醫療」或「園藝醫療」之處方箋來醫治有行為偏差的人,醫療效果很好。

    我在這一本書中,看到親近泥土的一群人,過着作家毛樂祈所說:「美的生活是一個真實、完整、和諧、綻放出馨香之氣的人生」。本書所叙述專題報導等,個個都是可以激勵人生的故事,值得一讀,故推薦之。總統農業和平獎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終身講座教授/謝順景

    「稻田裡的教室」詮釋了生活義理看到本書掀起我許多童年的農村回憶,也在生活情境回饋中觸發自我的人生啟示。小時候,在節慶前夕或農閒期間的晚上,全家聚在四方桌前,製作客家米食的情景令人難忘。從參與中體會全家和樂的氣氛,是親子互動的最佳時刻,眼看母親細膩的解說與操作,直覺媽媽真厲害;當然,父母也會提出規範及生活指導,是家庭緊密關係的營造與家庭教育的實踐契機。不同的造型、顏色、分量及大小,頗具創意,從遊戲中感受製作的樂趣,尤其搓湯圓比賽,被稱讚搓得真圓、真快,榮譽感與自我實現融合其中,至今一手能搓五顆就是體驗學習的產物。如何調整米的比率,泡浸時間、磨米、去水分、搓揉技巧、蒸煮技巧以至擺置方式都是學問,從歷程中學習了製作技能,從經驗中累積了許多生活智慧。

    那時候,沒有太多的零食,每個家庭的父母為孩子的生理需求絞盡腦汁,在米食中尋求。嬰兒期用竹片將碗粿一口口送進嘴裡的景象,呈現母愛的溫馨與細膩;稍長,粄粽、鹹米粽、鹼粽、菜包、發糕、糯米飯、南瓜粿、番薯粿、艾草粿……等等,都是豐富的記憶;最方便的冷飯泡黑糖或豬油拌飯加醬油,也是別有風味。這些以食為核心的生活,統整了人際互動、家庭教育、簡約樸實、堅毅不拔及分享的文化。因為下過田,體驗又熱、又濕、又癢,加上汗如雨下的感受,才深刻體會「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涵。至今我都要吃乾淨碗中的每一粒飯,是感恩與感懷勤勞辛苦的期許,是對稻米故事延伸出人文情懷的尊敬。

    作者與親人食用糙米後,發現了奧妙的效能,繼而衍發出米文化追求的動機,在自我投入農耕種稻後,發現更多的奧妙與感動,進而記錄菁寮國中小師生追求種稻之道,彰顯辛勤勞動的歷程和人文互動的情懷;自然耕法的有機堅持,顯現對土地的尊重與永續,為人們注入了健康元素;在認同鄉土,強調傳承、互助合作與永續的精神下,緊密了社區意識,是社區營造永續傳承的典範。為了回饋鄉里與母校的堅持下,帶領中港國小學童在耕作及活動中,導引出深層的思維與溫馨的互動,促發孩子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貴的是林老師在記錄中的發現,值得都會中的親子去回味或探索,因為其中蘊含了「求健康︱︱身心健全,增智慧︱︱解決問題與人生哲學,塑品格︱︱生活定律與人文情懷」的道理。

    教育經營需要投入與奉獻,需要不斷淬煉,所以常以「深耕者」來自勉;又有猶如篤農的精神,需要深掘耕土,扎根穩固,辛勤中細心灌溉,才能有豐碩的收穫或成為茁壯的大樹。本書以淺顯生活故事,詮釋了生活文化的深層義理,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人生探索。臺北市大安區仁愛國小校長暨臺北市國小校長協會榮譽理事長/張文宏 米文化︱︱幸福的大圓餐桌新莊曾經是北臺灣重要的水稻產地之一、也是米糧批發中心,滄海桑田如今發展成繁榮的新興都市,三十多年前學校後面那一片綠油油的水稻田卻成了孩子們和我共同美好的回憶。今天都市孩子很難看得到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可能也沒機會見過一把真正的稻子,當然更無法想像他們的祖父、曾祖父在田中辛勤耕作的樣子了。

    從仔細觀察一株稻子,摸一摸、聞一聞;到分辨糙米、長糯米、圓糯米、在來米、蓬萊米的不同長相;到他們用不同的米材料做出傳統的米食點心與家人、同學分享,甚至學習農夫插秧的標準姿勢親自下田插秧。以「手、眼、鼻、心、腦」五感真實的生活體驗方式,讓學生從實物與實際操作活動中親自探索,再透過一些生態影片認識並探究稻田的生態環境、水資源保育及最新的自然農法等環境永續經營問題。

    學生體驗到實際操作、快樂學習的難忘經驗,以及經過提問、討論、深思之後建立的價值觀。同時,從整個活動中領悟到孩子的天真、善良、正義感及敏銳的觀察力,自我反省勇於認錯的勇氣,這些正是我們大人應該找回來的。

    我們都知道一個科技文明先進的國家,還必須他的國民有好的教養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關於教養方面,在活動進行中遇到各種意外突發狀況時能即時因勢利導,讓學生很自然的回到正軌的機智。

    至於文化底蘊那不僅是國民對自己民族文化的深刻認識,更要對其特殊及價值有普遍的自覺並加以珍惜。我看到活動中有一位小朋友的畫《我家的幸福餐桌》讓人覺得特別溫馨,我想不僅是因為桌上菜餚豐富,有親手烹調維護家人健康的用心,更大的原因是那是一張大圓餐桌,即便坐了很多人,大家仍可以面對面目光交流、暢談無阻。圍坐在這樣的大圓餐桌上,無論是一家人祖孫三代,或是好友七八人,彼此可以閒話家常,分享喜悅、傾訴煩惱或做觀念溝通,這不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嗎?大圓餐桌的傳統已內化為我們的生活,那麼有關「米文化」的各層面一定也可以有更多熱情的傳播者來深植人心,加厚我們的文化底蘊。

    這一系列的活動就像一個熱情又努力不懈的農人,在這些孩子的心田播下了種子,只要環境適宜,終有一天這些種子會在社會的各層面、各角落發芽茁壯,於是我們有了期待,「米文化」將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本書作者小學五、六年級導師/葛慧麗
    目錄

    【導讀一】人和自然合一之美的人生圖畫 總統農業和平獎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終身講座教授謝順景

    【導讀二】「稻田裡的教室」詮釋了生活義理 臺北市大安區仁愛國小校長暨臺北市國小校長協會榮譽理事長張文宏

    【導讀三】米文化︱︱幸福的大圓餐桌 本書作者小學五、六年級導師葛慧麗壹、都會上班族開始學種稻

    1.米的營養

    2.稻田拾穗

    3.曬田

    4.在貧瘠的土地種出比沃地更好吃的稻米貳、菁寮國小︱︱吾愛吾鄉 學童種稻

    1.今日播下的秧苗,未來飄香的稻浪

    2.終結「末代稻農」的小農夫

    3.刷子和鐵鍊除草

    4.從土壤微生物和福壽螺學習慈悲與包容

    5.向農夫學習智慧

    6.生命的奧妙︱︱選種和留種

    7.傳承「蓬萊米」的改變與創新精神

    8.延伸親子共耕

    9.向前邁進的實驗田

    10.班長的眼淚參、中港國小友善環境社︱︱從吃飯做環保

    1.奇異恩典

    2.培養新世代「生態農」行動者

    3.愛吃米飯的孩子

    4.以飯會友

    5.一飯千金的品米會 ∕ 感恩便當

    6.從混米、秦始皇的米價談誠信和面對問題的態度

    7.向前邁進的公民力︱︱八田與一 ∕稻田大腳印

    8.家庭米文化

    9.親子插秧∕師生三代割稻趣

    10.有米樂肆、繁華都會中的有心田

    1.三和國小︱︱小學生種的快樂米

    2.湖田國小︱︱越來越強的稻種和孩子們

    3.信義國小︱︱從平凡的米蟲創造不平凡

    4.雙溪國小︱︱學童種稻重現水梯田

    5.關渡自然公園斑文鳥家族︱︱食農文化體驗營隊

    6.義方國小、觀樹教育基金會︱︱生態教學田

    7.北市大附小、政大電算中心︱︱水桶稻五、你吃飯了嗎?附錄 閱讀推薦

    稻田大闖關
    2-2終結「末代稻農」的小農夫我在菁寮耕作第三年,很高興看到年輕的接班人,菁寮國小六年級莊沂璋是終結「末代稻農」的其中一位小農夫。一九八四年每人每年稻米消費量為八十四.四公斤,後來飲食多樣化、精緻化,還有進口米的市場衝擊,二○○三年人口雖增加,但每人每年白米消費量卻不到五十公斤,居亞洲十二國最後一名。政府雖極力改進品種、栽培技術,宣傳臺灣好米,然而普羅大眾飯卻吃得不多。於是政府推動許多政策,包括減少稻米生產量,另一方面,農民辛苦栽種的稻米「價格」,並沒有反應出維繫生命和生態的重要糧食的「價值」,使得務農收益低,人力外移其他產業,因此二○○四年拍完「無米樂」紀錄片後,崑濱伯寫下「末代稻農」四個大字,表達無奈之感。

    有一次,莊沂璋教導同學們做水稻育苗,他用雜草示範,告訴老師和同學他家自己育的秧苗在插秧前會先替他們剪短頭髮,他說:「我們家一直都是這樣。」咦?竟然與日本NHK介紹的種稻達人石井稔先生管理秧苗的方法一樣?鄉下孩子是如何得知的呢?

    「因為有愛,所以嚴苛。」石井稔先生種稻,猶如養育孩子一般。每日他與稻子互相交流。將「愛」灌注到他的稻子上,認真對待他的稻子。但是,石井稔先生認為如果過於寵愛,對稻子是不好的,因此他會執行嚴格的教養。例如,他在插秧之前一個星期,用除草機把秧苗的尖端剃掉。這樣子做是為了讓根系長得更旺盛,讓它們更茁壯,增加稻子的抵抗力。就是因為有愛,所以才可以下得了手。一般農夫重視「地上物」,施肥、下藥讓水稻看起來很茂盛,而達人等級的農夫則在初期階段,就開始從大家忽略的「地下物」紮實深功夫,日後成就自然不同。

    莊沂璋的爸爸補充說:「一開始是有時候自家培育的秧苗長很大了,嘉南大圳的水卻還沒來,因插秧時泥巴很軟,秧苗若太長,插下去會倒,只好把秧苗葉子的尾端剪短一點,小心管理,沒有感染病害,等過幾天水來了再插秧。後來發現,剪過的秧苗,它的根確實會長得比較旺盛,所以就這樣沿續下來。」

    李榮宗老師補充說明,秧苗在適當時期,葉片剪掉一些,可以減少插秧移植後,因葉面積過大,水分蒸散過快,而發生乾枯的情況。秧苗和其他植物一樣,葉子受損後,生長能量會灌注在「根」上,促進根系發展更強壯。

    人的「心靈」不正如植物的「根」嗎?在人格養成的最重要階段,校長、老師、家長常板起臉來要求學生、給予他們實際生活的磨練及試驗,希望參與種稻的同時能鍛鍊學生強健的心靈,「樹頭若站得住,不怕樹尾作風颱」,讓他們在未來漫漫人生中能面對所有的挑戰。

    從莊家育苗剪秧苗的說明,不僅發掘到傳統農法的學問,同學們還明白,安逸充足的環境不利創意種子的萌芽,那無法一直供水的嘉南大圳,就如有所限制的環境,反而是創意較佳的苗床。

    莊沂璋分享種稻知識給其他同學,變得比較有自信,課業也進步,他說:「如果有人用高價買土地,蓋城市排放汙水,自己寶貝的土地就無法耕作,我一定反對。」

    莊沂璋國小畢業和幾位參與學童種稻的孩子一起升到菁寮國中,新任菁寮國中林國斌校長希望讓他們繼續發揮專長,在學校闢一小塊實習農園,第一學期先讓孩子種五穀雜糧,第二學期種水稻,他蹲下身來親自和這群孩子一起栽種與推廣。

    林校長初到菁寮國中時,望見學校周邊盡是綠油油的農田,寧靜又祥和,與市區學校的喧鬧有極大的不同。他用雙腳走訪社區,發現孩子多半是家庭經濟弱勢子女,但卻是一群樂天知命、熱情善良、天真純樸的鄉下人,對於校長更是懷抱著敬意。林校長想要推展,卻面臨偏鄉小校人力、資源不足的情況,但是他並沒有氣餒,反而覺得自己帶頭先做,未來一定會有改變。

    種稻班利用午休時間,自主管理,不像小學的時候有老師領導,作為主力的莊沂璋對於號召同學、分派工作比較不擅長。雖然有老同學們一起下田,莊沂璋卻覺得自己做比較簡單,再加上一些媒體訪問曝光,花時間和別人溝通理念和想法花費心力,不像單純面對水稻,付出就可以看到水稻成長、享受到快樂,這讓不習慣人際互動的莊沂璋常常躲起來、嘴上直嚷著:「我想要做個平凡人、種自己的稻子就好。」

    校長曾多次到莊沂璋家拜訪聊天,知道他雖外表樸實、不擅言詞,卻是一個胸有大志的不平凡孩子。我也鼓勵莊沂璋同學,告訴他鄰居阿伯、師長們對他的牽成提攜,並不是讓他自己在家種水稻、修農機就好,而是看重他,希望他對社會有所貢獻,祈願他感念長輩們對他的心意,長大以後,把這樣精神傳遞下去。

    菁寮國中稻田因第一次栽種,唯恐土壤肥份不夠,在插秧前放了雞糞做基肥,之後就沒有再放肥料。農民放雞糞作肥料是農村常見景象,但雞糞的分解時間和分量很難拿捏。結果,菁寮國中的水稻長得比一般栽種更高、稻穗長又大,然而觀察稻葉的顏色太過濃綠。

    其實,稻子遠望一片綠,仔細看「綠色」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綠色過「黑」,肥料可能太多,綠色太「黃」,營養可能不足,健康的稻葉有點黃綠色比較好,而不同品種對肥料的耐受性不同,葉色表現狀況也不同。因此,大家開始擔心先前的雞糞可能下太多,會發生根系不夠深、莖幹太軟、稻穗太重、米質比較不好吃……等風險。

    飽滿的稻穀預定六月底收割,沒想到六月三日卻下了一場天公雨,鋒面帶來強大的閃電和雨勢,在短短幾個小時內降下了近一個月的雨量。因為頭重腳輕,根系和莖幹無法支撐稻穀的重量,菁寮國中這片田和當地許多稻田一樣,收成前碰到大雨,部分發生傾斜「倒伏」的狀況,水稻不僅難收割,稻穀泡水也容易在穗上發芽,肥料下太多、求產量反而讓老天爺收走祂的部分,得不償失,有時政府還要多花一筆災害補助款,因此農業改良場積極推廣合理化施肥。然而,這牽涉行為改變心理層面,不是一蹴可及。

    農民說以往常常午後西北雨,「蔭雨勝過施肥」(臺語),因為打雷時電極反應會將空氣中的氮素轉換成氮肥,隨著雨滴落入土裡,幫助水稻成長,而且下午下雨,晚上氣溫降低,水稻呼吸作用減少,白天生產的碳水化合物消耗較少,留下來的多,水稻就長得好。因此,日文的「閃電」寫成漢字「稻妻」(いなずま) ,古時候的日本人認為閃電可以使稻子結穗,閃電就像幫助稻米孕育另一伴的意思。然而,這兩、三年氣候變遷,臺灣小雨變少,大雨變多、雨量更集中、而且越來越難預測。

    菁寮國中第一次種水稻雖然沒有如預期,然而林校長依然歡喜的舉辦收割典禮,為學生打氣。種稻和其他學習一樣,正是因為碰到問題,才會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有更多成長進步的空間。這次水稻倒伏的案例,正好勉勵同學們不依賴過度的呵護照顧,培養堅強精神,如同不過度施肥的稻子長成強韌的根莖,才能在人生的風雨中,不被擊垮,享有豐收喜悅的成果。3-8家庭米文化鄭石岩老師在《媽媽教我的事》這本書,提到爸爸在媽媽和他不斷感化下,戒掉賭博和抽煙,後來還皈依佛法,在睡夢中安詳過世,他說:「我母親教給我的是正向的態度,透過磨練和體驗使自己能幹,以及培養正確的信念及美德,希望父母親除了重視學校教育之外,亦要兼顧生活教育,教導孩子面對現實生活的事務。」朋友還說:「周遭幾個願意動手煮、維護健康的年輕人,多是因為以前在家媽媽會煮飯,而爸媽也常把自家栽種的蔬菜,寄給這些在都市奮鬥的孩子,表達關懷。」原來,廚房和餐桌不僅煮飯、吃飯,還有許多愛心與價值傳遞。

    因此,我深刻體會「家庭」在米文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傳承地位,開始思考哪些重要元素是現代推廣家庭米食想要傳達的呢? 於是設計了「艾草粿」、「媽媽的滷肉飯」、「糙米茶」三個單元。(一)「艾草粿」為了準備艾草粿這堂課,我先去學米製的客家菜包,專業講師聽到都市長大、沒經驗的我要教小朋友做傳統米食不太認同。當然我的專業不夠,但願意問、願意學,而且願意像自家媽媽,不怕麻煩、帶著孩子做,更重要的是想先由自己傳達給孩子一種精神︱︱「累積小小的許多安打,比起等很久才去做一支完美的全壘打,更能獲得快樂!」

    我把小朋友能自行上網查詢清明節吃草仔粿的傳統意涵很快帶過,留較多時間給孩子們動手操作、真實體驗。考量上課教室只有電鍋,請市場阿姨準備脫水好的糯米糰稱為粿切(臺語)、艾草、紅豆餡、竹葉,就這樣上陣。

    一聽到先把粿切弄碎,十幾雙小手全部擠進來,後面喊:「我都弄不到!」我把一半艾草先用電鍋加熱,加入粿切,示範如何先用「手指翻」再用「手掌底部揉」,讓大家練習手感。五年級班長顏詩芸曾看過阿姨做,由她帶領同學做,大將之風、有模有樣。其他同學排隊,每個人揉六下。因為太喜歡揉,紛紛排第二輪。快樂會傳染,孩子們呼朋引伴,把自己原班級、更多同學拉來「排隊揉粿」,看到孩子們興致勃勃,欲罷不能、完成這件帶勁費力的工作,讓我忍不住在旁偷笑。

    阿姨教做粿要揉到「不黏手」就可以包餡,但是冷、熱比例沒算好,粿弄得太軟,我趕快承認錯誤,孩子們紛紛喊:「包不起來!」不完美反而引發孩子的包容及創意。孩子們沒有把失敗當失敗,而是創造小小成功。他們說:「沒關係,我吃原味就好」、「我下面一層皮、中間一層餡、上面再一層皮」、「中間挖一個小洞,我把紅豆餡放上去,看起來像餅乾」。

    翁健哲說要做七個給原班級同學吃,我告訴他材料只準備社團同學部分,怕不夠吃,以社團同學優先,於是他做了七個小丸子。再一次不完美準備,反而創造自己想辦法的孩子。

    電鍋一次只能蒸六個,等待的過程,孩子們更加期待看到、吃到自己的成果,小朋友們:「外形不重要,好吃比較重要。」從頭開始自己做,大家都吃得很開心。專業講師看到成果一定會搖頭,然而「家庭米文化」並不是要創造完美,而是培養包容、協調、關懷親密「愛」的基地。(二)「媽媽的滷肉飯」小時候我的媽媽用切碎的胡蘿蔔、蔥和絞肉拌在一起蒸熟,獨創的家傳口味,是為了讓孩子多吃胡蘿蔔。我和孩子們一起製作分享,同時播放鬍鬚張︱︱張永昌老闆的創業影片。早年環境艱苦,只有節慶才分得到一些豬肉,為了讓每個人都吃到肉,於是將豬肉剁碎調味,不僅下飯,看起來分量增加不少,滷肉飯展現出一種分享的人情味。

    光聞香氣就讓男孩子們食指大動,先跑去挖飯。等我最後去看時,飯竟然只剩一點點,忍不住喊:「只剩這些,都沒有留給我吃,男生拿最多,要分出來給我。」然而,滷肉飯真的太香,男生們把飯碗抱得更緊,還做了不適當舉動,說道:「我吃過,妳不能吃!」三年級的蕭于涵馬上走過來,「老師,我這兒還沒吃過,妳可以拿去吃。」因此帶動好幾位同學一起和我分享,小女生們貼心的舉動讓我好感動。

    男生們的行為,引發女生們幫我伸張正義,她們提到家裡重男輕女的狀況,當她們向男生表達不喜歡這樣行為的感受,男生們依然無動於衷,使得女生們更加生氣。其中一位男生洩氣的說:「我都沒有優點。」我趕快把他誤解的批判氣氛加以修正,請大家說出男生們的優點,女生們紛紛舉手說:「他會分享」、「他會提重物、很幫忙」,而且還說:「我們只是就這次事件,並沒有全盤否定你。」很高興大家理性兼感性的討論,誠心希望幫男生們改善行為。

    終於,一位男同學先向大家鞠躬道歉後,決定負責當天的打掃,馬上獲得女同學的鼓掌,以及更進一層的認識與友誼,另外一位在之後的課程則有驚喜的發展。(三)「糙米茶」孩子問:「老師,我們家客人來都喝汽水,為什麼要泡茶?」我告訴他汽水添加物比較多,改喝自然飲料比較好,「慢慢來」的泡茶文化,希望他們能從親身操作後自行感受。

    我將糙米用小火炒至金黃色帶去上課,從用熱水溫杯、溫壺,再教大家用炒好的糙米泡茶、端茶、奉茶……等款待客人的禮節,小朋友喜歡糙米茶的香氣,都說好喝。

    學生的阿媽來找上星期忘記拿回家的衣服,正好請她當貴客,原本害羞的孩子們從教室一頭練習端茶走過來給阿媽,並且開口招呼:「阿媽請喝茶。」無論國小三或五年級、男生或女生,至少練習一次,第一次喝到孫女孝敬心意的茶和許多孩子為阿媽奉茶,讓阿媽很開心。

    上週因太想要吃飯做出不適當舉動,引起全班小女生公憤的另一位男同學。大夥提議他帶米點心請大家吃,希望他能真正體悟,從自我學會關照別人感受,重建大家對他的信心。沒想到他說爸媽平日沒有發零用錢,而且也沒有告訴爸媽這件事,不知道如何準備。期待落空的同學們不停的喊:「肚子好餓。」失望的我只好出手去買米點心豬血糕,先平息這場風波。

    幾經討論,喜歡動頭腦思考的他提議:「除了花錢買東西之外,我幫大家做牛做馬,跑腿辦事一次!」還很快補上一句:「僅限今日有效!」女同學們紛紛請他幫忙辦事,讓這件事稍為圓滿。

    我請他擔任未來同學會的聯絡人,他馬上大聲回應:「我要打桌球,不會去參加。」聽到這句話,我的心往下一沉,雖然一直把他當人才用心培育,然而沒有心意,我也不想勉強。即使我覺得很難過,說不出話來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