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家庭 親子】 > 家庭/親子

    【ACF】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不說教的情商課,讓親子都被好好理解_澤爸(魏瑋志)


    作者: 澤爸(魏瑋志)
    出版社: 如何
    ISBN: 9789861365909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319
    售價: 24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2365454

    書況補充說明: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PHP】孩子,我陪你度過叛逆_萊利博士
    作者:萊利博士
    售價:99
    【A1R】老師你會不會回來_王政忠
    作者:王政忠
    售價:79
    【HUK】沒有不受教的孩子_林奐均
    作者:林奐均
    售價:99
    【EL3】跟著梁旅珠教出好孩子_梁旅珠
    作者:梁旅珠
    售價:79
    【C8A】如何教寶寶閱讀_格連‧杜曼
    作者:格連‧杜曼
    售價:79
    【I9L】0~1歲100個開發智力的遊戲書_溫蒂‧麥斯
    作者:溫蒂‧麥斯
    售價:79
    【LKG】幹嘛要他想的跟你一樣_盧蘇偉
    作者:盧蘇偉
    售價:89
    【PH7】割斷臍帶做大人= CUTTING LOOSE_H. M. HALPERN
    作者:H.M.HALPERN
    售價:89
    【PHV】假裝是個好爸爸_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
    作者:麥可.路易士(MichaelLewis)
    售價:129
    【I5W】不是全能爸媽一樣教出好孩子_吳娟瑜
    作者:吳娟瑜
    售價:189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365454

    [代售商品編號] 101627800279

    [ISBN-13碼] 9789861365909

    [ISBN] 9861365907

    [作者] 澤爸(魏瑋志)

    [出版社] 如何

    [出版日期] 2021/07/01

    [裝訂/規格] 平裝 / 352頁 / 14.8 x 20.8 x 1.7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目錄]
    〈自序〉 謝謝我的孩子,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PART1 自我的對話

     

    Chapter 1 面對自我

    1.衝突當下的情緒覺察

    2.衝突當下要如何應對?

    3.衝突後的親子和解

    4.衝突後的自我對話

     

    PART2 親子的對話

     

    Chapter 2 對話的開端

    1.孩子的內心,都渴望與爸媽對話

    2.親子關係是開始對話的根本

    3.從日常生活建立對話習慣

    4.培養與孩子的情感連結

     

    Chapter 3 對話的基本功

    1.對話的姿態

    2.以感受為出發點,探索想法

    3.好奇的客觀提問

    4.體會孩子當下的感受

    5.翻譯孩子內心的話語

     

    Chapter 4 破冰──讓孩子願意溝通

    1.親子不溝通的緣由

    2.孩子不正面回應

    3.孩子回嘴、鬥嘴、不耐煩

    4.孩子說謊、找藉口與理由

    5.孩子躲避爸媽

     

    Chapter 5讓孩子表達

    1.太陽般的溫度

    2.鼓勵孩子表達自我

    Chapter 6探索──了解想法與原因

    1.有範圍的選擇題,讓孩子核對

    2.讓孩子試著描述當時的情境

    3.探索行為背後的事件

     

    PART3 教養的對話

     

    Chapter 7孩子願意聽進去的溝通

    1.連結彼此情感,討論出雙贏辦法

    2.教養的對話

    3.不要再假民主真聽話

    4.有條件的反問,讓孩子思考後果

    5.教養有時不一定要解決問題

    6.不要拿孩子的所愛來談條件

     

    Chapter 8回溯過往

    1.回溯,與過往的我們和解

    Chapter 9點燃改變的動機

    1.讓孩子看到內心真實的自己

    2.引領發現恐懼背後的美好

    3.連到內心對彼此的愛

    4.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價值

     

    〈後記〉 謝謝你們,讓我成為爸爸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內容簡介】

    ★《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作者、超人氣親職講師最新力作!

    ★媽媽們最想#Tag老公分享,改善親子關係、夫妻感情融洽的最佳對話方式!

    孩子講不聽、愛頂嘴、藉口一堆、不耐煩……

    作為爸媽,很難不氣急攻心,一連串的說教脫口而出……

    以「用心」陪伴孩子成長聞名、掀起教養界「爸爸潮」的澤爸,

    以日常生活中親子的實境對話,手把手、一字一句地

    教你如何有效解決「最讓父母苦惱的教養問題」!

    面對最愛的家人,我們更應該要好好說話!

    當你好好說話,孩子才會展露真心,開啟改變的契機!

    你在外面交遊廣闊、很能聊,

    但是回到家面對孩子,只會說教、罵人嗎?

    你一直很遺憾自己跟父母,除了噓寒問暖就沒話聊了,

    並且渴望跟自己的孩子能像朋友一樣促膝長談嗎?

    關係是從日常的相處中一點一點累積出來的,

    其中少不了要以「對話」和「陪伴」來強化心的連結,

    當彼此的關係變得親密,就能因為受到信任而發揮出影響力。

    親子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

    在本書中,澤爸先傳授父母如何穩定自我情緒,然後引導孩子學會辨識和抒發情緒,並以對等的姿態和好奇的提問,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樣透過有效的對話,點燃孩子願意做、願意改變的決心,就能克服天下父母最傷腦筋的教養問題。
    【作者簡介】

    澤爸(魏瑋志)

    親職教育講師、親子天下特約專欄作家(嚴選部落客),電視節目、電台廣播、親子雜誌常邀親職教養專家,是一位擁有一子(澤澤)一女(花寶)的爸爸,也是全職媽媽的老公。

    用愛擁抱孩子、用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長,下班回家看到他們,是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喜歡跟孩子打鬧遊戲、喜歡與孩子聊天、喜歡反問孩子問題、喜歡被孩子依賴的感覺,因而決定專心投入親職教養領域,傳遞心中理念,鼓勵爸爸們一同照顧孩子,努力當個上班族「好爸爸」。

    曾獲2014年度秋季全國幽默演講大賽亞軍、2014年度春季全國指定演講大賽季軍,於是發揮好口才,用演講積極傳達「用對方法讀懂孩子的心」的理念,同時也書寫成冊,更參與各公司行號、機關單位、學校等團體超過千場親職講座,與同樣樂於為人父母者分享教養的美好體驗,臉書粉絲團【澤爸 : 親職教育講師】追蹤數逼近十萬名。擅長演講主題:親職教育、情緒發展、親子溝通、親子教養、夫妻關係。已出版著作《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陪伴你的力量》《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等。

    【序】

    謝謝我的孩子,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某次中午的家庭聚會,有家人突然聊到,我在澤澤兩歲左右時,只要一犯錯,會對他講道理,而且是講很久的那種。聽的當下,有些忘了,沒啥印象,後來仔細回想,當年的我,真是如此。

    剛開始當爸爸的我,跟每位新手爸媽一樣,依著自身經驗在不斷摸索。一開始認為,只要是不打不罵,就是正確的教養,於是,我很愛說道理,自認是在灌輸觀念。不管是把澤澤放在椅子上或抱進房間,總要講到我覺得他聽懂了為止。

    直到有次觀察到澤澤的不耐煩,才驚覺我認為對他好的教養灌輸,其實只是嘮叨與碎唸罷了,澤澤的內心是很想逃走的。後來,我盡量調整與減少說教內容,簡單扼要地講重點,明白了「溝通的本質,不是講的人講了多久,而是聽的人願意聽進多少」。

    但是,我卻忽略了姿態。

    高高在上的眼神,充滿威嚴的語氣,不時面露凶狠;總覺得要有權威,偶爾要讓孩子怕我才能鎮得住。直到有次發現澤澤會在我叫他時立正站好,滿臉恐懼,才驚覺他回答的「好,知道。」不是真的聽進去了,而是因為害怕的反射回應。原來,我又被幼時的傳統教養思維給束縛住了。

    讀了許多書籍與課程,再一次的省悟與反思,我調整了姿態、語氣與眼神,以平視、溫和的眼神與平穩的語氣看待孩子。雖然,教養的立場依然是堅定的,但孩子面對我時,不再有恐懼與害怕。

    然而,當時我並沒有注意到,「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本書裡,會有描述我與女兒曾經發生的衝突,而女兒所展現的彭湃情緒,是我未曾在兒子身上見過的。初期,我把對兒子的教養方式套用在女兒身上,發現效果不彰,甚至有數次被女兒激到瞬間暴怒過,弄得我非常挫敗。於是,開啟了我進一步去深入了解「情緒」的契機。

    靠著學習薩提爾,學會如何關照自己,接納自己的情緒。面對女兒的情緒,我找到穩定自己情緒的方法,而且越來越得心應手,穩定到被她的反應掀起波瀾而產生怒意的次數已趨近於零。同時間,我翻閱了非常多的書籍,試圖了解情緒與大腦、心理等相關知識,並且運用在應對女兒的情緒上,來幫助她發展控管情緒的能力,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著實有非常顯著的成長。

    而且,在薩提爾的對話模式中,以關心、好奇與提問,循線沿著他們的思維脈絡,不斷地探索,挖掘到他們內心的想法與感受,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與目的,再連到價值提升自我意願。這幾年的蛻變,我對他們已經完全沒有指責、批評、凶狠與長篇大論,更多的是對話、分享與內心交流,感覺到的是,一家人彼此心與心的靠近,真的好喜歡與孩子目前的相處狀態。

    對話的成長

    書中有大量的對話,是源於薩提爾的基礎。我當時學了薩提爾之後,先與老婆練習,再跟孩子練習,對話的技巧與運用越來越上手後,再找機會於講座或工作坊上,與現場的學員們來場角色互換的模擬練習。藉著不斷地磨練與調整,與觀眾的「對話互動」已經成為講座內容的重要部分,因為,實際的演練能讓家長們真實地感受到,好的對話真的能促進好的關係。

    這些對話的運用,皆是我在後續練習中的啟發與領悟,自認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學習,所以,不敢端著「薩提爾」三個字來當招牌,也因為如此,書中不太會提及。不過,相信看過「薩提爾」的人一定會有種熟悉的感覺。

    我真心感動能遇見薩提爾,在自我內心的成長上、夫妻之間的溝通上,以及與孩子的對話深度上,都有著極大的幫助與益處。

    對話要為了孩子而調整

    有位媽媽在某次講座上詢問,我在家中與孩子進行深度對話的比例,我回答說:「如果是那種促膝長談的深度內心對話,大概十%吧。」她很驚訝怎麼這麼少。

    我一開始接觸到對話與提問後,孩子的每一個反應、說的每一句話,我都在提問,彷彿每一個問句都要問到內心深處般,結果引發他們的反彈,認為好煩喔,為什麼所有事情都要問。剛開始,我很沮喪。因為,我認為這是很棒的事情,想要放在我與他們的互動中。不過,我願意接納沮喪的自己,更加樂意接受不願意再被問的孩子。於是,我從沮喪中一路調整,直到有次,兒子對我說:「爸爸,我現在有時分不出來,你是否有在用薩提爾的方式來問我話了。」當下我才明白到,什麼叫作融會貫通。

    現在很大的比例上,能夠很自然地在聊天之中形成對話,在關心之餘也能自在地運用對話,即便是需要教養,也能夠做到點到即止的對話。如果需要挖掘的,也會先跟他們說:「這件事情,我們等一下找時間談一談。」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知道我們要深談了。

    每個做父母的個性皆不相同,孩子的性格也全然不同,對話只是一種了解彼此的方式,所以,看完此書後,請試著調整成,自己能自在說出來的話語。重點是,讓孩子擁有被愛的感受,如此已足夠。

    過去的自己,成就了現在的我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育兒的經歷與成長,一件又一件的回憶著,是一件很有趣與喜悅的事情。想到曾經的一些事,會感到懊惱、後悔與生自己的氣,但是,我更願意接納自己當時的一切,因為有這些經歷,才一步步的成就了現在的我。

    在育兒的路上,我自許當個今天比昨天好一點點的爸爸,有進步了,我會好好的欣賞著自己,也希望你能欣賞著願意翻閱此書的自己,並且能從此書中獲得很大的收穫,在親子的溝通與對話上,越來越順暢。

    願天下家庭的親子關係都能夠更好。
    【目次】

    〈自序〉謝謝我的孩子,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PART1 自我的對話

    Chapter 1 面對自我

    1.衝突當下的情緒覺察

    2.衝突當下要如何應對?

    3.衝突後的親子和解

    4.衝突後的自我對話

    PART2 親子的對話

    Chapter 2 對話的開端

    1.孩子的內心,都渴望與爸媽對話

    2.親子關係是開始對話的根本

    3.從日常生活建立對話習慣

    4.培養與孩子的情感連結

    Chapter 3 對話的基本功

    1.對話的姿態

    2.以感受為出發點,探索想法

    3.好奇的客觀提問

    4.體會孩子當下的感受

    5.翻譯孩子內心的話語

    Chapter 4 破冰──讓孩子願意溝通

    1.親子不溝通的緣由

    2.孩子不正面回應

    3.孩子回嘴、鬥嘴、不耐煩

    4.孩子說謊、找藉口與理由

    5.孩子躲避爸媽

    Chapter 5讓孩子表達

    1.太陽般的溫度

    2.鼓勵孩子表達自我

    Chapter 6探索──了解想法與原因

    1.有範圍的選擇題,讓孩子核對

    2.讓孩子試著描述當時的情境

    3.探索行為背後的事件

    PART3 教養的對話

    Chapter 7孩子願意聽進去的溝通

    1.連結彼此情感,討論出雙贏辦法

    2.教養的對話

    3.不要再假民主真聽話

    4.有條件的反問,讓孩子思考後果

    5.教養有時不一定要解決問題

    6.不要拿孩子的所愛來談條件

    Chapter 8回溯過往

    1.回溯,與過往的我們和解

    Chapter 9點燃改變的動機

    1.讓孩子看到內心真實的自己

    2.引領發現恐懼背後的美好

    3.連到內心對彼此的愛

    4.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價值

    〈後記〉謝謝你們,讓我成為爸爸
    【書摘】

    Chapter 1 面對自我

    1. 衝突當下的情緒覺察

    沒有人天生會當爸媽,我們都是有了孩子才開始學習怎麼做爸媽的。買了產品還有說明書來教我們如何用,生下孩子卻沒有任何使用手冊來告訴我們要怎麼教。同時,我們又深受著原生家庭的影響,面對孩子的事情,內心湧出莫名的焦慮。

    孩子寫功課的字歪七扭八,唸他「字很醜、你很不專心、有夠糟糕。」

    孩子在外頭哭鬧,大吼「吵死了、只會哭、再哭我就打下去囉。」

    孩子對我們不耐煩,一巴掌打下去「你這是什麼態度!」

    有了情緒,打了他、吼了他,可能會感到後悔與自責,於是對孩子講道理:「我這是為了你好。」指責他:「要不是你惹我生氣,我會打你嗎?」或者,生完氣之後,假裝沒事發生呢?!如果我們只是責怪他人或選擇暫時遺忘,沒有鼓起勇氣來面對這些錯誤與情緒,同樣的狀況只會不斷地重蹈覆轍、一再重演。

    我發現,這一切由情緒所引發的衝動行為,只是在發洩內心的不滿罷了,並沒有真正的在教導孩子,反而可能讓孩子的內心承受了莫大的傷害,造成他心中的冰山與陰影,影響著他的未來。

    我們會生氣,吼他、罵他、唸他,是因為擔心、煩惱或希望能教好孩子。有這些感受與想法,當然是因為愛他,然而,我們對他所展現的姿態與行為,是不是真的有讓他感受到被愛呢?

    如果希望在教養孩子的當下,能讓他依然感受到被愛,我們就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然而,我們認識自己的情緒嗎?我們允許自己生氣嗎?允許自己自責嗎?允許自己後悔嗎?從小養成的情緒習慣,倘若都是被指責的、被否定的、被忽略的,我們很有可能會用相同的方式來回應自己與應對孩子。

    如果我們希望在衝突之下,能讓孩子有被愛的感受,就要先學會用關愛的方式來應對自我的情緒。因為,要接納有情緒的孩子,要先接納有情緒的自己。

    懊悔不已的自己

    記得是花寶六歲的時候──

    她趴在地上看著書,我提醒她要坐好看,避免視力受到影響。我第一次叫她,花寶繼續看著書,沒有理會。想說她沒聽見,走近身旁,再說一次。這次,花寶抬起頭了,看著我兩秒,又低下頭繼續看書。因為明明有聽到了卻沒有回應,我有點不高興了,輕輕地拍拍她的肩膀,「花寶,爸爸已經跟妳說第三遍了。如果妳要看書,請到亮一點的地方坐好看。」她翻閱著書頁,也是一樣頭也不抬,帶著不耐煩的尾音說道:「吼~我不要啦。」我對於她的語氣與神態,真的有點怒了,壓住她的書,帶著嚴厲的口吻說:「如果妳再說一次不要,那就不要看。」根本不願意示弱的花寶,很生氣地直接把書抽走,用力往旁邊一甩:「不看就不看。」我完全被這個動作給激怒了,上前拉住她,把她整個人扛了起來,手肘環扣住她的腰間,像是夾帶貨物般地帶進房間去。她拚了命的要掙脫,我越夾越用力,她哭喊著幾聲:「好痛、好痛。」我稍稍的鬆開,也正好進到房間裡了,把她放到床上。只見花寶手撫著肚子,流著淚,蜷曲著身體說:「爸爸好凶、爸爸好凶喔。」我坐在床尾,心裡非常的沉痛,萬分懊悔,覺得自己好糟糕。

    孩子的情緒差異

    澤澤從小有了情緒,陪他哭或生氣,最多大概十分鐘,他的情緒會慢慢舒緩,能夠好好的對談。花寶兩歲之後,個人特質逐漸明顯,我才深切的體會到什麼叫作孩子之間的差異。三到六歲的花寶有了情緒,哭鬧三十至五十分鐘停不下來,還有數次超過一個多小時。而且在過程中,爆炸的程度高低起伏不定,時而低沉啜泣、時而大聲吼叫、回話為反而反,偶爾還會加上拉扯、碰撞、丟東西,以及言語上的激怒,我與老婆真的要有十足的耐性才能應對。

    隨著我們找到方法,不斷地鍛鍊她情緒控管的能力,花寶現在(九歲)進步神速,時間長度與頻率都大幅下降之外,她自己還會用別的方式,像是看書、做手作、畫畫等,來抒發情緒試著讓心情穩定,她真的好棒,也很努力。

    處理當下的情緒

    當下覺得自己很糟糕的我,想起了在不久前參加了《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作者李崇建老師的工作坊,學習到了覺察與安頓情緒的方法。我先請老婆來安撫花寶,自個兒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先用深呼吸來緩和情緒,待她稍稍冷靜了之後,先試著覺察情緒,再安穩浮動的內在。

    「我怎麼了?剛剛的情緒是什麼?」

    「我覺察到我在生氣。」

    覺察到「生氣」的情緒之後,再緩緩的大大深吸一口氣,接著,輕輕的、一絲絲的從口慢慢的吐出來。然後對自己說:

    「我真的好生氣。」

    「我是可以生氣的。」

    「我允許自己生氣。」

    一次、二次、三次,重複同樣的動作,直到心中原本有如火山爆發的感受,漸漸轉化成風平浪靜的平穩。

    接著,在仿照蒙特梭利羅寶鴻老師的著作《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中,提到的處理自己當下情緒的「三A情緒急救」寫下:

    我覺察(Aware)自己在生氣;

    我承認(Admit)自己在生氣;

    我允許(Allow)自己在生氣;

    我願意陪伴自己的生氣。

    「在這樣對自己說之後,我感覺到心裡的怒氣漸漸被關愛、被照顧了,彷彿找到一個出口,自然而然、慢慢的從我心裡釋放出去。」這是羅寶鴻老師在書中的體驗描述,而我也有著相同的感受。

    李崇建老師與學思達團隊合著的《薩提爾的縱深對話》,從三A之後再延伸出另外三個A。

    接受情緒(Accept);

    轉化情緒(Action);

    欣賞自己(Appreciate)。

    這部分,在後段也有實際的運用。

    與自己的內在連結

    心情平靜之後,我走回房間裡,再次面對花寶。謝謝老婆已經安撫好她的情緒,我走了過去抱著她,跟花寶道歉,並獲得她的諒解。有了這次的懊悔經驗,讓我深知在衝突的當下,自身情緒穩定的重要性。

    我們的力量比孩子大,是用來保護他們的;

    我們的塊頭比孩子壯,是提供安全感給他們的;

    我們握有的權比孩子多,是教養他們成為更好的人;

    而不是拿來威脅或恐嚇孩子,讓他們感到恐懼與害怕的。

    我們允許自己生氣嗎?允許自己自責嗎?允許自己

    後悔嗎?是的,我是允許的。我允許自己生氣、自責與後悔,發生了,更願意把當下的情緒放置在眼前,看著它、面對它、感受它、接受它,靜靜的靠近情緒,直到它對我們的影響逐漸變小。如此,才是真正的接納。

    衝突的當下,心中湧出的情緒被自己接納了,心情便能平穩。平穩了,才能用更好的方式來應對與處理,而非用力量、塊頭與權威來宣洩情緒,讓孩子感到害怕。

    我們小的時候,比較沒有機會來學習如何處理情緒。有了孩子,當作另一種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一個讓自己能夠變得更好的契機。因為,孩子是我們最愛的人,值得我們用更好的方式來對待他。

    我怎麼了?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麼?

    有情緒的時候,該如何自我覺察呢?首先,我們要先懂得觀察自己。「相由心生」,我們心中湧出了情緒,外在的表情與行為上,肯定會有相對應的細微變化。像是,生氣了,可能會拳頭緊握、目露凶光、語氣加重、肩頸僵硬,從呼喊孩子的小名變成大吼他的全名。焦慮了,可能會眉頭深鎖、呼吸急促、不斷搓手……等。

    當我們觀察到自己的表情或行為上,出現了變化,請先試著暫停。

    –深呼吸:大大地深吸,緩緩地從口吐出,數次。

    –關心自己:「我剛剛大吼了孩子(觀察到的行為),我還好嗎?我怎麼了?」

    –詢問感受:「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麼?是生氣嗎?是煩躁嗎?」試著聚焦在內心。

    –連結內在:「我感到很生氣;我可以生氣;我允許自己生氣。」

    確保自己的情緒是穩定的,再來應對孩子吧。

    我常對講座的學員們說,我們不要怕與孩子起衝突(有些家長會逃避或討好家中青少年的情緒)。親子之間的衝突,有時候是雙方成長或關係更加緊密的機會。只是,如果沒有處理好雙方的情緒,衝突越演越烈,只會不斷地撕裂彼此的關係。

    從日常生活中練習覺察

    相信你們看到這邊,可能有產生疑惑。都已經在生氣了、在暴怒了,根本覺察不了,也暫停不了啊!怎麼辦呢?是的,如果衝突是個戰場,「自我覺察」是要先經由平時的訓練與鍛鍊,累積一定的經驗值後,上到戰場的那一刻,才有能力即刻做出反應。我們該怎麼練習呢?答案是,從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點小事,來試著練習覺察力,培養感知能力。

    從事件中練習:

    在公司要跟老闆做簡報,發現自己勤跑廁所。

    累了一整天,匆忙地跑上公車,卻發現沒有座位,突然輕聲嘆氣。

    滑手機時,看到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莫名的哽咽了起來。

    開車時,遇到危險駕駛,我們放聲咒罵、髒話連篇。

    快要遲到了,卻遇到塞車,狂看手錶、急踩油門與煞車。

    從互動中練習:

    孩子在人來人往的大馬路上哭鬧,我們用高亢的音調說出恐嚇話語。

    爸媽打電話來叮嚀,我們倉促應付:「好啦!好啦!知道了啦。」急著掛斷。

    天氣微涼,孩子不想穿上我們給他的衣服,眉頭突然皺了起來。

    哥哥買了新房子,我們本應為他開心,卻一直悶悶的不想講話。

    發現伴侶生氣了,我們對他總是小心翼翼,不斷地討好與滿足對方。

    如果有經歷以上的狀況,先試著觀察自己的行為訊號,發現到有這些外顯行為,短暫的暫停來關注自身,詢問自己是什麼樣的情緒讓我有如此的行為。找到答案後,再來練習與內在連結。其實,過程只需要幾十秒的時間而已,卻可以經由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讓我們的感知能力越來越敏銳,甚至變成了一個日常的慣性。

    有了覺察的能力,衝突要發生的當下,才有機會在盛怒時,為自己與孩子按下暫停鍵,減少衝突與傷害的言行發生。然後,能與孩子進行著良好且有品質的對話。

    Chapter 4 破冰──讓孩子願意溝通

    3.孩子回嘴、鬥嘴、不耐煩

    回嘴、鬥嘴與不耐煩,肯定是心中有了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或不耐煩。「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是最重要的處理原則,也就是說,覺察到自己與孩子的對話,總是不斷的你一言我一句,彷彿開啟辯論會一般,請記得,一定要先暫停對話。

    而暫停對話的方式,不能是被激怒起來的情緒宣洩,而是要適度的情緒表達。

    有次,我對澤澤管教的時候,他小小翻了一個白眼,我看到了內心不是很高興,用著比較嚴厲的口吻,但依然平視地看著他,平穩地說:「兒子,或許爸爸剛剛講的話,你聽了不耐煩,只是你翻白眼的眼神,讓我看到了也很不舒服,有種不被尊重的感覺,是很生氣的。如果你現在聽不下去,我們先暫停,反正我也在生氣,可能會說出氣話,所以,等一下再說吧。」對青少年最好的暫停方式,就是離開現場,讓雙方在能夠緩和心情的地方待著。

    情緒宣洩的方式,是對他說:「你這什麼態度!再翻一次白眼,給我試試看,給我滾出去。」聽的人是很不好受的。

    「情緒表達」與「情緒宣洩」的差異在於,情緒表達是嘗試說出自己的感受,並且會顧慮聽者的感受,而情緒宣洩則是完全不顧周邊人的感受,恣意地把心中的火倒出來,造成傷害也不在乎。

    孩子點燃了我們的情緒,但是,情緒是屬於自己的。要怎麼處理它(情緒),我們是可以選擇的。

    情緒控管的成熟期,大概是十八到二十五歲,身為成人的父母,相較於孩子,我們理應是情緒管理比較穩定的一方。我們要展現出以「情緒表達」的處理方式,成為孩子最棒的一面學習鏡子,這才是真正愛他們的方式。因為,他們值得我們用更好的方式來對待。

    面對最愛的家人,雙方有了回嘴、鬥嘴或不耐煩的樣貌,我們要做的是,暫停彼此的戰火,說出適度的情緒表達,而非肆意的情緒宣洩,待情緒緩和了之後,再回來溝通。

    從情緒探索背後的原因

    有位爸爸在工作坊時,與我模擬與他兒子(男生,國一)對話,他說,兒子的回話都很不耐煩,問他話,都是回答:「沒有啦。」「沒事啊!」「就跟你說沒事,幹嘛一直問啦。」甚至偶爾還會「厚」的一聲,再加上一個翻白眼。

    我們角色互換,這位爸爸扮演他的兒子,而我扮演他。對話的模擬情境,是兒子的心情好一些了,我敲了敲他的房門,坐在身邊。

    「兒子啊。你現在還好嗎?」我以平和與緩慢的語氣說。

    「沒事啊。」由爸爸扮演的兒子,情緒比較穩定,願意回答。

    「爸爸問你哦,剛剛爸爸剛剛看你的表情怪怪的,想要關心你,但是似乎你不太想回答,怎麼了?可以告訴爸爸,我在問你話的時候,感受是什麼嗎?」(從感受為出發點)

    「喔,就很煩啊。」

    「煩什麼呢?」(順著話來反問)

    「煩,你又要一直問了。」

    「了解,所以,爸爸之前會一直問你問題,即使你不想講了,我還是不斷地問,所以,你就開始覺得煩了。是嗎?」(重複他的話來核對)

    「嗯。」

    「好,謝謝你告訴我。爸爸想讓你知道,我很關心你,可能關心的方式讓你不舒服了,爸爸之後願意調整。只要你跟我說你不想講了,我就不再問了,好嗎?」

    「可以啊。」

    「那麼,你下次覺得煩了,可不可以請你試著用爸爸可以接受的方式來說,而不是用翻白眼,好嗎?」

    「好。」

    「你知道怎麼說嗎?」

    「不知道。」

    「爸爸可以教你,你願意的話,可以試一試,不願意,也沒關係,好嗎?」

    「好。」

    「下次,你感覺到自己有點不耐煩了,可以跟我說:『爸,我知道你問我是關心,只是我現在有點聽不下去了,可不可以等一下再說。』只要你跟我說這句話,爸爸就知道要停止了。」

    後來,角色換回來後,我還跟這位爸爸講:「如果你兒子真的有說出這句話,請一定要好好地稱讚他。等到雙方的心情緩和之後,跟他說:『兒子,謝謝你在不耐煩的時候,還願意壓住情緒,向爸爸說出這句話,你超棒的,我好愛你喔。』給他一個正向的回饋。」

    如同先前所說的,不耐煩的行為背後,有其相關聯的情緒,多半都是煩躁。雙方的情緒緩和之後,從煩躁為出發點來探索,往往就能挖掘到他為何會這樣的原因,原來是兒子不想講了,但爸爸依然持續追問。得知原因了,沒有說服、沒有否定,只有關心與理解,也願意為了孩子而調整。如此,讓那個不耐煩的他,擁有了被接納與被包容的感受,相信會開啟下次更好的溝通機會。

    回嘴是一種表達

    這次是位媽媽來詢問女兒的狀況,說她的女兒小時候都很聽話,只是到了國二之後,滿是情緒,媽媽有時還會擔心說了什麼話,讓女兒生氣。我問有沒有最近發生的狀況能來當作舉例,媽媽就說,幾天前帶女兒買英文參考書,她想挑選比較難的,媽媽認為她的程度不夠,建議先買簡單一點的,於是有了下面的對話。

    「妳決定要買哪一本了嗎?」媽媽問。

    「我要買這一本。」女兒選擇好了。

    「妳確定要這本?」

    「嗯,對啊。」

    「媽媽是覺得喔,妳的英文能力還沒這麼厲害,買這個這麼難的,會不會又是買了然後都沒寫,妳要不要先買簡單一點的。」

    「妳為什麼又要管我?!我說過我會看啊。」女兒的語氣開始不好了。

    「我知道妳會看,媽媽的意思是,這本太難了,之前也有類似的經驗,寫了幾頁就不寫了,不然從簡單一點的開始,不是比較好嗎?」

    「我哪有不寫,明明寫很多好嘛!妳什麼都不知道。」

    「我哪裡不知道,之前買的那一本,妳才碰一天,就放在書櫃上了,我每次看到都忍住不說,就看妳什麼時候才會想到。」

    「妳幹嘛又進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