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心理 人際關係】 > 勵志/心靈成長

    【AH2】解厄學:化解危機、解厄脫困之道!_晏殊, 曾珮琦


    作者: 晏殊,曾珮琦
    出版社: 好讀
    ISBN: 9789861784946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169
    售價: 14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2372791

    書況補充說明: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HYM】在轉角遇見你_張光斗
    作者:張光斗
    售價:229
    【INU】願我如花,綻放於你心_福智文化編輯室
    作者:福智文化編輯室
    售價:179
    【IS1】1日10秒マインドフルネス_日文_藤井英雄
    作者:藤井英雄
    售價:299
    【MKS】誰不是帶著傷,來到人世間療傷_黃子容
    作者:黃子容
    售價:219
    【KOG】撒播希望 : 青少年生命教育之教學_紀潔芳主編
    作者:紀潔芳主編
    售價:289
    【L4G】The Intellectual Devotional: Revive Your Mind, Complete Your E
    作者:Kidder,DavidS./Oppenheim,NoahD.
    售價:479
    【L6C】態度萬歲_李淑華, 凱斯‧哈瑞
    作者:李淑華,凱斯‧哈瑞
    售價:169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372791

    [ISBN-13碼] 9789861784946

    [ISBN] 9861784942

    [作者] 晏殊, 曾珮琦

    [出版社] 好讀

    [出版日期] 2019/06/12

    [裝訂/規格] 平裝 / 328頁 / 14.8 x 21 x 1.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目錄]
    第一卷.藏鋒卷

    第二卷.隱智卷

    第三卷.戒欲卷

    第四卷.省身卷

    第五卷.求實卷

    第六卷.慎言卷

    第七卷.節情卷

    第八卷.向善卷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解厄學:化解危機、解厄脫困之道!

    【如何駕馭人性弱點、趨利避害,讓自己不受困厄?】

    《解厄學》旨在論述,人們在待人處事上如何避免災禍臨身,保全自身不受到損傷的方法。

    古代官場爾虞我詐,「解厄」的目的是如何讓自身在政治鬥爭中,可以全身而退,不會變成政治鬥爭之下的犧牲品。這個「避免禍患降臨,常保平安」的處事態度可運用在生活的各個面向。

    【如何體察世事吉凶、避禍消災,不再怨天尤人?】

    本書作者晏殊官至宰相,以其自身在官場打滾的經驗來說,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為官者,如何避免小人的暗算,輔佐君王把百姓治理好,創造國泰民安的盛事。除此之外,還要能分辨誰是君子,誰是小人?要常以君子修身的準則來約束自身的行為;了解小人的行徑與算計人心的手段,才能有效的避免被小人暗算,不至於大禍臨頭。

    而在現代人生活中,《解厄學》可以做為生活中如何避免禍患,獲得長久的平安與幸福人生的借鑑。

    【本書特色】

    ●原文:北宋名相晏殊《解厄學》原文。

    ●譯文:逐字逐句白話譯文,便於理解。

    ●事典:相關歷史人物事例,鑑古推今。

    ●人物:事典中歷史人物生平介紹,深入認識。

    ●釋評:闡述原典,解析精要,發人深省。

    ●名人佳句:收錄與原文相關之佳句,旁徵博引。

    【精彩內容】

    ●隱智卷:用智者利,弄智者弊。暗用無敵,彰顯無功。不為己謀,君子之智也。莫使己虧,小人之奸也。

    ●戒欲卷:欲大無根,心寬無恨。好之莫極,強之有咎。君子修身,避禍也。小人無忌,授首也。一念之失,死生之別也。

    ●省身卷:人有異,命不同焉。物有別,哀相近焉。待己如人,大計不失。智不及事,非察莫中。

    ●求實卷:致遠者實,近利者虛。眾趨者慎,己悅者進。不拘於書,則不失於本。不求於全,則不損於實。
    晏殊 (991年-1055年)

    字同叔,撫州臨川文港鄉(今南昌進賢縣)人。其父是著名的北宋詞人晏幾道。他知識淵博,自幼聰穎好學,很快地就步入仕途,平步青雲。宋仁宗慶曆年間,擔任宰相,執掌軍政大權,位極人臣。

    文學史上大多著重於晏殊在婉約詞派上的成就,對於他的思想卻很少有研究論述。他的性情剛正簡約,十分清廉節儉,這是因為他受到黃老思想的薰陶所致。

    在北宋初年政局動盪的政治背景下,開創了黃老治世的局面,而晏殊的《解厄學》正是在這種思想氛圍下產生的。譯註簡介曾珮琦

    國立台北大學中國語文學士、私立淡江大學中文碩士,國立中央大學中文博士班輟學。

    研究領域以先秦諸子、中國思想史為主,深受王邦雄教授、邱黃海博士兩位老師啟蒙,才對老莊哲學產生濃厚興趣,更打下深厚的國學基礎。曾任康寧專校兼任國文講師,現為專職作家。著有:《圖解老莊思想》、《樂知學苑.莊子》、《《老子》「正言若反」之解釋與重建》。受邀於好讀出版編著《聊齋志異》與《今古奇觀》兩大套書。
    避免禍患、常保平安的處世智慧有關《解厄學》一書的作者問題,近代學者馬樹全先生認為是北宋晏殊所作。晏殊(西元九九一年至一○五五年),歷經真宗與仁宗兩朝。宋太祖時期對黃老思想極為推崇,認為實行「清靜致政之道」,可以快速穩定朝政,大臣們也逢迎上意,對於黃老思想「清靜無為」極為推崇,認為出兵討伐征戰,皆是不得已而為之,應當引以為戒。太宗以黃老思想教育真宗,真宗信仰道教,認同黃老思想的「清淨之風」。真宗薨逝後,仁宗年幼,由劉太后垂簾聽政,延續了真宗朝的黃老治國理念。因此,在北宋初年政局動盪的政治背景下,開創了黃老治世的局面,而晏殊的《解厄學》正是在這種思想氛圍下產生的。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文港鄉(今南昌進賢縣)人。他的父親是著名的北宋詞人晏幾道,文學史上大多著重於晏殊在婉約詞派上的成就,對於他的思想卻很少有研究論述。他知識淵博,自幼聰穎好學,很快地就步入仕途,平步青雲。宋仁宗慶曆年間,擔任宰相,執掌軍政大權,位極人臣。他的性情剛正簡約,十分清廉節儉,這是因為他受到黃老思想的薰陶所致。雖然目前沒有研究文獻能夠證明晏殊提倡黃老思想,但《解厄學》內容確實是受到黃老思想的影響,關於這點請容筆者在後面予以說明。

    《解厄學》旨在論述,人們在待人處事上如何避免災禍臨身,而能保全自身不受到損傷的方法。厄應當解作「災禍」、「禍患」。古代官場爾虞我詐,「解厄」的目的是如何讓自身在政治鬥爭中,可以全身而退,而不會變成政治鬥爭之下的犧牲品。這個「避免禍患降臨,常保平安」的處事態度可運用在生活的各個面向,對於晏殊自己在官場打滾的經驗來說,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為官者,如何避免小人的暗算,輔佐君王把百姓治理好,創造國泰民安的盛事。除此之外,還要能分辨誰是君子,誰是小人?要常以君子修身的準則來約束自身的行為;了解小人的行徑與算計人心的手段,才能有效的避免被小人暗算,不至於大禍臨頭。在現代人生活中,無論在職場上還是在學校裡,我們都應當避免鋒芒畢露,遭到同學或同事的忌妒,而被他們設計陷害。《解厄學》可以做為生活中如何避免禍患,獲得長久的平安與幸福人生的借鑑。

    要證明《解厄學》蘊含黃老思想,首先我們必須先釐清黃老思想的特質,根據邱黃海先生的研究黃老思想有四個特質:

    一、養生:如何讓生命不到損傷,從生理與心理層面來說。

    二、為治:如何將國家治理好的問題。

    三、以「虛靜無為」為基礎吸收儒、墨、名、法、陰陽等各家思想。

    四、解決現實層面的問題。(參見《從「任勢為治」說的形成論韓非思想的蛻變》)基於以上的特質,筆者認為《解厄學》蘊含黃老思想的理由有三:

    第一,養生的觀念建立在虛靜的基礎。「厄者,人之本也。鋒者,厄之厲也。厄欲減,才莫顯。」(藏鋒卷一)這裡明確點出災禍是人一生難以避免的課題,造成災禍的主因是由於我們自身才能外露,而引起他人的忌妒心理,因而成為眾矢之的,所以要避免災禍的絕佳方法就是「才莫顯」。這與《老子》所說的:「挫其銳,解其紛。」(四章)意思相近,這句話是說:削減我們自身的鋒芒,才能解開世俗的紛擾。這兩者所表示的都是一種主觀的修養境界,即在我們心中把自己的才華、精彩放下,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過人之處,如此才能避免遭到別人的忌恨,保全自己的生命,不會遭到他人的惡意中傷而受到傷害,這無疑是一種全身保命的養生思想。

    第二,吸收儒、法兩家的思想以解決人生的災禍問題。在《解厄學》中,不斷的將君子與小人的特質相對比,認為要避面災禍的發生,必須責己修身以成君子,同時還得防範小人的暗算。在治國方針上又是以法家的嚴刑峻法為借鑑,例如《解厄學》認為對治貪汙必須嚴懲,不能放任;對待壞人也必須嚴懲,不能對他們太過寬容。

    第三,解決現實層面的問題。《解厄學》在治國方面比較少有論述,這點是與黃老思想的特質最大差異之處。但《解厄學》對言行、交友以及待人處世上有較為具體的論述,例如:「言善未必善,觀其行也。言惡未必惡,審其心也。」(向善卷八)善與惡不能光從對方的言論來判斷,還必須從他的實際行為上來做判斷,這與法家的「循名責實」思想十分相近。「循名責實」是要考察官職頭銜(虛名)與政績(實際行為)是否一致,若是一致則賞,不一致則罰。基於以上三點,我們不難看出《解厄學》是在黃老思想影響底下產生的作品。

    本書翻譯了《解厄學》的全文,並以歷史故事來佐證,帶領讀者了解本書的思想。筆者在原文的翻譯上,採取的是以上下文意所形成的語文脈絡來做詮釋,而非只著重於字面上的理解。因為一個字、一個詞乃至於一句話的形成,有它獨特的語文脈絡,必須放在這個脈絡去理解,才能做出較為貼近經典原文的詮釋。此外,本書的歷史故事是參照正史,並根據《解厄學》的思想脈絡撰寫出來的小品故事;換言之,本書是以歷史故事作為詮釋的手段,其目的在於幫助讀者掌握《解厄學》的原文,而非鉅細靡遺的將歷史事件的發生過程敘述一遍,因為歷史事件有其發生的社會背景與情境脈絡,與《解厄學》的思想脈絡不可能完全一致,為了以歷史故事來作為《解厄學》的思想詮釋,無可避免的會有些虛構的成分,但這是建立在不扭曲歷史的基礎之上,讀者可以放心閱讀。
    第一卷.藏鋒卷

    第二卷.隱智卷

    第三卷.戒欲卷

    第四卷.省身卷

    第五卷.求實卷

    第六卷.慎言卷

    第七卷.節情卷

    第八卷.向善卷
    【第一卷】藏鋒卷◎原文

    厄者,人之本也。鋒者,厄之厲也。◎譯文

    災禍,是人生的本質。顯露鋒芒的人,會使得災禍變本加厲。◎事典

    因才遭嫉的孫臏

    孫臏是兵家孫武的後代子孫,他與龐涓是師兄弟,兩人跟隨鬼谷子學習兵法。孫臏是師兄,天份極高,沒多久就盡得鬼谷子的真傳。龐涓雖然也勤奮好學,可是在天資上遠不及孫臏。鬼谷子時常誇獎孫臏說:「如果有一天你們二人同時出仕,以孫臏的天資才能,一定會比龐涓更受到君王的重用。」龐涓聽了這話,就開始對師兄孫臏起了嫉妒之心。龐涓一心想要一展長才,用他的功績來證明自己的才能並不亞於孫臏。

    一年,恰逢魏君招攬天下賢才,龐涓得知這個消息,便辭別老師下山。臨行前,孫臏設宴為龐涓餞行。龐涓說:「師兄,何不隨我一起下山,到魏國去一展抱負呢?」孫臏說:「我覺得我的能力還不足夠,還想再跟老師學幾年兵法,既然眼前有一個好機會,那麼師弟你就先下山去吧!」龐涓說:「既是如此,那小弟便先下山,他日若能飛黃騰達,待小弟尋得適當的時機,再邀請師兄前往魏國吧!」兩人便就此約定。

    龐涓到魏國去,受到魏君的重用,被封為將軍。魏君偶然聽說孫臏擅長兵法,便問龐涓說:「寡人聽聞愛卿有位師兄,也精通兵法,想請他來魏國做官,你是他的師弟,不知你這位師兄的才能和你相比,孰勝孰劣?」龐涓答:「啟稟大王,師兄的才能猶在臣之上,若他能為魏國效命,大王必定如虎添翼。」魏君聽了很高興,便派遣使者帶著禮物前往迎聘孫臏。有人對龐涓說:「將軍,你真是糊塗啊!你怎能向大王舉薦孫臏,他若也到魏國來,那魏國還有你的一席之地嗎?」龐涓一向自卑,認為自己的才能不及孫臏,聽了此言,更加害怕孫臏到來後受到魏君的重用,會取代自己的地位。便暗中派人,搶先魏國使者一步,將孫臏迎接至自己的府中。

    兩人相見非常高興,互訴別後情懷,孫臏對龐涓沒有絲毫的防備之心。龐涓擔心孫臏受到魏君的重用後,地位會在自己之上,心有不甘,便對魏君說:「孫臏勾結齊國,欲對魏國不利,大王不可不防。」魏君一聽,勃然大怒,起初不信,龐涓拿出種種證據,魏君這才相信。他聽說孫臏此刻正在魏國,便派兵前去捉拿他,下令削斷其雙腿的膝蓋骨,並在他的臉上刺青,以示懲戒。孫臏從此變成殘廢之人,雙腿不能行走。他直到此時才知遭到龐涓陷害,卻為時已晚。◎人物

    孫臏,戰國時齊人,生卒年不詳,兵家代表人物,是孫武的後代。孫臏姓孫,原名伯靈,因受過臏刑(一種削去膝蓋骨的刑罰),而被稱為孫臏。他與龐涓曾是同窗,師事鬼谷子,後遭到龐涓的陷害而遭受臏刑逃往齊國。他受到齊威王的重用,被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取得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的勝利,兩次擊垮龐涓,奠定齊國的霸業。著有《孫臏兵法》又稱《齊孫子》。◎釋評

    人的一生很難不遭遇禍患。天災,雖然難以避免;但人禍,才是使人苦難連連的根源。在人間世中,人際關係的好壞決定苦難的多寡。若是不懂得與人相處,很容易遭受同儕的排擠;懂得處世之道的人,則人生會順遂許多。苦難與禍患往往來自於喜歡彰顯自己的才能,處處高人一等,那便會遭來他人的妒忌。因為自身的才能就如同耀眼的太陽,會灼傷對方的眼睛,讓他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你,矮了一截。如此一來,對方就會受到傷害,因為他跟你在一起,榮耀沒有了,尊嚴沒有了。所以《莊子》說:「葘人者,人必反葘之。」帶給別人災難的人,別人一定會將災難奉還於你。太過於炫耀自己才能的人,就是「葘人」,你把災難帶給對方,最後一定會遭到別人的算計,而不得善終。

    在古代的官場更是如此,如果一個人老愛出風頭,則易遭人嫉妒,更甚者還會招來殺身之禍。一個人高風亮節,自以為品行高尚,看不起那些趨炎附勢的小人,便會遭到權貴們的排擠與陷害。故事中的孫臏,僅僅因為才能高於龐涓,便引起龐涓的嫉妒之心,而遭到陷害。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才能」就是價值連城的璧玉,往往會引起那些庸俗之人的嫉妒,若是不懂得掩藏自己的光芒,很容易就成了別人陷害的目標。◎名人佳句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這句話是出自三國魏人李康所著的〈運命論〉。意思是說,一棵樹高於整座樹林,那麼風必先將它吹倒。藉以比喻一個人才能太過出眾或品行太過清高的人,必定引來其他人的嫉妒,而遭受到陷害、打壓。才華,固然是值得珍視的東西,但是時常表現傑出,等同打壓不如你的人,就容易遭到對方的陷害或中傷。因為沒有人願意做一個愚笨的人,大家都想做那個最聰明、最厲害的人,這就是有才華的人往往鬱鬱不得志,或者下場悽慘的緣故。※※※※※※【第二卷】隱智卷◎原文

    不明其心,厄之難止。◎譯文

    任用人才卻不明白他是否忠心,災禍將無窮無盡。◎事典

    被臣子誅殺的隱帝

    後漢隱帝劉承祐即位時,任用郭威為樞密使,權力等同宰相。李守貞、趙思綰、王景崇等將領相繼謀反,隱帝派兵圍剿未果,就召郭威前來對他說:「我有一件事想麻煩大人可以嗎?」

    郭威回答說:「臣不敢請求,也不敢推辭,只聽從陛下的命令。」於是加封郭威官職,命他前往征討。不久,眾叛降紛紛投降,郭威凱旋而歸。

    隱帝很高興,就將玉帶賞賜給郭威,並且加官晉爵。郭威推辭說:「臣有幸帶領士兵,借漢帝的威名剿滅亂臣賊子,這哪裡是臣一個人的功勞呢?這都是滿朝文武賢能所致,對內安定朝廷,對外平定亂黨,又按時送來軍資,所以臣才能專心打仗啊!」隱帝認為郭威是賢臣,便將一眾有功將士都召來,每個人賞賜一條玉帶,郭威這才接受。

    郭威的權力越來越大,宰相就向隱帝建議:「臣認為藩鎮肩負戍衛邊防的職責,不宜兼任樞密使,否則日後他若起兵造反,後果不堪設想,陛下可要三思。」隱帝一開始不以為意,沒有削去郭威的職權,後來見眾將士們日益壯大,心中不免擔憂,便與大臣密謀誅殺有功將士。不久,便將史弘肇等大臣接連誅殺,接下來就要輪到郭威。下令誅殺郭威的詔書,落到郭威手裡,郭威就把詔書藏起來,在臥室暗中召見樞密使院吏魏仁浦與他商議此事。

    郭威說:「本以為陛下待我甚厚,還將玉帶賞賜予我,誰知竟下旨要殺我,這該如何是好?」

    魏仁浦說:「陛下素來疑心甚重,總是猜疑臣下謀反,大人功高震主,難免引來陛下猜忌,事到如今,大人不妨起兵謀反,還能有一條生路。」

    郭威點頭說:「我也正有此意,只是我一個人勢單力薄,如何與陛下軍隊抗衡?」

    魏仁浦說:「我有一計,大人不妨用留守的印章,假擬一道詔書,說陛下命大人殺害眾將校,大人故意將此事洩漏給將校們知情,他們定然甘願與大人一同造反。」郭威聽從魏仁浦的建議去做,果然將校們都很憤怒,紛紛投入郭威麾下。

    郭威起兵造反後,隱帝就將郭威在京師的家屬全部處死。郭威的反叛軍與慕容彥超交戰,慕容彥超戰敗,逃至兗州。隱帝親征兵敗逃至趙村,郭允明反叛。隱帝臨死前還問郭允明為何反叛?

    郭允明回答:「你這個昏君,連忠臣奸臣都分不清楚,佞臣的話你就聽信,有功的臣子反而被你誅殺,如此昏庸,誰還敢忠心為你效命。今日我要是替你剿滅叛黨,下一個被誅殺的人就是我了。」說完,一刀刺向隱帝,結束他的帝王生涯。◎人物

    隱帝劉承祐,並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後漢第二個皇帝。在位期間僅有三年。因猜忌大臣,誅殺有功之臣,導致郭威等人先後起兵反叛,最終被郭允明弒於趙村。◎釋評

    在上位者任用人才時,應該要獨具慧眼,觀察下屬的行為來判斷他是否忠心。

    如果連一個人的心意都看不出來,把忠誠的下屬當成不忠;把不忠的當成忠誠,那麼禍患就永無止盡。

    隱帝劉承祐就不是一位賢明的君主,有功的臣子他反而猜忌,結果逼得原本忠誠的郭威也只能起兵造反。最後隱帝被郭允明所殺,完全是他看不清臣子心之所向的結果,落得被殺的下場,也只能說是他咎由自取。◎名人佳句

    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難測。

    這句話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王列傳》。意思是說:「災禍是因為人的私欲無窮無盡所產生的,而人的心思是難以預料的。」每個人若是都從自身利益為出發點,想要獲得名利權勢與富貴,那麼勢必會與其他人有所衝突,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有的時候就會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一個人是否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擇手段,是難以預料的,因為我們無法準確的預測,每個人在不同情境下是否會做出相同的抉擇。所以想要杜絕禍患的發生,最好就是捨棄對權勢名利與富貴的追求,這樣便不會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去傷害他人。)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