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642037
[ISBN-13碼] 9789571156057
[ISBN] 9571156051
[作者] 蔡維民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09/06/17
[裝訂/規格] 平裝 / 24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目錄]
第一章神聖與暴力--「申命記史典」中的聖戰觀
第二章所羅門與生命意義--<傳道書>「虛空」意義的再思
第三章「因信稱義」的福音--<羅馬書>一:17釋義
第四章感恩的景幕--<路加福音>一:67 ~ 79「撒迦利亞感恩之歌」釋義
第五章「會幕」中的美學
第六章喀爾文與改革宗教會音樂關係初探
第七章悲劇與救贖--對尼采「藝術救贖論」意義之再思
第八章宗教信仰與心理諮商--基督教與佛佛的初步比較
信仰短文(一)上帝是公義的嗎?--「人的苦難」與「上帝的公義」
信仰短文(二)話說歲未三節期
信仰短文(三)臺灣教會禮拜中現存緊張性的分析與建議
參考書目)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本書共分為八個單元及三篇短文。前四單元屬於「聖經詮釋」的心得,兩篇舊約兩篇新約。第五單元談到「會幕美學」,同時涵括「經典詮釋」與「藝術反省」兩個層面,並以第六單元音樂的探討與第七單元「藝術救贖」的內容作為銜接。第八單元則是從「宗教諮商」的角度對基督教與佛教作一初步的比較。每一單元不僅是一篇獨立的文章,其中更有邏輯的相關性。另外三篇短文則是針對「苦難與公義」、「基督教節期」與「崇拜現象」進行簡單的反省。
作者整理了近幾年對《聖經》詮釋與純哲學思辨的文章,以及在期刊、研討會與讀書會提出的研究與反省之心得,集結成書,盼能在學術研究與宣教工作上,不僅能找到「平衡點」,更能找到「重合線」。
作者簡介
蔡維民
現職
真理大學校牧、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專任副教授
學歷
輔仁大學哲學博士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灣神學院道學碩士
經歷
新竹聖經學院、臺灣神學院、關渡基督書院兼任哲學助理教授
淡水工商管理學院宗教系兼任助理教授
學術專長
社會批判理論、基督宗教研究、宗教哲學研究、心靈哲學與美學研究
著作
《心靈哲學導論》
《永恆與心靈的對話——基督教概論》
〈全球化趨勢下臺灣宗教之演變〉
〈從分配正義的觀點看臺灣宗教捐獻現象〉
〈基督宗教藝術發展簡介〉
〈宗教哲學的研究領域與方法〉
〈臺灣基督教客家教會喪葬儀式之變遷〉等與多篇期刊論文)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