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 購物車(0)
  1. 二手書搜尋
     

    書籍分類
    1. 回到書城首頁
    2. 【本日66折】
    3. 【最新上架】
    4. 【逛書房】
    5. 【人文 史地】
    6. 【文學 小說】
    7. 【自然 科學】
    8. 【休閒 嗜好】
    9. 【保健 美容】
    10. 【進修 語言】
    11. 【大學用書】
    12. 【財經 企管】
    13. 【心理 人際關係】
    14. 【家庭 親子】
    15. 【藝術 設計】
    16. 【傳記 珍本】
    17. 【漫畫 電玩】
    18. 【宗教 命理】
    19. 【電腦 網路】
    20. 【參考書 工具書】
    21. 【雜誌期刊】
  2. 買二手書 > 書寶官方書城  >【大學用書】 > 社科

    【A2Y】暴力與伊斯蘭:阿多尼斯與胡麗亞.阿卜杜瓦西德對談_阿多尼斯, 胡麗亞‧阿卜杜瓦西德, 陳虹君


    作者: 阿多尼斯,胡麗亞‧阿卜杜瓦西德,陳虹君
    出版社: 南方家園
    ISBN: 9789869493888
    付款方式: 7-11付款取貨、Web ATM、信用卡一次付清
    配送方式運費:
    • i郵箱純取貨  
      - 1~10本運費 $60 $40
      - 11本以上請分筆下單
    • 7-11付款取貨
      -運費 $60
    • 宅配/貨運/郵寄
      -運費 $120
    • 外島
      -運費 $120
    原價: 189
    售價: 139
    商品數量:1
    商品編號: O_U102395082

    書況補充說明: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加入購物車

     加入暫存清單

    限時特價,要買要快

    LINE分享
    FB分享


    其他二手書推薦
    【ERE】Rare Earth: Why Complex Life Is Uncommon in the Universe_Ward,
    作者:Ward,PeterDouglas/Brownlee,Donald/Brownlee,Donadl
    售價:559
    【BCA】The Doodle Circle: A Fill-In Journal for BFFs to Share_Sokol, D
    作者:Sokol,DawnDevries
    售價:289
    【OTB】台灣瑰寶_民80
    售價:559
    【AQ5】Festiual_N.J.Crisp
    售價:119
    【EYK】故宮精品導覽_林秋芳
    作者:林秋芳
    售價:329
    【BH3】告別甘地-現代印度的故事_伯納.英哈斯利
    作者:伯納.英哈斯利
    售價:179
    【EYS】Beyond the Welfare State?_Christopher Pierson
    作者:ChristopherPierson
    售價:379


    • 商品資訊
    • 心得分享

    文字大小:

    以下書況,主觀上皆可閱讀,若收到後不滿意,『都可退書退款』。

    書況補充說明: B自然泛黃書斑、髒污。


    【購買須知】

    (1)照片皆為現貨實際拍攝,請參書況說明。

    (2)『賣場標題、內容簡介』為出版社原本資料,若有疑問請留言,但人力有限,恕不提供大量詢問。

    (3)『附件或贈品』,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4)訂單完成即『無法加購、修改、合併』,請確認品項、優惠後,再下訂結帳。如有疑問請留言告知。

    (5)二手書皆為獨立商品,下訂即刪除該品項,故『取消』後無法重新訂購,須等系統安排『2個月後』重新上架。

    (6)收到書籍後,若不滿意,或有缺漏,『都可退書退款』。



    [商品主貨號] U102395082

    [代售商品編號] 103650700169

    [ISBN-13碼] 9789869493888

    [ISBN] 9869493882

    [作者] 阿多尼斯, 胡麗亞‧阿卜杜瓦西德, 陳虹君

    [出版社] 南方家園

    [出版日期] 2018/05/30

    [內容簡介] (出版商制式文字, 不論標題或內容簡介是否有標示, 請都以『沒有附件、沒有贈品』為參考。)

    穆斯林眼中的阿拉伯文化逆子

    重讀伊斯蘭文明 ──《古蘭經》、女性、政治、西方、藝術、神話、詩歌

    顛覆批判伊斯蘭

    ? 阿多尼斯第一部繁體中文版出版品

    ? 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林長寬 審定 / 導讀

    ? 世界新聞工作者張翠蓉 專文推薦

    內容介紹

    「自2011年開始發生在阿拉伯國家的事件,彷彿回退到原始人、野蠻人般。一個人可以因為他人想法不同而搶劫或殺人,殺掉不屬於順尼派或不同想法的人。在在顯現出人類的仇恨。就像我說過的,這些行為及穆斯林對此的沉默顯示穆斯林深信伊斯蘭是唯一、完整的宗教,是真主為其信徒所選擇的宗教。好像沒有伊斯蘭就無法生存般。為何會認為沒有伊斯蘭的世界便會失去意義?」

    ─阿多尼斯

    在此書,阿多尼斯與精神分析學者師胡麗亞.阿卜杜瓦西德透過對談,銳利剖析近年吞噬阿拉伯國家的暴力與戰亂―阿拉伯之春、ISIS的興起到敘利亞內戰,並追溯至伊斯蘭文明根源,反映出穆罕默德歸真後,伊斯蘭在權力衝突中,依各自利益解讀《古蘭經》,形成一場意識型態戰爭。伊斯蘭成為政治與經濟武器,用以追求權力,加劇部族的分裂,並形塑伊斯蘭文明暴力與禁止多元的觀念。

    阿多尼斯認為,阿拉伯的歷史是偽造的,被通篇捏造的。而創造阿拉伯╱伊斯蘭文明與偉大功業的人,不是遭到放逐、定罪,就是被拒絕與監禁,甚至釘死在十字架上。因此,必須以嶄新的觀點與人文精神重讀伊斯蘭文明,以為今日阿拉伯世界的暴力循環及困境提供一條突圍之路。

    推薦:

    當今最大膽、最具爭議性的阿拉伯詩人。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Said)

    阿多尼斯告訴我們,信仰如同愛情,不脫個人經驗的範疇。《暴力與伊斯蘭》探討了多重而複雜的現代性詮釋,不但促成各種形式的信仰,也帶來各種樣貌的殘暴作為。阿多尼斯以有力的世俗口吻,再次證明其為當代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

    ―V.S. 奈波爾(V. S. Naipaul)

    當今阿拉伯世界最偉大的詩人。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暴力與伊斯蘭》最吸引我之處,乃是它以一種對談的方式展現,而對談者就是同在伊斯蘭文化成長的精神分析師胡麗亞.阿卜杜瓦西德,這使得對談特别精彩。

    兩人就在互相的問答中帶出對政治伊斯蘭的多角度思考,引領讀者在歷史中了解傳統伊斯蘭的面貌,其多個派系鬥爭的纠葛,西方與伊斯蘭的交鋒,以及泛伊斯蘭主義的復興,和當今伊斯蘭世界的暴力成因等。一場對談,為我們解開了不少疑團。

    ―世界新聞工作者‧張翠蓉
    阿多尼斯 Adonis

    原名Ali Ahmad Saïd Esber。著名詩人,一九三○年出生敘利亞。十七歲出版第一本詩集,並且借用古代腓尼基神祇阿多尼斯為筆名。曾獲德國、法國、義大利、土耳其與黎巴嫩等多國文學獎項。中文版詩集有《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時光的皺紋》。除詩集之外,亦有文化、文學論著與譯著,著作《停頓與變動》(Ath-thābit wa‘l mutaxawwil)被公認為研究阿拉伯文學及文化的經典作品。

    對談者 胡麗亞.阿卜杜瓦西德Houria Abdelouahed

    巴黎第七大學講師與精神分析學者。阿多尼斯著作的法語譯者。致力於研究視覺、語言與身分課題。著有Figures du féminin en Islam,以及與阿多尼斯合著Regard d'Orphée。

    譯者 陳虹君

    一九八二年生。曾修業於巴黎高等翻譯學院(ESIT)。自二○一四年於北非阿爾及利亞參與工作。翻譯作品有:紀實報導類書《黑暗大佈局─中國在非洲的經濟版圖》(早安財經);小說《出事情》(一人出版社)、《秀場後台》(一人出版社);視覺文學《聖堂黑幫:波吉亞家族》(套書2冊; 大辣出版社)、《緬甸小日子》(臉譜出版社)、《遠離巴黎》(臉譜出版社)等。

    審定 林長寬

    伊斯蘭研究者,為推動台灣國內伊斯蘭研究,發起成立「台灣伊斯蘭研究學會」,並擔任第一、二任理事長。 現執教於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擔任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東南亞文化學程召集人, 其研究領域為伊斯蘭世界之歷史、文化與文明,並致力促進多元宗教、文化之對話。
    推薦序

    絶對主義的死胡同

    ─香港國際新聞工作者 張翠蓉我首次遇見這位知名的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乃是二○○三年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一個舊皇宫,當時早已旅居巴黎的詩人專程從巴黎回到故鄉,出席為他而設的詩歌頌讀,不少大馬士革的文化人慕名而去,可謂是衣香鬢影。我驚嘆這個古老城市的文化氣息,雖然政治獨裁,但社會卻仍容許多元文化的存在。

    阿多尼斯頌詩時感情尤為豐富,他的作品不少是從回看阿拉伯傳統文化到對應時局的挑戰,由於非常「貼地」,即使非阿拉伯人如我們,也不期然產生共鳴,進而思考。

    例如在上述的頌詩會,阿多尼斯唸了他的一首新作,叫〈向巴格達致敬〉(Homage to Badghdad),令我內心激盪不已,立刻即場翻譯,一揮筆只消十分鐘一次過翻譯完成如下:

    把你的咖啡擱在一旁,唱喝一些別的吧!

    還有聽聽侵略者的話語︰「在上天保佑下

    我們上演了一場先發制人的戰爭,

    我們將會帶來生命之水 ,

    來自哈德遜河和泰晤士河的河水,

    並流到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一場衝著河水與樹木而來的戰爭,

    也衝著鳥兒與孩子之臉孔而來。

    他們的手綻放著集束彈的煙花,

    泥土變為紅色與黑色,

    坦克與大炮的行使者,

    導彈猶如鯨魚般飛舞,

    偌大的火山在噴出它的唾液。我們是否應該相信,啊!侵略者,

    侵略可帶來解放的導彈?

    文明在核廢料中重生?」這首詩令我感到,西方帝國的暴力,與伊斯蘭恐怖主義實在不相伯仲。繼伊拉克後,現在輪到阿多尼斯的祖國敘利亞,處於一片伊斯蘭恐怖主義的陰霾裡。就在此時,我在香港的國際詩歌節重遇詩人,在私人飯局的談話中,開始時他只論風月,可是看得出他滿懷心事,臉上掩不住的憂傷,我首先打開了敘利亞戰爭這個話題,還有令人聞風喪膽的戰爭產品「伊斯蘭國」,我們彼此分享了一些看法。

    當然,大多時候我是在聆聽他的意見,從外國勢力如何塑造了今場所謂內戰,到政治伊斯蘭怎樣走向暴力極端主義,還有敘國阿薩德現政權,以及阿拉伯的現代化和民主化等等。阿多尼斯坦率地交待他的觀點,就是這份坦率,加上他的洞見,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當我閲讀《暴力與伊斯蘭》這本書時,竟然令我想起那次聚會,這由於討論話題是如此的相近。不過,該書最吸引我之處,乃是它以一種對談的方式展現,而對談者就是同在伊斯蘭文化成長的精神分析師胡麗亞.阿卜杜瓦西德,這使得對談特别精彩。

    兩人就在互相的問答中帶出對政治伊斯蘭的多角度思考,引領讀者在歷史中了解傳統伊斯蘭的面貌,其多個派系鬥爭的纠葛,西方與伊斯蘭的交鋒,以及泛伊斯蘭主義的復興,和當今伊斯蘭世界的暴力成因等。一場對談,為我們解開了不少疑團。

    已故美國學者亨廷頓 (Samuel Huntington) 提出「文明衝突論」,最為我們所熟知,他直指西方文明與伊斯蘭文明之間的衝突,特別是伊斯蘭世界回應西方現代化的衝擊,所出現的伊斯蘭復興運動,當中還包括對抗性的政治伊斯蘭,令到「文明衝突論」被引伸到「伊斯蘭威協論」。

    信仰,在伊斯蘭世界始終先於民族有更強的身分認同。有不少西方學者便以此佐證,現代化難見容於伊斯蘭,並與西方文明由此發生衝突。

    不過,近代由西方基督教國家主導的西方工業文明及西方帝國和殖民侵略浪潮,令伊斯蘭世界陷入困境。伊斯蘭作為自足的宗教文化資源,擁有內在復興、不斷革新為特徵的發展邏輯,其教徒面對困境時,便會較易回到宗教來尋求出路。

    他們認為「宗教興則民族興」,這種傳統思維令伊斯蘭復興運動在歷史上多次出現。換言之,泛伊斯蘭主義的產生固然有外部的因素,但這又不纯粹是對抗西方殖民的工具式反彈,而是一場含有對伊斯蘭價值的保衛戰。當愈受外在環境擠壓或挑撥,又或给內部统治階層的利用,便會有教徒愈容易走向以宗教為掩護的激進政治暴力思想,並以「聖戰」形式出現,而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更以暴力手段推到極端的一面。

    凡是走向教條、基本教義式的極至,都會異化。無論是宗教信仰或是意識形態,如果只許一種邏輯,便會容易陷入絶對主義,走向排他性的獨裁特質,扼殺多元的發展。

    阿多尼斯本身雖然來自什葉派伊斯蘭教家庭,但他在書中對一神教不無反思,他主張多元與平權的社會。不過,他所指的理想社會卻又不是美式的資本主義社會,事實上,後者早已出現一種精神的危機,可是他又認為阿拉伯世界必須邁向具有現代意義的方向。那麼,何謂是現代意義呢?我在香港的聚會中這樣問他,而他在書中也有如此的解讀。

    阿多尼斯表示,其實一切違反人性的,不算現代化,而且屬病態。總之,不以人為中心的都不能視之為現代性。難怪他的詩歌都充滿對人道主義的呼喚。對,人道主義可能才是我們的救贖。
    導讀 對話阿多尼斯的「伊斯蘭暴力」│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林長寬

    推薦序 絶對主義的死胡同 │香港國際新聞工作者 張翠蓉一、沒有燕子的春天

    二、重新解讀的必要:歷史與認同

    三、再思宗教之基礎

    創教經典說了什麽?

    女性與蜿蜒曲折的經典

    四、地緣政治、經濟利益之外的推動力

    五、狂熱的西方

    六、藝術、神話、宗教

    七、介於語言和道德箴言之間的詩歌

    八、超越《書:昨日、空間、現在》

    九、如何總結?

    十、最後的話

    反對本質主義:伊斯蘭「人與世界觀」中的進展概念附錄:術語表
    Ch.1沒有燕子的春天胡麗亞.阿卜杜瓦西德(以下簡稱胡):阿多尼斯,如何解釋阿拉伯之春的失敗?

    阿多尼斯(以下簡稱阿):起初,阿拉伯起義讓人聯想到覺醒。一場美麗的覺醒。但隨著阿拉伯之春所引發的事件,顯示這並非一場革命,而是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卻取代反抗暴政而成為另一個暴政。當然,也有非訴諸暴力的反對派,只是因為起義所引發的事件連帶遭到破壞。此外,這場革命清楚顯示出宗教性、部族的,而非公民、穆斯林或是阿拉伯的。然而,阿拉伯社會狀況應該要澈底改變。

    胡:說到澈底改變,我所理解的是要從政治、社會、經濟與文化方面著手。

    阿:完全正確。問題是,這種改變與宗教及政治權力―這個永恆的問題―相牴觸。權利受損的人民只顧著推翻政府,卻未充分重視制度、教育、家庭、女性與個人自由的問題,缺乏關於建立平民社會,即公民社會的反思。

    胡:所以,錯誤可能在於那些受政治權力壓迫的人無法朝實際改變去努力,而且不敢想像既有的複雜性能有任何改變。

    阿:當然。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假如這不是一個世俗化的社會,我們就不能在像阿拉伯這樣的社會進行革命。此外,外國勢力與自稱革命的反抗軍之間的聯盟是第二個錯誤。這些叛亂分子並非獨立思考,而是與外國勢力緊密結合。

    胡:是這些叛亂分子尋求西方勢力的介入,抑或西方強權趁勢掌握起義一開始的控制權?

    阿:兩者皆是,而且還造成災難性的後果。與外國聯盟破壞了這場運動。甚至可以說,武裝暴力是摧毀這場革命的重要因素。先進武器絡繹不絕地從外地進入。我們知道:沒有外國勢力介入,革命分子就無法擁有這些武器。結果,他們沒有撼動獨裁政權,反而摧毀了自己的國家。

    胡:但是,如果我們以敘利亞為例,其政府也製造屠殺,甚至參與了破壞。

    阿:沒錯。只是,一場希冀變革的運動不應毀了自己的國家。該政府殘暴是事實,但反叛者應該要避免國家陷入混亂。尤有甚者,基本教義主義者以更殘酷、更具組織的態勢進來了。雖然渴望看見更美好的日子,人們卻陷入蒙昧狀態。我們經歷的是一場災難,而不是充滿希望的變革。而且,這場運動對女性的自由緘默無聲。如果女性依然受控於傳統保守的伊斯蘭法,我們還能說這是一場阿拉伯革命嗎?以宗教之名將這場春天變成了地獄。宗教在設定好的意識形態下遭到解讀與利用。

    胡:是宗教團體利用動蕩的局面將革命轉為利基,還是阿拉伯人、穆斯林內心深處的宗教信仰仍根深蒂固,或存在基本教義意識?

    阿:一場革命會反映革命者的層次。因此,一個國家的革命重要性來自革命者的素質、文化、與世俗化的關係,以及他們對世界事務的觀點。以革命之名發生在阿拉伯國家的事件證明,絕大多數阿拉伯社會仍被無知、文盲與宗教蒙昧主義所主導。轉入蒙昧的革命並非一場真正的革命。這是一場災難,因為我們之前開始邁向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如今卻在退步。這是澈底的倒退。

    胡:在這場衰退中,重現了熟悉的與已知的事情。在你的著作《書:昨日、空間、現在》第三卷中 (Le Livre III (Al-Kitāb): Hier le lieu Aujourd’hui),你說:「阿勒坡―你經歷了多次的革命!。寶劍削下╱你叛逆兒子們的首級(……)╱而你也擁抱了暴君好幾次!」當我們讀到這些詩句,彷彿是今日的阿勒坡。在你看來,這重蹈覆轍的意義何在?為什麼十五個世紀以來一直受制於刀劍般的律法?

    阿:我們過於談論阿拉伯之春,彷彿它與過去毫無關係。然而,它無疑與我們的歷史有關。首先,我們忘了歷史上曾經歷比阿拉伯之春所承諾的更為激進的革命,例如所謂「黑奴起義」的Zinj(奴隸)革命。此外,還有什葉派中,卡爾馬提群體(Qarmates)的革命,他們呼籲建立一個類似今人所稱的社會主義體制;更別提那些要求自由與平等權利的小型革命。這些革命,或大或小,都比阿拉伯之春更激進、重大。

    胡:我自己的情況是:當我在摩洛哥就讀小學、中學時,根本沒有聽說過Zinj起義或卡爾馬提革命。學校教科書一直讓我們保持無知。後來到法國念大學時,才發現這些前所未聞的反政權、反種族與社會歧視的抗爭運動。

    阿:問題在於,我們的歷史是延續獨裁政權的歷史,而非人民的歷史。同樣的,我們的文化是權力者與統治階層的文化。我們不談論人民,不談人民的憤怒,更不論人民的渴望。我們不停地炒作政治權力和「神的哈里發」,澈底忽略公民權利。

    胡:這是事實,想要知道這部分的阿拉伯歷史,必須有極大的好奇心與顛覆性的閱讀興趣。在學校是不會教「內隱學派」的,因為大學裡有祕密警察監督著,內隱學派者的名字更是從未提及。

    阿:卡爾馬提分子的理念呼籲平等、共享財富以及對抗苦難與貧困。他們一直是進步分子,宣導社會主義。在他們的觀點裡,個人工作是為了貢獻、充實國庫,國庫則依據每個人的工作與需要重新分配金錢資源。

    胡:他們是馬克思主義的先鋒,是對穆罕默德的女婿,也是第三任哈里發歐斯曼(‘Uthmān)理念的反叛‒‒他在任內擴大了自己的家人及伍麥亞家族5的財富與權力。

    阿:可以說他們是反抗伊斯蘭初期哈里發政權的群體。

    胡:歐斯曼娶了先知穆罕默德的兩位女兒為妻,當上哈里發之後便將人民拋諸腦後。神在地上的代理人成了最不公正的人。

    阿:這就是他後來於西元656年在麥地那(Médine)被包圍刺殺的原因。反抗歐斯曼的革命分子來自麥加、庫法(伊拉克)和埃及。這場革命是強烈的政治覺醒,也是一場偉大的抗爭。

    胡:至於Zinj,亦即黑奴,他們為對抗種族歧視主義與社會不平而戰鬥。

    阿:他們反對奴隸制度,呼籲廢除基於「人種」差異性的社會歧視。他們宣告所有人皆享有正義,捍衛公民權與平等權利的觀點。公民身分應該是超越膚色和社會階層的,正是這種期盼鼓舞他們反抗。他們更激進,比阿拉伯之春的反叛分子更先進。

    胡:然而,他們搏鬥奮戰卻遭到殲滅。滅絕行動也是伊斯蘭歷史的一部分,這是我們從你的著作《書:昨日、空間、現在》當中的歷史資料學到的。

    阿:當我們在此背景下談論伊斯蘭,必須區分兩個層面:一是與權力密切相關的理論層面,二是建制與實踐的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可簡述如下,即伊斯蘭是奠基於三個要點。第一,先知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最後先知)。第二,因此,他所傳播的真理是永恆真理。第三,此真理是個人或信徒無需做任何增添或改變的。個人對此三項基本信仰必須尊奉。在歷史長流中,這個力量一直與我剛剛提及的宗教概念之不變性和永久性同時存在。

    胡:這有如一條咬著自己尾巴的蛇:君王仰賴神,而神卻是透過行使其訓示的君王所捍衛。

    阿:我們曾經花時間反思「哈里發是神的代理人」這個表達概念嗎?我們不能是神的代理人,因為這違反神的「神聖性」。我們不要忘記:先知被選為「神的僕人及其信使」的教義。

    胡:君王是地上的代理人……

    阿:就邏輯而言,人不可能是神的代理人。哈里發可以是先知的代理人。先知有如任何凡人,可能會犯錯。如果說哈里發是神的代理人,那就是說他是地球上的神。

    胡:尤其是哈里發被建制為「不會犯錯的」的身分地位。因此,激怒了哈里發政權相當於激怒了神。

    阿:反對神之代理人者會被認為是叛教者。此外,伊斯蘭已經戰勝其他更早的文明,刻劃出一個非多元性的單一世界觀;穆斯林視野的座右銘即是:只有在神之代理人的視野裡才會有意圖、律法、規劃。換句話說:無須夢想未來,只要服從並嚴格執行伊斯蘭建立以來正統教義中的世界觀。

    胡:這就是說,過去仍是一個無法推翻或超越的理想。須知:活在關懷過去中會衝擊阿拉伯個體發起革命的所有可能性。

    阿:若有未來,那也是存在於過去。因此,人們不斷重複挑起過去的遺緒,把我們的現在與過去混雜在一起。儘管如此,別忘了,創新者始終存在於阿拉伯與穆斯林世界,也存在各個領域之中。然而,這些創新者從未接納哈里發或統治者所奉行的宗教教義。

    胡:而你也說,這些偉大的創新者總是被政治權力所鬥爭。

    阿:確實如此。但事實上,所有的創造者,即所有寫詩、哲學、音樂等的人,以及那些建立伊斯蘭文化或阿拉伯文明的人,皆非傳統穆斯林。例如,偉大的詩人阿布.努瓦斯、穆塔那比、瑪阿理等,都是對抗官方宗教的。嚴格來說,沒有一位哲學家真正地談論信仰或宗教。就教義而言,那些創造伊斯蘭文明的人違背了伊斯蘭。這一切有待重新思考。

    胡:我們有義務重新思考我們宗教的基礎:女性、奴隸、收養、親屬關係以及構成文明與社會的一切。一場以「伊斯蘭國」的出現與其慘絕人寰的手段導致的革命,使得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我們的歷史。

    阿:我們可以說,這一切所顯示的,阿拉伯之春無關革命或人民解放,如同任何專制政體,充斥蒙昧主義的印記。它比阿拉伯世界任何獨裁政權更可怕、血腥。就以伊斯蘭國與努斯拉陣線這兩個組織為例,不只殘酷,而是更殘酷。此外,阿拉伯國家的政權顯示,他們只是外國勢力手中的玩偶,是他們所主導的策略與議題上微不足道且無意識的傀儡。一邊是美國人與歐洲人,另一邊是中國、俄羅斯及其他國家,兩邊之間經濟和戰略的衝突。

    胡:永遠的經濟和政治利益。

    阿:事實如此。必須記住,大部分的論述與政治決策證明,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是資助和提供武器推翻敘利亞政權的始作俑者。根據官方報告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是關係到經濟與戰略利益,而非革命。

    胡:起因於失去生命尊嚴的穆罕默德.布阿濟茲(Mohamed Bouazizi)投訴無門後,在政府大樓前引火自焚,最後卻導致阿拉伯人成為戰爭的機器。

    阿:似乎一開始的動機並不是要推翻政權、為人民帶來自由和民主,而是經濟擴張與戰略控制。所有受到反對的政權都已經被摧毀。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在今天阿拉伯世界所面臨的災難中擔任了無可否認的角色。

    胡:還有阿拉伯世界重新洗牌的說法。從伊拉克瓦解開始,接著是利比亞,再來是敘利亞,還有葉門戰爭……

    阿:的確,不可否認的戰略面向及重劃中東地區的計畫。這與伊斯蘭內部順尼派(或譯: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分歧,以及圍繞在昔日哈里發體制之權力行使的衝突有所關聯。這場衝突是由西方列強根據自身利益操作而引起的。

    胡:這具有高度的複雜性,因為戰略、經濟、政治、宗教所有層面交錯在一起。但是我認為,人們忘記了心理層面。美索不達米亞仍然是文明的搖籃。我們摧毀了人類,也破壞了伊斯蘭以前的遺跡。我們抹除了這些痕跡,而此舉呼應了人類最本能的衝動,即破壞的衝動。

    阿:當然。從戰略與文化方面而言,這片區域受到了攻擊。破壞仍持續進行。阿拉伯之春的結局絕對注定失敗。)

    -----------------------------------------------------------

    分享閱讀 書籍狀態請詳看圖示



    ■客服電話服務時間:

     

    敝店客服電話 (02) 85316044

    服務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09:00-12:00 及 13:00-17:00 例假與國定假日公休

    其餘時間請使用線上留言留下您的訂單資料與疑問 。

    由於敝店為多平臺同步販售,來電請務必告知為書寶官方書城買家以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謝謝您。



  3.  

書寶二手書店 版權所有 © 2016 SPBOOK All Right Reserved

忘記密碼

請稍候