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心理 人際關係】 > 心理

    【PFB】深度學習的技術:2週掌握高效學習,立即應用_楊大輝


    作者: 楊大輝
    出版社: 遠流
    ISBN: 9789573286356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279
    售價: 21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2347469

    書況補充說明: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HEC】Base Instincts: What Makes Killers Kill?_Pincus, Jonathan H.
    作者:Pincus,JonathanH.
    售價:429
    【MK5】波動を知って100歳を得よう_日文_日比孝吉
    作者:日比孝吉
    售價:539
    【J78】自殺危機處理:合作取向_大衛.賈伯斯
    作者:大衛.賈伯斯
    售價:229
    【KEU】The Creative Habit: Learn It and Use It for Life : A Practical G
    作者:Tharp,Twyla/Reiter,Mark
    售價:489
    【L3I】夢診 : 從夢境看疾病_左蕾, 席君, 馬淮作
    作者:左蕾,席君,馬淮作
    售價:199
    【L1E】瞬間成為冷讀術高手-實做版_陳光棻, 石井裕之
    作者:陳光棻,石井裕之
    售價:169
    【JSF】一分鐘驚艷簡報術_劉滄碩
    作者:劉滄碩
    售價:249
    【AHX】等週末出去玩_師老天上作
    作者:師老天上作
    售價:339
    【LVM】給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_樸豫眞,  梁如幸
    作者:樸豫眞,梁如幸
    售價:199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347469

    [代售商品編號] 102232500249

    [ISBN-13碼] 9789573286356

    [ISBN] 9573286351

    [作者] 楊大輝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19/08/28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集4THINK說書部落格創辦人學習技術之大成!



    用最少的付出,換取最大的個人成長

    掌握學習5大層次,讓人腦超越人工智慧的學習技術



    學習的深淺,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和人生高度



    學習不夠深,是平庸之人始終平庸的原因。

    學習足夠深,是高手能產生大量有價值的知識與想法的原因。

    學習方式不對,是那些勤奮學習的人,卻成長得慢於他人的原因。

    學習方式用對,是那些比較懶的人,能成長得快於勤奮、 努力的人的原因。



    那麼,要如何才能學得深入,而且學得正確呢?

    本書將從科學的角度出發與論證,結合自身學習經驗總結出框架,帶領讀者逐步達到「高效學習」。



    學習由淺至深,不外5個層次



    【記】

    如果學到的記不住,那就等於沒學過。但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又等於「讀死書」。該如何平衡兩者?



    【懂】

    理解知識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能讓理解力最大化的學習法,則鮮少人知。



    【網】

    高手能將所學融會貫通,但高手是怎麼辦到這點的?又是如何快速地辦到這點呢?



    【拓】

    每一種學習都會遇到瓶頸,也包括人工智慧。而要突破瓶頸、進一步拓展能力,我們只能朝三個方向精進。



    【活】

    學以致用不是一個道理,而是一種技術。許多人就是做不好這一點,才無法透過學習改善生活。



    這本工具書統整了一套完整的學習技術,從思維方式到具體的學習方法與行動,幫助你解決一系列學習中會遇到的困惑:



    l 如何學習才能加深你的記憶?

    l 有什麼方法能提升你的理解能力?

    l 學霸與天才的差別是什麼?

    l 什麼樣的學習能夠調整性格?

    l 「最好」的學習方式是什麼?

    l 如何才能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

    l 如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l 忙碌的人該如何利用零碎時間學習?

    l 市面上這麼多種筆記術,哪一種最有用?

    l 如何善用知識的力量,提升自己的收入?

    l 如何將和你無關的「無用知識」,運用到你的領域上?

    l 什麼樣的學習能加深思考的深度?

    l 什麼樣的學習能實際改善你的生活?
    Roxas 楊大輝

    4THINK部落格創辦人。作家兼說書人,持續不斷的在思維的主題上寫作了六年,一心只想寫能增進思考的文字,曾出版《盜賊.演員.進化人》、《深度學習的技術》(電子書)、《思維進化》(電子書)。



    是死硬理性派,是閱讀愛好者,是喜歡藝術的人,是研究思維的人。但所有這些描述都只是外在的標籤,能夠供你想像一下這個人,但不足以了解這個人。而若真要了解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閱讀他的文字,與他的內心深處對話。



    說書部落格:4think.net
    前言:

    是什麼讓一個人的成長速度比另一個人更快呢?



    簡略的答案是:學習的深淺不一樣。



    一個人若只著眼於知識的皮毛、表面,收穫自然會較少;反之,如果一個人總是追求深入的知識、穿透表象,收穫自然會較多。



    但具體來說,學習的深淺該怎麼劃分呢?



    我們先看一則經典的虛構故事:



    在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後,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先後到德國多個地方進行演說,解說當時在量子力學的新發現。

    由於普朗克始終重複著同一套演說,一段時間後,就連普朗克的司機都熟記了他的這一套演說。一天,司機向普朗克說道:「教授,如果您不介意的話,能不能讓我代替您接下來在慕尼黑的演說呢?您只須戴上我的司機帽,舒服地坐在前排觀眾席觀看我演說就行。」普朗克聽後回應道:「可以。」

    於是,司機走上了講台,完整地把普朗克的演說講了一遍。演說結束後,觀眾給予了熱烈的掌聲。接著,來到觀眾發問的環節時,有人向他提出了一個深刻、刁鑽的問題,司機無法回答,於是說道:「我很驚訝,在慕尼黑這種先進的城市竟然會有人問出這麼淺顯的問題,我讓我台下的司機回答就好。」



    以上這則故事的重點並不是想說司機有多麼機智,而是想說明學習深淺的差別——司機雖然能把演說的內容都說出來,但他並不是真的理解這些內容,他只是記下了這些內容,然後把內容重新播放出來,其作用與播放器所做的無異。



    學習由淺到深,可以分成至少五個層次,其中「記」是最淺的學習層次,停留在這一層次的人通常只會單純地輸入知識,但不對知識進行任何思考。



    與這一學習層次相應的,是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學生被灌輸知識主要是為應付考試——這導致許多受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人,也就是絕大部分人,忽略了學習的本質。



    當然,人們早已注意到這種教育方式的各種弊端。例如,專注於記住知識而不是理解知識的學生,通常欠缺獨立思考,也欠缺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其原因也很簡單: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需要訓練得來的,而單純記住知識無法訓練思考。



    既然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不好,那為什麼這種教育方式至今依然出現在世界各地呢?



    那是因為教育資源總是有限的,而學校透過考試測試學生有沒有記住知識,是一種最簡單、直接、經濟的測試學生的方法,這方法可以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兼顧最多的學生。教育資源若沒有獲得增加或找出替代方案,那麼這一種教育制度就會持續下去,人們依然會在學習中過分看重「記」這個學習層次。



    除教育制度的問題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人們認為「知識沒被記住,就等於沒學過」,這個觀念帶來的恐懼進而產生了許多學習的誤區,而我們會在本書談到,為什麼你不應該太在意這一點。



    「記」是最淺的學習層次,停留在這一層次的人成長最慢,收穫最少。儘管如此,這並不是說它無關緊要或者毫無用處。能記住知識還是很實用的,尤其對尚在校園求學的學生來說,記憶力的確能有效幫助學生通過考試,只是它不應該是學習的重點、終點。



    我們會在第一章討論,怎樣的學習能夠增進你的記憶力。



    「懂」是第二個學習層次。具體來說,「懂」意味著你理解了知識,知道前因後果,知道這知識為什麼管用,能起到什麼作用。



    在任何時候的學習中,最低的限度是必須「讀懂」,至少達到基本的理解。

    我們每個人都能輕易分辨出「記」和「懂」的差別,這裡就不多做解釋;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如何讓自身的理解力最大化——我們會在第二章討論理解力最大化的五個條件。



    第三個學習層次是「網」,指的是由許多不同的知識點編織而成的「知識網」。



    舉個例子,我們都接觸過攝影,而專業的攝影知識點其實有很多,你要知道如何操作相機、佈置構圖、凸顯顏色對比、用畫面說故事等等。



    可以想像,一位真正的攝影高手在按下相機快門之前,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考慮這些知識點,有系統地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效果,從而拍攝出他心中的高質量作品。他不會只應用一個知識點,而是會把多個知識點結合起來應用。



    根據資訊理論,資訊能夠消除不確定性,就好像你和你的朋友相處得愈久,你就了解他愈多,愈能確定他的為人。同理,當愈多的知識點構成愈複雜的知識網,就能讓你在完成一個動作時處理、加工更多的資訊,能讓你在一瞬間運用上更多的知識點,因此你攝影所達到的效果和品質就會更好、更穩定。



    學習的第三層次,是把不同的知識點連接起來形成一張「知識網」,你得融會貫通、熟練知識,才能成為高手。



    但是,要怎樣才能加速這個過程呢?怎樣才能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呢?這將會在第三章重點討論。



    第四個學習層次是「拓」,「拓」是前面三個層次的延伸,是對知識網的拓展。



    學習至少要達到「拓」的層次,進行縱向與橫向的全面拓展後,才能算得上是有深度的學習,也才能產生有深度、有價值的知識。



    簡單來說,「拓」包含了三個維度的精進,亦即正確性、多樣性和創造性。



    自人類能夠建構知識以來,從原始人開始,人類的知識總體發展趨勢就不斷在這三個維度進行開拓:



    人類透過科學、哲學、數學來提升知識的「正確性」;人類透過一生的思考、學習、工作、研究,發掘了愈來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提升人類知識整體的「多樣性」;人類愈來愈看重使用知識進行發明、創新,愈來愈注重提升知識的「創造性」。



    可以這麼說,拓展知識的正確性、多樣性和創造性,是人類永恆的追求。



    我們會在第四章討論如何對這三個維度進行拓展,也會談到這個拓展工作能如何幫助我們在資訊時代的競爭中獲益,避開被人工智能淘汰的危機。



    最後的學習層次是「活」。這個層次需要你對前四個層次有所理解才能掌握得更好,這裡就賣個關子按下不表,我們會在本書的最終章討論。



    從本書開始到結束,我們會逐個探討不同的學習層次,援引科學研究的成果和理論,引薦經過時間證明有效的學習法,從記憶力和理解力的最大化,到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編織知識網,用知識打造核心競爭力,再到改變人生的進程。



    我們會一層一層地不斷深入。



    現在,讓我們從以下問題開始:

    如果學習之後記不住,那學來幹嘛?


    各界推薦

    第1章獲得很不錯的記憶力

    第2章理解力最大化

    第3章編織知識之網

    第4章全面拓展

    第5章在生活中學習
    第1章獲得很不錯的記憶力

    如果學習之後記不住,那學來幹嘛?



    如果學到的記不住,那麼就等於沒學過。



    這個事實讓人們對學習產生了一種焦慮,由於深怕在學習過程中無法記住知識,所以學習者通常會把時間過度花費在記住知識而非理解知識上。你會在書上劃重點,反覆閱讀資料,並期望知識可以牢固、長久地記在腦袋裡。



    如果學到的記不住,那麼就等於沒學過,這個簡單合理的事實雖然是事實,卻讓許多人產生了一種本末倒置的錯誤觀念:學習是為了記住知識,學習主要是為了記住知識。



    之所以說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是因為單純地記住知識,最多只能算作是一種搬運,是把知識從外面搬運到腦袋裡而已。這一項任務是沒多大意義的,甚至無須人腦來做,交給電腦做就可以了。



    但或許有人會認為,專注在記憶其實並沒什麼問題,因為如果你擁有超強的記憶力,能夠把自己訓練得像電視節目裡的記憶大師那樣過目不忘,可以把所有的知識都記在腦海裡的話,那麼你和一個出色的專家也沒什麼不同,一樣可以從記憶中調用知識來解決任何遇到的問題。



    但這種推論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所有能透過記憶來獲取的知識,都只能解決舊有的問題。所有寫在書上的、透過老師或任何媒介傳播的知識,解決的都是舊有的問題。而生活總是會遇到新問題或另類的問題,這些新問題和舊問題間會有一點或許多的差異,而面對這些問題你是無法透過回憶課本裡的知識來找到答案的。



    舉個例子:青黴素(亦即抗生素的主要成分)可以用來殺死人體內的細菌,這一個知識點無需任何思考就能應用。但有些細菌會演化出抵抗青黴素的抗體,這時青黴素就無法殺死所有的細菌了,亦即「青黴素可以用來殺死人體內的所有細菌」這個知識點失效了,它無法用來解決新問題。



    但幸好,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單純地知道「青黴素可以用來殺死人體內的細菌」。他們刨根究底,搞清楚了青黴素之所以能夠殺死細菌的原因——因為青黴素裡面有一種特殊物質,亦即青黴烷,其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所以才有殺菌作用。



    接著,科學家還研究了青黴烷的分子結構,並以此改進發明了頭孢菌素,頭孢菌素能對付一些初代青黴素無法對付的細菌,解決了新問題。當然,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新問題出現,而如果人類只記住知識而不對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就不可能解決新問題。



    同理,一個學習者如果只記住知識而不進行思考,那麼他就總會被新的問題難倒,哪怕他有超強的、過目不忘的記憶力。追求超強的記憶力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當然,一定程度地記住知識還是必須的,完全沒有記憶就等於無法學習,而生活中又有許多無可奈何之事。例如,許多考試其實考的是你的記憶力,而不是思考能力,而通過考試對許多人來說又是必須的。就算不用考試,一般人依然必須在日常隨時調用知識,老是忘記事情、知識,不見得是值得開心的事情。



    記憶力依然是有必要加強的。事實上,「記」作為第一個學習層次,也扮演著「基層」的角色;一個人若無法記憶,就不可能進行之後的深度學習。



    總之,我們不應該只看重記憶力、過分追求「超強的記憶力」,但希望自己有「很不錯的記憶力」則是合理的,並不過分。



    但問題是,「很不錯的記憶力」對許多人來說也很難做到,多數人對自己的記憶力並不滿意。這裡的「很不錯的記憶力」的標準,是至少能讓學生順利通過考試,甚至考得好成績;是能讓大人游刃有餘地調用學過的知識來應付工作,而不是看過不久就忘記。



    要做到這點其實並不容易。



    記憶的條件



    你的記性是否很好呢?



    其實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是「記性不好」和「記性好」的混合體。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們不只會遺忘東西,而且遺忘的速度之快,可以讓前五分鐘想到的東西,在後五分鐘就全忘了,這是我們記性不好的一面。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具備回憶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發生過的事情的能力,我們能記住某張臉孔或名字一直到老死。這是我們記性好的一面。



    而這兩者同時存在意味著,我們的記性可以很好,也可以很不好,我們是記性好壞的混合體。



    心理學家把記憶分成「短期記憶」(short term memory)和「長期記憶」(long term memory)兩種。簡短來說,短期記憶是讓你暫時「hold 住」的記憶,當你嘗試記憶某人的電話號碼時,這號碼會進入你的短期記憶。但我們都清楚知道:電話號碼進入我們的短期記憶,並不代表我們能在一個星期後依然記得它;事實上,短期記憶只能「hold 住」十五到三十秒。這是因為短期記憶沒能成功把電話號碼固化成長期記憶的結果。



    而我們所謂的「記性不好的一面」,其實就是短期記憶還未被固化成長期記憶就被遺忘的結果;我們「記性好的一面」,其實就是短期記憶成功固化成長期記憶的結果。



    但長期記憶到底有多長期呢?



    無論你是記得幾個小時、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那都算是長期記憶。這意味著,長期記憶的固化是有強弱之分的,固化程度不夠強,長期記憶就會很快被遺忘;反之,固化程度足夠強,長期記憶才能持久(當然,這是簡略方便、通俗的說法。)



    那怎樣才能加強長期記憶的牢固程度呢?



    答案是:如果你滿足了某些「記憶條件」,你就能記得很久;否則,你就很容易忘掉。



    記憶條件分成很多很多種,以記憶幾行句子為例,如果你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例如,有人拿著刀架在你的脖子讓你記住這些句子的話,這些句子就會能帶給你強烈的情緒,你會記得很久。如果這些句子帶有故事情節,讀起來有押韻、配圖,而且正在描述與你自身相關的事情,那麼這幾行句子就可以被記得更久。



    反之,如果你只是在地鐵的廣告板看到幾行句子,它讀起來索然無味,講述著枯燥無聊的廢話,你就不大可能記得這幾行句子,因為這幾行字並沒有滿足記憶條件。



    雖然讓人拿刀架著你可以讓你在恐慌中大大提升記憶力,但這並不實際且可行性低。在學習之旅中,你也不太可能要求每個描述知識點的句子都帶有押韻、配圖,並且描述著和你息息相關的事情。



    幸好,除了上面這些記憶條件之外,認知科學家還找到了另一些在課堂中、學習之旅中方便使用的記憶條件,只不過這些記憶條件與我們的常識、直覺相悖。



    重讀與提取練習



    首先,多數人都錯誤地認為,如果要記得一些資料,那只要重複閱讀這些資料,直到自己對這些資料的記憶深深烙印在腦海中,就能夠記得很久。如果你要記住資料,你可能會花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的時間重讀同一份資料。



    但實驗顯示,重讀並不會加深記憶:



    華盛頓大學進行的一項實驗,召集了來自兩所不同的大學,一共一百四十八名大學生,並要求他們閱讀摘選自教材和《科學人》雜誌的五個不同段落。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只讀了一遍,另一組學生則在讀過第一遍之後,又立刻重讀了幾遍。



    過了幾天後,實驗人員讓學生完成測試題來驗證他們的學習效果。最終實驗結果表明,無論只是閱讀了一遍還是密集地重讀了幾遍,學生的成績幾乎一樣。



    重讀對長期記憶沒有多大用處,但還是有許多人透過重讀來學習,有一項調查顯示,重讀是最多人使用的學習方式,佔據了接受調查的84%



    但既然重讀無法讓人們記憶得更久,為什麼還是那麼多人嘗試透過重複閱讀來加深記憶呢?



    這是因為主觀感受帶來了錯覺。簡單來說,當你重複閱讀資料時,你會在當下強烈感覺到資料被「記住」了,如果這時立刻讓你進行考試,那麼你的成績的確會比較好。但事實上,資料並未在大腦完成長期記憶的轉換,因此這一效果並不持久,過了幾天之後你依然會忘掉。



    我們其實都有過這一類經驗,這就好像你嘗試記住某人的電話號碼。一開始你透過不斷複述號碼來「hold 住」記憶,直到你覺得已經記住為止,但無論當時你多麼努力,時隔幾天後,你還是忘記了那電話號碼。



    那麼,怎樣才能加強長期記憶的固化程度呢?)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