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心理 人際關係】 > 勵志/心靈成長

    【BNR】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_菲伊・邦德・艾貝蒂, 涂瑋瑛


    作者: 菲伊・邦德・艾貝蒂,涂瑋瑛
    出版社: 商周出版
    ISBN: 9789864779567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259
    售價: 22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2422022

    書況補充說明:A近全新、輕微使用、翻閱痕跡。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HYM】在轉角遇見你_張光斗
    作者:張光斗
    售價:229
    【INU】願我如花,綻放於你心_福智文化編輯室
    作者:福智文化編輯室
    售價:179
    【IS1】1日10秒マインドフルネス_日文_藤井英雄
    作者:藤井英雄
    售價:299
    【MKS】誰不是帶著傷,來到人世間療傷_黃子容
    作者:黃子容
    售價:219
    【KOG】撒播希望 : 青少年生命教育之教學_紀潔芳主編
    作者:紀潔芳主編
    售價:289
    【L4G】The Intellectual Devotional: Revive Your Mind, Complete Your E
    作者:Kidder,DavidS./Oppenheim,NoahD.
    售價:479
    【L6C】態度萬歲_李淑華, 凱斯‧哈瑞
    作者:李淑華,凱斯‧哈瑞
    售價:169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A近全新、輕微使用、翻閱痕跡。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422022

    [代售商品編號] 102563800229

    [ISBN-13碼] 9789864779567

    [ISBN] 9864779567

    [作者] 菲伊・邦德・艾貝蒂, 涂瑋瑛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20/12/05

    [裝訂/規格] 平裝 / 376頁 / 21 x 14.8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目錄]
    序:沒有人是孤島

    前言:寂寞是一種「現代流行病」

    寂寞的誕生

    身體的寂寞

     

    第一章  當「單獨」變成「寂寞」──一種現代情緒的誕生

    寂寞的發明

    獨處的重要

    獨處、性別與階級

    獨處與健康

    現代寂寞的形成

    寂寞做為歷史驅力的產物

     

    第二章  一種「血液中的疾病」?──希薇亞.普拉斯的慢性寂寞

    童年的寂寞

    「我現在是史密斯女孩了」

    寂寞與自殺衝動

    對戀人的渴求

    心理疾病的孤立本質

    寂寞與自殺衝動   

     

    第三章  寂寞與匱乏──浪漫之愛,從《咆哮山莊》到《暮光之城》

    做為浪漫主義理想的「靈魂伴侶」

    小說中的愛情與靈魂:《咆哮山莊》

    愛能戰勝一切,甚至是狼人及吸血鬼

           

    第四章  喪偶與失去──從湯瑪斯.特納到溫莎寡婦

    寂寞與懷舊   

    喪偶是一種特定形式的失去       

    湯瑪斯.特納的案例   

    湯瑪斯.特納的單獨感       

    溫莎寡婦       

    失去所產生的寂寞感   

     

    第五章  Instagram憂鬱?──社群媒體與線上社群的形成  

    社群媒體的興起與情感影響

    社群媒體是雷區還是鏡子?

    社群媒體與社群的意義

    親密關係的迷思

     

    第六章:「定時炸彈」?──重新思考老年的寂寞感

    英國的「定時炸彈」

    弱勢老人與「需求未獲得滿足」的問題

    老化與新自由主義;老年何時變成了一種累贅?

    歷史上的老化

    老年寂寞的複雜性

     

    第七章  無家與無根──無處可稱為「家」

    無片瓦遮天:無家可歸是近期的歷史問題

    誰是無家可歸者?

    「家」的重要性及其匱乏

    難民與寂寞感

     

    第八章  餵養饑渴──物質性與寂寞的身體

    寂寞與物質世界

    寂寞與身體   

    餵養「饑渴」

    與身體對話及透過身體表達

     

    第九章  孤雲與空船──當寂寞成為禮物

    寂寞的浪漫主義者

    寂寞與現代計畫

     

    結論:在新自由主義時代重構寂寞感

    重構寂寞感

     

    各章註釋

    延伸閱讀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各界好評

    「引人入勝……我向所有讀者強烈推薦這本重要的著作。」

    ──亞倫.本-澤耶夫(Aaron Ben-Ze'ev),《愛的弧線》(The Arc of Love)作者

    「本書以極具說服力的方式描述了寂寞的成因與結果。」

    ──芭芭拉.泰勒(Barbara Taylor)

    「菲伊.邦德.阿爾伯蒂以風趣又優雅的態度,透過寂寞的偽裝與變形,追溯這種往往令人痛苦的情緒所構成的故事。」

    ──芭芭拉.羅森溫(Barbara H. Rosenwein)

    「本書不僅探討過去兩世紀以來情緒史的數個面向,也以富有人性的態度理解當今涉及的議題與可能性。」

    ──彼得.斯坦恩斯(Peter Stearns)
    菲伊・邦德・艾貝蒂Fay Bound Alberti

    英國性別、情緒和醫學文化史學家,現任倫敦瑪麗皇后大學歷史學名譽高級研究員、英國皇家歷史學會(FRHist)會員,也是約克大學歷史系和英國國家研究創新局(UKRI)未來領袖學者。

    艾貝蒂曾任教於曼徹斯特大學、蘭卡斯特大學、倫敦瑪麗皇后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與約克大學,她的著作包括《探討內心:歷史、醫學、情緒》(Matters of the Heart: History, Medicine, and Emotion, 2010)、《塵世紛擾:歷史與文化中的人體》(This Mortal Coil: The Human Body in History and Culture, 2016)。

    涂瑋瑛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學系畢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曾任動物醫院獸醫師,現為專職譯者,譯有《骰子能扮演上帝嗎?18個不確定性的數學思考》(商周出版,2020)。
    試閱

    2014年,一名來自北卡羅萊納州的32歲女子死亡,當時她的車撞上一台回收卡車。那時是早上8點33分,寇特妮.桑福德(Courtney Sanford)開車去工作。寇特妮在開車時以手機自拍,並在臉書上更新一則貼文,是關於她聽到一首菲伊瑞(Pharrell)的歌時有多麼開心:「這首愉悅的歌讓我好高興。」一分鐘後,當局接到報案電話。警方發言人表示:「在數秒之內,一條生命終結了,只因為她要通知一些朋友她很高興。」

    寇特妮為何要一邊開車一邊自拍並更新自己臉書的原因,我們只能猜測,但在那個當下,分享自己的情緒「狀態」對她顯然極其重要。我沒有要推斷這個案例的心理意圖,不過儘管法律禁止開車時使用手機,但許多人仍會在路上駕駛時傳簡訊或自拍。光是在2011年,與手機有關的「分心駕駛」(distracted driving)在美國就導致385人在馬路上喪命。在涉及15到19歲駕駛的致命車禍中,21%與手機有關。

    這個故事有許多不同層面,都與寂寞感及與其相對的連結感或歸屬感有所關聯。這跟讓年輕人特別有連結感的手機有什麼關係?讓人做出草率或危險決定的錯失恐懼症又是什麼?瞭解人們對手機及社群媒體的複雜情感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某些人而言,不論出於什麼原因而無法連結,都會導致強烈的焦慮、憂鬱和極端想法。

    錯失恐懼症已經與寂寞感格外緊密,也跟一系列與缺乏歸屬感、社會認同、肯定有關的情緒狀態連結在一起。錯失恐懼症被定義為「不斷擔憂他人可能因為某件自己缺席的事而獲得有意義的經驗,其特徵為渴望與他人正在做的事保持連結」。

    鑒於社群媒體的慣俗通常仰賴呈現盡可能最好的自我外貌,在社群媒體上保持連結的困難之一,就是其他人的生活可能看起來比自己的好。這種互相比較的特點,是臉書用戶在他人的生活似乎更加成功或美好時表示不滿與寂寞的主要原因。

    本章要探討社群媒體的興起,以應對21世紀的棘手困境:過量使用社群媒體,是千禧世代寂寞的原因還是結果呢?

    社群媒體的興起與情感影響

    在相對近期的時間,即自2003年起,社群媒體開始蓬勃發展。它們包括臉書等社群網路網站、線上討論與評論網站、影片分享及使用者自創內容的網站(如部落格和影音部落格),以及虛擬遊戲。大多數的使用者都是消費者而非生產者。在2009年,大約60%的網路使用者會用社群媒體,其中最高比例的使用者介於18到34歲之間。

    研究顯示了投資精力、時間在使用社群媒體上的各種原因和認知結果(情感、社交、實際的結果)。雖然社群媒體的使用受到文化性、社經性、技術性因素等差異所影響,但社群媒體的個人認知結果卻包括社會資本(融入及突出的能力)、認同形成(同時做為個人目標及社會目標)、心理與情感福祉、生理福祉和行為變化。

    對線上社交網路的情感尋求,在青少年階段的早期與中期最為強烈,因為它與「幻想性觀眾行為」(imaginative audience behaviour)有關,意指對自我的強烈關注,以及對自我如何被他人(尤其是同儕群體)感知的擔憂。

    所謂的「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會使用網路來發展、維繫線上的社群意識及認同感,他們可能特別無法抵抗負面的認知評判和排斥,如果這些人除了網路之外都處於社交孤立的狀態,則上述現象會特別明顯。這種現象在情感及社會上都可能導致問題,原因有很多,包括「暗網」(dark web)的存在,以及女孩的身體影像被散布在線上而產生對自尊的負面影響,這兩個問題都跟生活在父權社會的更廣泛挑戰有關。

    因此,不意外的是,寂寞感與心理疾病出現在青年人身上的時候,人們往往歸咎於社群媒體。千禧世代的寂寞感已激起了政壇的關注,僅次於老年人的寂寞。

    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一份2008年的研究發現,青年比其他年齡族群更可能感到寂寞。英國廣播公司於2018年進行的「全世界最大的寂寞調查」也顯示,年輕人的寂寞感很顯著。實際上,該調查的結論是:儘管「寂寞老人」是普遍的刻板印象,但其實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寂寞。然而,年輕人的寂寞對社會照護及健康的可見影響較小,這是它較少受到公眾關注的原因之一。

    每當處理年輕人的寂寞時,人們都習慣(且或許是自動)連結到社群媒體的使用,以及改變線下關係。由健康保險公司資助的一份2005年的研究顯示,與社群媒體有關的面對面社交關係崩潰,正在加遽寂寞感。

    社群媒體的使用對於心理、情感、生理上的福祉,以及在現實生活中建構關係網路之能力的長期影響,一直是激烈辯論的主題。有人認為,社群媒體降低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建立及維繫關係的能力,導致暴力行為,並助長肥胖症,使年輕人難以遵循社會認可的行為。在一篇2012年的文章裡,行銷專家馬索.科斯特金斯(Marcel Corstjens)和安德里斯.翁布里斯(Andris Umblijs)將社群媒體稱為「邪惡力量」,他們認為「社群媒體的負面破壞大幅超出了正面貢獻」。

    社群媒體的過度使用,常常與年輕人的自尊低落及寂寞感有關。2017年的《富比士》雜誌刊登了一篇關於千禧世代寂寞感的文章。該文做出了結論:缺乏親密友人的美國人數量自1985年已經增為三倍,這種現象在年輕人中特別盛行。

    寂寞感有一大部分都與過度使用網路有關,也與其他情感狀態如憤怒、嫉妒、悔恨有關,這些情感狀態常常跟某些社群媒體網站促進「炫耀」行為的傾向有所關聯,該傾向會導致人們缺乏自尊及自我價值。負面感受狀態及社群媒體參與之間有一種循環關係:寂寞及無聊、對生活不滿,反而會鼓勵人們更常使用臉書—用戶被他人孤立的時候尤其如此—這會導致自我實現的負面想法持續累積。在一份2012年的調查中,將近四分之三的青年表示自己有錯失恐懼症。

    在美國及英國等社群媒體使用率最高的地區,寂寞感在社會中更為普遍;這並不足為奇,因為總體而言,寂寞感在後工業化的西方世界最為盛行。圍繞著社群媒體的健康與安全顧慮,包括了對網路親密關係的文化焦慮:有一種錯誤的安全感,來自於「瞭解」網路上的某個人,或感覺自己是某個線上社群的一份子。寂寞感只是社群媒體病理化效應的一種體現,可包含自尊低落、無法社交、與現實生活社交網路脫節等。

    社群媒體的其中一個較少被人探索的層面,就是它對獨處的影響,連帶著實體與社會上的效應。獨處是獨自一人的行為及能力,與創造力及心理健康有關。當螢幕文化變得如此流行,且一個人同時與許多不同的人連結,就愈來愈少人選擇獨處了。對許多青少年而言,他們擁有一面總是散發藍光的螢幕,以及與他人建立虛擬連結的心理、社交、生理衝動。缺乏休息、持續焦躁、睡眠品質低下都可能是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特徵,對他們的福祉有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還有「網路成癮」的流行,這會影響青少年在持續缺乏他人聲音的背景下「自我安撫」的能力。「網路成癮」一詞就跟「臉書憂鬱症」這個相關詞彙一樣,顯示了一種普遍的看法,即社群媒體對個人及社會脈絡都有害,而且是千禧世代寂寞感的主因之一。



    社群媒體是雷區還是鏡子?

    雖然情感的交流和關係的建立及維護,確實因為社群媒體而經歷了徹底變化,包括錯失恐懼症等新型情感「疾病」的誕生,但我們依然要在正確脈絡下檢視社群媒體。人們在線上尋求的個人需求及聯繫,並沒有跟線下尋求的需求分開;以社群媒體給予的承諾而言,其核心便是人們對連結和歸屬的渴望。

    這些需求的形態以及滿足渴望的方式並未跟線下社交關係的溝通方式分隔開來,而是彼此關聯的。儘管線上連結的速度和數量都高於線下領域,但社群媒體的行為也反映出現實生活中的行為。差別在於歸屬感和「群體」的性質及期待,這是一種複雜卻又重要的概念,並不容易在線上跟線下領域之間轉移。不過,在更詳細探討這個概念之前,我想先探討關於社群媒體的顧慮與圍繞著二十一世紀寂寞感的「道德恐慌」,兩者是如何連結的。

    社群媒體的特徵包括其速度和散播方式;快速變化的情緒狀態能在數秒之內被表達並廣泛分享。這些溝通可能很隱密,發生在個人的螢幕上,且具有不同的語言和邏輯。情感反應本身受到數位網路溝通的速度影響及加強,這使個人感受的概念不再穩定。一份2014年關於臉書的研究,比較了在負面與正面貼文收集的資料,結論是在臉書上表達的情緒能夠以非語言的方式影響應答者的情緒,透過大批可能從未謀面的人創造出逐漸擴散的影響。在最極端的狀況下,這種行為也跟自殺傾向憂鬱症和「自殺模仿」有關。

    從歷史角度來看,該研究令人想起18世紀屬於心理社會範疇的「道德傳染」(moral contagion),以及「情感經驗或信念可能影響「一大批人」的概念;在1960年代,歷史學家將歐洲獵巫行動描述為一種道德或情緒傳染的表現,現代也有探索情緒如何「感染」個人及群眾的例子。)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