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藝術 設計】 > 藝術

    【J7T】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_呂佩怡


    作者: 呂佩怡
    出版社: 典藏藝術家庭
    ISBN: 9789866049859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289
    售價: 24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2368527

    書況補充說明:A近全新、輕微使用、翻閱痕跡。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A近全新、輕微使用、翻閱痕跡。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368527

    [代售商品編號] 102498400219

    [ISBN-13碼] 9789866049859

    [ISBN] 986604985X

    [作者] 呂佩怡

    [出版社] 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 2015/04/16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以在地現實做為我們的問題意識,以書寫抵抗遺忘

    「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一書針對九○年以來台灣當代藝術策展進行研究與書寫實踐。「台灣」在此不僅是一地理區域,更多是關於人以及由人所構築的精神;「當代策展」將「當代」理解為「時間的同志」,在此共享的時間、共棲的時刻、相伴的狀態下,從對物件(藝術作品)的保存維護,轉變為對具有當下時間之靈魂(藝術家、觀眾等)的照料。

    本書將「當代」此一在地時間點視為與八○年中後期政治解嚴與社會變動相關,更明確地將九○年代專題展覽的出現,以及對應對既有藝術機制之不滿,做為台灣當代策展研究的暫時性起點。以1992年「延續與斷裂:宗教、巫術、自然」專題展作為開端,整理到2012年,標舉出在此二十年間策展概念的推進、策展實踐層面的翻新、以及對後續產生影響力的展覽。

    本書內容包括四篇專文討論台灣當代策展歷程、議題與困境;五篇策展前線人物的訪談;以及十篇文章書寫台灣策展二十年來里程碑展覽與其衍生的策展議題,並收錄一百檔重要展覽的年表。透過回溯、整理、記錄、討論、書寫,為渾沌、未定案、現在進行中的台灣當代藝術策展勾勒出大致的風貌,見證其百花齊放的實驗性能量,並期待可以提供一種全球化時代下在地的問題意識、觀察與議題處理的方法。
    【主編】

    呂佩怡

    策展人,研究者,藝評人。倫敦大學人文與文化研究博士(2010),研究興趣為off-site art(美術館外的藝術實踐),美術館議題,以及透過展覽研究與書寫嘗試建構理論與相關歷史,同時也通過策展實踐去檢視概念,推動理論與實踐並重的當代策展。近期擔任第八屆2014年深圳雕塑雙年展副策展人,並受邀為英國曼徹斯特中國當代藝術中心(CFCCA)亞洲駐地副策展人(Associate curator,Social Engagement / Relational strand)。授課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美術創作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以及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已出版專書包括Off-Site Art Curating(2010);主編「搞空間:亞洲後替代空間」(Creating Spaces: Post-Alternative Spaces in Asia)(2011);“Off-Site Art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China Special Issue”,Yishu: Journal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No. 42(2010.09)。

    【計畫小組】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研究所

    蒲信昌、蕭雅云、王慧如、張翡倩、馮馨、陳凱翔、洪培馨、張品杰、梁文英

    【特約邀稿】

    王品驊、鄭慧華、林平
    林志明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這本有關台灣策展回顧與反思的集體書寫,誕生在我系上的師生之間,實是一件值得喜賀之事,尤其是看到近期碩士班課堂學生們的書寫,憶起和他們教學探討的情景,使我很樂意來為本書寫篇序文。在最近一堂研究所課程中,和同學們討論「策展意識」(the curitorial),結果一位同學回應說有「策展意識」的展覽策畫是為了「表達理念」。結果我立即的反應是,如果只是為了「表達理念」,那麼直接用寫作的方式即可,為何還要調動這麼多的資源,不斷需要解決各式各樣實際問題及進行各種必要協商呢?而且這實在是一件非常折騰人及勞累人的事情,猶記得我自己二○一一年由威尼斯策展回來,家人發現我兩鬢白髮陡增了不少!我想眼前這本書在整體主軸的選擇上,強調了策展是一個「文化行動」,也是一個「生產和詮釋意義」的過程,我想這是為何由二十多年前,「策展意識」在台灣開始萌芽,一直到今天已成為一個很「潮」的字眼,甚而我所在的學院裡也已開展了「策展學程」,設立了「駐校策展人」制度,並受到學生們的熱烈歡迎。回顧策展在台灣歷史發展的軌跡顯然是這本書的重要亮點,它由一個現在年輕人已完全不熟悉的字辭──「責任藝評」──開始,探討如何經由「策展人制度」的引入,獨立策展人風潮的展開,一直到當前正進入學院建制的現狀。這中間有許多著名的策展人都提供了他們的見證、書寫和意見,而透過共同參與的師生們合作,也由現存的史料中選出了二十年來十個具代表性的展覽來做個案研究。雖然這方面的選擇不太可能完整,甚而參與的年輕世代們對這些展覽的親身經驗和理解也是有限的,但對於台灣策展史的建構而言,本書仍具重要的意義,因為它勇敢地踏出了第一步。在我自己的經歷中,除了有親身的策展實踐並開始在最近展開一些反省,也指導過一些學生研究展覽。這其中總覺得展覽研究是學術上仍待開發的一個領域。這主要牽涉到一些方法論問題:首先單是由研究對象的界定就開始便產生問題,因為展覽首先是在一個動態之中進行,由時間面來看由開幕到結束,每一天會有所不同,甚至每一天的不同時刻,而展覽中的不同區段,尤其因為觀眾的參與和互動,都一直在變動之中。而且,如果把展覽不只當作品的選擇和佈置而產生的集合,而是當作一個也包括書寫、教育講解、各式紙本和新媒體出版所結構的複合體,那麼展覽研究的對象面向將會更複雜,更立體。由展覽研究方法論這角度來看,二○一○年自英國完成展覽研究領域博士論文的呂佩怡老師所主導的這本著作也十分有意義,它由策展的意義介入,開展出許多深具意義的「議題」:包括策展當代性、策展與藝術機制、策展人養成、策展與台灣藝術主體性、策展與企畫作業、新媒體策展、策展與理論、策展作為藝術行動等等。以「策展」為出發點,開展出展覽研究的許多線索與可能性,我想也是本書另一重要的貢獻。
    前言

    一個實驗性的策展研究 呂佩怡專文

    在路上:─九○年代至今的台灣當代藝術策展 呂佩怡

    策展意識與獨立意識─重審台灣策展二十年 鄭慧華

    準策展狀態 :一九八○年代的策展空間生產 王品驊

    策展人的誕生:台灣策展教育的建構與發展趨向 林平訪談錄

    如何思考當代策展?─訪談徐文瑞 洪培馨

    策展的材料在哪裡?─訪談蔣伯欣 王慧如

    國藝會策展專案催生者─訪談賴香伶 張翡倩

    台灣策展如何深刻?─訪談黃海鳴 陳凱翔

    策展是一種溝通的誠意─訪談李俊賢 馮馨台灣當代策展地標

    策展意識進入台灣初期的觸發效應 蒲信昌

    從評審到策展人─ 一九九四年「環境藝術」中的責任藝評制 王慧如

    台灣當代藝術主體性在哪裡?檢視一九九六與一九九八台北雙年展 蕭雅云

    紙上作業的徵選策展案機制─以一九九九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為例 呂佩怡

    一場聰明的冒險?─臺北國際雙年展「雙策展人制」十年 張斐倩

    新媒體策展的開端─「發光的城市」(2000) 馮馨

    展覽如何發聲─從「燕子之城」(2006)回望「盆邊主人」(1997) 馮馨

    理論作為策展架構─「赤裸人」(2006) 陳凱翔

    鑒機識變/見機制變─ 機制批判型策展在台灣 洪培馨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計畫(2010-2012) 張品杰年表

    書目

    作者群簡介
    一個實驗性的策展研究

    文/呂佩怡緣起

    本書緣起於二○一○年初為我的博士論文Off-Site Art Curating: Case Studies in Taiwan(1987-2007)尋找出版使用的圖片,發現即使是離我們不遠的九○年代很多基本資料都已缺漏,圖片也從正負片到數位檔案轉換過程中遺失,或是損毀、發霉等,深深感受到陳界仁所說的台灣是無歷史感、「無檔案社會」,這種對於「無」的驚覺產生一種回溯、整理、收集過往的迫切感。台灣當代策展,更明確地說是台灣當代藝術策展,自九○年以來已成為台灣藝文生態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大量的展覽生產,也對策展人/策展進行討論,然而,展覽實踐之後便無人問津,留下來的僅是當下報章雜誌的現場報導、數篇評論,以圖像為主的畫冊,或雜誌製作的專題討論,基本上針對策展的相關研究嚴重不足。在此資料缺席的狀況下,既無法進行研究、支持與深化策展實踐,也不能在原則概念上給予新生代策展人一些參考。以上這些原因使得這個以「展覽」為主角,以「策展」為角度,回看台灣當代策展歷程的計畫得以誕生。此計畫成形於二○一四年初,當時我申請國藝會美術類常態補助的研究案,雖榮幸獲得國藝會補助,但在著手研究初期便理解到這不是一個小型的短期計畫,為避免拿補助計畫有結案時間壓力,於是我轉而放棄補助,改為獨立研究案。二○一二年夏天進行第一階段訪談,九月我到香港中文大學客座一學期,這個計畫案隨之擱置,直到二○一三年二月受林志明老師之邀,在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碩士課程開設「台灣大型展演之策展專題研究」,這個延宕的研究案轉變為課程,成為一整學期教學教材與討論重點,並與同學們合作持續進行至今。這個計畫經過兩年半多次的轉折,終於有基本雛形的產生。總體而言,這本書的呈現是一個具教學性質的獨立研究案,一次師生的共同合作學習,一個關於當代策展的實驗性的書寫。策展如何研究?

    當代策展(Contemporary Curating)是一個新興領域,「策展如何研究?」此一議題更是未開發之地。在這個計畫進行當中,諸多思考一一浮現,例如在展覽發生(以及之後),如何為展覽發展一種可以談論、分析、記錄、書寫、研究的可能性?面臨「沒有人可以看過全部的展覽」的現實,研究者如何處理自己的缺席?目前已進行的策展研究採用何種方法?當代策展史的研究方法與藝術史、文化研究、傳統美術館策展之間的差距?這些疑惑持續地困擾著這個計畫,但同時也刺激想像,開拓這個計畫朝向更豐富的可能性邁進。「策展」從字源學來討論,以動詞「curate」為主的拉丁字curatus,其意義指向care/cure,同時具有監控、管理、照料,以及療癒靈魂之意。動詞「curate」,名詞「curating」,形容詞「curatorial」,稱其職責的「curatorship」環繞著「Curator」去闡述這個工作的本質、內容、性質與可能性。歐洲傳統美術館的策展人以「物件」為主的保存與照料(care)部分已有數百年發展的歷史,然而做為療癒(cure)部分較為欠缺。我在《當代策展之徵狀及其困境》文章中認為可以從將「當代」理解為「時間的同志」這個角度來理解當代策展,因此二十世紀六○年代之後的當代策展與傳統美術館策展之不同在於:當代策展從對物件(藝術作品)的保存維護轉變為對具有當下時間之靈魂(藝術家、觀眾等)的照料,也就是當代策展關注於當下之人更甚於過去之物。歐美當代策展在九○年代從實踐走向專業領域建立之路,其發展包括策展技術與概念的推陳出新、策展碩士學程設立、回溯策展史、策展理論之建立等。一九九二年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當代藝術策展(Curating Contemporary Art)碩士課程是學院內的策展學程之始,一九九四年紐約附近的Bard College設有策展課程部門(the Center for Curatorial Studies),同年阿姆斯特丹的deApple成立,一九九五年倫敦大學的「金匠學院」(Goldsmith)設立當代藝術策展碩士學程(MFA in Curating)以及博士課程(MPhil & PhD in Curatorial/ Knowledge, MPhil & PhD in Creative Curating),到現在全世界已有上百個不同的策展學位,並且陸續增加當中。在策展研究部分,早期關於討論展覽的文章被歸納與收錄於美術館/博物館學領域,九○年代中後期,策展漸發展為一獨立領域,一九九六年出版的重要文集Thinking about Exhibitions標示出以當代「展覽」的討論為主軸。其他的多為研討會,或系列演講的記錄,例如Stopping the Process? Contemporary Views on Art and Exhibitions(1998)、BALTIC international seminar Curating Series(2000-2002)。或是由選定的資深策展人寫一小篇文章給年輕策展人建議的Words Of Wisdom: A Curator's Vade Mecum(2001),或是與選定的策展人進行對談的On Curating: Interviews with Ten International Curators(2010)。另外,以訪談著名的策展人Hans Ulrich Obrist在二○○八年出版《策展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Curating, 2008)其處理方式是訪談十一位從六○年代以來重要的策展人。比較嚴肅與學術傾向的策展史研究在二○○八年後陸續出版,例如藝術史家與展覽研究者Bruce Altshuler分別於二○○八年與二○一三年出版兩本展覽檔案庫式的書籍Salon to Biennial-Exhibitions That Made Art History (1863-1959)與Biennials and Beyond-Exhibitions That Made Art History (1962-2002),選擇重要展覽,匯集第一手資料的文件、圖片、照片、簡報等資料。二○○八年在泰德現代館舉辦的「里程碑展覽」研討會(Landmark Exhibitions)討論六○年代之後至今的重要展覽及其貢獻;二○○九年於泰德英國館的「展覽與世界」(Exhibition and the World at Large)探討一九八九年之後全球化脈絡之下的展覽製作,其中以三個展覽為案例。二○一○年起Afterall出版《展覽史》(Exhibition Histories)系列書籍便是這個研討會的延伸,這個系列以一本書討論一個具里程碑重要性的當代藝術展覽,著眼於全球藝術,目前已出版《第三屆哈瓦那雙年展》、《大地魔術師》等。在此系列書系的前言中提到:「現代藝術史是聚焦於單一藝術家工作室的藝術生產以及他的影響力,這個系列要挑戰這樣的研究路徑,要求在公共領域檢驗藝術再現的脈絡,每個選擇關於挑選與裝置作品、選擇與使用場地、行銷策略和印刷品等皆影響我們理解展示中的藝術……。書中除了收錄第一手資料,如策展論述、當年的評論、空間作品、畫冊,還包括專文撰寫、與參展藝術家訪談等,為後續研究提供基礎資料。策展書籍的編輯與專書撰寫也在這幾年陸續出版。例如Paul O'Neill主編幾本以策展議題為主的書籍,與其專書The Culture of Curating and the Curating of Culture(s);Terry Smith出版於二○一二年的Thinking Contemporary Curating。另外,從二○○三年持續出版,由《歐洲宣言》展覽主辦的期刊MJ-Manifesta Jour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uratorship;線上期刊on-curating.org至今已出版二十多期;二○○九年由策展人Jens Hoffmann發起的The Exhibitionist: A Journal on Exhibition Making也提供不少策展專業討論。二○一二年出版的專業策展學術期刊Journal of Curatorial Studies也加入此領域。以上這些出版可以看到策展正朝向一個專業領域之路邁進。然而,做為實踐與理論研究合一、空間/時間/身體感知、照料靈魂、流變的、過程性的、事件性的「策展」,其特殊性如何被凸顯?這些特殊狀態又如何被文字記錄、討論與書寫?在「策展」這個初生的研究領域裡,這些矛盾還未被處理。台灣當代策展研究:二階段研究路徑

    面對這些既有但量數仍少的歐美策展研究模式,「台灣當代策展」可以如何進行研究?「台灣當代策展」的「台灣」指涉什麼?地理區域、人,或是文化精神?台灣當代策展的「當代」為何?如何標定時間點?台灣當代策展之「策展」與台灣當代藝術保持何種關係?相對於歐美當代策展,又有何特殊性?這些提問正是去思考「我們的在地現實如何成為我們的問題意識」。本計畫暫時性地先將台灣當代策展中的「台灣」指涉為地理區域,以及生活於此地理區域的人;「當代」則以八○年中後期政治解嚴為社會文化變動的在地參考點;「策展」指有策展人、主題概念,以及由策展理念而推動的技術、實踐與展覽的整體過程。我認為這個策展研究計畫的價值在於相對於其他地域而言,「台灣當代策展」在縱向時間軸與橫向地理空間尺幅較小,可以做為一種策展研究的方法實驗,以期可以提供一種全球化時代下在地的問題意識、觀察與議題處理的方法。以下為這個計畫二個階段採用不同的方法以及本書如何呈現這些研究成果。(一)訪談為主:十個人選十個展覽

    二○一二年夏天初步進行此計畫,在時間的限制之下,決定採用十個人推薦十個展覽的方式。先設定一個訪談架構,訪談十個跟台灣當代策展相關的人,尋找十個重要里程碑式的展覽事件。我以五個提問打開對話的空間:

    1.你如何定義台灣當代策展之始的年代或展覽?

    2.九○年至今,哪十個展覽可稱為台灣當代策展里程碑式的展覽(里程碑式展覽應具有在策展觀念與技術上的推進作用)?他們各在哪些面向上達到此一標準?

    3.這些里程碑展覽與歐美當代藝術策展潮流的關係為何?

    4.若回顧這二十年歷史,你認為台灣當代策展有何優勢與劣勢?

    5.你對台灣當代策展的期待為何?二○一二年夏天完成八個訪談,受邀訪談對象包括策展人、藝評人、媒體人、研究者、學者等,他們多擁有多重身分,其中有人從八○年代就在線上觀察,如胡永芬;九○年代時與台灣當代藝術發展密切的黃海鳴與林平;九○年代末期之後才歸國或加入議題討論的,如徐文瑞、鄭慧華、林宏璋、張晴文、蔣伯欣。然而,由於我的問題設定過於寬廣,以及每位訪談者的事前準備不一,這八個訪談可提供的資料多寡差異非常大,有整理與呈現上的困難度,從其中也不易歸納出台灣當代策展的歷程,因此,這個階段的處理並不成功。雖然如此,在對話過程中,一些問題的浮現與對現象的解讀等都帶來收穫。本書中收錄的兩篇專文:〈策展意識與獨立意識:重審台灣策展二十年〉與〈策展人的誕生:台灣策展教育的建構與發展趨向〉正是鄭慧華與林平在訪談後以文章回應這個策展研究計畫。另一篇〈策展的材料在哪裡?─蔣伯欣訪談〉也是出於這階段的訪談工作。(二)研究案轉為課程:從普查式資料收集評選十大里程碑展覽

    二○一三年二月我在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碩士課程開設「台灣大型展演之策展專題研究」,此研究案轉變為課程。課堂上先對當代策展在歐美的脈絡做理解,再請同學們整理台灣當代策展可能的脈絡,以分工的方式分頭去調閱九○年代至今的專業藝術雜誌:主要包括持續發刊且扮演重要推手的《藝術家》、《典藏今藝術》(2000年從典藏藝術獨立)。輔以《雄師美術》(1971-1996))、《新潮藝術》(1998.09-2000.12)、《藝術觀點》(1999年創刊,2010年改版)、《現代美術》(1984-)等以及研討會、座談會、學術論文對策展之討論,並以三個原則篩選展覽:(1)策展概念的推進 (2)策展實踐層面的翻新 (3)對後續展覽的影響力。二年級的三位同學蒲信昌、王慧如、蕭雅云負責九○年代,一年級三位同學馮馨、張斐倩、張品杰負責二○○○年至二○一二年的展覽,旁聽的陳凱翔與梁文英幫忙整理事件、年表、採訪稿等,台北藝術大學跨領域藝術所的洪培馨也在之後加入書寫工作。同學們在課堂上盡力以資料佐證支持他們所認為重要的展覽,第一輪選出約百個展覽,再縮小為三十多個,最後選定約十個具有里程碑價值的展覽。在整個學期激烈的討論中,好幾個展覽在名單上三進三出,例如遺珠之憾的《歷史之心》等。最後先決定八個(組)展覽,保留兩個彈性空間,每位同學以其中一個展覽做為期末作業進行專題寫作。該年暑假我們持續進行此計畫,並請同學們換個角度書寫,也就是從期末作業以展覽為分析對象轉換為以這個展覽所呈現出特殊的、與策展相關的議題做為切入點來書寫,這一個書寫方向的調整增加本書可看性與價值。之後,我們陸續進行幾個拜訪與訪談,包括姚瑞中工作室、訪談徐文瑞、賴香伶、黃海鳴等。本書收錄的〈國藝會策展專案催生者─賴香伶訪談〉,〈如何思考當代策展─徐文瑞訪談〉是此階段的工作成果。二○一四年夏天再補充〈台灣策展如何深刻─黃海鳴訪談〉,〈策展是一種溝通的誠意─李俊賢訪談〉,以及再次進行年表整理工作。在此計畫進行的過程中引發許多研究當代策展的困境。例如,目前留下來的資料多為雜誌、報紙、研討會專書等,但這些資料的可信度為何?有沒有時代性的意識形態與偏見?或媒體自身的地域、品味與視野的問題?或藝評人的偏好?尤其早期書寫方式仍是採用藝術史式,關注藝術家及其作品,對於社會狀況、展覽概念、空間、作品之間的關係等並無著墨,也不一定會有展場空間的圖片。再加上,對同學而言多數的展覽都是他們未曾參觀過的,在此僅能收集到的第二手或第三手資料的狀況下,如何處理這個參與的缺席?另外,本書的選擇與整理將成為未來檔案,後續研究的材料,也成為一種書寫歷史的可能性,我們是否可承擔起這個重責大任?我們自己的能力限制有無可能成為「錯誤製造」?這些一而再再而三冒出來的疑慮正是當代策展研究必須克服的重要議題。章結安排

    本書的安排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四篇專文討論台灣當代策展歷程、議題與困境;第二部分為五篇訪談;第三部分有十篇文章分別談這台灣策展二十年裡的里程碑式展覽與其議題,此部分最後有一個收錄約一百個展覽的台灣當代策展年表。第一部分的四篇專文,包括〈在路上:九○年代至今的台灣當代藝術策展〉由我撰寫,透過四個對台灣當代策展有轉折性影響力的相關事件來觀看這段歷史:一九九二年「延續與斷裂:宗教、巫術、自然」展覽;一九九八年策展人會議;二○○四年國家文藝基金會策展專案實施;二○○九年「重回策展」專題製作。分為四個時期來討論這二十多年的發展:專題策展、策展正名、策展專業化、反思策展。鄭慧華的〈策展意識與獨立意識:重審台灣策展二十年〉,詢問獨立策展之「獨立」意味著什麼?反思機構為主軸的史觀之外與之前被忽略的某些藝術事件、觀念轉折的成形,是否也可能具備策展意識,應當被同等視為這段歷程的啟蒙時刻?王品驊的〈以反策展作為台灣歷史研究與知識生產的方法:一九八○年代的策展空間生產〉,提出一九八○年代在現代藝術體制內外(北美館—畫會/替代空間)建構「反抗現代性」空間,正是九○年代「獨立策展空間」出現的史前條件,並以「反策展」強調重構地方性歷史脈絡的策展書寫的必要性。林平的〈策展人的誕生:台灣策展教育的建構與發展趨向〉從人才培育的角度出發來討論,認為台灣和西方情境大異其趣:台灣缺乏美術館歷史經驗的支撐,由藝術行政和藝術評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