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財經 企管】 > 行銷

    【HN4】與其替老闆賣命,不如為自己拚命:台灣科技創新教父給青年的20堂創業課_楊雅惠, 魏妤庭, 許瑞福


    作者: 楊雅惠,魏妤庭,許瑞福
    出版社: 平安文化
    ISBN: 9789869406666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79
    售價: 5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2306878

    書況補充說明: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ESE】台灣百大品牌的故事21_華品文化
    作者:華品文化
    售價:369
    【ESB】台灣百大品牌的故事21_華品文化
    作者:華品文化
    售價:369
    【ETC】台灣百大品牌的故事21_華品文化
    作者:華品文化
    售價:369
    【EWP】台灣百大品牌的故事21_華品文化
    作者:華品文化
    售價:369
    【EXI】流量的祕密_布萊恩克利夫頓
    作者:布萊恩克利夫頓
    售價:299
    【FLP】消費者行為:價值導向(二版)_鄭紹成, 王雪瀞, 吳敏華, 高于歡
    作者:鄭紹成,王雪瀞,吳敏華,高于歡
    售價:359
    【JAB】南京批發零售市場調查報告_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作者: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售價:849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306878

    [ISBN-13碼] 9789869406666

    [ISBN] 9869406661

    [作者] 楊雅惠, 魏妤庭, 許瑞福

    [出版社] 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 2017/02/23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創業不只是一種工作選項,

    而是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從「不正常」的點子出發!從「痛點」找到創業契機!

    在破壞式創新天翻地覆的時代,傳統的工作都將被重新定義。從男性穿搭到銀髮族商機,從單車租借平台到數位創作,這群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台灣年輕人,跳脫舒適圈,將夢想落實為創業,不僅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更改變了整個社會!

    然而,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將「創意」轉化成「創業」呢?本書集結了17個台灣新創團隊的親身經驗,打破「有錢才能創業」、「聰明人才能創業」的迷思,一步一步教你從如何發想點子、籌備資金、招募人才、打造工作空間,到如何換位思考,運用同理心、觀察力和實踐力找出商業模式,創造產品真正的價值。

    在創業的過程中,他們雖然也曾遭遇困難和挑戰,但是抱持著「完成心中的那件事」的動力,以及「解決問題」的熱情,讓他們堅持目標、不畏失敗,終於走出自己的路!無論你是對未來感到迷茫的年輕人,還是對工作感到苦悶的上班族,他們的故事都可以讓你獲得滿滿的正能量,帶領你勇敢地向世界發聲!
    作者簡介

    總策畫

    陳良基

    1956年生,成長於雲林農家。1986年獲得成大電機博士,為國內CAD領域第一位本土博士。曾擔任教育部政務次長、台大學術副校長、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台大講座教授、台大電資學院副院長、台大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工研院電子所所長、台大電子所創始所長,並為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現任科技部長。

    他擁有超過420篇學術著作和21項美國專利,並協助近百件技術移轉以及二家新創公司上市,被業界譽為「技轉王」,曾兩度榮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的肯定,以及發展中世界科學院工程獎章的殊榮。

    近年來,陳良基教授致力於推動校園創新與創業,是少數橫跨學術界、產業界的傑出教育家。2007年在台大設立創意創業學程,該學程也是最受台大學生歡迎的學程之一。

    他在研究和教學方面,秉持著農家子弟腳踏實地、「看長不看短」的精神,努力耕耘「科技田」、「教育田」,期待為下一代開創出更美好、充滿希望的未來。另著有《創新的人生》。採訪撰文

    楊雅惠

    長期任職於雜誌、出版、電影產業,擔任採訪、撰文、編輯工作,熱愛探索網路時代變革與社會文化間的互涉與影響,並著迷於網路與現實間的虛實攪動魅力,對於翻天覆地的破壞式創新難以抗拒。重度部落格、臉書、推特、IG等社群使用者,近年轉入新創圈領域,包括共同工作空間及網路新媒體等,更覺應常存赤子之心,渴求探索。熱愛網路及沙發衝浪,活在當下,及時行樂。魏妤庭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先後在電通國華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實習,曾任職於TEDxTaipei,目前在聯合報新媒體中心,探索新型態的報導與創新溝通媒介,研究社群生態、影像敘事與數據分析等報導方式。



    許瑞福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目前就讀台大電信所碩士班,現任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委員,同時擔任維京人酒吧營運長、美商英特爾公司實習生。時常沉浸於科技與人文之間的奇思繆想,對教育議題充滿熱忱,期許自己左手接電路板、右手寫文章。平日熱愛與人討論任何事務,思考不同觀點。
    推薦序──

    讓青年創業成為價值再造的機會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兼台大創意與創業中心主任 李吉仁如果要說近幾年來大學校園有何新鮮事,「推動創意與創業教育」肯定是列名前茅的項目。事實上,加速發展產業創新與創業活動,不僅是政府不同部會的共同施政重點,對岸更於全國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讓創新創業儼然成為兩岸最具共識的「全民運動」。本書所呈現的十七個青年創業故事,正是在此一背景下誕生的案例;雖然這些創業經驗多數是發生在台大校園,但其內涵也反映了台灣新世代投身創業的甘苦與學習。

    二○一三年中,個人因緣際會從本書總策劃,陳良基教授手上接任台大創創學程主任一職,因而有機會參與推動校園創業教育的工作,以及隨後的創業生態建構任務。幾年下來,個人深刻感受到,要有效協助菁英學生走上創業這條路,要克服的不是資源資金的多寡、或能力有無的問題,而是學生長久以來的學習慣性,以及創業失敗的機會成本問題。

    誠如書中幾位先進所提及,在日趨嚴謹的考試制度引導教育模式下,我們造就出越優秀的學生、越精於計算對錯與得失,尋求標準答案的制約,無形中削弱批判思考能力,不敢犯錯的內在慣性,更降低敢突破匡架的勇氣。偏偏創業這條路是沒有標準答案可依循的,不僅前輩創業家的成功方程式因時空差異而不再可行,即便複製別人的創新做法,也未必會有相同的結果。因此,許多學生在強調「構想、驗證、學習」循環的精實創業學習過程中,幾次挫折便會因失去憧憬(或耐心)、而失去再起的動能。

    事實上,創業只是學生畢業後的選項之一,面對手上有大企業工作機會或是出國深造選項,優秀學生隨著離開學校時間的接近,選擇創業的「機會成本」便無形中墊高。加上,許多家庭傳統上對子女就業與深造有不小的期待,以及同學間對大小公司仍存有「顏面」差別,因此,除非自己參與的新創團隊即將看到「黑暗隧道」的盡頭,否則,就業的現實常使得團隊走上「分道揚鑣」、「後會有期」的結局。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書中所呈現的十七個學生創業故事,可說是都很難得地度過了學生創業的「天險」,究其原因,除了都有一兩位核心創業者,憑藉著對創業信念的堅持而持續前行外,能夠及時得到有用的創業輔導與支持性資源,應該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這些如貴人般的家人、業師、導師、天使投資人、車庫、SVT等,更是團隊在漫長的創業隧道中,能夠持續看到隧道盡頭曙光的激勵力量。

    儘管如此,創業能夠成功的機率仍低;因為當這些團隊越往市場端前進,需要對接的商業經驗、產業規模化資源與早期(風險)資金來源,不僅存在不低的交易成本,也超過學生創業團隊的經驗值範圍。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創業加速器(startup accelerators)方案,結合願意提供手把手輔導經驗的創業導師,以及願意積極投資併購具潛力新創團隊的大企業,將會是台灣創業環境能否提升競爭力的關鍵;也惟有合力促進把創業的「機會成本」降低,創業動能與成功的可能性才會有效的提升!

    最後,感謝書中作者提供的灼見與智慧,讓我們了解創業的真意在創造現狀改變的可能性。創業能驅動的改變,不單只是多幾個新產品或多幾家新公司,更重要的是,透過創業實踐過程,帶動跨領域學習,有效縮短產學落差,促成跨世代攜手合作、新舊企業協力共創,讓青年創業成為產業價值再造的新選項。想想,美國光是谷歌與臉書這兩家學生創業的企業,不僅迄今合計市值已超過九千億美元,更引領了數位媒體與數位社群的新版圖。如果我們都想讓這樣的選項成真,努力打造台灣成為更具激勵誘因、更為包容失敗、更加利他的創業生態環境,絕對是當務之急!

    推薦序──

    決心、動手、努力終究為快速持續成長的必要條件

    台大車庫總監 柳育德

    這幾年來看過一百多隊的新創團隊,努力嘗試將初始的構想打造成使用者滿意的產品,並進一步通過市場的考驗,從創意邁向創業。對於早期的創業團隊來說,這段路上必須不斷的修正初始構想、產品、乃至商業模式,背後的變因除了每個團隊的背景、能力都各自不同,再加上許多時機與環境造成的幸運與遺憾,平心而論,很難找到一套通用的生存(成功)公式。但在幾個表現突出的團隊中,我們仍然能發現,決心、動手、努力是所有優秀團隊的共同特性。本書集結了台灣新創生態系各領域中的拓荒者,分享他們創業的初衷與過程,讀者可以透過每個人不同的故事,還原真實創業現場,擷取其中對您最切身適用的情境與經驗當成參考;也不難在縱覽每段故事之後,發現每位創業家共同擁有的都是對自己所作所為的熱愛與堅持,若您想投入創業,也請先審視自己的初衷與決心。

    書中介紹的入門案例,幾乎都是台大車庫團隊或我所帶過的學生,閱讀時,彷彿翻閱台大車庫從二○一三年成立至今的編年史。我知道這些團隊往後都還有很長的路途需要努力,但看著他們從零開始奮鬥一直到如今小有成績,常常讓我從中找到繼續耕耘,培養年輕人才的動力。台大車庫將創業視為鼓勵年輕人探索自我並衝擊社會的載具,我們將自己定位在最早期且多元的新創孵化器。重視新創團隊的可能性、成長性與多元性,提供年輕人舞台與資源,協助他們做的用力、走的越遠、學的越深。我認識書中許多團隊的創辦人三、四年以上,看著他們一開始僅憑自己熱情稚嫩的理想跳入戰場,一路成長至今,始終堅定的往前邁進,眼神內斂、談吐成熟,讓我不得不相信這幾年的學習與磨練,在未來必能讓他們持續發光發熱。

    從創意到創業是一條需要努力克服層層難關的長路,從創業到永續經營,則需要培養更多獨特的競爭優勢。從本書的案例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台灣有許多年輕能量正在萌發,但我們若能將這些能量聚焦於關鍵科技與未來趨勢,並連結台灣原有的豐沛資源,協助年輕能量加速成長,建立新一波領頭企業,那台灣未來必然能更為光明樂觀。年輕世代需要的不是限制與指導,而是更大的舞台與協助。我始終相信我們的未來不是在年輕世代身上,而是跨世代的連結。感謝許多擁有前瞻視野的師長建立了台大車庫的基礎,讓我們能持續向這目標努力,希望本書中每位創業家用心用力實踐熱情的故事,也能點燃所有讀者心中的火苗,和我們一起創造更好的未來。
    序──

    創業的熱情

    總策畫陳良基



    在上一本書《創新的人生》裡談到「以始為終」的觀念,這是我一直以來的信念。在作任何研究之前,我都會先以「以始為終」為前提來檢視,再開始進行。什麼是「以始為終」呢?就是先考量結果與效益,盡量往長遠的發展方向思考,假設ㄧ切都很順利,終於達到終點了,那時候的那個結果,是不是自己衷心期盼的終點。依未來預定的終點為需求,訂出階段目標,朝著目標堅持熱情,勇往直前。也許有人會說「熱情」相當抽象,但我覺得找到發自內心想要去做的動機,然後持續地進行,就是「熱情」。就像研究是我的專業,自從我發現研究的成品不只存在於論文、教室裡,而是可以轉移到生產線上,變成一件件產品,提供給社會上各個角落的人,讓我產生了非常大的動力,並一直不斷地鼓舞著我繼續往前進。

    這樣源源不絕的熱情,不僅鼓舞了我,也會感染所有的團隊成員,所以我們常常能互相鼓舞,一再研究、創新,也就比較容易有輝煌的成果。

    身為大學老師,我希望將所學的專業教給學生外,更希望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學生,引發他們對於生命,以及貢獻社會的熱情。我相信訓練出一批有想法、有能力的未來領導者,會讓台灣的未來更有希望。我相信,不論是哪一種專業,只要找到熱情與方法,都可以為社會付出,做有意義的事情。

    我在台大電機系開設了一門「高科技創業與營運」課程,這個課程也開放給其他科系的學生。申請這門課程的學生,必須要團隊合作完成創業計畫書。學期中我會觀察他們的人格特質、企圖心還有認真程度。有些人非常確定自己要什麼,有些人有強烈的熱情,但是不知道如何著手。這樣的同學都很容易透過協助,激發出堅持的熱情。比較困難的是,萬一學生是沒有熱情的呢?

    要怎麼誘導沒有熱情的學生呢?一開始我會請他們找出「why」(為什麼)。不是問為什麼你會沒有熱情?而是要問:「你覺得社會有什麼需要改變的?我們可以為這個改變做點什麼嗎?生活上有什麼不便利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痛點(pain)?我們可以整合哪些資源來改變它嗎?」我請他們反思自己每天除了讀書考試外,有沒有找出機會仔細觀察周遭呢?如果不用「理所當然」的眼光,每天生活的四周其實就有各式各樣的事情與需要正在發生,有人喝飲料噎到,那是不是吸管做得不好?有人走在人行道跌倒,又是不是磚塊中的縫隙粘合有狀況……各式各樣的小問題其實都是需要,也都是大發現的開始。如果再加上點想像力,觀想五年、十年後的生活樣態,一定會發現有很多新的需求在等著我們用力去開發。

    前陣子新聞報導,一位台大經濟系畢業生看準了台灣缺少可以聚會的桌遊遊戲空間,便與同學湊足了二十萬開設桌遊店。目前他已經成為了三間店的老闆,此外他更將桌遊與教育結合,到學校、救國團、運動中心開設桌遊教學班,也到大學特教系開設人際開發或提升兒童專注力的課程,幫助大家從「玩中學」。桌遊,原本只是一項他個人的興趣,而他從興趣中發現了創業商機,之後克服各種創業困難,持續進行,還不斷尋找各種發展的可能,這就是充滿熱情的寫照。

    曾有學生問我,「一定要創業嗎?我在公司上班難道不會擁有熱情?」我覺得那不是創不創業的問題,而是取決於你的心態和想法。每個人的個性、特質都不一樣,而正是因為不一樣,所以充滿了挑戰,而創業正是認清自己也認清未來的機會。學習創業是給你一個有刻度的靶,讓你可以投入深不見底的湖泊裡去探測去了解湖有多深。認識創業所需要的熱情、能力,還有面對困難的勇氣以後,不論是替人作嫁,或是為自己工作,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帶著創新的想法去公司上班,便可以為公司帶來創新的改變,持續擁有新的價值。無論能力大小,只要能夠發揮所長,對一些人有幫助,那就是有意義的人生。

    這本書中,就是蒐集十七個勇敢踏出第一步的創業團隊親身的體驗,期待透過年輕朋友的現身說法,做為大家觀摩的機會。也許他們不見得一路都順暢,但是,越年輕時跌倒,越容易立刻翻身爬起來,也就更容易讓自己真正具備改變社會的能力!你,也可以做到!
    目錄PART1 創意心法:想加入新創圈?你不可不知的必備心法LESSON 1創業的起點是換位思考:

    創業不要怕失敗,我們要多給年輕人機會──BoniO

    LESSON 2創業的路徑必須自己創造:讓熱情與內在驅動召喚你──Hardware Club

    LESSON 3創業的動力是社會影響力:讓群眾集資成為夢想的推手,向宇宙下訂單──貝殼放大 PART2創新故事:破壞式創新天翻地覆,創意如何落實為創業?聽聽他們怎麼說LESSON 4認清自己,才能幫別人解決問題:共享、共生、共創,來交個朋友吧──Plan b

    LESSON 5掌握社群,能發揮加乘效應:空間、社群、資訊的整合平台──Changee 串串

    LESSON 6產出價值,為成功付出代價:讓小朋友們更開心!傳統產業的創新契機──綿羊犬藝術有限公司

    LESSON 7顛覆觀念,找到產品決勝點:我們要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做考試的機器──SK2 TOEFL

    LESSON 8了解需求,永遠不停止努力:不懂為什麼不問?從師生互動裡看見契機──學悅科技

    LESSON 9即知即行,和團隊交流激勵:以「握手」取代「名片」,雲端讓我們更靠近──LOOPD

    LESSON 10邊做邊學,堅持到最後一步:重新發掘「聲音」和你的關係──聽力雲

    LESSON 11確定目標,克服層出不窮的挑戰:男性穿搭的垂直市場──Fersonal

    LESSON 12挖掘經驗,就能開發出新服務:銀髮族商機!打開電視就能視訊──瑪帛科技

    LESSON 13以挫折為養分,找出轉型契機:比Ubike更早開始的校園單車租借平台──分享輪

    LESSON 14創造工作,而不是搶別人的工作:海港直送的新鮮水產,蘊藏永續經營、海洋保護使命──好好鮮生

    LESSON 15全神貫注,讓工作和興趣融為一體:人人都能玩的3D列印──FLUX

    LESSON 16延續動力,平衡創意和生存的拉鋸:以有趣的方式重新認識台灣歷史──臺灣吧

    LESSON 17進入產業,找到他們的痛點和需求:你捐的錢到哪裡去了?──WeCare PART3創意思維:創新三要素:同理心、觀察力、實踐力LESSON 18以同理心發覺需求,從情境建構開始──陳良基

    LESSON 19同理心如何獲得?培養觀察力──陳良基

    LESSON 20最重要的關鍵,是讓實踐與同理心並存──陳良基
    LESSON1創業的起點是換位思考:創業不要怕失敗,我們要多給年輕人機會

    BoniOBoniO共同創辦人葉丙成

    如果要談創業最具體的建議,我會說好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對創業者而言,台灣不是雪中送炭的社會,空有好創意是沒有用的。特別是創業者,你要說服投資者來支持你,要有好的故事、好的說法,能夠打動投資者。很多投資者看的不是點子,看的是「人」。在你和投資者提案的時候,是不是真的能打動投資者的心呢?

    再來,你的創意真的能解決問題嗎?如果只是有一個很炫的點子、很棒的創意,但是無法解決任何問題,不會有人支持你的創意。我常說:「問題就是創業的契機」,但是台灣很普遍的情況就是,大家碰到問題就忍耐或轉彎,很多創新的契機就沒了,這點非常可惜。成功的創業者往往是能洞燭先機,就是大家都沒有看出問題的時候,他卻能看出背後的問題。台灣年輕人要培養換位思考的能力舉例來說,就像是史帝夫‧賈伯斯,很多人說「他比消費者還要了解消費者」,當然我們不是每個人都能變成賈伯斯,但這可以給我們一個提醒,就是去找出消費者需要的是什麼,這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是一種「換位思考」。台灣的教育體系很可惜的一點就是功利主義,我們的家長只希望年輕人把書讀好、考試滿分,焦點永遠是自己,大家很少去觀察周遭他人的需求或問題。我們無法「換位思考」,就看不到別人的需求。現在有很多人能力很強,但卻看不到別人的需求。空有一身專業能力,做的東西卻無法打動消費者,最後只能淪為「自我感覺良好」。這樣的商品當然無法打動人心。

    我在台大開簡報課,很多人都以為那只是在教簡報。其實,我的簡報課真正要訓練的,是透過簡報來養成學生換位思考的能力:如何從別人的角度去看自己的商品。簡報只是一個媒介,我真正想訓練的是「換位思考」這件事,我認為這是台灣社會沒幫年輕人培養的能力,但這對有志於創新創業的人尤其需要。台灣的教育體系必須開始幫年輕人培養這些能力,讓更多人能從別人的角度思考,換另一種角度看事情。這種能力無論在行銷或是開發產品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能力除了透過簡報來訓練,還有另一個方式就是「觀察」,用心去觀察,面對各種不同的人、事、時、地、物,每個人會有怎樣不同的反應。當你有愈敏銳的觀察能力,就能夠針對不同的族群與差異去擬定應對的策略。除了「觀察」,也需要去接觸各種不同背景的人,表面的觀察不如深度的了解,真正去接觸、了解每個人的想法、以及作出決定時背後的成因等等,做好「人」的功課是最重要的。

    「觀察」的能力如何培養呢?我認為「個性」其實有很重要的影響,每個人培養觀察能力的方式不一樣,我自己是滿喜歡閱讀傳記的。對我影響最大的書是司馬遼太郎的《龍馬行》和《德川家康全傳》,作者非常會描述德川家康的內心小劇場,也許只是一個決定,他就能夠寫到幾十頁的篇幅;我自己在作決策的時候也會在內心沙盤推演好幾回。「閱讀」能夠幫助我們思考和觀察,我不確定是否適用於每個人,但是文學對我的影響確實是滿大的。創業絕對不要怕失敗,失敗也是一種投資「創業」的定義是什麼?不一定是成立公司才叫創業,也不一定是賺錢才叫創業,我認為你能夠把一件事從頭到尾完成,這就是一種「創業」。另外就是要有很棒的商品,要有很棒的遠景,要能打動人心。這些事情不是一蹴可幾,需要時間的累積。除了說服投資者拿出資金,包括像現在很流行的募資平台也是一樣,其實都是要回到「打動人心」這件事。

    千萬不要把每件事情都視為理所當然,所有事情都要腳踏實地去做去完成。創業絕對不要怕失敗,對年輕人而言,失敗沒有什麼損失。台灣有一個很可怕的潛規則,好像幾歲就要讀完高中、幾歲就該完成什麼,每件事都有一個時間表,按部就班,彷彿落後一、兩年就會輸在起跑點上,這種觀念是很可怕的。我在美國讀博士的時候,印象很深刻的是入學的時候有一個五十多歲的同學。我很驚訝,為什麼會有一個年齡差距這麼大的同學?後來才知道他是美國空軍中校戰鬥機飛行員退伍,在擔任空軍時期都在開戰鬥機,退伍後想繼續攻讀電機方面的博士。後來他跟我同年畢業,一畢業立刻就被一間大企業挖角了。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啟發,我們看人生的時間向度應該拉長,投資兩年、三年都不算什麼,大導演李安在成功之前不也是失業了六年嗎?在公司體系工作的人,努力久了就能學到許多基礎工夫,從這角度看,這些時間的蹲點是有價值的,可以看到企業運作的更多問題和規則。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很多在大企業裡工作很久的人,也常變得習於安逸,反而失去創新的動力,創業的成功機會相對較低。反而是具有創業經驗的人,即使失敗過後,還是有機會回到一般公司就業。

    很多人說年輕人創業要做好準備,要有一定的格局,不要以「小確幸」為滿足,其實這些發言完全不合理。沒有一間大公司在當年創業時就能預料到後來的發展格局,你說Facebook在創業的時候,會想到今天的局面嗎?我認為年輕人創業就要勇敢,不要怕失敗。年輕人需要各種不同的經驗、不同的嘗試,在各種公司裡都有成長的機會,都能累積經驗。也不要小看任何時間的投資,即便是投入兩、三年的光陰,後來失敗了,這些經驗絕對都是一種累積。

    我們這一代應該也要調適自己的角色,以前都是老師講、學生聽,但是現在我反過來去傾聽學生的聲音。公司的管理決策也是一樣,應該要給予年輕人更多空間,因為他們對於事情的體驗可能比我們這一代更多、更廣。我們要給予年輕人更多機會,特別是優秀的人才,一定要給他們更多發展的空間。愈大的公司確實有更多限制,特別是當你要拔擢新秀的時候,等於是要破格任用,所以這部分是需要繼續努力的地方。

    LESSON4 認清自己,才能幫別人解決問題:共享、共生、共創,來交個朋友吧

    Plan bPlan b共同創辦人游適任

    說到創業,應該是我在唸東吳大學法律系二年級的時候就開始了。那時(二○○九年)我找了朋友一起合作成立設計工作室,然後去接一些外包的案子,主要是平面、展場設計等等(二○一三年賣給了另一間比較大的設計公司)。後來因緣際會,二○一○年正式開始邀了朋友一起成立了做校園公共自行車系統的「拾玖」團隊。幾年後將公司交接,與一些朋友另外創立了「混hun」共同工作空間。共享與共創的核心精神成立「混」其實也是意料之外,主要是因為有一年與後來成立的設計公司夥伴一起去日本東京的設計週觀摩,在東京街頭晃蕩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Co-working Space」,覺得很有意思,回台北成立共同工作空間的想法就在我心裡萌芽了。

    其實「空間」本來就有很多種可能,像是起源於歐洲的「占屋運動」,就是因為房價和房租居高不下,所以當地民眾開始占領閒置的房屋。我自己則是對「空間共享」這個概念很有興趣。因為「Co-working Space」這個概念當時在台灣比較新,一般社會大眾可能不是很了解,所以那時跟夥伴就決定不如先用咖啡館的概念來包裝這件事。由於「Co-working Space」主要是提供給個人獨立工作者跟創業者一個工作、同時又可以交流的空間,而台灣這兩個族群的人在早期又有跑咖啡館工作的習慣,所以當時選在台大師大旁邊開這個空間,也是由於這一帶商圈有非常多的個性咖啡店,因此這類屬性的人在這區域的流動就相對多。

    「混」在二○一二年的四月開始營業,六月開始就有一些媒體跑來採訪我們。到了二○一三年,還有出版社來找我們,問我們有沒有興趣出一本和「台灣Co-working Space」相關的書。那時我自認沒有那麼多的素材可以寫,所以婉拒了。不過感謝台北市政府都更處的肯定與厚愛,後來還是受其邀請將這幾年心得跟淺見,編寫了一本「共同工作空間操作手冊」。

    我認為「分享經濟」一直都存在,從過去居民集資蓋廟宇的方式,到現在無論是Airbnb,或是Uber都是很好的例子,而我當時做校園公共自行車系統時(Sharing Wheels)就有了解到這概念的重要。成立「混」,當然多少是希望能持續這概念,開辦的資金主要是從高中時的投資以及開公司後存下來的積蓄。但對於混空間,當初和夥伴就沒有抱持想要賺大錢的心態來做,主要目的還是希望創造一個產業,同時創造一個給周遭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一個良善的工作或創業機會。二○一四年併入了現在主要的公司 Plan b當中的一個部門管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