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財經 企管】 > 企管

    【AV3】學習不會背叛你:首爾大學畢業生最受用的一堂課_金英敏, 游芯歆


    作者: 金英敏,游芯歆
    出版社: 先覺
    ISBN: 9789861343990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149
    售價: 129
    商品數量:0
    商品編號: O_U102389722

    書況補充說明: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已售完

    加到找書小幫手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AO6】人氣咖啡館成功開店術_打造我的夢想咖啡館編輯部
    作者:打造我的夢想咖啡館編輯部
    售價:119
    【DOR】網紅經濟掘金實戰_簡體_楊浩
    作者:楊浩
    售價:169
    【DOR】韓非子法˙術˙勢縱橫天下謀略術_韓非子
    作者:韓非子
    售價:229
    【DOS】平衡計分卡_Robert S. Kaplan
    作者:RobertS.Kaplan
    售價:129
    【ANU】雙贏領袖_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著; 姚彥懿譯
    作者:約翰.麥斯威爾(JohnC.Maxwell)著;姚彥懿譯
    售價:79
    【ANV】優秀的人,都敢對自己下狠手_陳立飛 (Spenser)
    作者:陳立飛(Spenser)
    售價:129
    【ANI】富豪哥教你的事,卑微人生的25條非常逆轉_丸尾孝俊(富豪哥)著; 江宓蓁譯
    作者:丸尾孝俊(富豪哥)著;江宓蓁譯
    售價:89
    【ANY】情境領導:如何獲取領導天份_勒爾.斯格米
    作者:勒爾.斯格米
    售價:149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389722

    [代售商品編號] 104128500129

    [ISBN-13碼] 9789861343990

    [ISBN] 9861343997

    [作者] 金英敏, 游芯歆

    [出版社] 先覺

    [出版日期] 2021/11/01

    [裝訂/規格] 平裝 / 288頁 / 14.8 x 20.8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目錄]
    出版序

    前言  落花岩上落下的不一定全是花

     

    第一部 學習的道路:知識的成熟過程

    直白讓人生氣──正確的用詞法

    用合適的名字呼喚我──給概念下定義是必要的

    寫一篇關於世界的論說文──沒有矛盾的寫作法

    含糊其辭有時是掌權者的武器──論說文中該避免的寫法

    詞彙的社會含意──詞彙和社會

    我也討厭下標題──標題的用處

     

    第二部 學習的生活:對看似無用之學的熱忱

    這門課的目標在於改變對學習的理解──第一堂課

    立一根精神的豎脊肌──學習所期待的效果

    沒有逆轉人生的滿分全壘打──學習的生命週期

    若不想在知識上胡扯──學習與體力

    留學代表什麼──孤獨與自律

    每個人都需要研究年──深化學習的時間

     

    第三部 學習的基礎:提問和脈絡

    想學習卻下不了決心──學習和積極性

    只靠模範生姿態是不夠的──學習和創意

    找出精神的利斧──何謂讀書

    說說對整本書的看法──何謂書評

    為自己製作一份索引──資料整理的工夫

    骨盆可以歪,提問要正確 ──提問的方法

     

    第四部 學習的深化 思考的精細化

    投入有爭議餘地的領域──設定主題

    沉醉於發言快感之前該思考的事──聽眾與讀者

    計畫的特徵就是趕不上變化──研究計畫書的寫法

    越知道自己要什麼,就越懂得節制──有關文風

    不要對愚蠢的見解做出愚蠢的批判──批判的美德

    主見的意義──討論的技巧

    懶惰的主持人搞砸討論──主持的技巧

    掌握文本核心的分析式摘要──闡發題意的方法

    擺脫課堂討論的悲劇──享受課堂討論的方法

     

    第五部 學習的相關對話:如饑似渴地尋找學習的機會

    學習的時刻也如愛情,在不意間到來──《中央SUNDAY》訪談

    大學,學習說寫的時期──《首爾大學人》校刊訪談

     

    後記 對休息的幻想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內容簡介】

    ★入圍YES24網路書店2020年年度選書!

    ★搭配35幅經典閱讀名畫,引人深思學習的美好。

    學習無法讓人從地獄移居到天堂,

    但至少能讓我們看到名為「卓越」的星光!

    哈佛博士、首爾大學教授以「見佛殺佛」的犀利,

    鍛造你的思考力,引導你看見滿天的星光!

    「讀這本書讓我想學習!」

    「想過學習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遍的書。」

    「這本書沒有辜負我的期待。」

    「這本書獨特的幽默和感性風格,讓人大笑。」

    「我拚命畫重點,筆記做不完。」

    ──韓國讀者五顆星好評推薦

    我為什麼學習?因為不能只這樣活著──

    什麼是中秋節?首爾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金英敏,曾用這個直搗根本的問題,撼動韓國社會,掀起全民思辨熱潮。教學嚴謹,讓學生又愛又恨的他認為,追究本質性的問題,會讓我們有能力應付危機。除此之外,他還問什麼是成長、什麼是權力、什麼是韓國等問題,不斷向社會拋出話題。

    新冠疫情0年,史無前例地在線上授課,金教授又拋出了有關學習本質的問題。

    他認真的與學生討論「禿頭」的定義,探討「精確用詞」「無矛盾寫作」「主見的意義」「批判者要具備的品德」,幽默又犀利的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因為愛學習的人,在任何環境中都能走得又穩又長!

    韓國名校教授關於學習的思辨──

    ●學習是鍛鍊思考的肌肉

    上課前後如果沒有任何改變,豈不是浪費時間嗎?變化不會無中生有,而是要付出辛苦的代價才有可能產生。就像運動的時候,如果選擇重量太輕的啞鈴,那再怎麼訓練也練不出肌肉。只有使用比平時稍重的啞鈴,反覆推舉,才有可能練出肌肉。思考的肌肉也是一樣。

    ●學習是建立精神的豎脊肌

    有些人會認真從事現實中不見得會帶來什麼好處的事情,他們身上就散發著某種紀律感,就像不失自制力的破戒僧一樣……在凡事講求實用性的二十一世紀裡,對於仍致力埋首學習無用之物的人來說,這種精神上的豎脊肌就是他們最終期待的學習效果。

    ●讀書為何是把利斧

    多讀不代表可以粗略地讀,小說家卡夫卡曾說過:「讀書是把利斧,可以破開我們內心冰凍的大海。」但粗讀,怎可能破得了冰?要想破冰,就得精讀。那麼,哪本書才是利斧呢?想知道答案就得在一定程度上盡量多讀。控球率要高才有進球的機會,長期閱讀各類書籍才能找到精神的利斧。

    ●探究詞彙的社會含義

    搞不清楚「不同」和「不對」的差別,要如何實現一個多樣化或公平正義的社會呢?

    ●批判者該具備何種美德

    批判性的討論應該針對對方主張的優點,而不是缺點。越是庸才,越會抓著對方微不足道的缺點不放。

    ◤好評推薦◢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洪瀞,《自己的力學》作者、成大副教授

    徐慧玲,聆韵企管顧問創辦人

    陳沛穎,臺中獨立書店「引書店」店長

    歐陽立中,暢銷作家、爆文教練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謝伯讓,臺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鍾樂偉,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助理講師、韓國文化研究學者、《韓瘋》《心韓》作者

    羅鈞鴻(小虎),知名講師、聲音教練

    學習並非是知識複製的過程,這本書帶我們看見,世界的本質是矛盾的。在這種緊湊且混亂的狀態,我們恐怕僅能以「學習」的心態回應―探究不同語境下字詞的意思、檢視論點組織中的邏輯、確認闡述的方法與目的性。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活出「知識」,並在這種矛盾狀態當中,依然感到平靜且有力量。

    ──陳沛穎,臺中獨立書店「引書店」店長

    昔日只在乎走路有多快、速度有多高的韓國人,近年學會放慢了生活節奏,享受慢活帶來的閒暇空間。在書店林立的首爾街頭,閱讀,因而成為了他們填補這個空間的精神食糧。本書提供的視野與觀點,有助於培養求知感。

    ──鍾樂偉,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助理講師、韓國文化研究學者、《韓瘋》《心韓》作者
    【作者簡介】

    金英敏(김영민)

    首爾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東亞思想史研究博士,曾在布林莫爾大學任教,長期致力於東亞政治思想史、比較政治思想史相關研究。他的作品除了散文集《早上想死最好》、論語隨筆《我們僅僅希望》之外,還有以英文寫成的著作《中國政治思想史》(A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因深深認同美國當代知名作家蘇珊.桑塔格所說的「書本是可以帶我逃離一切的宇宙飛船」,他寫下針對學習的鏗鏘之言,以期扭轉當前功利短視的求知困局。

    【譯者簡介】

    游芯歆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畢,韓國學中央研究院韓國學大學院歷史學碩士,從事韓文書籍翻譯多年,譯作遍及文學、歷史、人文藝術等各領域。
    【目次】

    出版序

    前言落花岩上落下的不一定全是花

    第一部學習的道路:知識的成熟過程

    直白讓人生氣──正確的用詞法

    用合適的名字呼喚我──給概念下定義是必要的

    寫一篇關於世界的論說文──沒有矛盾的寫作法

    含糊其辭有時是掌權者的武器──論說文中該避免的寫法

    詞彙的社會含意──詞彙和社會

    我也討厭下標題──標題的用處

    第二部學習的生活:對看似無用之學的熱忱

    這門課的目標在於改變對學習的理解──第一堂課

    立一根精神的豎脊肌──學習所期待的效果

    沒有逆轉人生的滿分全壘打──學習的生命週期

    若不想在知識上胡扯──學習與體力

    留學代表什麼──孤獨與自律

    每個人都需要研究年──深化學習的時間

    第三部學習的基礎:提問和脈絡

    想學習卻下不了決心──學習和積極性

    只靠模範生姿態是不夠的──學習和創意

    找出精神的利斧──何謂讀書

    說說對整本書的看法──何謂書評

    為自己製作一份索引──資料整理的工夫

    骨盆可以歪,提問要正確 ──提問的方法

    第四部學習的深化思考的精細化

    投入有爭議餘地的領域──設定主題

    沉醉於發言快感之前該思考的事──聽眾與讀者

    計畫的特徵就是趕不上變化──研究計畫書的寫法

    越知道自己要什麼,就越懂得節制──有關文風

    不要對愚蠢的見解做出愚蠢的批判──批判的美德

    主見的意義──討論的技巧

    懶惰的主持人搞砸討論──主持的技巧

    掌握文本核心的分析式摘要──闡發題意的方法

    擺脫課堂討論的悲劇──享受課堂討論的方法

    第五部學習的相關對話:如饑似渴地尋找學習的機會

    學習的時刻也如愛情,在不意間到來──《中央SUNDAY》訪談

    大學,學習說寫的時期──《首爾大學人》校刊訪談

    後記對休息的幻想
    【內文書摘】

    ◤書摘1◢

    用合適的名字呼喚我──給概念下定義是必要的

    ◎名畫欣賞:阮潘正,Co Hang Xen(1957)

    世界就像翻湧著詞不精準、語無倫次的紅海。若想橫渡充滿誤解和無知的危險紅海,來到流著奶與蜜的溝通之地,就必須盡可能地鍛造自己所使用的詞彙,或是像裁布製衣般力求做到「達意」的目標。這在論文寫作中尤為重要,所以到了即將提交期末論文主題的時候,我就得和學生們展開一決勝負的討論。首先,我一走進教室,就仔細打量學生們的腦袋,確認當中有沒有人因為年紀輕輕就落髮而煩惱。確認完大家頭髮狀況,都比我這個落髮進行式的中年老師還好之後,再來就懷著要他們提出治國之道一般的心情,拋出「定言令式」──請他們「定義禿頭」!

    命令(?)一出,學生A馬上回答:「亮晶晶!禿頭閃閃發亮!」中年老師沒這麼好打發,這種程度的理直氣壯不足以動搖我,因此冷靜地還了他一招:「亮晶晶或許是禿頭的附帶現象,但不能當做禿頭的定義。都已經是大學生了,沒讀過莎士比亞嗎?閃閃發亮的東西未必都是黃金,亮晶晶的頭也未必都是禿頭。」A就像個「臣服」訓練不足的學生,依然堅持己見:「跟亮燈一樣,禿頭就是人形電燈泡!」我知道這是學生想嘲弄老師的招數,也就見招拆招:「嗯,那不是禿頭的定義,只能算是禿頭的比喻。」

    事已至此,我覺得有必要向這群學生好好強調一下,讓他們認真對禿頭下定義。

    「有個英俊帥氣的演員,名叫裘德洛,曾經紅極一時,沒有人不喜歡他。但是當裘德洛開始掉頭髮以後,就很難在電影裡看見他了。也就是說,禿頭是可以決定一個世界級演員職業生涯的嚴重問題。」即使我這麼說了,學生還是一副無法理解問題嚴重性的表情。大概是因為裘德洛越來越少在電影裡擔綱,也難怪這些學生不認識他。

    於是,我舉了一個更切合實際的例子。「大家都看到了,老師也在掉頭髮,只不過現在還停留在將禿未禿的階段。雖然和各位比起來,頭髮是少了一點,但起碼還沒到前總統全××那樣童山濯濯的禿頭程度,也就是所謂的『禿頭邊緣人』,處在從『生髮人』國度移民到『掉髮人』國度的階段。不過還沒到在掉髮人國度紮根的地步,正在經歷流離失所的過程。因此,禿頭的定義對我這種邊緣人來說尤其重要,禿頭的定義將會決定我是否被涵蓋在禿頭的範圍內。」

    當學生意識到禿頭的定義攸關老師歸屬的問題時,終於變得稍微認真一點。學生B說:「禿頭是指頭髮數量少的狀態。」我馬上反駁:「誰說是頭髮數量少的狀態?要少到什麼程度才算禿頭?研究邏輯學的英國哲學家提摩西.威廉森(Timothy Williamson)曾主張,應該將頭髮排列方式和頭髮長度也考慮進去。舉一個更具體的例子吧!同樣擁有一萬根頭髮,頭小的人有這等數量的頭髮就足以覆蓋整個頭皮;但頭形大的人就無法覆蓋整個頭皮,很容易被當成禿頭。況且,頭髮一萬根又怎樣,一億根又算得了什麼。如果一億根頭髮全都密密麻麻地長在後腦杓上,那還不是一樣算禿頭,所以根據頭髮數量很難有效定義禿頭。」

    學生C提供了一個替代方案:「那我們能不能用掉髮的數量來定義禿頭呢?好比說,如果一天掉了三百根頭髮,那就算禿頭……」我說:「好吧,那就把禿頂理解為一個動態過程,而不是一個靜態狀態。但照你說的那樣,就很難用來解釋一個天生頭髮都長在後腦杓上,而且也很少掉頭髮的人。這個人一天掉不到三百根頭髮,還是會被人喊禿頭。不如我們以掉髮和生髮數量的比率來定義禿頭,如何?」

    這時,學生D發表了犀利的論點:「剛才您使用了『被人喊禿頭』這樣的陳述,所以您是說禿頭本身並不存在,只有在別人認定是禿頭時,禿頭才存在的意思嗎?」說得好!我得稱讚他。「好問題,就像金春洙的名詩《花》一樣漂亮。金春洙曾經吟詠過『在我呼喚它的名字之前/它只是/一個姿態/在我呼喚它的名字之後/它來到我面前/成了一朵花』。如果把你剛才的說法寫成一首詩的話,就會是『在我呼喚它禿頭之前/它只是/一張頭皮/在我呼喚他禿頭之後/它來到我面前/成了一個禿頭』。」

    就在這時,學生E向D提出異議:「如果禿頭取決於他人是否這麼稱呼的話,就沒必要積極開發生髮劑了。因為只要人們不對禿頭評頭論足,也就不會有所謂的禿頭存在。」接著,他嘲諷地說:「看來我還可以用這個申請治療禿頭的專利呢!」在E和D吵起來之前,身為老師,我得趕緊介入調解,所以就結束討論,開始講課。

    金春洙的詩《花》的下一段是這麼寫的──「就如同我呼喚它的名字一樣/有誰會映合我的色澤和香氣/為我呼喚一個名字」。也就是說,單純地喊出一個名字並不能解決問題,要喊出「映合我的色澤和香氣」的名字,才能讓那個名字具體化。換句話說,靠一、兩個人不喊禿頭,並不能改變社會現實。但如果大多數的人都願意跟上這股潮流,說不定所謂的「禿頭」就會從這世上消失。不知道剃髮留辮的清朝時代,大家對禿頭的看法是否和現在不同?所以每當我看到頭髮一根根脫落時,就希望辮子頭能再度流行起來。儘管辮子頭曾經流行一時,但現在已經沒人留辮子頭了,這也證明凡事沒有永恆不變的,詞彙的重新定義,也是一個社會的思想正在轉變的指標。

    就拿所謂「好大學」為例來說吧!今天,所謂的「好大學」一詞,通常指的是所招學生的大學指考分數很高的意思,而幾乎完全不考慮學生入學後所接受的課程內容或學生在校的體驗。然而,說不定有一天,重新定義「好大學」一詞的時代就會到來。事實上,一個人透過大學教育如何積極地改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因此與其根據入學考試成績當評價標準,不如拿學生入學時和畢業時的狀態相比較;最能讓學生出現積極改變的大學,才算一所好大學。有一天,當「好大學」重新定義之後,大學排名說不定也會出現變化。但變化何時到來?真的會來嗎?

    某些問題的存在不是源自問題本身,而是來自社會結構,但認清到這一點,並不見得能改變社會現實。改變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只有在觸及人類根深柢固的渴望時,才有可能產生變化。突然想起某次我在中國舉辦的學術會議中,和一位北韓女性的對話。我對北韓人的生活十分好奇,便跟對方問東問西,然後就問了這麼一句話:「北韓女人最喜歡什麼樣的男人?」那位北韓女性彷彿胸有成竹似的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人品高尚的男人。」喔,果然!然後我又問:「人品最重要嗎?只要人品高尚,其他都無所謂嗎?」她一樣毫不猶豫地回答:「就算沒錢,只要人品高尚,女人就會喜歡。」然後我又問:「那萬一這男人是個禿頭也沒關係嗎?」這位北韓女性突然僵住了,然後是短暫的沉默,她掃了一眼我那有如砍伐泰半的野山一樣的頭皮之後,高聲強調:「就算是禿頭……也無所謂!」對話到此結束,但每當我想到北韓社會改變的可能性時,我就會想起那段短暫的沉默。

    ◤書摘2◢

    立一根精神的豎脊肌──學習所期待的效果

    ◎名畫欣賞:Ejnar Nielsen, A Blind Girl Reading(1905)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變得很討厭寫研究計畫書,因為韓國的研究計畫書裡面,大多有一個要你填寫期待效果的欄位,但我卻無話可寫。我不敢保證這項研究完成之後,就一定有這樣那樣的效果,而且我所從事的研究本身,也不是以那些效果為前提。如果只是為了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我大概早就從事別的工作了。只要是不顧生計問題,矢志學習的人,大家應該都有這種相同的苦衷。那麼,這份到最後都沒有提交的研究計畫書上寫了什麼呢?好像是改編自藝術家佩蒂.史密斯說過的一句話―「我為什麼學習,因為不能就這麼活著(什麼也不幹)!」。

    不能因為學習不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看起來博學多聞、不是為了在競爭中勝出、也不是為了立竿見影的用處,就不對學習的結果抱持任何期待。我們能夠期待的是,透過出於好奇而開始的知識探索,可以體驗到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好;透過學習,可以擺脫過去無知自我,樂在其中。比別人好,沒什麼意思,別人如何關我什麼事?自我提升的體驗,才能帶來「自己人生自己顧」的感覺。習慣了這種感覺的人,會拒絕由他人做主的人生。

    透過知識探索,自己的哪些部分會有所改變呢?知識多了,認知也會變得更細膩。在沒見過多少亞洲人的西方人眼裡,很難區分韓國人、中國人、日本人、蒙古人,覺得長相都差不多。但如果見過更多的亞洲人,有了更深的認識之後,對於他們的區別就會比剛開始時更清楚,「原來韓國人、中國人、日本人長得都不一樣呀!」。同樣的,那些很少見過白人的人,很容易以為世界上的白人都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但是見多了白人之後,就會明白只是名稱是白人,他們的皮膚可不見得都是白的。葡萄酒不也如此?因為有經驗豐富,懂得細分葡萄酒味道的人存在,葡萄酒才會被細分化。在這樣的人面前說葡萄酒味道都一樣,等於在宣告自己對葡萄酒一無所知。因為少見,才覺得都差不多;因為無知,才會分不出來。

    然而,懂得仔細辨別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隨之而來的詛咒也不容小覷。眼光如果變得更明亮、更細膩,把事物看得更清楚的話,雖然能感受到從未見過的美好,但此前看不到的污點也會映入眼中。詩集看多了,就會開始對地鐵站裡展示的大部分詩篇看不順眼,也會對酒桌上吟詠的打油詩感到難以忍受。不,這些詩本身還可以忍受,是那些以詩自誇的人,才令人受不了。久而久之,就會被人當成是一個雞蛋裡挑骨頭的人。到最後,說不定會如同某部小說裡的主角一樣,為了逃避這個世界,故意堅持自己眼睛不好。

    但是,沒有細膩的區別,文明就不可能存在。「就大致往那個方向飛過去吧,然後就會抵達月球!」照這樣的方式,是不可能把太空船送上月球的。要細心地區分方向和距離,加以精準計算,這樣發射升空的太空船,才能準確地抵達目的地。然而,不是只有科學才需要精確的區分,《追憶似水年華》一書的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也曾經說過,如果不賦予經驗恰當的語言,那麼它就會消失。如果不使用符合你獨特經驗的細膩語言來捕捉自己的經驗,那麼這個經驗就會消失,自己的人生也會隨之逸散。

    細膩在社會生活中也很重要。唯有以細膩的語言為媒介,進行自己與他人能相互理解的訓練,才能形成一個生活共同體。人類的生活還沒有簡化到可以草率行事,如果以草率的眼光和言語來對待對方,雖然不至於摧毀對方或互相亂刀砍死,但也很難真正地理解對方。如果學習也是如此草率的話,只會讓偏見變得更嚴重,也不可能糾正偏見。細膩的語言才是能發展自己精神層面的精良破冰船,若想擴張自己的世界,就必須和其他世界的人往來,而細膩的語言就是這段往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條件。如果能好好駕馭語言這艘破冰船的話,就算物理意義上的世界不變,自己所體驗的宇宙也可以擴張。倘若再加上對整個過程能有跨領域的理解,那麼宇宙將會變得立體。語言並不是這個社會上令人厭惡的一種裝備,在一個不鼓勵學習如何積極活用細膩語言的社會裡,期待擁有具備明智和共同體意識的公民,無異於在沙漠中尋找水患災民一樣。

    不過,如果有人總是將某件事情視為尋常,或者使用太過模糊的語言,或是在灌輸知識的名義下只說些浮於表面的言辭,或長篇大論說些沒有深度的話,或者胡扯些只要短暫學習就能達到十足效果等等,這簡直是接近反社會的行為。他們甚至會說,只要學了這個,或是只要讀完這本書,就能補足你虛弱的氣力,終止你精神上的饑渴,粗糙的皮膚會變得柔細,飽受霧霾之苦的心肺會恢復活力,年輕人不辨好壞的閱讀狀況得以緩解……這就好像走進一家餐廳,發現他們大肆宣傳「吃了這道菜,疑難雜症百病消」,你要趕緊轉身離開一樣,看到這類型的知識廣告,也得速速逃離。

    世界瞬息萬變,社會環境已逐漸不容一個人投注心力在看似無用武之地的學習上。此刻,如果學習最終得到的效果只是成為一個挑剔難纏的人,那麼還有什麼好期待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其實這當中還有一件意想不到的禮物,那就是越顯無用武之地的學習,越散發著奇妙的「紀律」。有些學習不知道用處何在,也似乎不是任何人都能輕鬆學會的,比如學習拉丁文、漢文1、閱讀草書或攀岩等等。有些人會認真從事現實中不見得會帶來什麼好處的事情,他們身上就散發著某種紀律感,就像不失自制力的破戒僧一樣。

    有位新聞記者曾問登山探險家萊茵霍爾德.梅斯納爾(Reinhold Messner):「你攀登喜瑪拉雅山脈的南加巴背峰(Nanga Parbat)有什麼意義?」梅斯納反問:「那你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從他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到某種一般人在精神上很難擁有、類似豎脊肌(Erector Spinae)之類的東西。在凡事講求實用性的二十一世紀裡,對於仍致力埋首學習無用之物的人來說,這種精神上的豎脊肌就是他們最終期待的學習效果。然而,這些看似無用,卻令人著迷並投注熱忱的事情,其背後代表的意義,並非所有人都能認同。假設有個年輕人立志為學問或藝術掘一口深井,人們通常會嘲諷他說:「什麼,你要為學問或藝術挖一塊墓地?」

    就像這樣,有些人無法理解貌似無用之學的意義,所以大概逼死他都不會去學。討厭做某件事情到如此地步,也算是一種值得認可的決斷力。討厭學習之餘,他可以做到除了學習之外的其他任何事情。況且,討厭學習沒關係,至少他能適應令人窒息的組織生活,甚至做得到每天上下班。)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