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家庭 親子】 > 家庭/親子

    【BPM】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_謝依婷


    作者: 謝依婷
    出版社: 寶瓶文化
    ISBN: 9789864062027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189
    售價: 11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2192571

    書況補充說明:D多處摺頁標籤、水痕、字跡、破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BI4】快樂新父母1_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作者: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售價:679
    【EZY】我想做個好父母_蔡穎卿
    作者:蔡穎卿
    售價:189
    【J4A】我想做個好父母_蔡穎卿
    作者:蔡穎卿
    售價:189
    【KC4】家裡的森林小學1-5合售_朱台翔
    作者:朱台翔
    售價:1579
    【KEH】Your Love and Marriage_Willard F. Harley
    作者:WillardF.Harley
    售價:419
    【DFM】The Indigo Children Ten Years Later: What’s Happening with the I
    作者:Carroll,Lee/Tober,Jan
    售價:359
    【DLH】快樂新父母1-7有聲書_朱台翔
    作者:朱台翔
    售價:1439
    【LXC】沒有教不會的孩子_史維恩
    作者:史維恩
    售價:149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D多處摺頁標籤、水痕、字跡、破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192571

    [ISBN-13碼] 9789864062027

    [ISBN] 9864062026

    [作者] 謝依婷

    [出版社] 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 2020/09/28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我都有在關心,這孩子什麼都不說啊!」

    其實孩子什麼都說了,

    透過笑或不笑、哭或不哭,沉默、憤怒或自傷……

    ▌在孩子的失序、難解背後,是那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

    ●「沒有人看見一個少年正在被強暴。」──一直說頭痛而拒學的少年,以自己的血,寫下祕密日記。

    ●「這樣他就會死掉了!」──四歲女童拿玩具刀瘋狂剁碎黏土人。她被娃娃車司機性侵了。

    ●「有時候我真的好討厭自己。」──少女纖細手臂上的自殘傷痕,就像媽媽的情人一樣數不清。

    ●「如果我馬上送她去醫院,說不定她就不會死了。」──最好的朋友驟逝,女孩一滴眼淚都沒有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兩年來從未開口的少女,最後寫下了這句話。

    ◆◆◆

    任何表面狀況都不僅是表面。最需要去聽見的,往往是沒有說出口的。

    身為兒少精神專科醫師,謝依婷深知對於身心尚在發展、尋找自我定位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大人眼中「沒什麼」的小事,卻可能造成令他們窒息的壓力和影響。大人不解的情緒起落、行為變化,事實上,正是孩子在釋放線索,用力呼救:「請你多注意我!請你真的瞭解我!」

    謝醫師溫柔同理,帶我們一同牽著孩子,和他們站在一起,看入受創的心,理解傷的源頭,因為當孩子被理解、被接納了,他們也更能有力量,好好長大。

    孩子真正渴望的,往往說不出口。那麼,我們就先對他們說吧:

    {孩子別怕,我會陪著你,我會接住你。

    無論你是什麼樣子,我都愛你不變。}

    本書特色:

    ◎謝依婷醫師:「衷心期盼每個家庭都能夠平安,都能夠盡早找到相處、相愛的方式,別總是需要病痛和死亡來提醒,要去理解與珍惜,彼此能夠相處的每一天。」

    ◎你可能以為:「還是個孩子而已,會有什麼壓力。」「孩子只是多愁善感,在無病呻吟。」「什麼都不談,孩子就什麼都不知道。」「孩子是故意特立獨行,孩子氣的反抗。」「我的孩子,當然我最瞭解。」……

    →千萬別輕忽了。孩子的心裡其實很吵,可是說不出口。

    ◎特別收錄【家長的回饋】:孩子成長的燃料,來自我們的肯定。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沈雅琪(老師&特殊生家長)

    「每個自我傷害的行為背後,可能都有一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

    就像《我們的孩子在呼救》這本書中,每一個令人心疼的故事主角。

    在孩子陷入情緒的困境時,家人是第一道防線,如果能夠發現孩子情緒的變化,了解孩子的困難,陪伴他找到專業的治療師、醫師,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就像身處在濃霧的迷宮中,有人撥開迷濛讓我看見前方的路,或許我就能夠鼓起勇氣,往前踏去。

    ▌動容推薦▌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文國士(偏鄉教師&《走過愛的蠻荒》作者)、李崇建(親子專家)、周文君(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學術組教授)、施彥卿(精神科社工師)、郭彥麟(精神科醫師)、陳彥任(小兒科醫師)、陳質采(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學會理事長)、顏正芳(高雄醫學大學精神科教授&主治醫師)

    (依姓名筆劃排序)
    謝依婷醫師

    (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人與人相遇是一種機緣巧合,能夠傾聽和幫助孩子,是身為兒心科醫師的使命和幸運,雖然不一定能幫上每一個孩子,但總是要盡力去做。」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進修中。

    曾任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系住院醫師、總醫師,兒童心智科代訓醫師。亦曾擔任衛福部心智障礙者精神醫療服務品質改善計畫雲嘉南區執行醫師,現為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兒少精神科也稱為兒童心智科,主要是看十八歲以下的對象,這個領域的專科醫師在全台灣只有兩百多位。

    兒心科醫師在看診時,必須扮演多重角色,懂得許多不同面相的事物,比如:與兩歲小小孩牙牙學語地對話,和憂鬱高中少女聊偶像,與過動國中少年討論手遊,而面對拒學的國中少女,談的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使用病人的語言,才有辦法與病人溝通。

    碩士論文還沒寫完,先出了這本書。

    私心希望自己是業餘醫師;旅行、寫作、運動、和潛意識工作以及好好生活,可以是主業。

    (本書所舉之診間故事皆經改寫,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推薦序】

    這個陽光的孩子,拿毛巾想要勒死自己……

    文◎沈雅琪(老師&特殊生家長)很多很多年前,班上有個小女生,每天進教室就會開心地大聲跟我打招呼。有一天她進教室時,打招呼的感覺很無力,臉上的表情也怪怪的,讓我覺得奇怪。找她來談話,才發現白皙漂亮的臉上、脖子上,布滿了哭斑。

    我知道那是前一天晚上大哭過後,臉上微血管破裂造成的。問了好久,她才說出為什麼大哭。她說因為看電視看太晚了被爸爸責罵,哭了很久,所以拿毛巾勒自己的脖子,想要自殺。

    我嚇一大跳:為什麼會因為這樣一件小事就想自殺?趕緊通報學校,進行緊急心理諮商,才發現這孩子的媽媽有精神病,每天晚上會哭鬧,爸爸會陪伴在側安撫,但是常常無效。擔憂媽媽會傷害自己、害怕鄰居會聽到媽媽哭喊的聲音,孩子只能用電視上的聲音來壓抑自己的恐懼。結果爸爸安撫完媽媽後,把氣出在孩子身上,「為什麼這麼晚還在看電視?」孩子覺得委屈,不想再承受媽媽生病的壓力,才想結束生命。

    我們緊急通報社工去探訪,希望能讓媽媽去就醫,但是爸爸不同意,拒絕所有的協助進入家裡,也拒絕媽媽就醫。爸爸只能在家裡看著媽媽,不能上班,也讓家裡的經濟陷入困境。這安靜無聲的孩子承受的心理壓力,真的不是每天陽光燦爛的那一聲早安可以看得出來的。直到情緒滿溢,想要結束生命時,我才知道她需要幫助。

    如果那一天,我沒有聽出她打招呼的聲音不一樣,我沒有從成堆的作業裡抬頭,看見她臉上細小的哭斑,會不會就這樣錯過她求救的訊息?「每個自我傷害的行為背後,可能都有一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輔導老師替她安排了長達兩年的心理諮商、小團輔,讓這孩子沒有再自殺過,外表看起來也很開朗。但是孩子上國中後,沒有持續接受治療。上高中時,我遇到她,她說拿了身心障礙手冊,定期在看精神科醫師。不是每個故事都有完美的結局,就像《我們的孩子在呼救》這本書中,每一個令人心疼的故事。每個故事的主角,不管是受到長期的惡意對待、環境的影響或是受到重大的刺激,深陷在情緒的困擾之中,如果能及時發現,給予協助,或許就能避免傷害的加深、加重。

    當孩子無力解決心中的混亂時,最常見的就是外顯的暴躁行為、傷人或自傷行為。這時候,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責備孩子的行為,就會忽略他們求救的訊息,而錯失了接住他們最好的時機。憂鬱症、精神病不像是感冒,吃了藥就能好,也不像是童話故事總會有一個完美、幸福的結果,而是不斷地去調整、接受和適應,讓生活能盡可能地回到軌道上,能好好活著,看見悲傷以外的事物。

    在孩子陷入情緒的困境時,家人是第一道防線,如果能夠發現孩子情緒的變化,了解孩子的困難,陪伴他找到專業的治療師、醫師,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就像身處在濃霧的迷宮中,有人撥開迷濛,讓我看見前方的路,或許我就能夠鼓起勇氣,往前踏去。

    【家長的回饋】

    孩子的燃料,來自我們的肯定我就像許多特殊兒的家長一樣,曾經茫然。

    我們一直被告知孩子有問題,卻沒人有辦法可以徹底解決。

    是的,這樣的孩子,麻煩事總是一件接一件。在剛要鬆口氣的當下,下一個事件卻又悄悄地浮出檯面……所幸這樣的壓力,在遇到適合的醫療團隊後,是可以得到緩解的。

    從孩子小時候,我就不介意帶孩子上醫院看兒心科。兒心科就像孩子的充電站。

    在就診的過程中,我發現兒心科的醫師真的好會同理這群一直被誤解的孩子。

    孩子在診間可以盡情扭動,不會有人老要他乖乖坐好;在會談的過程中,孩子一直被鼓勵,可以加滿油,再自信地走出診間。連我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步化解了與孩子的對立和誤解,得到了療癒。

    甚至到後來,陪孩子看診的我,總會很認真地聽醫師與孩子的對話,因為在這樣的互動裡,可是蘊藏著許多教養與陪伴孩子的技巧。

    孩子在沮喪時,曾跟我說:他以後不要生小孩,他不想要有個孩子像他一樣受苦……

    但我想說的是:我很感謝有這個孩子,我才有機會瞭解這群特殊的孩子。也許這個學習會是一輩子,但又何妨!

    ──阿浩的媽媽孩子上幼兒園時的狀況不少,當時,我們就懷疑過孩子是亞斯加過動型。

    直到上小一後,發現孩子只對某些科目有極大興趣,沒興趣的科目就不願投入。對於事情的流程、步驟有一定的順序,無法接受任何彈性,不然就會大發雷霆。身為家長的我,幾乎天天到學校找老師溝通。那時我心想:如果連身為媽媽的我都不能替孩子找到原因、解決問題,這個孩子只會更孤單,更認為沒人瞭解他。

    我找上了謝依婷醫師。謝醫師在聽完孩子的情況及做完心智評估後,告訴我,孩子具有亞斯特質。其實,我早在心裡默默知道孩子的特質,看醫生只是要一個確定的答案。

    亞斯孩子不特別,只是需要瞭解。和他們相處,處處是驚喜。

    謝謝謝醫師出版這本書,讓人們不會刻板地認為亞斯人極聰明,但難相處。在生活中,他們是很可愛的一群人。

    ──賢賢的媽媽記得子寧剛出生時,為了幫她取個好名字,與老婆拿了子寧的生辰八字,找算命仙仔欲好好卜卦一翻,誰知「仙仔」語出驚人地道出,「這小女娃兒與老爸較有緣喔!」老婆語帶醋意地望我說:「上輩子的情人來找你囉!」

    但當老婆產下第二個孩子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徹底撕碎了我和子寧的心。

    在失去愛妻的三千多個日子裡,非常感謝上蒼巧妙的安排,讓我上輩子的情人待在我身邊。這位「情人」與我共同照顧了愛妻留下的小男娃(當時六個月大,姊弟相差六歲),也因為有子寧像個小媽媽似的照料及教導,讓這個小男娃更加成長、茁壯。

    但也許是我自己的私心或無心,在某個時期,忽略了子寧心裡的感受,導致她行為的異樣:自殘。也因為這樣,與兒心診間的謝醫師結下了善緣。

    「兒心診間」──想像中,多麼令人畏懼而卻步。從前年少輕狂的我,未想過有朝一日,會踏入此診間。

    如今回想起來,反而有種小確幸的感覺。非常感謝成大醫院謝醫師的醫療團隊協助,藉由專業的醫師,讓我「上輩子的情人」在毫無壓力下,將憋在內心的話,一股腦兒傾吐出來,得以舒緩。而經由謝醫師有系統地彙整、分析及建議,我開始懂得放下自己的身段及私心,與孩子站在同樣的高度去看世界。漸漸地,我發覺與孩子更容易溝通,也更察覺到孩子與我有很多夢想可以一起追逐。我和「情人」相約,將一起追夢、築夢,並圓夢。

    多年之後,當子寧步入紅毯的那一刻,若牧師問我,是否願意將「上輩子的情人」交給(現今我尚不認識的)這個男人,我想,我會很不捨地反問牧師,「我可以說『不願意』嗎?」

    ──爵夢凡(子寧的爸爸)弟弟一歲九個月時,週五下午的門診──因孩子無口語與眼神接觸,醫師建議盡快進行早療。當時,我斷然拒絕相關書籍的推薦、遲緩補助與手冊申請,覺得看了、申請了,就承認我兒是了。直到夜深人靜,才上網查資料,而結束後,總要清除搜尋資料才安心。

    在早療復健的長路上,我們期待與等待弟弟的進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點滴在心頭。

    這條路上,家人給予弟弟全力的支持,孩子也有幸得到專業醫療團隊的幫助。感謝醫師、語言、職能、物理、心理治療師們、社工與早療的專業,讓他跨出了一大步。

    從幼兒園到小學,弟弟更擁有老師們的關愛、教育與陪伴。我們除了喜悅與感恩,更慶幸孩子有福氣。

    再多的文字,都說不完父母的感謝。療育是條不簡單的漫漫長路,而專業團隊的鼓勵與幫助,絕對是讓我們全家繼續往前走的能量與動力。

    ──藍翼的媽媽
    【後記】

    這是我的兒心診間素描本記得二○一九年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年會前,我和兩位編輯大人約在會場對面的簡餐店,討論著這本書想要寫些什麼。

    那是夏天,正中午的陽光炙熱。我知道對面的會場裡,有許多致力於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前輩和同事們,都是可愛的人。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俗稱兒心醫師)全台僅有兩百多人。我們必須在成為精神科專科醫師後,再花一整年的時間受訓,內容是兒童青少年各種情緒行為問題、心理健康、精神醫學。簡單說,就是整天都跟這群孩子們混在一起。

    通常在精神科專科醫師訓練的第三年,住院醫師會到兒心科受訓至少三個月。當時我的生活,一下子從成人精神科奇幻費解的言談中,轉換到兒心科發展遲緩孩子牙牙學語的模樣,心情像洗三溫暖一樣。有次在門診,一個沒有口語(還不會說話)的自閉症孩子從媽媽的大腿滑下來,挨到我身旁,輕輕地用頭撞了我的腰一下。我傻眼,孩子的媽媽笑著對我說:「這是他喜歡你的表示呢。」要結束看診時,孩子竟然真的過來跟我討抱抱。

    他們喜歡我,我也喜歡他們。孩子對你毫無保留的笑容,比什麼都療癒。於是,我在考上精神科專科醫師之後,便選了兒心次專科受訓,希望可以讓自己未來在面對這個年齡層的小病人時,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幫助他們。

    如今成為兒心科醫師數年後,我依然會在看到孩子時不自覺地微笑,有時長長一個門診看完後,才發現嘴角竟然微笑到很痠。由於人數稀少(我常開玩笑地說,全台的兒心醫師比台灣黑熊還少),很多人不清楚兒心醫師的工作內容是什麼,甚至連有這個專科門診都不知道。

    這種現象,大概也跟兒心醫師這群人的個性有關。因為長期與孩子們相處,這群人的個性大抵都是有點天真可愛、有童心、不喜張揚爭辯、溫文低調,像夜空裡默默掛著的月亮,守護著這群夜路上的孩子。

    在這個需要行銷自己、各方搶奪資源和發語權的年代,兒心醫師們這種個性便不免有些吃虧。默默做了很多,但很少有人知道兒心科醫師究竟在做些什麼。

    所以我寫了這本書,希望這可以像一張兒心科醫師的名片,用大家都容易有共鳴的故事,一窺兒心科診間日常都在發生些什麼。

    我也希望大家知道,比我耐心專業、和藹可親的兒心科醫師比比皆是,這些令人動容的故事,每天都在全台各地的兒心科診間發生著,我只是剛好有一個機會、一枝筆,把它們素描下來而已。我有許多可敬的前輩,有的為了推動遲緩孩子的早期療育奔走,有的為了心智障礙大孩子的心理健康努力,有的為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去汙名化而募款、組協會,有的埋首做科學研究,想找出更新、更好的治療模式。也有溫柔的同事,當對光敏感的自閉症患者進診間看診時,會為患者關上一盞燈。

    然而,即使大家默默做了這麼多,但我們醫師很少以通俗的語言,來溫柔地與社會大眾溝通。

    七年的醫學系生涯(現在已改成六年),再加上動輒四、五年的專科醫師養成訓練,醫師讀過的知識和書本堆疊成一座高塔。我們站在塔頂,看見更高、更遠的風景,卻也拉開了我們與大眾的距離。醫師不夠接地氣,於是很難把我們想要用所學幫助病人的心意,傳遞到病人或家屬的心裡。再加上大眾對精神科長期的誤解和偏見,更讓我們與需要幫助的孩子和家長之間,距離越來越遠。

    教養專業的書已經很多,這本書想傳達的不是那些。本書的初衷是希望讓大眾更瞭解兒心科醫師的診間日常,可以對我們感覺更加親切,在真的需要幫助時,腳步不至於猶豫太久。感謝走過、路過、陪伴過我生命的人們,是你們和我一起成就了這本書。

    特別感謝每位把人生帶來診間與我分享的、大大小小的你們,身為一位兒心科和精神科醫師,最辛苦、但也最幸運的就是有聽不完的故事。希望我的紀錄和記得,對你們來說,也可以是一份禮物。
    【推薦序】這個陽光的孩子,拿毛巾想要勒死自己……文◎沈雅琪 009

    【家長的回饋】孩子的燃料,來自我們的肯定 013

    「沒有人看見一個少年正在被強暴。」 026

    ──他頭痛,他沉默,他以自己的血寫祕密日記

    「這樣他就會死掉了!」 036

    ──四歲女孩拿玩具刀,瘋狂地把黏土人切割成碎塊

    「好想從這世界上消失。」 046

    ──少女畫出美麗的玫瑰,飄落的不是花瓣,而是鮮血

    「我好怕自己做出傻事,會傷害身邊的人……」 056

    ──文靜乖巧的女孩反鎖房門,一口氣吞了五十幾顆藥

    「我就是不知道要怎麼不亂想……」 065

    ──高二孩子自己來看診,因為擔心爸爸,又不想讓爸爸擔心

    「媽媽……好像只愛一部分的我?」 075

    ──媽媽假裝不知道她戀上同性……那種沉默,卻令她窒息

    「如果我馬上送她去醫院,說不定她就不會死了。」 085

    ──最好的朋友死了,少女一滴眼淚都沒有掉

    「其實我也知道不該妨礙爸爸追求幸福……」 095

    ──留著俏麗馬尾的少女,因為拔毛症,把自己拔到快禿頭

    「有時候我真的好討厭自己。」 103

    ──她細數著媽媽的男朋友們,飛揚的手上是密密麻麻的割腕傷口

    「我覺得一切都好假……」 112

    ──他對著媽媽失控暴吼,在發現爸爸外遇之後

    「算了,我自己和自己玩也可以很開心。」 124

    ──一講到朋友,孩子臉上的光芒黯去,頭低了下來

    「醫生阿姨,我真的好想我阿嬤……」 132

    ──一直是和阿嬤來的活潑男孩,失聯了一年再出現,變得面無表情

    「有時候我都覺得根本就是我來看診……」 141

    ──媽媽陪孩子來看診,越講,越心酸得哭了

    「醫生,有沒有辦法讓我更專心?」 152

    ──少年穿著全身迷彩、戴頭盔、背刺刀,坐在書桌前面念書

    「我哪有亂講話,書上明明就是這樣寫。」 161

    ──他迷上了醫療知識,就從知道媽媽患了癌症開始

    「我再也不要踏進校門一步。」 169

    ──聽見一群同學在背後講她壞話,她直接走向前,把奶茶潑在同學臉上

    「我在家也可以有志於學啊。」 178

    ──少女從小就是班上的邊緣人,只有唯一感興趣的古文是好朋友

    「媽媽,為什麼你眼睛流出液體?」 185

    ──他卡在不會寫的題目,卡到哭了,就是沒辦法不按照順序,跳過不理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194

    ──兩年來沒有對我說過一個字的女孩,寫下了她滿滿的悲傷與無助

    「我的孩子不可能是自閉症!」 202

    ──幼兒園的畢業舞台劇,老師排除萬難讓孩子上台,演一棵蘋果樹

    「我從小數學就用背的。」 211

    ──直到上了大學,她才發現自己念數學的方法好像和別人不一樣

    「有人陪我玩,我好開心。」 222

    ──這個五歲男孩,從出生以來,就沒有被大人好好注意過

    「是不是我太常打他,這孩子才變這樣?」 229

    ──教室裡,他坐在孤零零的垃圾桶旁邊,其他同學都離他特別遠

    「我希望變得更聰明,以後賺大錢,蓋一間大房子。」 239

    ──作業缺交、衝突受傷……幾乎每兩、三天,他的聯絡簿上就會有紅字

    「我自己是老師,結果連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 248

    ──兩歲多女兒的自閉症狀,讓媽媽挫折自責,怎想到那竟是一種罕見病

    「我太自私了,只顧自己難過,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256

    ──媽媽過世後,爸爸也縮入自己的世界,孩子變得更暴躁易怒、更不安

    【後記】這是我的兒心診間素描本 266
    「好想從這世界上消失。」

    ──少女畫出美麗的玫瑰,飄落的不是花瓣,而是鮮血 小九這次來,帶了一張聖誕賀卡。我拿在手裡端詳,她笑著跟我說:「聖誕節都過多久了才給你。」

    我開玩笑回:「都要變新年賀卡了呢。」卡片上,一名清秀少女坐在床上,披散著一頭棕色長髮,手裡捧著一顆星星,粉紅色床單上滾落著繽紛圓潤的聖誕燈飾,一個托盤上盛著手工餅乾和薑餅人。畫風溫暖細緻,連床單的皺褶、燈泡的反光、少女的髮質都十分栩栩如生。

    卡片背面沒有任何字,因為這張卡片就是小九親手畫的。/小九是看我門診最久的人,當我還是剛出道的總醫師時,她就掛進我門診了。當時她才高中,讓媽媽帶著來,稍有憂鬱傾向的她纖細白瘦,頗有病態美少女的味道。當時她說,好想從這世界上消失。吃得少,睡得亂七八糟,因為正在準備大學指考,媽媽很擔心小九的身體。

    「她有時一天只吃一片餅乾!」媽媽對我抱怨。

    「啊我就不想吃啊,看到東西就想吐。」小九在旁邊嚷嚷。「而且她有時候在旁邊就這樣一直念一直念,我頭都快爆炸了!只會更想吐好不好!」

    「媽媽,她現在就是不喜歡你在旁邊碎念啦,所以你要關心她的話,不如就熬一碗雞湯,默默放在她桌上,讓她餓了自己吃。小九其實也知道你很關心她的,對不對?小九?」

    我左邊說說,右邊講講,每次都在當這對母女的調解委員。/有時母女吵了架來,氣呼呼的不想一起進診間,我只得先跟小九談,再和媽媽談,弄清楚到底是哪裡的溝通出了問題。最後再請她們兩位一起進來。「媽媽最近好像發現我交了男朋友,可是她也不直接問我,就那樣偷看我手機。偷看手機就算了,還不小心已讀不回我同學的訊息,笨死了,害我同學還以為是我不理他,你說我生不生氣!」小九單獨進來時說。

    「那為什麼你不想讓媽媽知道呢?」我問。

    「因為她一定會說那個男生配不上我。她以為她女兒有多好,其實根本就沒有……我爸就只有生我一個女生,我阿公每次都說生女兒沒用。我表哥那麼廢,大學畢業了也不工作,還向家裡拿錢,阿公還是比較喜歡他。阿公也都一直罵媽媽生不出男生,好像是我害得我媽在家裡抬不起頭一樣……」家中的重男輕女,一直是小九心中的痛。

    她說完了,擦乾眼淚出去,換媽媽進來。「其實我知道她交男朋友了。我不是不贊成她交,只是那個男生比她大,我怕她被人家欺負。她小時候,我是真的比較忽略她的感受,因為婆家給我的壓力很大,他們很想要男孫,偏偏我就生不出來,所以有時候看到她就生氣,有時候還會罵她沒用。我有時會想,小九得憂鬱症,會不會都是我的錯……所以我現在很努力想要修補啊。你看,我每次都陪她來看診,想要多關心她,結果她都嫌我囉嗦。」媽媽也淚眼婆娑。

    「媽媽,你要不要試著把你剛剛對我說的這些,告訴小九?或許可以解開一些她心中的結?」我誠摯地建議。

    其實,不管是家長或孩子,單獨在我面前說的話,往往都是最想說給對方聽,卻總是說不出口的。

    媽媽猶豫了一會,彷彿下定決心似的點點頭。我請護理師叫小九進來。

    她板著一張臉,僵硬地在媽媽身邊坐下。媽媽突然哇地一聲哭出來,對小九說著,「對不起對不起……我以前做得不好……我壓力也很大,沒有顧到你的感受……」接著便瀑布狂瀉般的說了好多好多,小九聽著聽著也潸然淚下,母女倆就這樣在診間哭成一團。/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嗎?

    人生不是電視劇。很多人都以為像這樣「把話說開來就好了」,從此一家人就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事實上,診間內的人生比較像一個螺旋,會重複一回又一回的循環;但日子拉得夠長,卻又看得見那緩慢的前進。/小九喜歡畫畫。她曾帶素描作品來給我看,一枝美麗的玫瑰,飄落的卻不是花瓣,而是鮮血。從圖畫中看得出她的美術天分,但畫中的含義或許也反映了她當時的心境。

    後來,她如願考上了喜歡的美術系,要到另一個城市讀書;很巧合地,我也正好轉換跑道,要到那個城市工作。那時,她的憂鬱症狀已穩定了一段時間,於是在她畢業前的最後一次門診,我告訴她,可以從我這裡畢業了。

    「這是我之後工作的醫院,萬一……我是希望不會有需要啦,但如果真的有需要,可以到這裡來找我。」

    想不到,大一才開學三個月,我就看到門診名單上出現了小九的名字。

    出現在我眼前的小九形銷骨立,瘦了不少。陪在旁邊的媽媽眼睛也腫,對我擠出一絲苦笑,說:「謝醫師,沒想到這麼快又見面了。」上大學後,或許是因為課業壓力,小九的憂鬱又復發了。在憂鬱狀態中的她時常哭泣,連要撐著去上學也非常困難。媽媽就這樣兩個城市來回跑,看上去也憔悴不少。

    一年級下學期,她談了場遠距離戀愛,但因對方的情緒也不甚穩定,過程並不順利,兩人時常吵架。小九甚至在他們爭執過後,爬上家中的陽台。

    「我真的也不知道自己站在那裡做什麼,風吹得我好冷。我一直想著跳下去就解脫了,可是又覺得好像會很痛。最後媽媽發現了,衝過來把我抱住,我們兩個就跌坐在地上,一直哭……」

    雖然意識到這段感情對自己的情緒影響巨大,但她卻沒辦法對那個男生順利提分手。後來媽媽直接跟那個男生說,請他不要再打給小九,兩人才終於不再聯繫。

    情況時好時壞,最後,小九還是在二年級上學期休學了。

    休學過後,小九過了好一段渾渾噩噩的日子,甚至也提不起勁畫畫。/「看她這樣,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辦。又不能叫她振作,每次我這樣講,她就會說她壓力很大。」一次門診中,媽媽向我傾訴,她似乎也非常疲倦。

    「雖然你只有小九這個孩子,但不代表她是你人生的全部。其實她上大學時,我也跟你說過,你也可以去找你自己的興趣和人生了。」我對媽媽說。

    很多父母親因為覺得對生病的孩子歉疚,就放棄自己的追求與夢想,一直守在孩子身邊。但其實孩子早已長成,這樣過度的陪伴,有時反而阻礙了孩子的獨立和進步。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