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財經 企管】 > 企管

    【ID1】斜槓青年【實踐版】:成為內控者,建立幸福人生的正向迴圈_Susan Kuang


    作者: SusanKuang
    出版社: 圓神
    ISBN: 9789861337258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149
    售價: 11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2368689

    書況補充說明:D多處摺頁標籤、水痕、字跡、破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B89】Business Adventures_John Brooks
    作者:JohnBrooks
    售價:349
    【EGV】Getting Started in Six Sigma_Thomsett, Michael C.
    作者:Thomsett,MichaelC.
    售價:519
    【EGU】Introduction to Online Market & Industry Research: Search Stra
    作者:Shamel,CynthiaL.(EDT)/Shamel,CynthiaL.(CON)
    售價:999
    【EGV】Key Management Models: The 60+ Models Every Manager Needs to K
    作者:VanAssen,Marcel/VanDenBerg,Gerben/Pietersma,Paul
    售價:1219
    【CON】Managing uncertainty : strategies for surviving and thriving i
    作者:MichelSyrettandMarionDevine
    售價:539
    【EYG】會展管理概論(三版)_錢士謙
    作者:錢士謙
    售價:339
    【GIH】「日本リファイン」の挑戦_日文_鶴蒔靖夫
    作者:鶴蒔靖夫
    售價:389
    【E1X】Job Satisfaction: How People Feel About Their Jobs and How It
    作者:Cranny,C.J./Smith,PatriciaCain/Stone,EugeneF.
    售價:999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D多處摺頁標籤、水痕、字跡、破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368689

    [ISBN-13碼] 9789861337258

    [ISBN] 9861337253

    [作者] Susan Kuang

    [出版社] 圓神

    [出版日期] 2020/08/01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在現今這個時代,

    認識誰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你是誰才是最重要的。

    你滿意現在的人生嗎?

    你的工作是值得投注一生的理想事業嗎?

    如果《斜槓青年》曾經陪你畫出夢想藍圖,

    那麼本書將帶你建構堅韌的自我,

    找到快樂與平靜,更能迎風破浪,直奔夢想的彼岸!

    ◆ 影響十萬人,引領風潮數年不墜!曾獲2018博客來年度商業理財類Top1、誠品財經商業類Top1、金石堂總暢銷Top1、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全國高中職100師長閱讀推薦Top100,《斜槓青年》作者全新力作!

    ◆ 焦慮世代最需要的自我成長指南!內控情緒、重塑價值、進化出快樂又堅韌的自己!

    ◆ 耗時兩年餘,累積數百位諮商輔導成功經驗,專為裹足不前的夢想者實踐自我!

    ◆ 獻給那些曾經因為《斜槓青年》燃起夢想,卻因為種種因素無以為繼的斜槓者,也獻給想在職場上找尋成就與突破的工作者,以及對於未來茫然不安的新鮮人。

    ◆ 收錄作者親錄「促發練習」十分鐘引導音檔,幫助你迅速進入積極狀態,提振狀態與效率!

    先找到快樂,再追求成功!

    曾經以為接受教育,謀得一份穩定的工作,擁有還不錯的名片職銜,就算是成功人生了,快樂、滿足、幸福……都將隨之而來。然而這個世代的變化快速遠遠超過想像,每年每月都有過去的常識被推翻被顛覆,師長前輩諄諄教誨的鐵律,再也經不起時代檢驗。埋頭前行的路上猛一抬頭,才發現前方路早已崩塌,那麼,這個世代的未來究竟在何方?

    引領風潮數年不墜的《斜槓青年》作者Susan Kuang耗時兩年,一方面持續研究自我成長的途徑並掌握全球未來趨勢,一方面累積上百位諮商輔導成功經驗,聆聽需求與困境,書寫了一本全方位成長指南。她將此書獻給那些曾經因為《斜槓青年》燃起夢想,卻因為種種因素無以為繼的斜槓者,也獻給想在職場上找尋成就與突破的工作者,以及對於未來茫然不安的學習者。

    本書以扎實的理論作為根基,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以及激勵人心的例子,讓你突破傳統窠臼,扭轉情緒開關,告別拖延,擺脫焦慮。一旦走入正向的迴圈,不管環境如何劇變,你都將與時俱進,躋身未來世界的首要預留席!

    【本書特色】

    傳統教育要你專精所學,未來趨勢要你成為強大載體,隨時代需求載卸更新軟體!

    傳統企業分工,導致淺薄工作占了絕大多數,但未來唯有深度工作才有競爭力!

    傳統人生公式,讓我們以為成功是快樂的前提,但據大腦科學研究,先有快樂才有機會成功!

    傳統價值不鼓勵與眾不同,但現在你得先把自己打造成獨特的產品,才能把價值變現!

    ◎ 自重塑觀念著手,奠定正向思維,再以切實可行的執行建議,帶你一步步蛻變為成功者體質,進而擁有積極快樂的人生。
    【作者簡介】Susan Kuang

    留美MBA, Linkedin專欄作家,自媒體人。文章〈「多重職業」成為全球新趨勢〉曾被近千家媒體轉載,是將「斜槓青年」概念引入中國的第一人。關於人在生活中各領域、各種角色的探索,有著豐富的經驗與心得。從研究所畢業後陸續擔任美國州政府的數據分析員、網路公司分析師,她一直利用工作之餘進行不同的嘗試,先後創辦了「思想者小組」(The Thinker Group)論壇和「蘭溪沙龍」女性社群,舉辦過兩次個人畫展,並獨立營運自媒體、撰寫專欄,並創辦《如果生活是一幅畫,你會如何創作》《我的十個基本生活信念》等四本雜誌書,創立兩個教育品牌,並在北京教授百老匯爵士舞蹈,同時是Cross Fit健身課程一級教練。

    二○一五年正式結束職場生涯後,成為一名獨立創業者,實現了生活與工作的完美結合。作為引入「斜槓青年」的第一人,她希望藉由打造一個專業的自我發展空間,幫助人們在豐富生活的同時,迎接更有價值的多職人生。
    【目次】

    自序:在成為斜槓之前,你得先學會內控

    Chapter 1:避免掉入內心的陷阱

    幸福的本質,是痛苦管理

    有一種恐懼叫「我不夠好」

    怎樣的你才能在未來擁有優勢

    好工作,從來不會從天而降

    成為一個本質主義者

    Chapter 2:重塑你的底層信念

    擺脫無謂的自我內耗

    永遠別說你沒有選擇

    從「我不行」到「我可以」

    第二序列改變

    Chapter 3:打造自我實現系統

    把問題轉化成目標

    「為什麼」思維VS「是什麼」思維

    「好目標」背後的秘密

    忘掉目標,專注系統

    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

    作品思維:讓輸出變得有趣

    價值變現:賺錢的邏輯

    Chapter 4:建立精力管理策略

    你不是真的懶,你只是壓力大

    現代人都得學會的減壓術

    學會巧妙應對拖延

    每天最重要的四小時

    井然有序的規律生活

    後記:從「焦慮人生」到「有意義的人生」
    【內文連載】

    ▎自序:在成為斜槓之前,你得先學會內控

    二○一六年,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本書《斜槓青年》。這本書一上市便受到了很多讀者的喜愛,也在臺灣掀起了一股「斜槓青年」熱潮。面對這種熱潮,我即感到欣喜,又有所困惑。表面上看,很多人嚮往成為斜槓青年,是因為斜槓青年意味著擁有多重職業,以及多種收入管道,但我總覺得這背後一定有著更為深層的原因,一定是因為某種重要的內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如果真是如此,那麼這種需求到底是什麼呢?大家內心真正渴望的又是什麼,難道僅僅是多一個職業,多一份收入嗎?

    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到現在,我終於想明白了,我覺得大家真正想要的其實是找到自我,或者更準確一點來說,是找到自我的存在感與價值感。怎麼樣才算「擁有自我的存在感和價值感」呢?關鍵在於,得在自己感興趣的、認為重要的和有意義的事情上有所成就,並且還能得到他人和社會的認同,獲得相應的經濟回報。

    這裡有幾個關鍵字:1自己感興趣,也就是說,我們做這件事情的動力來自於自己,是出於某種內在驅動力,而不是外部壓力;2有所成就,也就是要有一些能夠體現自身能力的實在成果;3他人和社會的認同,也就是這些成果得對他人有幫助、有價值,能夠轉化成經濟收益。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理論,叫做自我決定理論。這個理論告訴我們,人有三種先天的心理需要,分別是自主、能力和關係,只有當這三個需求都得到滿足時,內心才會有幸福感和自我滿足感。簡單解釋一下:自主需要指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興趣和價值觀去選擇,做一件事情是因為自己想做,而不是因為不得不做;能力需要指的是,可以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和提升自己的技能;關係需要指的則是,可以和他人產生連結,獲得歸屬感和被接納的感覺。

    這三個心理需要和我剛剛提到的這三個關鍵字,正好是對應的關係,充分詮釋了「斜槓青年」背後的價值追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家之所以想要擁有「多重身分」,就是因為現有的身分無法滿足他們對自主、能力和關係的需要,所以想透過新身分的探索來找到真正喜歡和熱愛的領域,並不斷發展自己在這個領域的能力,以此找到存在感與價值感。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問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熱愛什麼呢?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們內心有太多擔心和害怕了:我們總是害怕自己不夠好,害怕滿足不了他人對我們的期待,害怕讓別人失望,害怕失敗,害怕犯錯,害怕得不到認同。當我們內心有那麼多擔心和害怕的時候,自主性當然沒有辦法充分發展。

    這是基於大腦的特性,對大腦來說,避免痛苦永遠是第一訴求,它遠比追求快樂重要,所以在痛苦、焦慮和擔心沒有消除之前,在安全感沒有得到滿足之前,大腦不會花費精力思考和探索自己喜歡什麼,或者主動追求挑戰和進步。正如哈佛商學院策略管理教授魏思炯在《策略IQ》中所說:「人類生來好奇,總是在探索中進步,希望改善當前的行為,同時也會因新想法而歡呼雀躍。不斷求索進步是人類的本性,但這種本性也會因為恐懼和缺乏安全感而徹底被壓制。」

    關於「熱愛」,很多人對此有著很大的誤解,以為世界上存在一個生來就熱愛的事情等著我們去發現,但事實並非如此。熱愛通常是主動投入和付出之後的結果,是你能力達到一定水準,並可以創造某種對他人有價值的實在成果之後的結果。換言之,熱愛是需要培養的,需要無條件的投入。你越是投入,收穫就會越多,收穫越多,你就會越熱愛,越熱愛就會越投入,以此形成正向迴圈。

    假如缺乏安全感,內心有著太多的擔心與害怕,你就會把安全需要擺在第一位。這種「安全至上」的思維方式會讓你一遇到困難就想迴避,一遇到失敗就想放棄。這樣就不可能進入上面所說的那種正向迴圈,也不可能真正喜歡上某件事情。要知道,不管選擇什麼領域,都必須先經歷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你會遭遇很多的挫敗感,也可能投入很長時間都看不到回報。

    不過說句實話,「安全至上」的思維方式並不是我們的錯,而是與成長和教育環境中「胡蘿蔔與棍子」式的激勵文化息息相關,也就是用獎勵或者懲罰的方式促使人去做某些事,「胡蘿蔔」代表的是獎勵,「棍子」代表的是懲罰。當然,這種獎勵和懲罰不一定是物質上或者身體上的,可能更常見於精神上和人際關係上的,比如他人的認同和稱讚、與他人相比的優越感就都是一種精神獎勵,而他人的否定和批評、與他人相比的自卑感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懲罰。

    回顧一下自己的成長歷史,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從小到大所做的一切事情似乎很少出於興趣,大多都是因為外在壓力。比如我們努力學習,不是因為對學習本身感興趣,而是為了獲得好成績、考上好學校,以此滿足家長的期待並獲得老師的認同。我們努力工作,也很少是因為喜歡或者認同自己所做的事情,而是為了賺錢,或者得到上司的賞識,以便未來可以升職加薪。

    這樣的成長環境使得我們逐漸喪失了自主性和自我驅動的能力,外在獎賞成了最重要的動力來源:我們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我們希望自己看起來更優秀、更有地位,比別人更厲害、更成功,或者至少不要落後於他人。這些就是我們的「胡蘿蔔」。當然,我們也有自己的「棍子」,就是自我批評。為了避免落後,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夠好,我們會在內心不斷地批評和責罰自己,或者拿自己和他人進行比較,以此驅動自己一直往前走。

    明白這些之後,我們不難發現,想要真正找到所謂的「自我」、擁有自我價值感,首先就得改變長久以來的自我批評習慣,讓自己從各種擔憂和害怕中釋放出來,找回內在安全感。只有這樣,才不會因為過於在意外在得失而一直停留在迴避痛苦的模式中,我們的自主性才會慢慢發展出來,也才能把精神能量聚焦在有益的方面,比如如何應對和克服挑戰,以實現自我突破和能力發展,並最終把能力轉化成對他人和社會有價值的成果。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想要協助你改變這種狀態,協助你彌補成長過程中缺失的一些重要「功課」:學會如何不依賴外在獎賞而行動,如何不讓自己的情緒隨著環境而變化,就算遭遇失敗和挫折,也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然後帶著這份積極與樂觀,努力追求那些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目標,主動創造一個自己想要的美好人生。

    這本書副標題叫做「成為內控者」。「內控者」這個概念源於美國社會學習理論家朱利安.羅特提出的「制握信念」(Locus of Control),它代表的是這樣一類人:他們相信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負責,所以會表現得十分積極和主動,面對困難和問題時,不會那麼容易放棄,而是努力尋求解決辦法,也會以富有成效的方式去塑造自己的人生。

    想要成為內控者並不容易,因為成為內控者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個自我重塑的過程。這種自我重塑,包括了個人價值觀的重塑,也包括認知模式和思維習慣的重塑。

    這本書一共包含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我將從人生發展這個宏觀的角度入手,幫助你建立起科學的幸福觀、能力觀,以及更具適應性的工作觀,並告訴你如何在這個不斷變化、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發展和保持自己的優勢。

    第二部分,可以說是全書的重中之重,它關乎的是整個認知體系中最為核心的信念改變,也就是自我價值感、能力和掌控感的信念,只有實現了這個層面的認知改變,我們才會真正擁有積極的心態。

    在這部分,你將學習到自我慈悲的方法與技巧,這將幫助你擺脫自我批評和否定的習慣,以及因此而產生的無價值感,也會了解到如何擺脫無望感,讓自己變得積極主動,以及如何讓自己擁有成長型思維,不再讓失敗和錯誤成為自我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

    第二部分關注的是認知和情緒系統的改變,第三部分關注的則是關於思考和行動系統的改變,它包括學會如何定義和思考問題,如何把問題變成合理可行的目標,如何計畫和規畫目標的實現過程,以及如何利用產品思維和作品思維,將自身能力轉化成對他人有價值的成果,以此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第四部分,是我根據大腦的特點和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提出一些重要且實用的精力和時間管理建議。你將從中學到如何讓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如何合理分配精力,以及如何把精力聚焦在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上。這些建議不僅能夠讓你的行動變得更加高效,還能讓你在全力以赴為目標奮鬥的同時,更能享受生活。

    如果說《斜槓青年》讓你看到的是一種全新的人生理念和更多的人生可能性,那麼這本書將告訴你為了擁有這樣的人生,你需要修煉哪些「內功」,以及如何進行自我修煉。有了這些「內功」之後,你便不會再被頭腦裡的消極思維及各種擔心憂慮所限制,而是自由地、無所畏懼地持續探索和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好工作,從來不會從天而降

    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喜歡自己的工作嗎?」我猜答案十之八九是否定的。之所以那麼肯定,是因為我在寫公眾號的這些年接觸了很多年輕人,也時不時會收到他們的提問,這些問題不少都與職場和自我發展有關,而其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怎麼辦」,以及「怎樣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反問對方一句:「你覺得自己可以為他人提供怎樣的價值,解決怎樣的問題?」這個時候,對方通常都會愣住,很顯然,他們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其實,我的反問當中就已經隱含了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只不過這個回答給予的並不是具體的做法,而是一種全新的視角與思維方式,即從關注世界能為自己帶來什麼,轉而變成關注自己能為世界帶來什麼,這種思維不僅對自我發展至關重要,也能幫助我們最終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透過做自己認為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來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沒人欠你一份好工作

    大多數人不喜歡現職的原因是相同的,因為缺乏自主性和挑戰性,比如無法自主地選擇工作內容,總是要被動地接受很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這些事情單調而重複,無法帶來任何成長。

    但是換個角度想想,這實際上是一件非常合理與正常的事情,因為聘僱你是讓你來工作的,公司沒有義務讓你開心,或者讓你只做喜歡的事情,更沒有義務為你提供成長的機會。你和公司之間是一種公平的交換關係―你付出勞動,公司給你相應的酬勞。

    毫無疑問,沒有人喜歡被束縛,也沒有人願意做不喜歡做的事情,我們都渴望自由,渴望擁有自主性,但問題是,自由不是免費午餐,它是有代價的―你必須獨立面對風險,沒有固定收入的風險。比方說,我現在處於完全自主的狀態,但我必須努力想辦法為自己創造收入,因為沒有人會每個月發薪水給我。

    要知道,成為公司雇員的最大好處就是不需要獨立面對風險,因為你不需要去想怎麼賺錢,只需要把安排給你的任務做好就能每個月拿到固定的薪資,還能得到各種福利和保險。即便公司因為市場的變動而業績下滑或者虧損,你的收入也不會受到影響,你依然可以拿到那份屬於自己的固定薪資。

    不過想要每個月拿到穩定的固定薪資,你就必須為此交出部分自主權―你必須聽從公司的安排,並且努力完成公司交給你的任務。這個世界是很公平的,有得就必有失。如果想要自由,那就得放棄穩定,直面風險,但如果想要穩定,希望他人為自己抵擋風險,那就不得不失去一部分自由。

    那麼,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呢?能不能在擁有穩定收入的同時,在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上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或者能不能在選擇自由的同時,盡可能降低收入不穩的風險?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這裡有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你必須足夠優秀―優秀到不能被忽視,或者換句話說,你必須有無可替代的價值,比如掌握了某種稀缺而寶貴的技能,只有在積累夠多的職場資本之後,你才能得到一些不錯的選擇,然後,你才有可能從中找到更為適合的,能夠讓你充分發揮自身價值的工作。

    想要在某方面有所擅長,尤其是擁有不可替代的價值,這不僅需要時間,還必須主動分析和思考,哪些是能夠為自己帶來獨特優勢的高價值技能,並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一旦累積了這些技能所產生的職場資本,便可以用它來獲取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上的自主性。

    所以,在抱怨工作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是否是一個各企業都想爭奪的人才?」如果不是,那就意味著你在職場上並沒有太多競爭優勢,還處於職業發展的起步期。這個時候,你需要關注的不是「我真正熱愛什麼」,或者「我適合什麼樣的工作」,這樣的思考只會讓你永遠處於不滿和困惑的狀態,而是要問自己:「如何才能讓自己優秀到不被忽視。」

    其實,過於在意自己是否喜歡現在的工作,反而會為自我成長和發展帶來阻礙,因為這會讓你總是習慣性地關注工作中不喜歡的部分,從而導致長期處於不滿的狀態。初級職位尤其如此,因為從職責上來說,這些職位不會被分配太多有挑戰性的項目以及自主權―這些是以後的事情。如果你帶著「我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這樣的思維進入職場,那麼分配給你的那些「煩人」的任務,或是在公司官僚體系中遇到的挫折,都會讓你疲於應付。

    所以,如果現在的你還沒有優秀到不能被忽視,那麼我建議你不要總是擔心工作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也不要總是去想自己喜不喜歡這份工作,而是要俯下身子、努力讓自己真正優秀起來。要知道,沒人欠你一份好工作,好工作是需要自己努力爭取的,而且這個過程不會一帆風順。

    起步期:滿足基礎因素

    當然,我建議你別過於在意自己是否喜歡現在的工作,並不是說,不管現在的工作怎麼樣都要接受。「不喜歡」其實還可以進一步劃分成兩種類型:討厭(不滿),和不討厭但也不喜歡(沒有感到不滿)。

    這種分類方法,源於美國行為科學家赫茨伯格提出的雙因素理論(two-factor theory)。赫茨伯格的理論認為,一個人對工作是否感到滿意,和是否感到不滿是由不同因素決定的,它們有著獨立的評判標準,也就是說,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不滿,並不意味著就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

    通常來說,「不滿意」都是與一些「基礎因素」有關,比如薪資水準是否足以滿足自己的消費,是否擁有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是否與上司和同事有融洽的關係等等。這些如果沒有得到解決,你就會對工作產生不滿,但是單有這些還不足以讓你喜歡上這份工作。

    那麼,真正讓我們感到滿意並愛上工作的因素到底是什麼呢?赫茨伯格把這些因素稱為「動力因素」,它包括:有挑戰性、責任感、個人成長、獲得認同等等。

    如果覺得自己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你可以深入問問自己:不喜歡是因為沒有滿足感,動力因素沒有得到滿足,還是因為討厭,基礎因素沒有得到滿足?

    如果你是因為得到的薪水遠低於你的價值,或者實在無法忍受自己的上司,抑或是辦公室政治鬥爭太嚴重而不開心,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最好選擇離開,重新找一份能夠滿足「基礎因素」的工作,因為這樣的環境會嚴重影響你的精神狀態和心理健康。

    但如果你是因為「動力因素」沒有被滿足而不開心,那麼在自己還沒有優秀到不能被忽視之前,先實際一點,只要確保此時的工作能夠滿足你的「基礎因素」就好,因為你現在還沒有資格提出更多的要求,並且停止抱怨,把注意力轉移到實力的累積上。

    累積期:創造動力因素

    假如你對自己的工作並沒有感到十分不滿,只是沒有滿足感,那就不要想著透過換工作來提升滿足感,而是要從「找到正確的工作」的思維模式,轉到「正確地工作」的思維模式,因為你此時需要的不是什麼「完美工作」,而是以一個更好的方式來對待現有的工作,然後在工作中努力累積實力和優勢。

    不過你要意識到,這個累積和成長的過程不會自然發生,你的能力並不會隨著工作年資的增加而提高―我們見過太多工作很多年,但是能力卻幾乎沒有怎麼增長的人―所以,你必須主動投入精力,有策略地發展自己的能力。

    一談到自我成長和能力發展,很多人覺得可能要利用額外的時間去學習某些技能,其實根本不需要。曾經有個朋友找我探討職業發展的問題,她說自己並不討厭目前的工作內容,只是期望薪資能夠再高一些,她目前的薪資與期望薪資之間有一萬元的差距。我說:「很好辦呀,妳就想像自己已經拿到了想要的薪資,只不過每個月交給公司一萬元學費,所以,妳現在就要努力把等值的東西學到手,因為學費不能白交。」

    這可不是玩笑話,而是非常實用的建議。

    關於個人能力,我們必須意識到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那就是未來職場會越來越看重軟性技能,因為很多執行類、技術類工作一定會慢慢被人工智慧取代。那麼,哪些技能是無法被機器替代的呢?主要是一些與非線性思考,比如創造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情感相關的能力,比如情緒管理、溝通,領導力以及表達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說,公司本身就是一個最佳的學習和自我訓練場所,因為商業的本質就是解決問題,公司每天都會有很多問題等著被解決,這就是一種訓練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過程。另外,公司裡不可或缺的日常活動就是與人溝通和協作,我們其實可以把每次和老闆、同事溝通,以及每次協作都看成是一次練習自己情緒管理、溝通和表達能力的機會。

    如果能嘗試從這個角度看待工作,把工作中遇到的所有困難都看成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那就不會因為得不到滿足感而抱怨工作,接著只要透過主動為自己設定挑戰,就能在工作中獲得足夠的動力因素。

    回顧我自己的職場成長歷程,我發現,自己對商業本質、公司管理和營運,以及資本市場的思考和理解都是之前在工作中逐漸積累起來的。

    我曾經在幾家規模不同的創業公司工作過,儘管我在公司中只承擔著有限的固定職能,但我卻經常會站在全面的角度去思考公司的商業本質,我會問自己:「我們到底在解決一個什麼樣的問題,我們為使用者和客戶提供的價值是什麼?」我還會觀察公司內部管理和運用遇到的種種問題,然後思考這些問題為什麼產生。此外,我也會閱讀一些商業類的暢銷書來促進自己思考,比如我當時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黎萬強的《參與感行銷時代》。

    雖說我在創業公司幾乎沒有學到什麼成功經驗,然而我卻累積了大量的失敗經驗。後來我才意識到,失敗經驗才是最有價值的,因為它能夠幫助我避免在未來犯下同樣的錯誤。更重要的是,我並不需要為這些失敗付出任何代價。這難道不是最好的商學院嗎?只要能夠轉換一下視角,善於利用現有的機會,我們其實可以在工作中學到很多東西。

    除了在工作中訓練那些最重要的軟實力之外,你也可以充分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來提升自己的相關能力。

    我自從商學院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起,就一直利用業餘時間做各式各樣的事情:我曾經組建過不同的團隊、創辦過兩個組織,在這個過程中累積了豐富的營運經驗和大量人脈資源,也藉此培養自己的組織能力、社交能力和表達能力。我是最早一批開通公眾號的人,透過長期堅持寫作,我不僅訓練了自己的思考和研究能力,也學會了如何清晰、有邏輯地闡述觀點和想法。

    儘管我在業餘折騰的這些副業大多「失敗」了,但我覺得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從中獲得了全方位的自我提升―我把自己訓練成了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全能型人才,並且累積了讓我足夠脫離企業組織而生存的資本。

    等待機遇找上門來

    有句話說得很好:「如果你一直專心琢磨『如何才能變得真正優秀』這個問題,別人自然會找上門來。」的確如此。如果你真的懂得如何為自己創造動力因素,並且能夠透過設定訓練任務和目標,不斷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行動力以及與情感相關的能力,那麼你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越來越多機會開始來找你。」這個時候你就不再處於被別人挑選的被動狀態,而是擁有了主動權和選擇權。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就能很快找到讓你真正充滿熱情的事業方向,你依然必須透過行動去試錯。說實在的,我並不覺得這個世界上只有一件適合我們做的事情,就像這個世界不存在那個「唯一的人」,你會愛上很多人,這個世界上適合你的人也不只一個,甚至並不少,你最後會和誰在一起取決於你遇到誰。

    事業也是如此,你最後會做什麼其實也存在著一定的機遇成分,取決於你遇到怎樣的機會,以及你是否能夠把握住這些機會。事實上,那些找到人生方向,擁有自己熱愛事業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他們都是在有了足夠的經驗和能力累積之後,再加上合適的機遇,才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

    總之,在找到確定的人生方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