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人文 史地】 > 歷史

    【A9Y】朋友這種幻想:社會學家教你不被人際關係困擾的8堂課_菅野仁, 李彥樺


    作者: 菅野仁,李彥樺
    出版社: 究竟
    ISBN: 9789861372679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119
    售價: 8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2403491

    書況補充說明:D多處摺頁標籤、水痕、字跡、破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D多處摺頁標籤、水痕、字跡、破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403491

    [ISBN-13碼] 9789861372679

    [ISBN] 9861372679

    [作者] 菅野仁, 李彥樺

    [出版社] 究竟

    [出版日期] 2019/02/01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超越時代的暢銷書,日本各大媒體爭相報導!身處「社交疲乏」的時代,現在讀,正好!

    ◆藝人暨作家又吉直樹於電視節目《全世界最想上的課》大力推薦,引發熱烈迴響,九個月便再版32.5萬冊,目前銷售已破40萬冊,口碑迅速擴散蔓延中!

    ◆從個人與社會的結構問題、從教育和日常生活,討論人際關係中的各種「幻想」,並提出因應之道。

    ◆是父親對女兒的愛,也是老師對學生的愛:作者眼見當時就讀小學的女兒因人際關係而焦慮不已,學生也常對他提及相關的煩惱。在「愛」的驅動下,便有了這部從社會學角度出發,兼具教育者與父親雙重觀點的作品。

    ◆熊仁謙(大鼻子哲人)、敏鎬的黑特事務所(作家)、劉仲彬(臨床心理師)絕讚推薦!

    閨蜜和死黨雖讓生活充實愉快,但有時也讓你很受傷?

    被同事排擠、被同學冷落,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

    想融入團體、多多與人交往,內心卻覺得壓力山大?

    一位社會學家父親,面對女兒和時下年輕人的友誼焦慮,

    以專業角度,提供最簡單、溫暖的解決之道。

    打破不必要的朋友幻想,洞悉人際關係的真正重要法則。

    在這個時代,網路如此便利,就算不必和任何人面對面,也有辦法度日、工作、生活;但對任何人來說,「朋友」仍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讓我們感覺充實愉悅的友情,處理不當,也會變成一種傷。

    本書作者身為社會學家與大學教師,發現自己的女兒因為和同學的交往情況而焦慮,甚至連性格都變得抑鬱;再加上學生經常提到相關的煩惱和問題,因此決定撰寫本書,希望能描繪出一幅「平面圖」,讓大家能俯瞰並重新觀察與周遭的關係、了解人我在本質上的差異,重新思考現代社會所追求的「友好」關係。

    只要能打破不必要的幻想,就不用擔心自己不符合「應有的樣子」而搞得傷痕累累、疲憊不堪;只要體認人際關係真正重要的幾個簡單法則,就能免受不必要的挫折,並且讓生命更柔軟、更具彈性!
    菅野仁(1960~2016)

    社會學家。東北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東北大學文學院助教、宮城教育大學教育系教授和副校長。專攻社會學思想史、溝通理論與地域社會論,而後專注於「以現代視角重讀齊美爾與韋伯的古典社會學著作」,並以此為基礎,針對「站在『自身問題』的立場思考『社會』時,應具備的知識技巧」,持續進行考察研究。

    著有《18分集中法:如何提高時間的「品質」》《教育幻想》《齊美爾,人際關係的哲學》《愛之書:給對人際關係沒轍的你》,合著則包括《社會學能做什麼?》《溝通的社會學》《這個國家所謂的「長大成人」》《今天開始的哲學史》等。

    譯者簡介

    李彥樺

    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臺灣東吳大學日文系碩士。鑽研翻譯理論多年,譯作涵蓋文學、財經、實用叢書、旅遊手冊、輕小說、漫畫等各領域。
    名人推薦〈跳出「粉絲思維」的陷阱〉

    ──熊仁謙(大鼻子哲人;研究印度哲學,創辦「快樂大學」Youtube頻道)作為半個網路資訊傳播者,我在認識朋友的過程中不意外地會掉入一種「粉絲思維」。「嗯,這個KOL有兩萬人追蹤,應該是一個意見領袖,值得認識一下。」「天阿!他這麼有名,私人臉書怎麼才300個朋友!」「這種瞎妹的IG也有八萬人追蹤,這什麼社會XXXX(自動消音)。」等到我自己開始有一些人追蹤、特別是私人臉書被越來越多朋友挖掘(真的是這個詞)後,我的這套思維有了根本的改變。以前一向覺得,追蹤者要多、粉絲要多,資訊傳播者才有發揮的空間;後來發現,自己的每個窗口都站滿了一群我根本不認識的陌生人,使得我開始變得戰戰兢兢:我能輕易說出我的政治傾向嗎?我能輕易說出我的喜惡嗎?如果單純地把這樣的平臺當做一個正式的資訊發布地也就算了,但所有的網紅都會告訴你「要跟粉絲做朋友」,這樣就更難了:我該曝光多少我的私生活、我的想法?這個尺度在哪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擔心?本質上或許是顧慮原本的數千人粉絲中,會因為我在某些事件上的態度,讓鐵粉變成五百人,而其他上千人都離去。注意一看,你會發現在這個思維過程中我所跌入的陷阱:「粉絲要多,朋友要多」,卻忽略了複雜而龐大的人際關係,帶來的「友情負擔」可能遠勝於真正的友情。如果這樣的心態一直持續下去,最後或許會發現,自己將人生的主控權交給「粉絲數」「朋友數」這個空虛的數字,承受那樣的負擔只是為了得到更多朋友、創造更多負擔,整個過程中毫無自己可言;突然有天,自己不小心做了某件不合乎「朋友」想像的事情,就此崩盤。如果你跟我一樣,一直有這樣的困擾;那《朋友這種幻想:社會學家教你不被人際關係困擾的8堂課》就是為你而寫。

    〈很遺憾,人際關係沒有公式,但你可以有份備忘錄〉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人生障礙俱樂部》作者、「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粉專主編)「當場推導!」這是高中物理老師最常講的四個字,用意是讓學生不要死背任何一條公式。對他而言,物理的迷人之處,在於這世界可以被套進公式,只要掌握數據,任何人都能算出結果(除了我之外),因此它成了一門很公平的知識。然而多年後,我發現至少有三樣東西例外,套進任何公式都算不出結果,分別是:愛情、人際關係,以及老闆的腦袋,尤其最後一項徹底無解,因為我相信連老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人類不是機械,行為充滿變數,所以這些行為之間的迴響不可能成為常數,若想當場推導公式,只會把自己推進死胡同。因此本書的作用,不是教你如何把自己代入公式,「變成別人眼中應該要有的樣子」,而是站在更客觀的立場,教你如何「重新觀察自己與周遭的關係」,與其說指導,毋寧當成一份善意的備忘錄。其中有幾條推翻人際幻想的概念,我認為菅野仁博士寫得十分中肯:◆朋友無論與自己多親密,永遠都只是「他人」。

    這條概念不在製造隔閡,而是試圖讓讀者理解,「不論多親近的人,都不可能完全了解我」,畢竟他人具有與自己不同的人格特質。能意識到這件事,真正同理對方,才能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勉強建立交情,反而會互相傷害。

    作者直接挑戰了上學要交一百個朋友這種傳統觀念(什麼數量啊這是),他想讓讀者知道,「如果合不來,就對方稍微保持距離,不要起衝突就好」,簡化成五個字,就是「勉強沒幸福」,因為你的勉為其難,對方一清二楚。◆認清「不可能有人百分之百理解自己」的事實。

    作者認為這不是絕望的終點,反而是希望的起點,因為這代表了人格的成熟,無論再好的朋也或伴侶,都不可能全盤接納自己,我們充其量只能找到「願意付出心思理解自己的他人」,但這樣也就夠了,不是嗎。這份短小輕薄的人際備忘錄,集結了許多務實的原則與概念,就像一帖破除迷思的苦口良藥,除了能讓混跡江湖的老司機擊掌稱道,也能讓深陷泥沼的中生代醍醐灌頂,更可以為涉世未深的小鮮肉指點迷津。「世界上的某個角落裡,一定存在著能完全接納我的人,而且總有一天會相遇!」如果哪天再聽到這句話,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不再與內心的自己失之交臂〉

    ──敏鎬的黑特事務所(敏鎬的黑特事務所所長,《人生自古誰不廢》作者)「敏鎬,想拜託你幫我們寫推薦序!」

    「太好了,終於有人找我寫推薦序啦。」

    「對呀,有關朋友的書當然找你這沒朋友的來寫啊。」「朋友」這兩字,大概困擾了許多人。

    可能是因為就學時的經歷,我常常自問:「甚麼是朋友?」

    隨著成長,這個疑問不會消失,而會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而這個問題的解答也如雨後春筍般探出頭來。老師說,朋友是會扶助你積極向上的人;爸媽說,世上有兩種朋友,真心的朋友跟逢場作戲的人(不要懷疑我爸真的這麼教我,難怪我現在壞掉);而許多勵志的作者會告訴你,真正的朋友,一生不會超過手指所數的數量。好,扯遠了,我們回到正題。

    「人際關係」大概是一個大地雷,基於上面所述,人際關係就成了一個「敏感」「纖細」的修羅場(至少對某些害羞又容易胡思亂想的人是這樣,包括我)。而菅野仁所著的這本《朋友這種幻想:社會學家教你不被人際關係困擾的8堂課》,便是一本以科學跟社會學,去仔細爬梳現實中光怪陸離的人際小劇場,讓令人抗拒的修羅場變得清楚明瞭。而這些小劇場所呈現的並不只是外在的人際觀,同時也對「自己」內在成長能有一定幫助,讓患得患失的我們對自己想追求什麼,能有更多的探究。畢竟,即使我們認識了世間所有人,卻仍可能會跟心中那個陌生人失之交臂。說到底,朋友是不是幻想,倒也是自己決定的呀。「這本書名叫《朋友這種幻想》,真有趣哈哈哈。」我看著稿件,喝了口水。

    「敏鎬,可是你沒有朋友。」嗯,謝謝大家。
    前言「重視朋友」的高中生

    第1章 人無法獨活?

    正因為一個人生活也沒問題,建立關係才越來越難

    追求關係的方法,也要與時俱進

    第2章 幸福與痛苦皆來自他人

    人際關係有兩種,目的截然不同

    一個人也能活著,但多少有些空虛

    幸福的關鍵之一:自我充實

    幸福的關鍵之二:與他人的交流

    除了自己,都是他人

    陌生的他人,以及親近的他人

    他人的二重性:既是威脅,也是生命滋味

    我們總是被「二重性」耍得團團轉

    第3章 朋友糾葛為何理不清?

    說人壞話的,以及那隻羊

    為什麼對我「已讀不回」?

    同儕壓力:當友情變成沉重負擔

    新共同性:現代人的新型態壓力

    解套的可能:從同質性轉為共存性

    「交一百個朋友」的幻想

    在過去,「我們都一樣」是行得通的

    勉強建立交情,反而會互相傷害

    任何人都會產生無名怨憤

    適當的人際距離因人而異

    第4章 規則關係與共感關係

    區分「規則關係」與「共感關係」的不同

    只靠共感關係,無法讓霸凌消失

    共感關係的負面效果

    規則,是為了自由而存在

    霸凌他人,自己遭霸凌的風險也會增加

    如何與合不來的人相處,非常重要

    最少的規則,最有益於建立規則關係

    第5章 熱忱帶來的教育幻想

    就算不能留在學生記憶中,也無所謂

    「只要好好溝通,一定能得到共識」也是種幻想

    比培養獨特性更重要的事

    第6章 家庭關係與長大成人

    兩個關鍵詞,定義家庭關係

    開始產生衝突的青春期

    「轉大人」究竟是怎麼回事?

    雖有無限可能,但還是有限的

    第7章 玻璃心的我與朋友幻想

    適當的敬意與距離,是出社會後一定用得到的常識

    踏出小圈圈之後:如何與「異己」相處?

    想拓展人際關係,又有玻璃心?

    會百分之百接納你的,只有你自己

    最容易產生幻想的,就是戀愛

    第8章用話語改變自己

    不當的語詞,將成為溝通的絆腳石

    唯有透過語言,才能看清世界和自己

    閱讀好處再加一:鍛鍊對話力

    單純的快感,無法建構關係的深度

    輕鬆得到的快樂,很快就會讓人厭倦

    結語克服「朋友幻想」
    【內文連載】

    〈前言「重視朋友」的高中生〉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針對美、日、中、韓的高中生,進行過一項名為「高中生意欲相關調查」的問卷調查研究。

    這份調查報告的其中一個問題是:「有什麼事情,是你覺得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做的?」

    針對這個問題,參加調查的日本高中生中,有相當高的比例寫下「想獲得一生的摯友」,或「想認識形形色色的人」「想擴大交友圈」之類的答案。

    當然,其他國家的高中生也相當積極主張「重視朋友」這一點,但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人寫出「想變成了不起的人」或「想磨練自己」之類的答案,可以看出他們對未來生涯所抱持的野心。和其他國家相較之下,日本高中生對未來的心態顯得達觀許多,例如回答「並沒有想變得特別厲害」或「只要日子過得去就行」等;卻唯獨在「重視朋友」這個傾向上表現得比其他國家的高中生更加積極。

    另一方面,的確也有不少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因同儕、同伴的問題傷透了腦筋;當然,這個問題不是只有日本的年輕人才有。長期以來,青少年的霸凌及繭居一直是受到各國關注的社會問題,這意味著年輕世代在重視人際關係的同時,也苦於不知該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甚至往往因此喪失了自信。

    有些人明明交遊廣闊,卻莫名覺得寂寞;有些人開始對於與朋友相處感到疲倦;有些人想結交新朋友,卻裹足不前;有些人雖然有男友/女友,交往過程卻進展不順;有些人跟父母處得不好;有些人則苦惱於跟重要夥伴之間的價值觀差異太大。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這些還在念高中的年輕人確實很重視朋友和親人,但為了人際關係煩惱的人同樣與日俱增。

    明明很珍惜身邊親近的人,每天也為此繃緊了神經、投注許多心力,卻總是大小問題不斷。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

    雖然重視朋友,但也在朋友關係上感受到沉重壓力。你是否同樣有過這種矛盾的心情?

    我認為,若要解決這個難題,就必須先徹底顛覆過去我們心中所認定「人際關係」的常識,重新思考它的定義才行。

    基於這個理由,我把這本書命名為《朋友這種幻想》。

    我們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深陷於各種人際關係的幻想裡。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容易將過多注意力放在錯誤的觀念上,擔心自己不符合「應該要有的樣子」,而搞得傷痕累累,不知如何是好。

    因此,在對於「親近」或「親密」的認知上,我想重新檢視一些過去人們往往毫不思索就認定為良善、美好的現象。

    本書的目標,在於描繪出一幅「平面圖」,讓我們能重新觀察與周遭的關係、重新定義現代社會所追求的「親近」。

    為了幫助讀者們思考相關議題,接下來,我會在本書裡提出各種關鍵詞,並整理出各種衍生的問題。

    我是一名社會學者,因此本書的討論範圍將以我所擅長的社會學手法和觀念為基礎,再加上個人的想法與見解;但我會盡量不使用複雜的數據資料,或是艱澀的專業術語。因此,正在因「朋友」感到煩惱的年輕讀者,我非常希望你們能詳讀本書。

    當然,撰寫時,我也會以父母、教師或一般人士也能當做參考為目標。

    希望本書能成為各位讀者重新檢視人際關係的契機。

    〈除了自己,都是他人〉

    目前為止,我已經提過好幾次「他人」。

    在思考人際關係問題時,「他人」也是個相當重要的關鍵詞,在這裡,我先對這個詞的涵義做個整理。

    日常生活中,我相信應該不會有人說出「我跟你是他人」這種話吧?

    有些時候,「他人」也能以「外人」來取代,但兩者在意義上有著微妙的差異。

    比如說,通常不太會有人稱自己的父母是「外人」──能說出「雖然是父母,但終究是外人」這種話的,多半才剛跟父母大吵過一架。

    這當然是因為親子之間有血緣關係,所以稱為「外人」並不恰當;但就算沒有血緣關係,比如夫妻、情侶或死黨好友,我相信也很難說出「我跟你不過是外人罷了」這種話,因為這會給人相當冷漠、拒人於千里之外,甚至有否定彼此關係的感覺。

    相較之下,當我們以「他人」取代「外人」的時候,語句上就沒有冷漠、排擠的涵義。就算再怎麼親近,只要不是「自己」──也就是想法或感受與自己不同的另一個人,一律都是「他人」。這樣的定義雖然有點籠統,但有個好處,就是當我們把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全都認定為「他人」時,許多剪不斷、理還亂的人際關係問題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事實上,越是親近的關係,「他人」的觀念就越顯得重要。

    如果沒有明確認識到什麼是「他人」,就很容易搞不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自己」。

    〈說人壞話的,以及那隻羊〉

    在學校的班級裡,組小團體是很常見的事情;每到休息時間,這些小團體都會集體行動。此時卻常常發生一種現象,那就是:大家感情明明都很好,但只要有一名成員剛好不在,其他人就會說他的壞話。

    這種現象不是現代才有的。若套用社會學的概念,其實可以用「代罪羔羊理論」來解釋。

    問題來了:大家明明是好朋友,為什麼要做這種事?

    理由就在於這些人希望靠「排除第三者」──既不是你,也不是我,而且不在現場的人,來確認當下「你跟我的親密關係」。例如A跟B說(不在場的)C的壞話說得很開心,這其實是A跟B想再次確認彼此關係親密度的行為。

    這種做法可說一點也不罕見,但這麼做卻會為A跟B兩人帶來新的不安,那就是:擔心自己有一天也會成為遭到排擠的那個人。如此一來,越是確認,不安反而越強,也變得更加不敢離開小團體。

    我自己曾親眼看過類似的狀況。

    我的一雙兒女還在讀幼兒園的時候,我經常負責接送他們。當時在幼兒園裡,其他孩子的母親們總是會聚集在一起,天南地北地閒聊。明明孩子們都已經進教室了,母親們還是站在教室外聊天,幾乎沒有人離開。如果是父親的話,應該一把孩子送進教室,就會拍拍屁股走人了吧。

    我把這件事告訴太太後,她說:「大概是因為如果自己不在那裡,就會覺得不安吧。我相信有些媽媽根本不想每天都站在教室外面聊上幾十分鐘,但如果不在場,就會擔心其他媽媽說自己的壞話。」

    除了怕別人說自己的壞話,這些媽媽擔心的還有一點,就是她們對於「大家都知道,只有自己不知道」的狀態感到極度恐懼。因此就算不是什麼重要的訊息,如果無法知道得和大家一樣多,就有可能成為遭到排擠的理由。

    像這樣,在某些群體裡,因為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被排擠,於是成員必須一直與其他成員維持親近關係,否則就會覺得不安;並且因為不安,變得更常膩在一起。

    〈為什麼對我「已讀不回」?〉

    我最近觀察到一個現象,那就是很多人會用手機簡訊來傳遞訊息(注:作者寫作本書時,通訊軟體尚未發展成熟,一般人仍多以簡訊來連絡)。這種行為或許有可能會演變成前面所說「不斷確認彼此親密度」的狀況。

    有些人明明沒什麼事,卻一天到晚和朋友互傳簡訊。

    而且有不少人甚至還會用回覆的快慢,來判斷友情或愛情的多寡。只要對方回覆得慢一些,就會發牢騷,指責或抱怨對方「為什麼沒有馬上回我訊息」或是「原來你對我的重視只有這種程度」。

    事實上,這種做法只會讓雙方都陷入心靈無法喘息的狀態。

    發出訊息的人,會因遲遲沒有收到回覆而不安;收到訊息的人,也會產生「必須趕快回覆」的壓力。而且雙方都會產生「既然是朋友(情侶),就應該每天互傳訊息」的想法。

    原本是為了獲得幸福,才結交朋友或建立親近關係,沒想到對方的存在成了我的壓力,我的存在也為對方造成負擔,這正是因為兩人的關係產生了奇怪變化的緣故。

    我稱這個現象為「同儕壓力」(peer pressure)。

    〈解套的可能:從同質性到共存性〉

    我認為,大家交友時,應盡量避免往「因同儕壓力而徒然消磨彼此情感」的方向發展。

    除了不要再為自己是否和朋友「同步」而煩惱,也應該思考如何脫離這種同儕壓力──甚至是霸凌與被霸凌的關係,就算只能拉開一點點距離也好。至於具體上該怎麼做,則必須依不同的情況找尋適合的方法;但基本的觀念,也就是「重新界定雙方關係」的基本原則是不變的。

    換句話說,就是從「同質性」轉變為「共存性」(coexistence)。這也是我特別想強調的一點。

    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塵世稱為「人間」;至於「人間」,指的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人類原本就有一些共同的本質,若以肉眼可見的形式,將這些本質具體表現為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就是過去的村落式共同體。在共同體內,各成員擁有緊密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並且會要求大家「待在一起」「一起做某事」。

    至於現代社會裡,人類的共同性在向外擴散的過程中,不但在形式上變得極度抽象,同時也帶有間接性、媒介性。

    或許大家沒有發現,但以「貨幣(金錢)」為媒介所建立的人際關係,就是最好的例子。貨幣的使用深入社會整體,並不代表彼此之間的共同性消失、每個人各自獨立;而是以肉眼看不見的間接形式,並以全世界為範圍(不像過去那樣,只限一村一里),將這種共同性擴散出去。

    所謂的「全球化」正是這個意思。

    個人在經濟上的自立,與以貨幣為媒介、仰賴全世界「他人」的種種作為來維持生計,其實是一體兩面的事。做為生活基礎的人際關係,從肉眼可見轉變為實際上看不見;從對一群人的直接依賴,轉變為以貨幣及商品為媒介、對更多人的間接依賴。這就是現代人實踐共同性的面向之一。

    從另一個面向來看,這種生活基礎的建立,使得大家有較多時間,也更有意識去追求與親近他人的關係,例如家人或朋友;同時,對於私人關係及活動的重視程度,也日漸增加。

    在貨幣經濟網絡的大趨勢之下,每個家庭或個人的活動都變得越來越自由、多樣化。在這種環境下,如果還強求「大家都一樣」的同質性,當然會產生諸多麻煩。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個性,也都能自由地提升自我能力或追求欲望,卻又被迫置身在「必須跟其他人一樣」的同儕壓力下,這不就像是要把人撕成兩半一樣嗎?

    在這種環境下,雖然我們跟身邊的人如此親近,但要說「大家都一樣」是不可能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們必須跟言行舉止、想法及感受都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相處在一起。尤其是學校或職場之類的場所,不管自己喜不喜歡,都必須與他人待在一起的現代組織性集團裡,這樣的經驗更可說是無可避免。

    說得更明白點,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勢必有更多機會必須與「合不來」的人置身於相同的時空裡。正因為如此,現代人必須好好思考「如何與合不來的人相處」。

    〈勉強建立交情,反而會互相傷害〉

    在家裡,同樣也必須有一套對孩子的教育方針。

    當孩子在家裡說出「班上有個同學很討厭」的時候,父母可能會說:「不可以討厭別人。那個同學一定也有優點,只要找出他的優點、努力展現你的誠意,一定能變成朋友。」乍聽之下,這的確是胸襟寬闊的成熟大人應該說的話,而且想實際上做到這一點,應該也不是太困難的事。但是我認為,遇到這種情況時,建議孩子「如果合不來,就跟那個同學稍微保持距離,不要起衝突」或許比較好。

    這種心態並不代表「冷漠」。很多時候,正是因為勉強建立交情,才互相傷害了彼此。哲學家尼采也曾說過這麼一句警世格言:「自己無法再愛的地方,就應該離開!」(《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對孩子們來說,為了避免關係惡化而不要接近對方的想法,有時候是必要的。

    尼采是以提出虛無主義而聞名的哲學家,他還曾提出另一個名為「無名怨憤」的觀念。所謂的「無名怨憤」,指的是恨意、反感或嫉妒這一類每個人都具備的「負面情感」。

    任何人在不順遂或不為他人接納的時候,往往不是先反省自身能力不足,而是認為「錯的是這個世界」,或者嫉妒其他活得順遂的人。因此,認清心中的「無名怨憤」,並思考「如何敬而遠之」,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尼采正是一個倡導「雖然陷入無名怨憤是人之常情,還是要想辦法克服它」的哲學家,而我也認為「敬而遠之」這個觀念應該予以重視。

    〈共感關係的負面效果〉

    舉例來說,職場絕不能光靠「共感關係」來維持,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畢竟身處同一個職場的人,是以提升某項業績為目標而集合於此,而且不同的職場組織,也必定有不同的規則;職場內的一切溝通行為,也都必須以「不違反規則」為前提。問題是,什麼都只講規則,難免會讓氣氛變得太凝重,反而無法提升工作效率。因此,增加成員之間的共感度,可說有助於激發組織的活力。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而嘗試各種建立「共感關係」的做法,固然不是壞事。但如果是在「規則關係」尚未落實的組織裡追求「共感關係」,反而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舉例來說,跟上司或部屬合不來。就算再怎麼保持距離,只要彼此還是上司與部屬的關係,就必然要一起工作,不可能完全斷絕往來。這時,如果抱持「我絕不把工作交給那個討厭的部屬」或「我不想跟那傢伙待在同一個部門」之類的想法,工作當然會做得亂七八糟。從這一點來說,「共感關係」除了正面的效益外,也會帶來像這樣的負面效果。

    這時的處理關鍵,在於必須將「規則關係」與「共感關係」分開思考與經營。工作是工作,合不合得來是另一回事。這可說是「轉大人」的重要課題之一。

    〈規則,是為了自由而存在〉

    大部分的人聽到「重視規則」時,都會以為那表示要增加限制、減少自由。但我的本意並非如此,甚至可以說剛好相反。

    規則的存在,正是為了盡可能讓更多人得到更多自由。

    所謂的「規則」,其實與「自由」是一體兩面的,因為只要是「不包含在規則內的事,就屬於自由的範圍」。制訂規則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多數的人能夠獲得最大限度的自由。

    反過來說,在一個沒有規則的地方,也不可能存在自由。

    如果把自由定義成「只要我喜歡,不管做什麼都可以」,那社會肯定會亂成一團。因為基本上,人類都會以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只要出現一個「凡事只為自己著想的強者」,所謂的自由,頓時就會從由廣大民眾所組成的社會上消失。這時候,只剩下那名強者能擁有自由,其他人都會失去自由;換句話說,所謂的自由是建立在穩固的規則共同性之上。

    這是湯瑪斯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