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大學用書】 > 教育

    【DKD】信息化教學創新技術譯叢.教學設計和技術的趨勢與問題[第二版](簡體書)_(美)R.A.瑞澤


    作者: (美)R.A.瑞澤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561760420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179
    售價: 7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2110721

    書況補充說明:D多處摺頁標籤、水痕、字跡、破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EU7】Taking Woodstock_Tiber, Elliot/ Monte, Tom
    作者:Tiber,Elliot/Monte,Tom
    售價:319
    【CEB】教師角色_海克,威廉斯著, Shirley F. Heck, 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譯
    作者:海克,威廉斯著,ShirleyF.Heck,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譯
    售價:199
    【DQK】圖解顧客滿意經營學_戴國良
    作者:戴國良
    售價:189
    【CRD】龍應台與台灣的文化迷思_黃梁
    作者:黃梁
    售價:169
    【DZ5】觀光餐旅概論_袁文祥等合
    作者:袁文祥等合
    售價:229
    【C7G】教師的心理衛生 (1IA7)_彭駕騂
    作者:彭駕騂
    售價:189
    【D5B】比較與國際教育3/e_楊深坑
    作者:楊深坑
    售價:489
    【FP6】學習型學校下_楊振富, 彼得.聖吉
    作者:楊振富,彼得.聖吉
    售價:199
    【ECY】行銷學:定義、解釋、應用_Michael Levens, 林隆儀
    作者:MichaelLevens,林隆儀
    售價:269
    【I12】創新中文教育:生態語言教育觀_戴金惠
    作者:戴金惠
    售價:179
    【I5C】觀光餐旅概論_袁文祥等合
    作者:袁文祥等合
    售價:229
    【I5J】Learn To Swim: Step-By-Step Water Confidence And Safety Skills
    作者:McKay,Rob/McKay,Kathy
    售價:299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D多處摺頁標籤、水痕、字跡、破損、髒污、泛黃書斑、書章。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110721

    [ISBN-13碼] 9787561760420

    [ISBN] 7561760426

    [作者] (美)R.A.瑞澤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08/01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本書對教學設計和技術(IDT)領域作了一個清晰的描繪,覆蓋了本領域的最趨勢——知識管理、學習科學、基於網絡的教學、可重用的學習對像等。本書不僅包括了最近的趨勢,還清楚地描述了本領域的歷史和心理學基礎。通過描述術領域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本書極好地闡述了其總體概況。可以用業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IDT領域的實質以及影響IDT領域的趨勢和問題。

    本書各章中所涉及到的趨勢都是由該領域領軍人物所撰寫。而且本書的信息呈現方式是很便於學生理解的。作為本書的編者,我們敦促每一章的作者在寫作各章時要盡量保證那些剛涉足這一領域的研究生都能容易地理解,我們又對照這一目的對每一章的內容進行了審閱和編輯。

    本書還為專業的學生尋找工作並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提供了實踐方面的指導。儘管有許多職位可以提供給教學和技術專業的研究生,但是大多數學生幾乎不瞭解如何去尋找和獲取一個好的專業職位。本書第六部分的各章為學生提供了許多有用的建議,包括怎樣準備個人簡歷、怎樣同某組織保持聯繫、怎樣準備面試、怎樣開發一個專業的支持者網站,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第一部分定義領域

    第3章教學設計和技術的歷史

    [編者導讀] 既然你讀了本書,那麼你很可能是(或將要成為)IDT領域的專業人員。我們相信任何領域的專業人員都應瞭解該領域的歷史。本章就要向你介紹IDT領域的歷史。就像我們在本書第l章已指出的,有兩方面實踐——教學媒體的利用和系統教學設計過程的運用——構成了本領域的核心。Bob Reiser在本章討論了教學媒體和教學設計的歷史。

    除了描述從前的事件,本章還簡要討論了一些近期的發展,包括績效技術運動、對建構主義日益增長的興趣、在線教學運用的迅速發展(最近的這些趨勢在本書其他章節中將有更詳盡的討論)。因此,讀完本章後,你將更加清楚地瞭解IDT領域的來龍去脈,也將大致地瞭解近期影響IDT領域的若干趨勢。

    [知識和領會問魎]

    1.本章是如何定義教學媒體的?為什麼該定義把教師、粉筆板和課本排除在媒體之外?

    2.描述下列事件或運動與教學媒體的當前觀念和實踐之間的聯繫:

    學校博物館

    視聽教學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後的發展

    傳播理論運動後記

    3.許多研究過教學媒體歷史的人都發現,隨著每一種新媒體的出現,歷史都會重演。這一觀點是否也適用於教學電影、教學電視、計算機?如果適用,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呢?

    4.描述下列事件或運動與教學設計的當前觀念和實踐之間的聯繫:

    第二次世界大戰

    程序教學運動

    行為目標運動

    標準參照測驗運動

    Robert M.Gagne的工作

    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

    5.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期聞,對教學設計的興趣在一些部門有所增長,而在另一些部分卻有所減弱或甚至沒什麼影響。描述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期間,以下部門對教學設計的興趣是如何增長或減弱的:

    學術界

    工業和商業部門

    美國軍隊

    國際大舞臺

    美國公立教育

    第1章已經提出了教學設計和技術領域的定義。從這個定義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到,過去的這些年中,兩方面的實踐——系統教學設計程序(通常簡稱為教學設計)的運用和為達到教學目的而使用媒體——已形成了教學設計和技術領域的核心。這一章將通過對教學媒體和教學設計的歷史的研究,來回顧教學設計和技術領域的歷史。從歷史角度看,同教學媒體相關的大多數實踐,是獨立於教學設計的發展的。所以本章將分別介紹這兩個不同方面的實踐。應該說明一下,儘管教學設計和技術歷史上的許多重要事件是發生在其他國家的,但是本章將重點論述發生在美國的事件。

    教學媒體的歷史

    教學媒體這一詞,一直被定義為向學習者提供教學信息的物質手段(Reiser&Gagn6,1983)。按這種定義,每種用於傳遞教學信息的物質手段,包括教學人員、書本、計算機等,都應劃歸為教學媒體。對本領域的從業人員來說,採納這種觀點或許是明智的。但是,在大多數關於教學媒體歷史的討論中,20世紀前的三種主要教學手段(今天仍是最常用的手段)——教師、黑板、教科書——是與其他媒體分開來的(教學技術委員會,1970)。為了清楚地描述媒體的歷史,本章將採用這種觀點——教學媒體被定義為除教師、黑板、教科書之外的向學習者提供教學的物質手段。

    學校博物館

    在美國,為教學目的而使用媒體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紀的前十年(Saettler,1990)。學校博物館就在那個時候出現了,正如Saettler(1968)指出的,這些博物館「通過分發便攜式展品、立體圖片(三維照片)、幻燈片、電影、印刷的學習材料、圖表和其他教學材料而成為視覺教學的中心管理機構」(P.89)。1905年第一個學校博物館在聖路易斯開放,此後不久,在賓夕法尼亞州的Readin9和俄亥俄州的Cleveland,又有一些學校博物館相繼開放。儘管自20世紀初以來,沒有建立多少這樣的博物館,但地區媒體中心可以看作現代的學校博物館。

    Saettler曾說過,學校博物館收藏的資料可以作為課程材料的補充。它們並不是要取代教師和教科書。在過去一百年中,這種早期的教學媒體觀在教育界中廣泛流行。也就是說,在這一時期多數教育者把教學媒體看作是教學的輔助手段。與之相反,教師和教科書則被看作是教學的主要手段,並且教師有權決定使用何種教學媒體。多年來,教學設計和技術領域的很多專家(如Heinich,1970)不贊成這種觀點,他們指出:(1)教師應該與教學媒體處於同等地位——教師只是多種可能的教學呈現手段中的一種;(2)教師無權決定在課堂上採用什麼媒體。然而,在整個教育界,這些觀點還未流行起來。

    視覺教學運動和教學電影

    正如Saett|er(1990)曾說過的,20世紀前期,學校博物館裡收藏的多是視覺媒體,如:電影片、幻燈片和照片。當時人們對於在學校中使用媒體的興趣不斷增長,這種現象被稱之為「視覺教學」或「視覺教育」運動。視覺教育這一術語至少在1908年就被使用了,當時Keystone View公司出版了《視覺教育》,指導教師如何運用幻燈片和立體照片進行教學。

    19世紀後半葉除了幻燈機和立體圖片瀏覽儀被用於一些學校外(Anderson,1962),電影放映機也成為學校使用的第一批媒體設備之一。1910年美國出版了第一本教學影片目錄。隨後,紐約州的Rochester公立學校系統率先把電影用於正規教學中。1913年,Thomas Edison宣稱:「書籍不久將從學校中消失,電影可以教授所有的人類知識。我們的學校系統將在未來十年內發生徹底的改變。」(引自Saettler,1968,P.98)

    十年過去了,Edison所預言的改變並沒有發生。但是這十年間(1914—1923),視覺教學運動確實發展了。成立了五個全國性的視覺教學專業組織,創辦了五種視覺教學雜誌,20多個教師培訓機構開設了視覺教學課程,至少有十二個大城市的學校系統中成立了視覺教學局(Saettler,1990)。

    視聽教學運動和教學廣播

    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及30年代大部分時間裡,無線電廣播、錄音、有聲電影等方面的技術進步極大地激發了人們對教學媒體的興趣。隨著有聲媒體的出現,不斷擴大的視覺教學運動演變成了視聽教學運動(Finn,1972;McCluskey,1981)。但是,正如當時本領域的領導人之一的McChuskey所指出的,雖然該領域繼續發展,但整個教育界受這種發展的影響不大。他認為到1930年為止,視覺教學運動的投入和商業損失達到了5000萬美元,其中只有部分損失是由l929年開始的經濟大蕭條造成的。

    雖然經濟大蕭條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但視聽教學運動仍繼續發展。Saettler(1990)認為,發展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1932年三個全國性視覺教學專業組織的合併。合併的結果是該運動的領導權在一個組織[視覺教學部(DVI),它是當時全國教育協會的一部分]中得到了加強。DVl創立於1923年,現在稱為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ECT),當時它在教學設計和技術領域起著領導作用。

    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關於視覺教學的教科書大量湧現。其中最重要的是由Charles F.Hoban,Sr.,Charles F.Hoban,Jr.,Stanley B.Zissman等人於1937年所著的《課程視覺化》。在這本書中,作者認為視聽材料的價值在於它們寫實的程度。作者提出了一個媒體層級:從僅能以抽像形式呈現概念的媒體到可十分具體地呈現內容的媒體(Heinich,Molenda,Russell,&。Smaldi—no,1999)。這些觀點先前已為他人討論過,但沒有如此深入。1946年,EdgarDale在他提出的著名的「經驗之塔」理論中進一步詳盡論述了這些觀點。綜觀視聽教學運動的歷史,許多人指出,視聽材料的部分價值在於它們能以一種具體的方式呈現概念。

    其間受到人們極大關注的一種媒體是無線電廣播。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許多視聽愛好者熱衷於認為,無線電廣播將是能使教育發生革命性變化的媒體。例如,在提到無線電廣播、電影、電視的教學潛力時,一位全國教育協會刊物的編輯說,「明天,它們將像書籍一樣普及,將對學與教產生巨大的影響」。然而,與這些預測相反,在隨後的20年中,無線電廣播在教學實踐中的影響甚微(Cuban,1986)。

    第二次世界大戰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視聽教學運動在學校的發展放慢了速度。但是,視聽設備卻被廣泛地應用於軍事和工業上。例如,在戰爭期問,美國空軍製作了400多部培訓影片和600多卷幻燈片,據估計,在兩年內(1943—1945年間),美軍大約放映了400多萬次培訓影片。關於這些電影對軍事人員的行為表現所產生的影響,儘管沒有時間和機會收集到確切的數據,但對一些軍隊教官的調查表明,他們認為戰爭中使用的這些培訓電影和幻燈片是有效的培訓工具(Saet—tier,1990)。顯然,至少一些敵方的人員贊同這一說法;1943年戰爭結束後,德軍參謀長說:「除了美軍培訓人員的速度之外,我們精確地計算了每件事。我們主要的失算就是低估了他們對電影教育的快速、全面的掌握。」(引自Olsen&Bass,1982,P.33)

    戰爭期間,在把美國公民訓練成為軍l二生產的人員方面.培訓影片也起了重要的作用。1941年,美國聯邦政府成立了戰時訓練視覺教材部。從1941年到1945年,該組織製作了457部培訓影片。大多數的培訓主管報告說這些影片在不降低培訓效果的前提下縮短了培訓時間,這些影片比傳統的培訓課程更有趣.減少了缺席率。

    在二戰中除了培訓影片和電影放映機外,其他各種視聽材料和設備也被用於軍隊和工業培訓中。這釁廣泛使用的設備包括在戰爭中首次製造出來的投影儀,教授識別飛行器和輪船的幻燈放映機,教授外語的錄音設備,用於飛行訓練的模擬器和訓練設施(Olscn&Bass,1982;Saettler,1990)。

    戰後發展和媒體研究

    人們普遍認識到二戰中使用的視聽設備成功地幫助美國解決了一個主要的培訓問題 如何快速有效地培訓大量背景各異的人員。由於這一明顯的成功,戰後義重新恢復了在學校中使用視聽設備的興趣。

    在戰後的十年裡,人們進行了幾項深入的視聽研究(如Carpenter&Gree-hill,1956;Lumsdaine,1961;May&Lumsdainc,1998)。這些研究想要辨別視聽材料的哪些特徵或屬性將對學習產生影響;其目的在於鑒別出在特定情境下能促進學習的那些屬性。例如,Arthur A.Lumsdaine主持的一個研究項目,通過研究不同技術所引起的觀看教學影片的學生們的反應,來確定學爿是如何受到影響的(Lumsdaine,1953)。

    戰後的視聽研究項目首次關注了能用於設計視聽材料的學習原則的確認。然而,由於許多實踐人員忽視或者沒有意識到這些研究成果,這些研究項目對教學實踐的影響不大。

    那段時間所進行的大多數媒體研究都是比較對同一個學生主題,學生運用特定媒體,如電影、廣播、電視、計算機所學到的與通過現場教學所學到的有什麼不同。此類研究(通常稱為媒體比較研究)表明,不管採用何種呈現手段,學生的學習效果沒有明顯區別(Clark,1983,1994;Schramm,1977)。根據這些重複的研究結果,批評家建議應該改變此類研究的焦點。有人認為研究者應集中於媒體特性(特徵)的研究(Lcvie&Dickie,1873);其他人則建議檢測媒體是如何影響學習的(Kozma,1991,1994);還有人主張應把研究的焦點放在教學方法上,而不是放在實現這些方法的媒體上(Clark,1983,1994)。近年來,這幾類研究更流行了。

    傳播理論

    20世紀50年代早期,視聽教學運動的領導人對各種傳播理論和模式產生了興趣,如Shannon和Weaver(1949)提出的傳播模式。這些模式注重傳播過程,一個傳播過程包括信息的發送者和接受者,能夠傳遞信息的傳播通道或媒體。這些模式的作者指出,在計劃傳播活動時,必須考慮傳播過程的所有因素,而不是像許多視聽領域的人試圖做的那樣,僅僅考慮媒體。Berl0曾說道:「作為一個傳播人,我必須強調過程本身才是中心,媒體儘管重要,卻是第二位的。」(P.378)視聽運動的一些領導人,如Dale(1953)和Finn(1954)也強調傳播過程的重要性。儘管開始時,這種觀念對視聽實踐人員影響不大(Lumsdaine,1964;Meierhenry,1980),但這種觀念最終幫助拓展了視聽運動的研究重心(Ely,1963,1970;Sil—her,1981)。

    教學電視

    20世紀50年代影響視聽運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許是人們對電視作為教學媒介的興趣增加了。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就有很多將電視用於教學目的的例子(Gumpert,1967;Taylor,1967)。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電視教學的運用有了極大的增長。至少有兩個主要因素刺激了這種發展。

    刺激教育電視迅猛發展的一個因素是,1952年聯邦傳播委員會決定設立242個教育電視頻道,這一決定促使了大批公共(又稱「教育」)電視臺的迅猛發展。1955年,美國有17家這樣的電視臺,到1960年,電視臺的數量超過了50家(Blakely,1979)。這些電視臺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提供教學節目。如Heze](1980)所說的:「公共廣播從誕生的時候起,就被賦予了教學的功能。尤其在2c世紀60年代以前,教學廣播一直被視為一種能快速、高效、廉價地滿足國家教學需要的手段。」(P.173)

    福特基金會的資助是促使教育電視在20世紀50年代迅猛發展的另一個刺激因素。據估計在20世紀50年代和20世紀60年代,福特基金會及其代理商在教育電視上的花費超過1.7億美元(Gordon,1970)。福特基金會資助的項目包括在馬里蘭州華盛頓縣(Hagerstown)建立用於教授學校各年級各主要學科的閉路電視系統,在芝加哥通過公共電視提供大學預科課程;資助賓夕法尼亞州立六學進行一項旨在評估通過閉路電視教授的一系列大學課程效果的大型實驗研貧項目;向六個州的學校同步傳輸電視課程的中西部空中電視教學項目。

    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為教學目的而使用電視的興趣消退了。許多這期間

    開發的教學電視項目壽命都不長。部分原因是一些電視教學節目質量一般,很多節目只是教師課堂講授的翻版。1963年,福特基金會決定把資助項目集中於支持普通的公共電視,而不再資助學校裡的教學電視應用(Blakely,1979)。在許多情況下,當這些項目的外界資助停止後,學區就中斷了教學電視的示範項目(Tyl-er,1975b)。教學節目仍然是公共電視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公共電視臺的任務更寬泛了,還包括了其他類型的節目,如提供文化和信息(Hezel,1980)。依據這些及其他方面的發展,1967年,卡耐基教育電視委員會總結道:

    總體來說,教學電視在正規教育中發揮的作用很小,教學電視的潛力在實踐中還沒有發揮出來……除了少數情況外,教學電視的完全消失,不會導致教育系統產生根本性的改變。(PP.80—81)

    教學電視沒有在更大範圍內普及的原因有許多,包括教師反對在教室裡使用電視,學校裡安裝和維護電視系統的開銷,以及僅有教學電視無法充分為學生提供各種必要條件等(Gordon,1970;Tyler,1975b)。

    術語變更

    到了20世紀70年代早期,教育技術和教學技術等術語開始替代視聽教學來描述媒體的教學應用。例如,1970年,本領域中的主要專業組織由視聽教學部更名為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ECT),70年代後期,AECT出版發行的兩份期刊名稱也進行了變更,原來的《視聽傳播評論》改為《教育傳播與技術雜誌》,原來的《視聽教學》則改為《教學革新》。此外,負責考察媒體對教學影響的美國政府機構被稱為教學技術委員會。但是不論術語如何變化,本領域內的大多數人都認為:到那時為止,教學媒體對教學實踐的影響甚微。

    計算機:從20世紀50年代到1995年的發展

    在對教學電視的興趣消退後,引起眾多教育者關注的下一個技術革新便是計算機。儘管直到20世紀80年代,對於計算機作為教學工具的廣泛興趣才真正開始,但計算機首次用於教學和培訓的時間卻早得多。IBM的研究人員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展了許多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方面的早期工作,他們開發出了第一個計算機輔助教學著作語言,設計了第一個用於公立學校的CAl程序。在這一領域的其他先行者包括Gordon Pask,他利用計算機技術製造了適應性教學機器(Leswis&Pask,1965;Pask,1960;Stolorow&Davis,1965),Richard Atkin-son和Patrick Suppes他們在20世紀60年代的工作引發了CAI在一些公立學校和大學的應用(Atkinson&Hansen,1966;Suppes&Macken,1978)。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的主要成果還包括CAl系統的開發,如PLAT0和TIC一2CIT。儘管做了這些工作,但是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計算機輔助教學對教育的影響還是甚微。

    20世紀80年代初,微機普及後的幾年中,對這一工具的熱衷使得人們對計算機教學應用的興趣增加了。到1983年1月,美國有至少40%的小學和75%的中學已將計算機用於教學(Center for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chool,1983)。

    ……)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